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烙灸激活Wnt信号通路干预脊髓损伤大鼠血清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夏铂 范灵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84,I0005,共6页
目的探究烙灸激活Wnt信号通路干预脊髓损伤大鼠血清中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方法采用脊髓损伤大鼠Allen′s模型。分假手术组、模型组、Wnt抑制剂组、烙灸组、烙灸+Wnt抑制剂组,干预7 d后,取各组大鼠血清。取造模成功后3 d大鼠脊... 目的探究烙灸激活Wnt信号通路干预脊髓损伤大鼠血清中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方法采用脊髓损伤大鼠Allen′s模型。分假手术组、模型组、Wnt抑制剂组、烙灸组、烙灸+Wnt抑制剂组,干预7 d后,取各组大鼠血清。取造模成功后3 d大鼠脊髓组织,分离培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各组血清干预细胞,在7 d后观察各组细胞增殖和分化状态。采用Westernt Blot、qRT-PCR检测各组分离血清干预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标记物蛋白表达及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烙灸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向神经元分化最显著;模型组、Wnt抑制剂组增殖分化最少。Westernt Blot、qRT-PCR检测结果均显示烙灸组最显著,Wnt抑制剂组与模型组差异不显著。结论烙灸激活脊髓损伤大鼠Wnt信号通路,促进其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为神经元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再抑制分化为星状胶质细胞,以实现神经细胞恢复新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信号通路 烙灸 脊髓损伤大鼠血清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增殖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35
2
作者 刘海 王忠诚 +2 位作者 安沂华 崔勇 晋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5期369-371,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脊髓损伤后内源性干细胞的诱导修复。方法脊髓半横断后高压氧治疗,进行行为学评分、电镜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治疗后较对照组增多。结论高压氧使实验动物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加强,脊髓损伤后的...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脊髓损伤后内源性干细胞的诱导修复。方法脊髓半横断后高压氧治疗,进行行为学评分、电镜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治疗后较对照组增多。结论高压氧使实验动物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加强,脊髓损伤后的功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高压氧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诱导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功能修复 被引量:11
3
作者 向鑫 袁继超 +3 位作者 陈飞 朱海涛 储卫华 林江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83-887,共5页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对损伤后功能修复的作用。 方法 雄性SD大鼠7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n=12)、单纯损伤组(n=30)、姜黄素处理组(n=30)。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术,单纯...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对损伤后功能修复的作用。 方法 雄性SD大鼠7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n=12)、单纯损伤组(n=30)、姜黄素处理组(n=30)。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术,单纯损伤组、姜黄素处理组以70 g力的动脉瘤夹钳夹T9-T10节段脊髓1 min造模。姜黄素处理组于脊髓损伤后30 min按200 mg/kg给予腹腔注射姜黄素,单纯损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损伤后1 d,1、2、4、8周行BBB运动功能评分及斜板实验评价大鼠后肢功能,后处死大鼠并取材,行免疫荧光染色分别观察Nestin、Tuj1、GFAP/CSPG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Wnt3a蛋白及β-catenin表达情况。 结果 BBB运动功能评分及斜板实验结果显示损伤后自1周开始,各时间点姜黄素处理组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单纯损伤组(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脊髓损伤后1周可见损伤区附近有Nestin阳性细胞,2周时达高峰,4周时明显减少,单纯损伤组、姜黄素处理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处理组Tuj1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单纯损伤组明显增多;4周时脊髓损伤中心囊腔周边形成胶质瘢痕,姜黄素处理组GFAP及CSPG表达明显弱于单纯损伤组。Western blot检测Wnt3a及β-catenin表达显示假手术组几乎无表达,姜黄素处理组表达量较单纯损伤组明显增强(P〈0.05)。 结论 姜黄素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诱导脊髓损伤后被激活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更多地分化为神经元,减轻胶质瘢痕,从而改善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脊髓损伤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WNT 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MCAO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胡科 任应国 +2 位作者 徐明超 张保朝 贾东佩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对成年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并将其分为模型组、康复训练组及针康组,分别于造模后24h、7d、14d、21d进行神经功能评定和行为...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对成年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并将其分为模型组、康复训练组及针康组,分别于造模后24h、7d、14d、21d进行神经功能评定和行为功能评估,同时应用Brdu免疫组化法观察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3组大鼠治疗后24h神经功能评定及行为功能评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第7、14、21天针康组和康复组神经功能评定及行为功能评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治疗前比较,各组内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针康组和康复组Brdu阳性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与第14天、第21天Brdu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康复训练均能增加成年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及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大鼠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促进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时间窗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晓莉 杨于嘉 +3 位作者 余小河 谢岷 王霞 刘沉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0期1022-1025,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是否可以促进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的增殖及HBO治疗HIBD的时间窗。