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荷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清VLDL和LDL对HepG2细胞apoCIII受体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刘皓 刘秉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34-1534,共1页
关键词 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VLDL LDL HEPG2细胞 apoⅢ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及正常人血清VLDL与肝细胞膜apoCIII受体结合特性的研究
2
作者 段云 吴兆丰 刘秉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33-1534,共2页
关键词 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VLDL 肝细胞膜 apoCⅢ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甘油三酯-葡萄糖-体质量指数与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关系
3
作者 聂倩 张雪梅 +4 位作者 郝志华 谢若琳 刘焕欣 吴晓倩 任路平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92-1198,共7页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和甘油三酯-葡萄糖-体质量指数(TyG-BMI)对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UA)发生的预测能力,筛选出合适指标作为HUA风险评价工具。方法本研究最终纳入12004名参加健康体检的研究对象,根据血清尿酸(SUA)水...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和甘油三酯-葡萄糖-体质量指数(TyG-BMI)对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UA)发生的预测能力,筛选出合适指标作为HUA风险评价工具。方法本研究最终纳入12004名参加健康体检的研究对象,根据血清尿酸(SUA)水平分为正常组(n=9952)和HUA组(n=2052),计算TyG、Ty G-BMI,根据二者水平的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Q1—Q44个组。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TyG、TyG-BMI与HUA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TyG、TyG-BMI及两者联合时对HUA的预测价值并进行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亚组分析。结果HUA组TyG、TyG-BMI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TyG-Q4、TyG-BMI-Q4组中HUA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相应3组。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TyG、TyG-BMI水平与HUA风险正相关。TyG、TyG-BMI及两者联合预测HUA的AUC分别为0.700、0.747和0.822;男性TyG、TyG-BMI及两者联合的AUC分别为0.641、0.674、0.709,女性分别为0.742、0.776、0.829,<60岁人群TyG、TyG-BMI及两者联合的AUC分别为0.716、0.759、0.835,≥60岁人群分别为0.614、0.645、0.731。结论TyG、TyG-BMI与HUA发生风险显著相关,TyG-BMI较TyG更优,两者联合可进一步提升预测效能,尤其是在女性人群和中青年人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葡萄糖指数 甘油-葡萄糖-体质量指数 尿酸 胰岛素抵抗 疾病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与中老年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复合指标与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对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李敬 胡金蓉 +2 位作者 苟园园 姚隆 曹洁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26,共12页
目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TG-AP)起病急,病情进展及复发的风险高,早期识别重症患者有助于降低多器官衰竭发生的风险和病死率。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年与中老年HTG-AP患者炎症复合指标和D... 目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TG-AP)起病急,病情进展及复发的风险高,早期识别重症患者有助于降低多器官衰竭发生的风险和病死率。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年与中老年HTG-AP患者炎症复合指标和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变化及其对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至2023年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收治的230例HTG-AP患者,先将其分为青年组(≤45岁)和中老年组(>45岁),再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比较各组间炎症复合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to-lymphocyte ratio,MLR)、C反应蛋白与淋巴细胞比值(C-reactive protein-to-lymphocyte ratio,CLR)、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ion response index,SIRI)、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和D-D等指标。运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筛选青年和中老年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评价危险因素的预测效能,并用Delong检验比较各危险因素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的差异。通过Bootstrap法(n=1000)对危险因素的预测效能进行内部验证。结果:青年组(n=127)与中老年组(n=103)间NLR、PLR、MLR、SIRI、SII、CLR和D-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青年患者中,与轻度组(n=68)相比,重度组(n=59)中的NLR、CLR、SIRI、SII和D-D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中老年患者中,与轻度组(n=54)相比,重度组(n=49)中的CLR和D-D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D水平升高是青年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7,OR=1.458,95%CI 1.107~1.920);D-D水平(P=0.001,OR=2.267,95%CI 1.413~3.637)和CLR(P=0.003,OR=1.007,95%CI 1.003~1.012)是中老年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D-D预测青年和中老年HTG-AP患者病情进展的AUC分别为0.653和0.741,敏感度分别为67.8%和57.1%,特异度分别为72.1%和88.9%;CLR预测中老年HTG-AP患者病情进展的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87、63.3%和70.4%。