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燃机热电联供能电系统设计开发成功
1
作者 朱成章 《农电管理》 2003年第4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内燃机热电联供能电系统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 上海蓝岛能电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的产业化进展
2
作者 赵路甜 卞智邦 +2 位作者 段默俨 王佳 宋翊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592,共7页
燃料电池热电联供(CHP)系统主要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应用,其中,日本和欧盟主要聚焦于家用领域,美国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随着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加速,我国CHP系统在技术水平方面与国外产品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但应用... 燃料电池热电联供(CHP)系统主要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应用,其中,日本和欧盟主要聚焦于家用领域,美国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随着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加速,我国CHP系统在技术水平方面与国外产品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但应用还处于初期阶段。我国居民电价便宜,现阶段CHP系统在民用领域尚不具备经济性优势,而在工商业建筑,以及工业园区、海岛等特殊场景潜力较大。从氢能战略、支持政策、技术经济性和碳减排效益等维度,对CHP产业发展情况和问题进行梳理,针对我国产业发展特征提出完善顶层设计和制度环境、提升技术水平和降低用能成本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燃料电联(CHP)系统 政策 技术经济性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蓄热复合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热电联供特性研究
3
作者 张学林 张晓波 +4 位作者 陈铁义 姜巍 管茜茜 张志亮 薛小代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2-959,共8页
电蓄热及压缩空气储能可有效支撑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并网。文章基于热电联供应用场景构建了两种技术的复合系统,可实现基于储能的电、热水及高品位蒸汽联合供应,并提出峰谷电价背景下的4种不同系统运行模式。采用ThermoFle... 电蓄热及压缩空气储能可有效支撑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并网。文章基于热电联供应用场景构建了两种技术的复合系统,可实现基于储能的电、热水及高品位蒸汽联合供应,并提出峰谷电价背景下的4种不同系统运行模式。采用ThermoFlex软件对不同运行模式下的系统进行了建模,研究了中间压力、供能热电比及运行模式对系统热力及经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中间压力的提升,系统热效率及效率均可得到改善。增大系统输出热电比对于系统热效率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但系统效率随之下降。系统供能成本随中间压力的提升逐渐降低,但系统初始投资成本相应增加。在给定峰谷电价条件下,系统最佳运行模式为电网谷段储能、峰段发电、平段和峰段供热,最佳中间压力为4 MPa,此时系统热效率和效率分别为90.28%和36.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电联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DW-DAC的燃气内燃机溴化锂热电联供系统模型辨识 被引量:1
4
作者 于会群 沈昱 +1 位作者 邱亚鸣 彭道刚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8-45,共8页
目前对于“燃气内燃机+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的热电联供系统建模研究主要集中在机理建模,而使用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对系统建模更简便、准确。本文通过对系统结构、工艺流程、动态特性的分析,选择出系统输入初始辅助变量,结合主元分... 目前对于“燃气内燃机+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的热电联供系统建模研究主要集中在机理建模,而使用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对系统建模更简便、准确。本文通过对系统结构、工艺流程、动态特性的分析,选择出系统输入初始辅助变量,结合主元分析法确定主要输入量,将系统简化为三输入三输出的多变量耦合系统,通过基于动态惯性权重与加速因子的粒子群算法(PSO-DW-DAC)对制热工况下运行数据进行辨识建模。验证表明:PSO-DWDAC相比传统粒子群算法具有更好的搜索能力以及搜索效率;通过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对热电联供系统进行建模研究是可行的。本文可为系统控制与优化运行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内燃机 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电联 主元分析法 改进粒子群算法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联供电厂厂级供热集中智能管控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曾海波 周传杰 +3 位作者 肖波 杨利 王明坤 温海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93-1500,I0020,共9页