方法:采用Rice法制成HIBD模型,分别于HIBD后第3、6、12、24和72h开始给予HBO治疗,1次/d,连续7 d。HIBD后10 d,...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是否可以促进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的增殖及HBO治疗HIBD的时间窗。方法:采用Rice法制成HIBD模型,分别于HIBD后第3、6、12、24和72h开始给予HBO治疗,1次/d,连续7 d。HIBD后10 d,BrdU/Nestin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不同时间窗HBO治疗对内源性NSC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Nestin蛋白的表达;HIBD后28 d尼氏染色法检测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密度。结果:HIBD后3、6、12和24 h给予HBO治疗,侧脑室室管膜下(SVZ)区BrdU+Nestin+细胞显著增加(P<0.05),损伤侧大脑Nestin蛋白表达显著高于HIBD组(P<0.05);尼氏染色结果显示HIBD后3、6、和12h给予HBO治疗,海马CA1区神经元丢失较HIBD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HBO治疗可以促进HIBD新生大鼠内源性NSC的增殖,治疗时间窗拓宽至HIBD后24 h可促进NSC增殖,HIBD后72 h进行HBO治疗则疗效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缺氧缺血脑损伤 时间窗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新生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梗死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迁移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波 王任直 +5 位作者 廉志刚 姚勇 李桂林 窦万臣 田士强 夏学威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研究成年大鼠脑梗死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及迁移。 方法制作大鼠脑梗死模型,将其分成梗死后1、3、7、14、28 d组,对照组为假手术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检测大鼠脑内5-溴脱氧尿苷嘧啶(BrdU)、巢蛋白(Nestin)的表达。 结果与正... 目的研究成年大鼠脑梗死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及迁移。 方法制作大鼠脑梗死模型,将其分成梗死后1、3、7、14、28 d组,对照组为假手术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检测大鼠脑内5-溴脱氧尿苷嘧啶(BrdU)、巢蛋白(Nestin)的表达。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室下区及海马BrdU和Nestin阳性细胞在脑梗死后1 d开始增加(P<0.05),7d达到高峰,14 d后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正常水平(P<0.05),28 d后接近正常水平;室下区及海马BrdU和Nestin阳性细胞经胼胝体向对侧迁移。 结论脑梗死可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梗死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5-溴脱氧尿苷嘧啶 检测 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过程中Wnt-1的表达 被引量:6
7
作者 徐启飞 周初松 +2 位作者 靳安民 兰小勇 吕志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8-142,I0004,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信号蛋白Wnt-1的表达及其与脊髓内源性神经干细胞(ENSCs)早期增殖的关系。方法:30只Wiste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5)和损伤组(B组,n=25)。A组不损伤脊髓,B组在大鼠T10采用经典Allen′s打击法(25g...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信号蛋白Wnt-1的表达及其与脊髓内源性神经干细胞(ENSCs)早期增殖的关系。方法:30只Wiste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5)和损伤组(B组,n=25)。A组不损伤脊髓,B组在大鼠T10采用经典Allen′s打击法(25g·cm)造成脊髓损伤,于造模后1d、3d、1周、2周、4周进行取材,对距离损伤中心5mm的脊髓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ENSCs的增殖及Wnt-1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与A组比较,并统计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A组脊髓在中央管周围、外周软膜可见极少数BrdU/Nestin阳性细胞,白质中几乎没有。B组中BrdU/Nestin阳性细胞于损伤后24h表达于室管膜以及软膜,灰质和白质亦有少量表达,3d时明显增多,1周达到高峰(P<0.05),2周开始逐渐下降,4周时仍可见少量BrdU/Nestin阳性细胞。B组各时间点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大鼠各时间点均有Wnt-1蛋白的表达,损伤后第1天开始表达,3d达到高峰,一直至脊髓损伤后2周Wnt-1都维持在较高的表达水平。Wnt-1蛋白的表达与Nestin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893,P<0.05)。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信号蛋白Wnt-1表达增加,其可能与大鼠ENSCs的早期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WNT-1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WN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B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牛国辉 王军 +2 位作者 尚凤伟 朱登纳 张晓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15-420,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银杏内酯B(GB)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清洁级7d龄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后3组采用经典Rice法制作HIBD动物模型,模型制作4h后低...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银杏内酯B(GB)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清洁级7d龄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后3组采用经典Rice法制作HIBD动物模型,模型制作4h后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分别按5mg/kg、10mg/kg腹腔注射GB,其他两组分别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共5d。