Delong检验结果显示D-D与CLR预测中老年HTG-AP患者病情进展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93,P=0.321)。D-D的预测效能在Bootstrap内部验证模型中输出的AUC为0.73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1%和91.0%。结论:不同年龄段、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HTG-AP患者在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方面存在差异。D-D和CLR分别是青年、中老年HTG-AP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D-D对中老年HTG-AP患者病情进展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性急性胰腺炎 病情进展 复合指标 D-二聚体 危险因素 年龄 C反应蛋白与淋巴细胞比值 青年 中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全新的糖尿病自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仓鼠模型
5
作者 张灵芝 王雨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0,共1页
长期以来,金黄地鼠(又名仓鼠)因其血脂代谢模式与人类相似,常常被作为研究人类代谢性疾病的动物模型。日前,北京大学医学部刘国庆课题组在Animal Models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AMEM上发表一篇SHORT COMMUNICATION,揭示一种全新的... 长期以来,金黄地鼠(又名仓鼠)因其血脂代谢模式与人类相似,常常被作为研究人类代谢性疾病的动物模型。日前,北京大学医学部刘国庆课题组在Animal Models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AMEM上发表一篇SHORT COMMUNICATION,揭示一种全新的糖尿病自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仓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医学部 甘油 金黄地鼠 代谢性疾病 刘国庆 动物模型 脂代谢 ANIM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橼酸体外抗凝下血液灌流串联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一体化组合式血液净化治疗重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6
作者 吴乐 耿润露 +7 位作者 周京江 李丽 徐磊 康洁 卢斌 叶英 杨红宁 丁伟超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1-568,共8页
目的研究枸橼酸体外抗凝下血液灌流(HP)串联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一体化组合式血液净化治疗在重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的疗效。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重症HTG-AP患者62例,随机分为... 目的研究枸橼酸体外抗凝下血液灌流(HP)串联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一体化组合式血液净化治疗在重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的疗效。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重症HTG-AP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内科治疗+HP联合CRRT分阶段组合式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使用常规内科治疗+枸橼酸体外抗凝下HP串联CRRT一体化组合式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 d的各项指标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单次CRRT时间大于对照组、CRRT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RRT总时间、单次HP时间、HP次数、HP总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常规、炎症因子、血生化、临床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其他指标、炎症因子、血生化、临床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预后及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枸橼酸体外抗凝下HP串联CRRT一体化组合式血液净化治疗重症HTG-AP能够延长CRRT血滤器和管路使用时间,减少耗材使用,降低出血风险,还可以避免HP和CRRT分开操作的多次导管拆卸,减少相关感染风险,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灌流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枸橼酸体外抗凝 甘油性急性胰腺炎(HTG-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三酯葡萄糖体质量指数(TyG-BMI)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罗萍萍 刘群 黄丽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61-1665,共5页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体质量指数(TyG-BMI)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入院的185例HLA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修订的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分级标...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体质量指数(TyG-BMI)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入院的185例HLA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修订的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分级标准分为轻症组95例和中重症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TyG-BMI与HLA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评估TyG-BMI对于HLAP严重程度的预测效能。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LAP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TyG-BMI与HLAP严重程度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配对比较法对TyG-BMI预测HLAP严重程度的效能进行评估。结果轻症组和中重症组患者Cr、GLU、TG、TyG-BMI、BISAP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059、−7.217、−7.799、−9.566、−11.386,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ISAP评分(OR=4.221,95%CI:1.421~12.538,P=0.001)、TyG-BMI(OR=1.262,95%CI:1.140~1.396,P=0.010)和GLU(OR=1.316,95%CI:1.040~1.666,P=0.022)是HLAP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均与HLAP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39、0.705、0.532,P值均<0.05)。在预测HLAP严重程度的效能比较中,TyG-BMI略低于BISAP评分(Z=−4.368,P<0.001),但优于GLU(Z=2.155,P<0.001),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91,敏感度为91.10%,特异度为96.80%。结论TyG-BMI对HLAP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临床上可用于HLAP病情的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甘油葡萄糖体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健康教育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3
