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肥内源驱动土壤健康的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20
1
作者 曹卫东 周国朋 高嵩涓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74-1283,共10页
我国高度重视农田土壤退化等问题,但管控技术与路径的成效有限。综合农耕历史实践和当代大量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发展绿肥制度是破解我国农田土壤退化等问题的关键技术,并由此提出“绿肥内源驱动土壤健康”的观点。其主要内涵为:绿肥是植... 我国高度重视农田土壤退化等问题,但管控技术与路径的成效有限。综合农耕历史实践和当代大量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发展绿肥制度是破解我国农田土壤退化等问题的关键技术,并由此提出“绿肥内源驱动土壤健康”的观点。其主要内涵为:绿肥是植入生产制度,通过其自身的生命活动,活化、固定环境养分并予以归还,为农田输入有机物,全方位深层次调节土壤性状。可见绿肥与其他外源有机(类)肥料具有本质区别,即,绿肥具有内源驱动土壤健康的机制。绿肥制度有明显的“有机、生命”特征,能够内源驱动土壤-环境养分循环,土壤结构改善,生物性状优化。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1)高有机转化驱动农田土壤有机碳更新与碳固存;2)共生固氮作用和激活土壤自身固氮补充农田氮素;3)对土壤氮素的吸收、截留、转化驱动土壤氮素循环;4)活化、利用与转化土壤磷钾及中微量元素;5)生物耕作效应驱动土壤结构改善;6)强化有机物质及养分循环改善土壤生物结构和功能。因此,有必要构建基于绿肥的“养地制度+无机+有机”三结合的农田投入新路径。新路径将为破解当前我国农田土壤退化、农田面源污染等重大难题提供可行方案,并蕴含着一系列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我国农区发展绿肥的潜力面积每年约为3340万hm2,完全有条件构建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三结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土壤健康 内源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推动与内源驱动整合: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创新机制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水玲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84-486,共3页
现行外源推动型农业科技推广的体制机制是制约农业科技推广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现代农业和农民对农业科技的要求,我国农业科技推广须要以内源驱动为主体,外源推动为主导,对内源驱动、外源推动进行共同整合。其改革路径是将... 现行外源推动型农业科技推广的体制机制是制约农业科技推广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现代农业和农民对农业科技的要求,我国农业科技推广须要以内源驱动为主体,外源推动为主导,对内源驱动、外源推动进行共同整合。其改革路径是将农业科技推广相关环节和要素有效整合,构建相互合作、共生共促的科研、推广、使用"三位一体"运行机制,相关方统一体整合运行机制,双向制约与激励机制以及农民需求表达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推广 需求 外源推动 内源驱动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人员开发“内源驱动”真核生物多顺反子表达系统
3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年第11期4-4,共1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智能设计与合成创新团队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开发出一种在真菌中实现多顺反子表达的系统,提升了真核细胞工厂合成工农业高价值化学品的原创设计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科研人员 生物技术研究所 表达系统 创新团队 原创设计 真核生物 内源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师职业精神内源性驱动力的实证探讨 被引量:7
4
作者 于德华 李建刚 +4 位作者 许树长 黄红 刘薇群 董政军 程卢山 《中国医院管理》 2013年第1期54-57,共4页
以"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产科"一贯制"工作模式与传统工作模式为基础,分析了医务人员职业精神内源性驱动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工作模式下心理契约有显著差异,变革组高于试点组;"医患交流互动"因素对工... 以"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产科"一贯制"工作模式与传统工作模式为基础,分析了医务人员职业精神内源性驱动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工作模式下心理契约有显著差异,变革组高于试点组;"医患交流互动"因素对工作行为发生积极变化的重要性有显著的差异,变革组高于传统组;在相同工作环境下,不同自尊水平的医务人员,其职业精神的表现有显著差异,自尊水平越高,员工满意度和工作敬业度得分越高、工作倦怠得分越低,即职业精神表现越好。提出医师职业精神的内源性驱动力来自3个方面:内部组织赋予医务人员的内心体验,外部顾客(患者)赋予医务人员的内心体验,医务人员自我人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模式 医师职业精神 内源驱动 心理契约 医患关系 自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创新的个体困境摆脱与内源性驱动机制——以河南三门峡市农户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乔宇锋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8-142,共5页
为了分析农户微观行为对农业创新的影响,构建了包含创新采纳、知识获取和可持续创新3个指标集的理论框架,利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46户农户的问卷调研数据,运用Tobit模型对农户年龄、家庭、种植规模、信贷、培训、务工等变量与农业创新驱动... 为了分析农户微观行为对农业创新的影响,构建了包含创新采纳、知识获取和可持续创新3个指标集的理论框架,利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46户农户的问卷调研数据,运用Tobit模型对农户年龄、家庭、种植规模、信贷、培训、务工等变量与农业创新驱动机制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运用Probit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扩大种植规模、信贷便利和加强培训促进农业创新,年龄老化和外出务工阻碍农业创新,家庭状况对农业创新没有明显影响。农户经营素质的结构性改善和强化农户社会网络的创新扩散能力能够进一步促进微观层面的农业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创新 微观经济分析 内源驱动机制 个体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