每组随机分别在造模后第3,7,14,28天处死,单标、双标免疫组化技术观察4组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区(SGZ)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及皮质BrdU+/nestin+(聚蛋白)、BrdU+/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BrdU+/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的表达,并计数分析。结果:HIBD后BrdU+、皮质BrdU+/nestin+、BrdU+/NSE+、BrdU+/GFAP+细胞数增加,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均高于模型组,GB高剂量组的阳性细胞数高于GB低剂量组。结论:GB能提高HIBD新生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能力,提示其可以促进神经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银杏内酯B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5
9
作者 罗婧 胡昔权 +3 位作者 张丽颖 李莉莉 郑海清 张青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9-305,共7页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VZ)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迁移的影响,并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α(SDF1-α)/趋化因子(CXCR4)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成年Wistar大鼠81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随机...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VZ)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迁移的影响,并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α(SDF1-α)/趋化因子(CXCR4)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成年Wistar大鼠81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运动训练组(E,n=18)、运动训练+AMD3100组(EA,n=18)、对照组(C,n=18)、对照+AMD3100组(CA,n=18)和假手术组(S,n=9)。E和EA组从术后第3天起每天予以跑笼运动训练;EA和CA组于术后第2天起隔天注射AMD3100;C、CA和S组则置于普通笼内饲养,不予以任何针对性措施。所有大鼠在造模术后第7、14、21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mNSS),并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大鼠梗死侧SVZ、纹状体、梗死周围皮质BrdU和Dcx双阳性细胞数,以及梗死边缘区SDF-1ɑ及其受体CXCR4的表达情况。结果:在造模术后第14天和第21天,E组的mNSS评分均明显优于其他各组(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术后第7、14、21天,E组BrdU和Dcx双阳性细胞及SDF-1ɑ、CXCR4阳性细胞在相应区域的表达均多于C组(P<0.05)、CA组(P<0.001)和S组(P<0.001)。此外,术后第14天和第21天,E组的BrdU和Dcx双阳性细胞数在各个区域的表达也明显多于EA组(P<0.05),E和EA组的SDF-1α、CXCR4阳性细胞在梗死边缘区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运动训练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运动训练上调SDF-1α/CXCR4的表达,进而促进SVZ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迁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运动训练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趋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参还五胶囊对大鼠缺血脑组织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丽 李宝栋 +7 位作者 王志勇 杨迎国 刘国华 刘振江 闫瑞萍 杨京花 王利春 王传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2期2641-2643,共3页
目的:探讨芪参还五胶囊对大鼠脑组织缺血后自体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插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使用B rdU/NeuN和B rdU/GFAP双重标记和荧光免疫法,分别观察和记录模型组和对照组和芪参还五胶囊治疗组在不同时... 目的:探讨芪参还五胶囊对大鼠脑组织缺血后自体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插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使用B rdU/NeuN和B rdU/GFAP双重标记和荧光免疫法,分别观察和记录模型组和对照组和芪参还五胶囊治疗组在不同时间点(7、14、21天)上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并进一步分化成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过程。结果:与模型组和安慰剂对照组相比,芪参还五胶囊治疗组在3个时间点(7、14、21天)上,B rdu+/NeuN+细胞计数和B rdu+/GFAP+细胞计数增多均明显,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脑缺血后可诱发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发生增殖和分化,经芪参还五胶囊干预可使上述过程明显、持久;推测芪参还五胶囊可能通过增强神经细胞抗缺氧损伤能力、减轻脑组织炎症反应、改善血液黏滞状态、微循环和保护缺血灶周围神经元突触结构的基本完整性等多个环节的共同作用,实现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还五胶囊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增殖分化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阴通脑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玉 何昱 +2 位作者 杨洁红 周惠芬 万海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39-2543,共5页
