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环化聚(β-氨基酯)的制备与生物物理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雍海洋 李智立 +1 位作者 郭蕊 周德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38,共6页
拓扑结构对聚合物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调控聚合条件制备内环化聚(β-氨基酯)并探究其生物物理性能.以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和4-吗啉丙胺(MPA)为单体并控制其投料比及体系单体浓度,利用迈克尔加成反应制备了两种内环化聚(... 拓扑结构对聚合物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调控聚合条件制备内环化聚(β-氨基酯)并探究其生物物理性能.以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和4-吗啉丙胺(MPA)为单体并控制其投料比及体系单体浓度,利用迈克尔加成反应制备了两种内环化聚(β-氨基酯).使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对内环化聚(β-氨基酯)的化学组成、拓扑结构和生物物理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环化度的增加,聚(β-氨基酯)对DNA压缩能力增强,降解速率加快,质子缓冲能力提高,细胞毒性增大.本文研究结果为制备和表征内环化聚(β-氨基酯)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设计有效的基因递送载体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结构 内环化聚(β-氨基酯) 投料比 生物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或银离子催化的内炔基环丙基硅醚的分子内环化反应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春丽 班大明 山本嘉则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27-831,共5页
在金或银离子的催化下,对7种内炔基环丙基硅醚化合物进行催化环化反应,得到了相应的α,β-不饱和环戊烯基酮的分子内环化产物,最高收率为78%,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证实了新化合物的结构,提出了环化反应机理.
关键词 金或银离子 非端炔基 分子内环化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型缩聚反应中的环链竞争问题(Ⅲ)——双动力学参数体系的内环化方程 被引量:1
3
作者 郑福安 刘凤歧 +1 位作者 赵东辉 汤心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4期372-378,共7页
Flory认为经典凝胶化理论和实际反应体系的偏差主要应归因于分子内环化。本文用概率论的基本原理,统计分析了三类含有双动力学参数的缩聚体系反应到一定程度时,对应于某一基团的各偶数代官能团的消长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成环键几... Flory认为经典凝胶化理论和实际反应体系的偏差主要应归因于分子内环化。本文用概率论的基本原理,统计分析了三类含有双动力学参数的缩聚体系反应到一定程度时,对应于某一基团的各偶数代官能团的消长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成环键几率因子,获得了这些体系的解析形式的内环化方程。用本文得到的理论方程处理临界凝胶化条件,理论值和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内环化 理论方程 统计分析 动力学参数 概率论 缩聚反应 解析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内环化对溶胶凝胶分配的影响(Ⅰ)——A_(a)-B_(b)型缩聚反应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万金 汤心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8期829-833,共5页
本文用概率方法推导出包括溶胶中分子内环化反应的溶胶凝胶分配方程。由此方程计算出的理论值同实验值符合很好。
关键词 溶胶凝胶分配 分子内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内环化对聚乙烯醇交联体系的影响
5
作者 赵大成 高歌 +1 位作者 李志英 刘凤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88-1790,共3页
The influences of intramolecular cyclization on the crosslinking reaction processes and the gel′s swelling ratio in polyvinyl alcohol (PVA)-glutaraldehyde(GA) system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ramolec... The influences of intramolecular cyclization on the crosslinking reaction processes and the gel′s swelling ratio in polyvinyl alcohol (PVA)-glutaraldehyde(GA) system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ramolecular cycliz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factor that has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PVA networks. The lower PVA concentration, the higher intramolecular cyclization degree and higher critical gelation mixing molecular molar ratio of CHO to OH(r_ c ) were obtained . The intramolecular cyclization fractions were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of PVA concentration. Equilibrium swelling ratio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VA concentration at the same extent of reaction and the increase of crosslinker concentration at the same PVA concentration. The formation of network can be adjusted with the change of the PVA concentration or the crosslinker concen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水凝胶 内环化 临界凝胶点 平衡溶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内环化A_a-B_b,C_c缩聚反应的溶胶-凝胶分配
6
作者 巴信武 潘守甫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925-927,共3页
结合Aa-Bb,Cc型缩聚反应,给出了溶胶中含内环化的溶胶-凝胶分配公式及凝胶化条件。
关键词 溶胶-凝胶 分配 缩聚反应 内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内环化与不含内环化固化理论间的对应关系
7
作者 黄旭日 肖兴才 +2 位作者 李泽生 孙家鍾 唐敖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812-814,共3页