8
作者 靳瑾 崔一凡 +1 位作者 郭京 王欣然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6-690,共5页
目的:构建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a Acute Pancreatitis,HTG-AP)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案,为HTG-AP患者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并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构建HTG-AP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案初稿。2022... 目的:构建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a Acute Pancreatitis,HTG-AP)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案,为HTG-AP患者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并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构建HTG-AP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案初稿。2022年1月,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德尔菲专家咨询,对各级指标进行筛选和修改。结果:共对18名专家进行了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2轮咨询专家积极性分别为94.7%和1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0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97和0.115,所有条目的变异系数均<0.25。最终形成的HTG-AP患者健康教育方案包括威胁评估和应对评估2个一级指标,易感性、严重性、内部奖励、外部奖励、自我效能、反应效能、反应代价7个二级指标,以及19个三级指标。结论:该方案在构建过程中从动机角度出发,分析环境和人际关系对HTG-AP患者健康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判断威胁HTGAP患者应对和避免不良行为的能力,能够为开展HTG-AP患者健康教育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性急性胰腺炎 保护动机 德尔菲法 健康教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UMO1水平与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张新燕 李涵 +2 位作者 冉慧 苏青 张洪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66-1272,共7页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小泛素样修饰分子1(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1,SUMO1)水平与高甘油三酯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HTG)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在上...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小泛素样修饰分子1(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1,SUMO1)水平与高甘油三酯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HTG)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共239例,其中T2DM合并HTG组患者92例,T2DM不合并HTG组患者147例。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和实验室指标,分析2组患者血清SUMO1水平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HTG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血清SUMO1水平对T2DM合并HTG风险的影响。结果·与T2DM不合并HTG的患者相比,T2DM合并HTG患者的血清SUMO1水平明显升高(1114.99 pg/mL vs 902.43 pg/mL,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清SUMO1水平(OR=1.527,95%CI 1.200~1.943)、糖化血红蛋白(OR=1.202,95%CI 1.038~1.391)、血尿酸(OR=1.006,95%CI 1.003~1.010)是T2DM合并HTG的独立危险因素。将血清SUMO1水平按照四分位分层,校正各种混杂因素后,以Q1层作为对照,Q4层T2DM合并HTG的风险是Q1层的2.707倍(95%CI 1.231~5.95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女性、腰臀比、甘油三酯、血肌酐是血清SUMO1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2DM合并HTG患者血清SUMO1水平显著高于不合并HTG患者,血清SUMO1水平是T2DM合并HTG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泛素样修饰分子1 SUMO化修饰 甘油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D1基因新发突变p.K327N致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1例报告
10
作者 李孝尧 段剑锋 +3 位作者 王大成 陈显成 张北源 虞文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1-364,共4页
高甘油三酯血症为我国急性胰腺炎的第二大病因,可以由原发性因素即基因突变引起,所导致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易反复发作,且甘油三酯水平难以有效控制。本文报道了1例罹患8次HTG-AP的中国成年男性患者,发现其携带GPD1新... 高甘油三酯血症为我国急性胰腺炎的第二大病因,可以由原发性因素即基因突变引起,所导致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易反复发作,且甘油三酯水平难以有效控制。本文报道了1例罹患8次HTG-AP的中国成年男性患者,发现其携带GPD1新发杂合突变p.K327N,可能导致甘油三酯水平持续较高及HTG-AP反复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 胰腺炎 甘油磷酸脱氢酶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诊治和管理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志敏 李诗然 +4 位作者 谢婧娴 张娇 李鹏飞 曾思羽 杨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80-1388,共9页