目的观察养阴通脑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90 min后再灌注。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养阴通脑颗粒组(1. 65 g/kg),再灌注后24 h灌胃给药。给药后第1、7... 目的观察养阴通脑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90 min后再灌注。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养阴通脑颗粒组(1. 65 g/kg),再灌注后24 h灌胃给药。给药后第1、7、14天,Longa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同时各组随机选择6只大鼠处死,免疫荧光检测缺血侧室管膜下区(SVZ)、颗粒下层区(SGZ) Brd U、Brd U/Nestin、Brd U/Neu N、Brd U/GFAP阳性细胞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第7、14天养阴通脑颗粒组Longa评分显著降低(P <0. 05,P <0. 01),Brd U/Nestin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 <0. 01);第1、7、14天Brd U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 <0. 01),Brd U/GFAP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 <0. 01);第14天Brd U/Neu N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 <0. 05)。结论养阴通脑颗粒可通过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来促进其增殖,并分化为成熟的神经元,同时能减轻神经胶质细胞过度增殖,促进神经发生,减轻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通脑颗粒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脊髓损伤后bFGF、EGF海绵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诱导及修复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海 洪涛 +2 位作者 王忠诚 安沂华 崔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6期501-503,共3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海绵植入损伤脊髓对脊髓损伤后内源性干细胞的诱导修复作用。方法采用脊髓半横断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将46只大鼠分为对照组(n=6,不损伤脊髓)、模型组(n=20)和实验组(n=20,造模后...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海绵植入损伤脊髓对脊髓损伤后内源性干细胞的诱导修复作用。方法采用脊髓半横断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将46只大鼠分为对照组(n=6,不损伤脊髓)、模型组(n=20)和实验组(n=20,造模后应用bFGF、EGF海绵治疗),对3组动物进行行为学评分、电生理、电镜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实验组动物经bF-GF、EGF海绵治疗后,运动功能高于模型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数量多于模型组(P<0.05)。结论bFGF、EGF海绵干预可促进脊髓损伤动物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改善受损的脊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海绵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修元 李胜活 燕铁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83-787,共5页
目前研究表明脑梗死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大量增殖、迁移和分化,参与神经再生和脑组织功能的恢复,这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人脑神经元缺乏再生能力的错误观念。近年来,
关键词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脑梗死 脑组织功能 人脑神经 神经再生 错误观念 再生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磁刺激对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激活、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石海杉 吴文 +1 位作者 徐建兰 林广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观察3种不同频率磁刺激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激活、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PCR技术检测大鼠海马巢蛋白(nestin)及m RNA水平,免疫组化检测Brdu阳性细胞。结果:... 目的:观察3种不同频率磁刺激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激活、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PCR技术检测大鼠海马巢蛋白(nestin)及m RNA水平,免疫组化检测Brdu阳性细胞。结果:磁刺激组神经行为评分均高于假刺激组(P<0.01);磁刺激组与假刺激组相比,nestin m RNA及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且10 Hz组高于1、11 m Hz组;Brdu免疫组化10 Hz组阳性平均光密度增多,1、11m Hz组与假刺激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假手术组神经评分、nestin m RNA及蛋白表达、Brdu表达与其他组相比均有差异。结论 :3种不同频率的磁刺激均可促进脑损伤后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刺激海马区NSCs的激活;10 Hz刺激可促进NSCs增殖,但1、11m Hz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经颅磁刺激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石海杉 吴文 徐建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252-3254,共3页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主要来源于神经系统,形成神经组织,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对NSCs的研究证实,其不仅可以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变性等疾病,而且可用于神经细胞的替代疗法...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主要来源于神经系统,形成神经组织,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对NSCs的研究证实,其不仅可以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变性等疾病,而且可用于神经细胞的替代疗法.充当基因治疗的载体,对神经畸形学等生命科学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尽管NSCs具有低免疫原性、良好的组织融合性等特性,但目前应用外源性NSCs受到取材、医疗技术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的限制,使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对内源性NSCs的分析和研究对未来科学研究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 脑血管疾病 NSCS 多向分化潜能 自我更新能力 神经组织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应用及其基础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璇 臧大维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71-474,共4页