含内环化与不含内环化固化理论间的对应关系黄旭日,肖兴才,李泽生,孙家,唐敖庆(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3)关键词内环化,非线性缩聚反应,数量分布函数,高分子矩在研究非线性缩聚反应体系的固化问题时,Fl... 含内环化与不含内环化固化理论间的对应关系黄旭日,肖兴才,李泽生,孙家,唐敖庆(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3)关键词内环化,非线性缩聚反应,数量分布函数,高分子矩在研究非线性缩聚反应体系的固化问题时,Flory和Stockmayer等[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环化 缩聚反应 数量分布函数 固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Properties Between Polypropylene and Polycaprolactam Materials in Common Automobile Environments
8
作者 DIAO Shuai DONG Jinghan +2 位作者 ZHAO Yiquan YANG Wenxuan ZHANG Zhisong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24-728,共5页
To compare the suitable working conditions of polypropylene(PP)and polycaprolactam(PA6)materials in actual use in automobiles,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 aging and different reagent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 To compare the suitable working conditions of polypropylene(PP)and polycaprolactam(PA6)materials in actual use in automobiles,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 aging and different reagent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two materials,such as tensile,bending,compression,and impact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hort⁃term low⁃temperature environment had no much effect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P and PA6.After long⁃term thermal aging at 80℃,the strength of PP and PA6 increased while their toughness decreased.After short⁃term thermal aging at 120℃,PP strength decreases and toughness increases,while PA6 strength increases and toughness decreases.The soaking of glass water and car shampoo had no much effect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P,but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A6.With the increase of soaking time,the strength of PA6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and the toughness significantly increases.The soaking of 95#gasoline had no much effect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A6,bu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P.After 720 h of soaking,the retention rates of the tensile strength,bending strength,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PP were all less than 80%,while the retention rate of the impact strength of the cantilever beam was 16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PROPYLENE POLYCAPROLACTAM AUTOMOBILE environmental aging material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法合成5-氨基四唑 被引量:6
9
作者 胡奂 杨红伟 +1 位作者 程广斌 吕春绪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9-271,共3页
以氨基胍硝酸盐为原料,重氮化后,调节反应溶液至弱碱性,加热分子内环化得到5-氨基四唑,并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质谱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探讨了5-氨基四唑合成反应机理,考察了环化反应溶液酸碱性、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关键... 以氨基胍硝酸盐为原料,重氮化后,调节反应溶液至弱碱性,加热分子内环化得到5-氨基四唑,并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质谱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探讨了5-氨基四唑合成反应机理,考察了环化反应溶液酸碱性、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关键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获得适宜反应条件为:重氮化反应pH=2~3、温度为20~30℃、时间为0.5 h,环化反应溶液pH=8~9,温度为85~90℃,反应3.5 h,5-氨基四唑的收率达7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5-氨基四唑 重氮化 分子内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硅酸聚合反应的新途经 被引量:1
10
作者 安永林 李守贵 +1 位作者 徐如人 唐敖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1498-1501,共4页
用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研究了硅酸聚合反应.利用三甲基硅烷化-气相色谱法跟踪测定了聚合反应过程中各低聚态硅酸的含量变化,得到了分子数量分数分布.该分布符合含有内环化因子校正的A_1型缩聚反应统计理论,内环化反应是硅酸聚合反应的重... 用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研究了硅酸聚合反应.利用三甲基硅烷化-气相色谱法跟踪测定了聚合反应过程中各低聚态硅酸的含量变化,得到了分子数量分数分布.该分布符合含有内环化因子校正的A_1型缩聚反应统计理论,内环化反应是硅酸聚合反应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 聚合 内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脷叶中天然产物sauropunol A-D的全合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子豪 王诚倩 +2 位作者 徐进宜 吴晓明 谢唯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2-439,共8页