妊娠期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HTG)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妊娠期糖尿病、先兆子痫等严重并发症,尤其孕产妇急性胰腺炎的高死亡率值得关注。妊娠期甘油三酯(TG)水平的生理性增高为HTG的诊断带来了挑战,目前尚未有针对孕妇的诊断标准。妊娠期... 妊娠期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HTG)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妊娠期糖尿病、先兆子痫等严重并发症,尤其孕产妇急性胰腺炎的高死亡率值得关注。妊娠期甘油三酯(TG)水平的生理性增高为HTG的诊断带来了挑战,目前尚未有针对孕妇的诊断标准。妊娠期HTG的管理重点仍然是早期筛查和科学地限制脂肪饮食。在严格饮食限制和生活方式改变后仍不能控制者,可考虑ω-3脂肪酸治疗,贝特类在获益大于风险的情况下,在妊娠晚期酌情使用,对于极其严重的患者血浆置换可能是一个安全有效的选择。此外,妊娠早期TG水平与母亲产后和新生儿的预后有关联。期待妊娠期HTG药物治疗与管理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 妊娠 妊娠并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对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缪淑贤 卢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02-170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与高甘油三酯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HTG)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参与研究的11 206例临床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UA水平和HTG之间的关系。应用广义线性模型、平滑曲...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与高甘油三酯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HTG)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参与研究的11 206例临床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UA水平和HTG之间的关系。应用广义线性模型、平滑曲线拟合和阈值效应分析研究UA水平和HTG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共纳入11 206例研究对象,根据甘油三酯水平分为HTG组(n=3 410)和非HTG组(n=7 796)。校正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lnUA升高与HTG的风险正相关。将lnUA根据四分位数分为4层,最低四分位数(Q1)OR=1.000,第二四分位数(Q2)OR=1.557(95%CI:1.349~1.796),P <0.001,第三四分位数(Q3)OR=1.977(95%CI:1.712~2.283),P <0.001,最高四分位数(Q4)OR=3.101(95%CI:2.672~3.598),P <0.001,各层之间保持一致,lnUA和HTG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平滑曲线拟合展示UA水平与HTG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lnUA与HTG呈U型关联的拐点为5.517,拐点右侧的效应高于左侧[4.692(95%CI:3.747~5.875)vs. 2.766(95%CI:1.869~4.094)]。结论:血清UA水平与HTG呈正相关。考虑到UA可能是HTG的一个危险因素,被诊断为HTG的个体应优先考虑UA水平的日常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甘油 甘油 代谢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诊治 被引量:18
13
作者 潘龙飞 裴红红 +3 位作者 宏欣 王立明 张正良 白郑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569-2574,共6页
高脂血症是我国急性胰腺炎(AP)的第二大病因,其中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是主要类型。由于HTG-AP的病因、发病机制特殊,因此其临床特征与其他病因所致AP并不相同,致使该病易被漏诊且易于重症化,导致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病死... 高脂血症是我国急性胰腺炎(AP)的第二大病因,其中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是主要类型。由于HTG-AP的病因、发病机制特殊,因此其临床特征与其他病因所致AP并不相同,致使该病易被漏诊且易于重症化,导致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即使治愈后也容易复发。目前缺少针对HTG-AP的可操作性高的专家共识/指南,本文围绕笔者等近期执笔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诊治急诊专家共识》,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以及AP诊治的相关专家共识/指南,就HTG-AP的诊断、病因治疗、常规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 急性胰腺炎 甘油性急性胰腺炎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鹌鹑高血尿酸高甘油三酯血症模型塑造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冰 刘小青 +4 位作者 胡京红 洪庆涛 张浩军 刘春梅 孔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148-1150,共3页
目的和方法 :建立一种与人类代谢途径相似的高血尿酸并高甘油三酯血症动物模型。鹌鹑随机分为 3组 ,除空白对照组外 ,模型Ⅰ组以 15g·kg-1·d-1的酵母食饵喂饲鹌鹑 ,Ⅱ组以 10g·kg-1·d-1的酵母食饵喂饲鹌鹑 ,动态检... 目的和方法 :建立一种与人类代谢途径相似的高血尿酸并高甘油三酯血症动物模型。鹌鹑随机分为 3组 ,除空白对照组外 ,模型Ⅰ组以 15g·kg-1·d-1的酵母食饵喂饲鹌鹑 ,Ⅱ组以 10g·kg-1·d-1的酵母食饵喂饲鹌鹑 ,动态检测血清尿酸 (UA)、甘油三酯 (TG)、胆固醇 (TC)、尿素氮 (BUN)、血糖 (GLU)、黄嘌呤氧化酶 (XOD)含量。结果 :模型Ⅰ组 7d后血尿酸水平开始升高 ,第 2、3、4、5周血UA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 (P <0 0 5 ,P <0 0 5 ,P <0 0 5 ,P <0 0 1) ;第 3周血TG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 ,持续至 5周 ,血BUN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差异不显著 ;GLU及TC可见一过性升高。模型Ⅱ组动物血UA水平亦于第 2周升高 ;TG于第 4周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 ,但持续时间短 ;血BUN于第 2周和第 3周显著高于空白组 (P <0 0 5 )。结论 :以 15g/kg酵母喂饲鹌鹑 ,可建立高血尿酸高甘油三酯模型 ,以进行尿酸与血脂代谢交互紊乱的药理与病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鹌鹑 甘油 酵母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脂蛋白酯酶基因突变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涛 林青云 +4 位作者 曾文和 陈婉姗 潘妙鹃 黄尚志 彭智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4-141,共8页