目前对于神经系统损伤所致的神经元丢失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研究表明成年哺乳动物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能产生新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干细胞迁移至损伤区域,分化为成熟神经元,填补和部分修复脑组织。近年来研究者们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治... 目前对于神经系统损伤所致的神经元丢失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研究表明成年哺乳动物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能产生新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干细胞迁移至损伤区域,分化为成熟神经元,填补和部分修复脑组织。近年来研究者们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治疗潜在价值的探讨日益增多,尤其是有关缺血性脑损伤、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病、创伤性脑外伤的治疗进展。本文就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治疗潜在价值基础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神经系统损伤 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南国新 廖维宏 +4 位作者 李红运 伍亚民 王旭 王莉 龙在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68-371,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valproicacid,VPA)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方法:45只Wiste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5)、单纯损伤组(B组,n=20)、损伤后VPA治疗组(C组,n=20)。B组和C组采用Allen′s打击模型(25gcm),在T10... 目的:探讨丙戊酸(valproicacid,VPA)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方法:45只Wiste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5)、单纯损伤组(B组,n=20)、损伤后VPA治疗组(C组,n=20)。B组和C组采用Allen′s打击模型(25gcm),在T10段造成急性脊髓损伤,C组损伤后半小时给予VPA治疗,每日300mg/kg,经腹腔分两次注射,直至取材;B组以相同方法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损伤后1d、3d、1周、4周、8周进行取材,对距离损伤中心5mm处脊髓进行巢蛋白Nestin免疫组化检测,应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Nestin阳性区域面积测算。结果:A组脊髓室管膜细胞中极少数细胞胞浆内有Nestin表达,白质中几乎无表达。B组损伤后24hNestin表达于室管膜以及软膜,1周达到高峰(P<0.05),并相向延伸至脊髓白质和灰质;损伤后4周Nestin表达明显下降,8周时很少或几乎无表达。C组Nestin表达在伤后24h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1周时在中央管周围Nestin阳性细胞明显较B组多(P<0.05),持续至4周时仍高表达,8周时仍有表达。结论:VPA在大鼠脊髓损伤后能够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丙戊酸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体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激活及活化策略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艳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0-382,共3页
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分化潜能,其应用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建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思路。侧脑室外侧壁的室下带(subventricular zone,SVZ)和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的颗粒下层是所有成年哺乳动物脑内存在的2... 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分化潜能,其应用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建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思路。侧脑室外侧壁的室下带(subventricular zone,SVZ)和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的颗粒下层是所有成年哺乳动物脑内存在的2个神经干细胞富集区,其他区域如脊髓、隔区、纹状体等也分离出了神经干细胞。目前应用神经干细胞修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已形成两种思路:移植外源性干细胞的“替代治疗”策略和激活内源性干细胞的“补充治疗”策略.而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具有来源稳定可靠、无伦理道德问题、无免疫排斥反应、无致瘤性等优势,因此如何充分调动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已成为当前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激活及近年来的活化策略作一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激活 活化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成体 成年哺乳动物 伦理道德问题 免疫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活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扬东 曾进胜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238-240,共3页
目前,利用神经干细胞来治疗卒中可有两种策略.一种是神经干细胞移植,另一种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活化.近年来,神经干细胞移植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仍受到供体来源不足、取材困难、免疫排斥、安全性及伦理道德等问题的限制.因此... 目前,利用神经干细胞来治疗卒中可有两种策略.一种是神经干细胞移植,另一种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活化.近年来,神经干细胞移植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仍受到供体来源不足、取材困难、免疫排斥、安全性及伦理道德等问题的限制.因此,充分诱导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活化增殖并向病灶迁移,定向分化为神经元代替缺失的神经元,实现神经功能的修复,可能是更有发展前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细胞活化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与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正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4期344-346,共3页
利用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是目前脊髓损伤研究的新热点。正常成年脊髓靠近中央管的室管膜与室管膜下区和白质实质存在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被活化并增殖和迁移到损伤区。大部分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成... 利用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是目前脊髓损伤研究的新热点。正常成年脊髓靠近中央管的室管膜与室管膜下区和白质实质存在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被活化并增殖和迁移到损伤区。大部分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成星型胶质细胞和有助于再髓鞘化的少突胶质细胞,而不是神经元。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定向分化调控是治疗脊髓损伤的关键问题也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脊髓损伤 分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