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丛生睡莲花假胎生的显微观察与内源激素分析
1
作者 唐毓玮 李佳慧 +5 位作者 赵家惠 韦妙琴 於艳萍 毛立彦 黄歆怡 苏群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9-1440,共12页
丛生睡莲(Nymphaeaprolifera)的花“假胎生”现象是一种特殊且罕见的无性繁殖方式,能够直接从其花中长出新的幼苗,了解其花假胎生的形成过程以及内源激素对其影响,为进一步揭示睡莲花假胎生形成机制和植物无性繁殖生物学奠定基础。以丛... 丛生睡莲(Nymphaeaprolifera)的花“假胎生”现象是一种特殊且罕见的无性繁殖方式,能够直接从其花中长出新的幼苗,了解其花假胎生的形成过程以及内源激素对其影响,为进一步揭示睡莲花假胎生形成机制和植物无性繁殖生物学奠定基础。以丛生睡莲假胎生花朵为试验组,正常花朵为对照组,采用形态观察、石蜡切片、扫描电镜等方法,分析假胎生花朵的形态特征,采用Elisa酶联法比较假胎生花朵“营养繁殖体”和正常花朵雌蕊的内源激素差异。与丛生睡莲发育正常的花朵相比,假胎生发育的花朵缺少花瓣、雄蕊群、雌蕊等器官,仅仅保留花托、萼片等器官,但在花托上原雌蕊部位会形成营养繁殖体,且在花芽分化期就已经形成;之后营养繁殖体能持续不断地萌生叶芽和花芽,叶芽主要呈卷曲的三角状,而花芽主要呈锥型或钩状2种形态的隆起,其表面着生大量的纤毛组织;假胎生发育花朵中,营养繁殖体能着生出多个具备无性繁殖能力的花蕾,当这些花蕾发育到一定程度,可以继续进行第二代、第三代假胎生繁殖。内源激素检测表明,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IAA)和赤霉素(gibberellin,GA)含量在正常花朵雌蕊和假胎生睡莲花朵营养繁殖体中无显著差异,而茉莉酸(jasmonic acid,JA)、细胞分裂素(cytokinin,CTK)和脱落酸(abscisicAcid,ABA)含量在假胎生睡莲花朵营养体中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丛生睡莲的假胎生花朵与正常花朵的组织结构差异明显,在花芽分化过程中,丛生睡莲花朵的雌蕊组织被营养繁殖体所取代,形成假胎生花朵;相较于正常花朵的雌蕊组织,CTK、JA和ABA等3种内源激素在假胎生花朵营养繁殖体中保持较高水平,可能对花朵假胎生现象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生睡莲 花假胎生 形态解剖 显微观察 内源激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