为了解决多台机组供热负荷调节分散、供热系统压力波动大、供热经济性差的问题,首先提出基于MODBUS通信方式下多台机组供热单元互联控制的厂级供热集中智能管控系统;然后,结合机组实际性能试验数据建立机组性能仿真模型,获得不同电负荷... 为了解决多台机组供热负荷调节分散、供热系统压力波动大、供热经济性差的问题,首先提出基于MODBUS通信方式下多台机组供热单元互联控制的厂级供热集中智能管控系统;然后,结合机组实际性能试验数据建立机组性能仿真模型,获得不同电负荷下冷热再抽汽量与煤耗量的关系;最后,考虑机组安全运行边界,建立适用于多台机组热负荷经济分配的数学模型,以厂级总耗煤量最低寻优为目标,获得各机组热负荷分配方案,并成功在某装机6台、总容量3320 MW燃煤电厂实现了工程示范应用。结果表明:厂级供热集中智能管控系统可采用流量指令方式在机组安全运行边界内对各机组供热流量进行自动调节;全厂对外供热流量在50~400 t/h之间变化时,厂级供热集中智能管控系统可将供热母管压力控制在设定值的±0.03 MPa以内;通过对总供热负荷智能寻优分配,全厂总煤耗量可降低0.13~3.53 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联 系统 集中控制 自动调节 智能寻优 负荷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沼气发电与新型热力循环的农村“化学-热-电”耦合系统低碳调度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唐爱红 王庆铭 +2 位作者 周淼 王文浩 刘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47-1859,I0020,共14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新能源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沼气发电参与的热-电系统在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中所占比重逐渐加大,开展沼气发电系统参与热电调度的研究极其迫切。该文首先基于沼气发电特性,建立农村“化学-热-电”耦合系统,并论证... 随着“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新能源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沼气发电参与的热-电系统在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中所占比重逐渐加大,开展沼气发电系统参与热电调度的研究极其迫切。该文首先基于沼气发电特性,建立农村“化学-热-电”耦合系统,并论证该系统的可行性与重要性;其次,在所建立的系统中采用新型热力循环系统,通过建立考虑虚拟储能的热网动态模型,实现热能的跨时段转移;然后,基于沼气从产生到发电的全过程,提出一种“沼气-热-电”联储联供单元,实现系统中化学能、热能和电能的有效整合,最大化全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最后,该模型以51节点系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化学-热-电”耦合系统不仅能够弥补风光出力不确定的弊端,还通过整合多种能源形式,显著降低了系统的碳排放,展示了其在现代农村能源结构中的环保和经济双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发 调度模型 “化学--”耦合系统 力循环系统 联储联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梯碳下考虑耦合电转气-碳捕集和热电联产灵活输出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振宇 邓涵予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87-1297,共11页
“双碳”目标下,为进一步降低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碳排放,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一种IES低碳经济运行优化策略。首先引入阶梯型碳交易机制约束IES的碳排放;然后建立耦合电转气(power to gas,P2G)和碳捕集... “双碳”目标下,为进一步降低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碳排放,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一种IES低碳经济运行优化策略。首先引入阶梯型碳交易机制约束IES的碳排放;然后建立耦合电转气(power to gas,P2G)和碳捕集系统(carbon capture system,CCS)模型,并细化P2G两阶段运行;接着在传统热电联产机组(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中引入卡琳娜循环与电锅炉联合运行,构造热电灵活输出的CHP模型;最后以系统运维成本、碳交易成本、购能成本和弃风弃光成本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构建IES低碳经济调度模型,并设置不同运行场景对比分析。结果表明:IES碳排放减少38.45%,运行总成本降低10.37%,验证了所建模型的低碳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碳交易 综合能源系统 碳捕集 转气 电联 低碳经济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改进阶梯型碳交易和热电联产机组灵活输出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调度 被引量:18
8
作者 周伟 孙永辉 +2 位作者 谢东亮 殷晨旭 孟雲帆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9,共9页
为了进一步降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park-leve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PIES)碳排放量,优化热电联产(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机组出力的灵活性,提出一种考虑改进阶梯型碳交易和CHP热电灵活输出的PIES低碳经济调度策略。首先,将... 为了进一步降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park-leve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PIES)碳排放量,优化热电联产(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机组出力的灵活性,提出一种考虑改进阶梯型碳交易和CHP热电灵活输出的PIES低碳经济调度策略。首先,将遗传算法与模糊控制相结合,设计一种遗传模糊碳交易参数优化器,从而对现有阶梯型碳交易机制进行改进,实现该机制参数的自适应变化;其次,在传统CHP中加入卡琳娜(Kalina)循环与电锅炉(electricboiler,EB),构造CHP热电灵活输出模型,以同时满足电、热负荷的不同需求;然后,提出一种柔性指标——电、热输出占比率,进而计算出电、热输出占比率区间,以衡量CHP运行灵活性;最后,将改进阶梯型碳交易机制和CHP热电灵活输出模型协同优化,以系统运行成本和碳交易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构建PIES低碳经济优化模型。算例分析表明,所提策略可有效降低经济成本和碳排放量,同时还可扩展CHP灵活输出调节范围,能够为PIES低碳经济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遗传模糊碳交易参数优化器 电联产机组灵活输出 输出占比率 低碳经济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需求响应的含电-氨-电环节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电-热联合调度
