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村庄内生型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实践——以云南省芒田村^((1))茶产业发展为例 被引量:43
1
作者 耿言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30,共7页
乡村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前提。外部诱发型发展模式具有其不足与缺陷,与之相比,内生型发展可以实现产业发展中的村民自主参与;同时,可以从村庄自身汲取有利发展的多种因素。云南民族地区的芒田村产业发展实践展示了欠发达农村... 乡村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前提。外部诱发型发展模式具有其不足与缺陷,与之相比,内生型发展可以实现产业发展中的村民自主参与;同时,可以从村庄自身汲取有利发展的多种因素。云南民族地区的芒田村产业发展实践展示了欠发达农村地区村庄内生型发展轨迹。在内生型发展中,需要转变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能与作用方式,需要发挥乡村精英的能人引领作用、匹配产业发展与乡村优势资源、发掘乡村传统的治理资源、搭建多利益主体合作的组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 内生型发展 村庄自主性 地方精英 茶旅经济融合 茶文化 旅游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型发展视角下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基于F村“绿色菜园”发展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方旭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2-128,共7页
在乡村社会衰落及乡村精英大量外流的情况下,乡村人才匮乏、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是制约我国乡村发展的最主要原因。若要真正实现我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及全面振兴,亟须从“开发式”与“建构式”的外生型乡村发展模式向“内生型”乡村发... 在乡村社会衰落及乡村精英大量外流的情况下,乡村人才匮乏、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是制约我国乡村发展的最主要原因。若要真正实现我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及全面振兴,亟须从“开发式”与“建构式”的外生型乡村发展模式向“内生型”乡村发展转变。新乡贤作为乡村最重要的内生资源,如何对其有效开掘利用,将关涉乡村建设的成效。本文以新乡贤回乡创办“绿色菜园”项目为例,在具体实践中探讨新乡贤如何在乡村社会中发挥作用。新乡贤获得乡村身份的合法性与权威性、有效利用与拓展乡村社会关系网络、成功挖掘乡村可创造性资源等是其在乡村发展中起作用的重要条件,也是乡村由“外生型发展”向“内生型发展”转化的重要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贤 内生型发展 乡村振兴 绿色菜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型特色农业发展中的市场吸纳与产业秩序建构 被引量:2
3
作者 袁明宝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98,155,共14页
特色农业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基于浙西山区特色农业发展实践,探讨了内生型特色农业发展中的市场吸纳与产业秩序建构。研究发现,内生型特色农业有其发展的资源基础、劳动力优势和市场动力,表现出强市场导向、收益导向和农户强自... 特色农业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基于浙西山区特色农业发展实践,探讨了内生型特色农业发展中的市场吸纳与产业秩序建构。研究发现,内生型特色农业有其发展的资源基础、劳动力优势和市场动力,表现出强市场导向、收益导向和农户强自主性特点。特色农业发展不仅需要政府和社会组织嵌入到村庄社会,更需要产业链不同环节主体具备吸纳市场的能力。农产品经纪人利用嵌入在熟人社会的优势建立与农户的长期信任关系,建立稳定的市场渠道,成为其有效吸纳市场的具体策略。基层政府则通过保障区域农产品品质,提升市场公共竞争力间接吸纳市场。特色农业发展中形成小农户、农产品经纪人和基层政府共同吸纳市场的格局,才能有助于自下而上小农户主导的农业产业化路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业 内生型发展 市场吸纳 产业秩序 农业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三产融合的内生路径及实践逻辑——基于乡村价值视角的分析
4
作者 张红 杨思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9,共10页
农村三产融合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其发展受到政策、资本等外部要素助推,同样应立足本土资源,促进乡村价值转化提升,实现内生发展。从乡村价值视角出发,结合内生型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出“价值认同-价值再造-价值共享”的三产融... 农村三产融合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其发展受到政策、资本等外部要素助推,同样应立足本土资源,促进乡村价值转化提升,实现内生发展。从乡村价值视角出发,结合内生型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出“价值认同-价值再造-价值共享”的三产融合发展路径。基于豫中L村三产融合经验,研究发现,面对乡村价值弱化、产业基础薄弱的困境,L村经历了发掘乡村价值、共创乡村价值到共享乡村价值的渐进实践过程。通过培植乡村多元价值认同,破解资源内生难题,奠定三产融合基础动力;以村社统筹推动乡村价值再造,有效实现内外合作,培育三产融合发展能力;通过不断完善价值共享机制,强化农民对乡村价值的认同感,激发其主体性、创造力和凝聚力,保障三产融合发展持续性,以此促进乡村内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价值 农村三产融合 内生型发展 产业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发展模式研究——以资源型城市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胡耀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52-56,共5页
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自然资源,但随着国际竞争格局的急剧变化、生产要素成本迅速上涨和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快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是资源型城市实现成功转型的基础... 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自然资源,但随着国际竞争格局的急剧变化、生产要素成本迅速上涨和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快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是资源型城市实现成功转型的基础。不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发展模式,其适用条件存在着巨大差异,通过对资源型城市特征及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发展模式要求的剖析,指出资源型城市应着力发展内生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并基于资源型城市实际情况,提出了实现路径与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城市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外生发展模式 内生型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群理论及其进展 被引量:133
6
作者 安虎森 朱妍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36,共6页
本文较为详细地讨论了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以及从产业集群研究演化而来的区域创新体系以及区域内生型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评论了目前国内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指出了今后一段时期产业集群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本文认为,产业集群... 本文较为详细地讨论了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以及从产业集群研究演化而来的区域创新体系以及区域内生型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评论了目前国内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指出了今后一段时期产业集群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形成机制、集群形成区位、集群形成的外部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仍将是今后一段时期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主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网络组织 区域内生型发展模式 形成机制 作用机理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与培育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韩柱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6-151,共6页
草原牧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传统基础产业和历史文化底蕴,在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关联产业集群和政策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培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农牧户、企业、市场、研发等多元机... 草原牧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传统基础产业和历史文化底蕴,在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关联产业集群和政策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培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农牧户、企业、市场、研发等多元机构组成的共创性联合体,以牧工商有机结合的融合机制,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六次产业化格局,提高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内生型发展 六次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