-
题名数字普惠金融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的实证测度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宋玉臣
王颖
-
机构
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50-155,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73112)。
-
文摘
文章从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和金融功能理论的角度阐释数字普惠金融区域发展不平衡形成的内在逻辑,并进行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内生于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体现金融功能的演进,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逻辑结果。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这种不平衡主要来源于代表金融服务覆盖面的覆盖广度和代表金融服务使用情况的使用深度,而数字化程度在三个地区的差异不明显。实证结果验证了数字普惠金融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其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内在逻辑是由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的。虽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对保障数字普惠金融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但是金融内生成长主体完全按照内部规则自由竞争,缺失外部规则的目标引导会带来内生成长的局限,数字普惠金融仍离不开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良好协同,政府部门应因势利导助推数字普惠金融实现系统化布局。
-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
金融功能理论
-
分类号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金融发展理论:从市场到制度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江春
吴志团
-
机构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出处
《济南金融》
2007年第5期2-5,16,共5页
-
基金
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型国家的金融改革与经济发展》(项目批准号:05JJD790020)的支持.
-
文摘
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金融发展理论进行了梳理。本文认为,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强调市场化,第二阶段强调内生增长,目前的第三阶段则强调制度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制度与金融发展理论的前景进行了初步探索。
-
关键词
金融
内生金融发展
制度
-
分类号
F830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新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及其评述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马玉宏
万解秋
-
机构
苏州大学商学院
-
出处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9-92,共4页
-
文摘
现代金融理论和金融活动的飞速发展带来了金融中介理论学说的演变,通过引入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学说,从金融功能观和金融交易的效率作用方面演绎了金融结构和市场体系的变迁,这种分析研究对于推进金融结构和体系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该文试图从理论逻辑上分析介绍这种新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和主要观点,并结合我国的金融改革实践,做出相关评述。
-
关键词
新金融中介
交易成本
金融内生发展
功能效率观
-
分类号
F82
[经济管理—财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