9
作者 彭宏香 陈曦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9-117,共9页
电力系统中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渗透率普遍提高,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耗,减少综合能源系统(IES)的碳排放,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提出一种计及需求响应的含电-氨-电环节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模型。该模型利用电转氨(P2A)模块和... 电力系统中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渗透率普遍提高,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耗,减少综合能源系统(IES)的碳排放,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提出一种计及需求响应的含电-氨-电环节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模型。该模型利用电转氨(P2A)模块和固态氧化物氨燃料电池(ASOFC)提高IES消纳风电水平并参与系统的电热联供。在此基础上,根据负荷侧需求响应资源的形成机理,建立日前、日内低碳经济运行模型;同时,对含电-氨-电环节的综合能源系统内部能量耦合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源-荷协调的快慢时间尺度电热联合调度方法。基于CPLEX求解器的算例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含电-氨-电环节的IES调度模型及其调度方法能够有效缓解弃风现象,在保证系统运行经济性的同时降低了系统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转氨 固态氧化物氨燃料 --氨耦合关系模型 电联 力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T耦合双源热泵供暖系统运行控制策略与示范应用
10
作者 杨旭东 刘孝敏 +5 位作者 刘叶瑞 刘春江 顾金寿 杨林艳 柴云娥 陈青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43-255,共13页
为优化北方农村清洁供暖方案,该文设计太阳能光伏光热(photovoltaic/thermal,PV/T)组件耦合双源热泵供暖系统及控制方法。首先,将北方农村建筑分类为办公建筑及生活建筑,按供热需求提供不同的控制逻辑。其次,系统集热侧采用PV/T组件与... 为优化北方农村清洁供暖方案,该文设计太阳能光伏光热(photovoltaic/thermal,PV/T)组件耦合双源热泵供暖系统及控制方法。首先,将北方农村建筑分类为办公建筑及生活建筑,按供热需求提供不同的控制逻辑。其次,系统集热侧采用PV/T组件与储能水箱的温差控制,并将双源热泵耦合至供暖侧,根据储能水箱温度及供暖时段切换双源热泵的启动模式。此外,系统设计储能水箱直供模式,无需启动双源热泵,最大程度减少电能消耗。最后,以金昌市龙寨村村委会、金昌市农户自建房搭建示范项目,分析典型日及72 h供暖运行数据。数据表明:龙寨村村委会,1—3月储能水箱直供次数为9次,平均供暖热功率63.50 kW,平均直供时长3.36 h。直供典型日,该系统与空气源热泵机组单独运行对比,制热量增长7.13%,耗电量下降28.95%,供暖侧能效比增长27.98%。供暖中期72 h连续运行,村委会平均集热效率41.24%,农户平均集热效率38.63%。该系统在对应的控制策略下,集热性能和供暖性能有较好表现,具有较高的工程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光 电联 建筑用能分类 系统 多工况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余热利用的氢电耦合系统多时间尺度优化运行
11
作者 余金伟 陆亚红 +3 位作者 王茹楠 应芳义 姚剑琪 李振坤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8-488,I0002-I0003,共13页
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的快速增长,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了冲击,而氢电耦合系统作为一种储能系统,具有良好的弥补作用。从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考虑电解槽和燃料电池余热利用的氢电耦合系统多时间尺度优化运行方法。首... 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的快速增长,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了冲击,而氢电耦合系统作为一种储能系统,具有良好的弥补作用。从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考虑电解槽和燃料电池余热利用的氢电耦合系统多时间尺度优化运行方法。首先,建立氢电耦合系统优化运行模型,并分析各设备的耦合机理,考虑电解槽和燃料电池的余热利用,实现电氢热能源的协调利用和相互转化;其次,考虑到不同时间尺度对调度结果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多时间尺度最优调度方法。在日前调度时段,考虑分时电价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随机波动性,通过协调系统内各设备的出力,保证氢电耦合系统的运行成本最小。在实时调度阶段,根据超短期预测结果,利用MPC算法对日前调度结果进行日内滚动优化校正,减小日前预测误差带来的经济性影响。最后,针对算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多时间尺度优化运行方法可以有效平抑风机光伏发电波动,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和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系统 电联 模型预测控制 多时间尺度 优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冷热电联供及储能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 被引量:159
12
作者 刘涤尘 马恒瑞 +3 位作者 王波 高文忠 王骏 闫秉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3-120,141,共9页