目的 研究中国人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突变及对酶功能的影响,从脂代谢途径探讨引发糖尿病的遗传因素。方法 对高甘油三酯及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的LPL基因进行研究。利用P... 目的 研究中国人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突变及对酶功能的影响,从脂代谢途径探讨引发糖尿病的遗传因素。方法 对高甘油三酯及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的LPL基因进行研究。利用PCR-SSCP、PCR-RFLP及DNA测序技术对LPL基因的启动子和10个外显子区域进行突变检测,针对特异位点进行体外定点突变和酶活力表达研究,利用网上工具平台Swiss-PDB Viewer对正常和突变蛋白进行二级结构模拟分析。结果 在177例高甘油三酯2型糖尿病患者中检测到4种错义突变:Ala71Thr、Val181Ile、Gly188Glu和Glu242Lys,在正常血脂的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组中没有检出以上突变。这4种突变位于进化上高度保守的氨基酸位点,并分别在高度保守的外显子3、5及6区域。体内和体外酶活力研究表明,这4个突变均引起了酶活力降低甚至失活,其改变程度可以从它们所在序列的保守性、在酶功能结构域中的相对位置、相应的二级结构改变和氨基酸特性获得解释。结论 在受累个体中,LPL突变是引起患者血浆甘油三酯升高的直接原因,是其发展成2型糖尿病的遗传性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脂蛋白 甘油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早期体重状态及至中年时期体重变化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龙 李莹 +3 位作者 郭敏 田野 武阳丰 赵连成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62-966,共5页
目的:探讨成年早期的体重状态及至中年时期的体重变化与中年时期高甘油三酯(TG)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参加1998年我国大规模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的15组人群样本,每个人群整群抽样约1 000人,其年龄在35~59岁(定义为中年时期),男女各... 目的:探讨成年早期的体重状态及至中年时期的体重变化与中年时期高甘油三酯(TG)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参加1998年我国大规模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的15组人群样本,每个人群整群抽样约1 000人,其年龄在35~59岁(定义为中年时期),男女各半,询问研究对象25岁时(定义为成年早期时)的体重,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根据研究对象25岁时的体重和调查时的身高,计算其25岁时的体重指数(BMI);研究对象成年早期按BMI水平分为4组:低体重组(BMI<18.5 kg/m^2)、正常体重组(BMI:18.5~23.9 kg/m^2)、超重组(BMI:24~27.9 kg/m^2)、和肥胖组(BMI≥28 kg/m^2)。25岁至中年时期的体重变化为现测体重减去25岁时体重,根据体重变化将研究对象分为<-7.5 kg组、-7.5^-2.6 kg组、-2.5~2.5 kg组、2.6~7.5 kg组、7.6~12.5 kg组和>12.5 kg组共6组。分别探讨25岁时的体重状态和随后的体重变化与高TG血症的关系。结果:共有13 883人纳入分析,研究对象按BMI水平的4个分组中年时期高TG血症患病率分别为22.8%、26.0%、27.4%和30.8%,呈明显上升趋势(趋势检验P<0.01)。25岁至中年时期的体重的6组研究对象的高TG血症患病率分别为12.5%、14.0%、17.8%、24.2%、31.5%和40.9%,也呈明显上升趋势(趋势检验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25岁时的超重和肥胖以及随后的体重增加均与中年时期高TG血症正相关(趋势检验P<0.01)。结论:成年早期的超重和肥胖以及随后的体重增加均与中年时期罹患高TG血症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 肥胖 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三酯水平与急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5
17
作者 高峰 闫真 张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60-236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与急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AHTGP)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8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治疗的63例AHTGP患者,根据亚特兰大新分类标准,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 目的探讨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与急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AHTGP)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8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治疗的63例AHTGP患者,根据亚特兰大新分类标准,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组,n=32)、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组(MSAP,n=20)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n=11)。记录AHTGP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48 h血清TG水平。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Spearman相关性分析用于评价数据间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用于评价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3组患者入院后48 h血清TG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改良CT严重程度指数、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程度指数和Ranson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 423,χ~2值分别为44. 094、39. 654、30. 445、29. 426,P值均<0. 05)。入院时血清TG水平仅与Ranson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 491,P <0. 001);入院后48 h血清TG水平与亚特兰大新分类标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改良CT严重程度指数、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程度指数和Ranson评分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 396、0. 392、0. 400、0. 476、0. 400,P值均<0. 05)。入院时和入院后48 h预测病情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652(P=0. 115)和0. 895 (P <0. 001),最佳阈值分别为34. 10 mmol/L和6. 95 mmol/L。结论入院后48 h血清TG水平在预测AHTGP严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甘油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脂质代谢组学评价五味子素B诱导的急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小鼠模型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晓艳 储著胜 +4 位作者 张辉 张书琦 潘思源 唐进法 高锦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3-839,共7页