Sauropunol A-D是从中药龙脷叶中分离出的具有2-脱氧-3,6脱水呋喃己糖(苷)结构的化学成分,具有潜在抗炎、抗菌等生物活性。以2-脱氧-D-阿拉伯己糖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获得3,5-位以对甲氧基苄基保护的伯醇中间体,对其进行三氟甲磺酰化... Sauropunol A-D是从中药龙脷叶中分离出的具有2-脱氧-3,6脱水呋喃己糖(苷)结构的化学成分,具有潜在抗炎、抗菌等生物活性。以2-脱氧-D-阿拉伯己糖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获得3,5-位以对甲氧基苄基保护的伯醇中间体,对其进行三氟甲磺酰化所得的三氟甲磺酸酯中间体会自动引发分子内关环反应从而构建2-脱氧-3,6-脱水-D-葡萄糖呋喃糖苷骨架结构。经脱保护反应,最终合成了sauropunol A,B和C/D,总产率分别为21%,5%和17%(互变异构体sauropunol C/D)。基于前期文献报道,对这4个化合物(sauropunol A-D)的结构进行了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脷叶 sauropunolA-D 3 6-脱水己糖结构 分子内环化反应 天然产物 全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含能材料设计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晓凯 曹意林 刘英哲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8-389,I0008,共13页
综述了层状含能材料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详细讨论了层状含能材料的主要设计策略:一是基于经验直觉的设计方法,典型思路有内环化反应、双边修饰、层内氢键匹配、面对面π-π堆积策略等;二是基于化学理论计算的设计方法,设计理念在于搜... 综述了层状含能材料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详细讨论了层状含能材料的主要设计策略:一是基于经验直觉的设计方法,典型思路有内环化反应、双边修饰、层内氢键匹配、面对面π-π堆积策略等;二是基于化学理论计算的设计方法,设计理念在于搜索热力学稳定的二聚体和晶体结构预测方面;三是基于机器学习的设计方法,设计思路主要体现在加速层状堆积模式的筛选和对材料性质的快速预测。最后,对层状含能材料设计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例如,基于统计学规律深入理解层状含能材料的构效关系以及构建适合层状含能材料的特征描述体系。附参考文献85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含能材料 设计策略 机器学习 内环化反应 双边修饰 层内氢键匹配 面对面π-π堆积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内酯合成的最新进展
13
作者 马世昌 刘富裕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4期66-72,共7页
总结1977~1990年间关于γ-内酯的合成工作.其合成方法分为分子内环化(羟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分子内环化,卤代酸及其衍生物的分子内环化.不饱和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分子内环化,羰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分子内环化.分子内转移、异构化),分子间环化(... 总结1977~1990年间关于γ-内酯的合成工作.其合成方法分为分子内环化(羟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分子内环化,卤代酸及其衍生物的分子内环化.不饱和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分子内环化,羰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分子内环化.分子内转移、异构化),分子间环化(双键的加成,Friedel-Crafts反应,烯烃与CO_2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及由内酯制内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酯 Γ-内酯 合成 分子内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analysis on forced convection enhancement in an annulus using porous ribs and nanoparticle addition to base fluid 被引量:6
14
作者 Majid SIAVASHI Hamid Reza TALESH BAHRAMI +1 位作者 Ehsan AMINIAN Hamid SAFFAR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089-1098,共10页
Miniaturization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has forced researchers to devise more effective methods for dissipating the generated heat in these devices.In this study,two methods,including porous media inserting and adding... Miniaturization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has forced researchers to devise more effective methods for dissipating the generated heat in these devices.In this study,two methods,including porous media inserting and adding nanoparticles to the base fluid,are used to improve heat transfer in an annulus heated on both walls.To study porous media insert,porous ribs are used on the outer and inner walls independently.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porous ribs are placed on the outer wall,although the heat transfer enhances,the pressure drop increment is so considerable that performance number (the ratio of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pressure increment,PN) is less than unity for all porous rib heights and porous media permeabilities that are studied.On the other hand,the PN of cases where porous ribs were placed on the inner wall depends on the Darcy number (Da).For example,for ribs with Da=0.1 and Da=0.0001,the maximum performance number,PN=4,occurs at the porous ribs height to hydraulic diameter ratios H/Dh=1 and H/Dh=0.25.Under these conditions,heat transfer is enhanced by two orders of magnitude.It is found that adding 5% nanoparticles to the base fluid in the two aforementioned cases improves the Nusselt number and PN by 1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FLUID porous media ANNULUS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internal 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