利用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提高负荷侧运行灵活性是提升电力系统内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并且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内的储能设备可以通过解耦热电联系来有效降低运行成本。用场景分析法对可再生电源出力随机性进行建模,以揭示... 利用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提高负荷侧运行灵活性是提升电力系统内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并且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内的储能设备可以通过解耦热电联系来有效降低运行成本。用场景分析法对可再生电源出力随机性进行建模,以揭示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波动性对含有冷热电联供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优化所带来的影响。在考虑系统内设备特性后,建立了包含能源转换设备、能源储存设备在内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并采用Yalmip工具箱和商业软件Cplex在MATLAB中进行了仿真分析,求得了系统内各个单元最佳出力、机组组合和不同调度模式下总运行成本。仿真算例表明,含有冷热电联供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可以通过储能设备有效解耦其热电运行约束,充分发挥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依附能源互联网运行所带来的经济优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电联 解耦 运行优化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电联供系统能量流函数及运行策略 被引量:25
13
作者 周任军 康信文 +3 位作者 李绍金 陈瑞先 唐浩 周胜瑜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详细分析系统能量流特性,提出刻画冷热电联供(CCHP)系统在"以热定电"和"以电定热"2种运行策略下的能量流函数。为提升CCHP系统的经济环保效益,建立其经济环保调度优化模型,目标函数包含燃料成本、购电成本及考虑污... 详细分析系统能量流特性,提出刻画冷热电联供(CCHP)系统在"以热定电"和"以电定热"2种运行策略下的能量流函数。为提升CCHP系统的经济环保效益,建立其经济环保调度优化模型,目标函数包含燃料成本、购电成本及考虑污染气体排放需缴纳惩罚费用的环境成本,能量流函数作为能量平衡等式约束。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能量流函数及模型可实现CCHP系统的优化调度,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环境效益,提高能源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联 运行策略 能量流函数 优化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三级协同整体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90
14
作者 赵峰 张承慧 +1 位作者 孙波 魏大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3785-3793,共9页
冷热电联供系统能否高效、经济、环境友好的运行,取决于系统的设备选型、设备容量及运行策略的整体优化。文中设计了一种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三级协同整体优化方法,第一级优化运用离散粒子群算法,以年一次能源利用率最高为目标,求解最优设... 冷热电联供系统能否高效、经济、环境友好的运行,取决于系统的设备选型、设备容量及运行策略的整体优化。文中设计了一种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三级协同整体优化方法,第一级优化运用离散粒子群算法,以年一次能源利用率最高为目标,求解最优设备选型问题;第二级优化采用粒子群算法,以年CO2排放量最少为目标,求解最优设备容量问题;第三级优化采用粒子群算法,以年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求解最优运行参数问题。以应用于医院的冷热电联供系统为例,验证该三级协同整体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设计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同分别基于"以电定热"和"以热定电"运行策略设计的2种冷热电联供系统相比,该系统更节能、更环保、更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电联系统 三级协同整体优化 粒子群算法 离散粒子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FC热电联供系统应用模拟 被引量:8
15
作者 钟杰 张莉 +2 位作者 徐宏 罗青 李培俊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46-852,共7页
为满足不同燃料利用率(Uf)的电堆及用户对系统输出的需求,利用Aspen Plus建立了3个1kW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联供(SOFC-CHP)系统模型,分别为:阴阳极尾气燃烧系统、阳极尾气回收系统和阳极尾气回收联合尾气燃烧系统,研究不同Uf的电堆... 为满足不同燃料利用率(Uf)的电堆及用户对系统输出的需求,利用Aspen Plus建立了3个1kW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联供(SOFC-CHP)系统模型,分别为:阴阳极尾气燃烧系统、阳极尾气回收系统和阳极尾气回收联合尾气燃烧系统,研究不同Uf的电堆所适用的最佳系统流程.结果表明:对于Uf较高的电堆,阴阳极尾气燃烧的流程较佳;对于Uf较低的电堆,阳极尾气回收和阳极尾气回收联合尾气燃烧的流程较佳,但若想在保证电效率的基础上获得较高的热效率,阳极尾气回收联合尾气燃烧的流程方案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C 电联 效率 堆燃料利用率 ASPEN P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水温度对高背压热电联产系统能耗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时斌 王宁玲 +2 位作者 李晓恩 张雨檬 杨志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6-104,共9页
高背压供热模式是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火力发电煤耗的有效途径,从全局角度研究一次网设计供水温度取值对热电联产系统的影响、确定热网供水温度最佳设计值是热电联产系统参数设计的核心问题。本文利用热网变工况模型及Ebsilon软件仿真... 高背压供热模式是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火力发电煤耗的有效途径,从全局角度研究一次网设计供水温度取值对热电联产系统的影响、确定热网供水温度最佳设计值是热电联产系统参数设计的核心问题。本文利用热网变工况模型及Ebsilon软件仿真,以某310MW直接空冷高背压供热机组与热网组成的热电联产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设计参数(供热负荷、一次网供水温度)不同时整个供热周期内系统能源转化效率及能耗水平。结果表明:一次网设计供水温度取值不同时,系统周期供电煤耗极差可达4.56g/kW·h;供热负荷设计值较低时,系统周期净供电功率在一次网设计供水温度取中间某值时存在最大值;供热负荷设计值较高时,随一次网设计供水温度增加,系统周期净供电功率不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背压 电联 设计水温度 系统周期净功率 系统周期煤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电力系统协同区域型分布式冷热电联供能源系统集成方案 被引量:42