目的利用脂质代谢组学技术对五味子素B(schisandrin B,Sch B)诱导的小鼠高甘油三酯血症模型进行评价和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ICR小鼠分为4组:正常饮食(ND)组; ND+Sch B组;高脂高糖饮食(HFFD)组; HFFD+Sch B组。生化法检测血清甘油三... 目的利用脂质代谢组学技术对五味子素B(schisandrin B,Sch B)诱导的小鼠高甘油三酯血症模型进行评价和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ICR小鼠分为4组:正常饮食(ND)组; ND+Sch B组;高脂高糖饮食(HFFD)组; HFFD+Sch B组。生化法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水平;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UPLCQ-TOF/MS)的代谢组学技术方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脂类代谢物的变化。结果 ND+Sch B组与ND组比,筛选出27个差异代谢物,分别为TG类18个、磷脂酰胆碱(PC) 7个、磷脂酰乙醇胺(PE) 2个; HFFD组与ND组比,筛选出27个差异代谢物,分别为神经鞘磷脂6个、PC 13个、胆甾醇酯(CE) 2个、TG类5个、磷脂酰肌醇1个; HFFD+Sch B组与HFFD组比,筛选出25个差异代谢物,分别为TG类14个、CE 1个、PC 6个、PE 4个。结论 Sch B诱导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动物模型涉及血清脂质代谢组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素B 小鼠甘油模型 甘油 总胆固醇 脂质代谢组学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扎贝特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并高血压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和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叶平 苏工 张铖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 观察苯扎贝特治疗后高甘油三酯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炎性细胞因子和血压的变化。方法 58例高甘油三 酯血症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常规缓释硝苯地平降压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苯扎贝特组和安慰剂组,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和血清 高... 目的 观察苯扎贝特治疗后高甘油三酯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炎性细胞因子和血压的变化。方法 58例高甘油三 酯血症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常规缓释硝苯地平降压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苯扎贝特组和安慰剂组,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和血清 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 -)和白介素 6(IL-6)水平的变化,以及与血压变化的关系。结果 苯扎贝特组治疗 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 血糖、尿酸水平也有显著下降(P<0.05),血清hs CRP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安慰剂组上述指标无显著变化。苯扎贝特 组血清hs-CRP和TNF -水平的变化与甘油三酯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苯扎贝特组舒张压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安慰剂组 (P<0.05),而且与血甘油三酯水平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P<0.005)。结论 苯扎贝特可能通过调整血脂异常抑制血循环中炎性细 胞因子的表达,并且可能在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血压进一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贝特 甘油 趋化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康改善冠心病患者餐后高甘油三酯血症 被引量:4
20
作者 程艳春 刘玲 +1 位作者 赵水平 李玉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6-279,共4页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高脂餐后血脂的变化以及 6周血脂康对餐后血脂水平的影响。  方法 :5 0例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血脂康 (每日 12 0 0mg ,血脂康组 ,n =2 5 )和安慰剂 (常规组 ,n =2 5 )...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高脂餐后血脂的变化以及 6周血脂康对餐后血脂水平的影响。  方法 :5 0例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血脂康 (每日 12 0 0mg ,血脂康组 ,n =2 5 )和安慰剂 (常规组 ,n =2 5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接受 1次高脂餐 (总热量 80 0千卡 ,脂肪 5 0克 ) ,采集空腹 12h、餐后 2、 4、 6h静脉血备测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浓度。  结果 :5 0例患者治疗前餐后 2、 4、 6h与空腹状态比较 ,血清甘油三酯浓度显著升高 (P <0 0 5 )。血脂康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空腹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LDL C浓度显著降低 ,HDL C浓度显著升高 ,均有极显著差异 (P均 <0 0 0 1) ;血脂康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的餐后 2、 4和 6h血清甘油三酯浓度和甘油三酯曲线下面积明显下降 (P <0 0 5 )。常规组的空腹和餐后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  结论 :血脂康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空腹血脂浓度和高脂餐后升高的血清甘油三酯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餐后 甘油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