17
作者 王进 李欣然 +1 位作者 杨洪明 陈戈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6-21,共6页
在分析了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DES/CCHP)的研究和发展面临的新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与电力系统协同的区域型DES/CCHP的总体集成思路和技术集成方案。通过变结构的集成方式来实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协同优化,提出了多个区域型DES/CCHP、区... 在分析了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DES/CCHP)的研究和发展面临的新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与电力系统协同的区域型DES/CCHP的总体集成思路和技术集成方案。通过变结构的集成方式来实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协同优化,提出了多个区域型DES/CCHP、区域内其他形式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多源链式微网、多源环状热网和大电网的整合集成技术,并通过能源利用流程的动态组合,提出了协同互补运行方式。为清洁能源的高效、梯阶、互补利用及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一种通用的集成方案。该集成方案将在湖南省创建国家示范性工程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联系统 变结构 微网(微网) 多源环状 协同运行 集成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四号着陆器月夜热电联供系统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8
18
作者 宋馨 陈向东 +5 位作者 雷英俊 王录 柏江 李海飞 张丽丽 王珊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69,共5页
为了实现嫦娥四号着陆器在月球表面长期生存并完成月夜阶段温度采集任务,研制了一套高效的月夜热电联供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同位素温差电池(RTG)和两相流体回路组成.RTG发电废热在其端面集中排散,两相流体回路通过平板式蒸发器与RTG安装连... 为了实现嫦娥四号着陆器在月球表面长期生存并完成月夜阶段温度采集任务,研制了一套高效的月夜热电联供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同位素温差电池(RTG)和两相流体回路组成.RTG发电废热在其端面集中排散,两相流体回路通过平板式蒸发器与RTG安装连接,收集热量传输到舱内.通过地面试验对系统功能进行了初步验证,试验中两相流体回路启动、断开正常,运行稳定.在轨飞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正常,实现了93%以上同位素核热源的热量用于温差发电器产生电能,并且收集了67%的发电废热用于舱内平台设备控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四号着陆器 电联系统 同位素温差 两相流体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雷达图模型的热电联供型微网系统多目标优化配置 被引量:15
19
作者 赵建勇 年珩 +4 位作者 马润生 宋晓童 石生超 范彩兄 庞博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1-41,共11页
针对热电联供型微网系统的容量配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雷达图模型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首先,提出含有光伏光热(PV/T)单元、变流器、储电单元、热泵、电锅炉、储热单元及电、热负荷的微网结构,并选取了5个优化目标,用于全面表征... 针对热电联供型微网系统的容量配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雷达图模型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首先,提出含有光伏光热(PV/T)单元、变流器、储电单元、热泵、电锅炉、储热单元及电、热负荷的微网结构,并选取了5个优化目标,用于全面表征热电联供型微网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供热可靠性、经济性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其次,建立了多目标的改进雷达图模型,并基于扇形面积和周长构造了适应度函数。然后,为保证微网系统的电、热稳定供应,给出了约束条件,从而建立了以最大化适应度函数为目标的优化配置模型,并通过优化执行过程,求解得到综合性能最优的微网系统容量配置结果。最后,根据青海省偏远地区的案例分析,验证了提出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图模型 电联型微网系统 多目标优化配置 适应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泵-冷热电联供系统试验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翠珍 刘超 +1 位作者 王文帅 王孟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3-86,91,共5页
提出了一种热泵-冷热电联产余热回收系统,该系统回收利用溴化锂制冷系统的冷凝热加热锅炉除盐水,以减少进入除氧器的背压蒸汽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热泵系统性能系数(COPP)高达6.13,此时锅炉除盐水出口温度为67.8℃;热泵-冷热电联供方... 提出了一种热泵-冷热电联产余热回收系统,该系统回收利用溴化锂制冷系统的冷凝热加热锅炉除盐水,以减少进入除氧器的背压蒸汽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热泵系统性能系数(COPP)高达6.13,此时锅炉除盐水出口温度为67.8℃;热泵-冷热电联供方式比热电联供+电制冷分产方式的一次能耗节约26.61%,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冷电联系统 冷凝 回收 一次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