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消连翘丸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宸 李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63,共4页
目的 回顾性评价应用内消连翘丸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020年就诊于北京中医医院内分泌科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729例。暴露组符合纳排标准,应用内消连翘丸共421例;对照组符合纳排标准,未应用内消连翘丸共30... 目的 回顾性评价应用内消连翘丸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020年就诊于北京中医医院内分泌科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729例。暴露组符合纳排标准,应用内消连翘丸共421例;对照组符合纳排标准,未应用内消连翘丸共308例。疗程6个月及以上。观察甲状腺最大结节体积、甲状腺结节性质评分以及各风险指标、症状积分、甲状腺相关抗体。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甲状腺最大结节体积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甲状腺结节性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边缘不规则、点状强回声细小钙化灶、结节纵横比>1风险指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低回声实性结节、甲状腺被膜受侵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TGAb、TPOAb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消连翘丸在治疗甲状腺结节上可降低甲状腺结节性质评分、缩小结节,改善结节性质及调节甲状腺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消连翘丸 甲状腺结节 疗效 回顾性 中医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头旋流阻塞复合内消能工水力特性研究
2
作者 王立杰 李奇龙 +1 位作者 张鹏君 李江波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1,共7页
旋流阻塞复合内消能工是适用于高坝泄洪消能的一种新型消能工,为了分析其在超高作用水头下的泄洪消能适用情况,采用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200 m作用水头条件下该消能工的水力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泄流量为1547 m^(3)/s... 旋流阻塞复合内消能工是适用于高坝泄洪消能的一种新型消能工,为了分析其在超高作用水头下的泄洪消能适用情况,采用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200 m作用水头条件下该消能工的水力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泄流量为1547 m^(3)/s,略大于设计值,满足泄流要求;洞内形成了稳定的空腔旋流,旋流洞段空腔直径约6~7 m,旋流角约60°,壁面压强约110×9.8 kPa,最大点流速约45 m/s;起旋器与旋流洞段为0.050~0.274 Hz的低频脉动,且水流空化数均大于1.2,运行安全;阻塞扩散段末端最小瞬时负压为-3.81×9.8 kPa,且水流空化数较小,但水流掺气率较高,有利于减免发生空蚀;阻塞扩散段末脉动优势频率为46.99 Hz;总消能率达82.1%,消能率高。研究成果可为该复合消能工在高水头下的泄洪消能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阻塞复合内消能工 阻塞 空腔旋流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水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流洞改建为旋流式内消能泄洪洞的研究和实践——以公伯峡水电站为例 被引量:18
3
作者 牛争鸣 洪镝 +1 位作者 谢小平 贺立强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41,共6页
概述了国内外旋流式内消能工的研究与进展,认为该种内消能工是适合于高水头、大流量高坝建设的新型消能工,是一种适合将施工导流洞改建为泄洪洞的可行方案。以黄河公伯峡水电站为例,论述了竖井旋流式与水平旋流式内消能工在体型优化中... 概述了国内外旋流式内消能工的研究与进展,认为该种内消能工是适合于高水头、大流量高坝建设的新型消能工,是一种适合将施工导流洞改建为泄洪洞的可行方案。以黄河公伯峡水电站为例,论述了竖井旋流式与水平旋流式内消能工在体型优化中的重点与方向问题;泄流能力的协调与匹配问题;通气孔的设计、消能率的构成、空化空蚀、衬砌标准与范围、下游水深的影响等问题。针对旋流式内消能工目前尚无任何设计规范可依据的情况,认为开展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是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流洞改建 旋流式内消 公伯峡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墩状内消能工的消能及压力特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婷 田淳 +2 位作者 李永业 尤志强 樊盼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6-139,161,共5页
输水管道或泄洪洞常见的内消能方式为孔板和洞塞,结合明渠水流中的消能工形式提出了齿墩状内消能工,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不同面积收缩比的齿墩状内消能工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它们的过流能力、消能率、压强沿程变化及脉动压强特性.结果表... 输水管道或泄洪洞常见的内消能方式为孔板和洞塞,结合明渠水流中的消能工形式提出了齿墩状内消能工,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不同面积收缩比的齿墩状内消能工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它们的过流能力、消能率、压强沿程变化及脉动压强特性.结果表明:齿墩状内消能工的过流能力主要是由消能工的体型及尺寸决定的,其面积收缩比越大,消能率越低,过流能力就越强;齿墩状内消能工的时均压强在收缩段骤降,在其后部逐渐上升,而后恢复至稳定,其恢复长度基本相同;齿墩状内消能工的脉动压强最大点均出现在收缩段后1倍圆管直径范围内,随后迅速减小,逐渐趋于平稳;面积收缩比为0.471 2的齿墩状消能工的脉动强度最小,因而其抗空化性能优于其他情况,且脉动压强最大点的压强概率密度分布接近正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墩状内消能工 时均压强 脉动压强 过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阻塞与旋流扩散复合式内消能泄洪洞的水力设计 被引量:10
5
作者 牛争鸣 杨健 +3 位作者 丁浩铎 南军虎 徐威 鲍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30,共7页
结合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后期3#导流洞和大渡河猴子岩1#导流洞的改建,在研究旋流阻塞和旋流扩散复合消能泄洪洞的水力特性基础上,对该类型复合式旋流内消能泄洪洞的设计原理与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和开敞式进口、起旋器、阻塞与旋流渐变扩... 结合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后期3#导流洞和大渡河猴子岩1#导流洞的改建,在研究旋流阻塞和旋流扩散复合消能泄洪洞的水力特性基础上,对该类型复合式旋流内消能泄洪洞的设计原理与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和开敞式进口、起旋器、阻塞与旋流渐变扩散段的体型进行了设计与计算,为1000 m3/s以上泄流量、150 m作用水头量级的导流洞改建为旋流内消能泄洪洞工程水力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阻塞 旋流扩散 复合内消能泄洪洞 水力设计原理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孕激素负荷大鼠子宫平滑肌增殖及肌瘤内消制剂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文苓 肖承悰 +5 位作者 赵凤志 陈艳 贺稚平 崔巍 戴欣 方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46-347,共2页
目的:研究雌、孕激素负荷大鼠子宫平滑肌增殖及肌瘤内消制剂的干预机制。方法:雌、孕激素负荷法建立大鼠子宫肌瘤模型,观察子宫大体情况、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PCNA阳性表达(增殖指数),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DNA含量。结果:模... 目的:研究雌、孕激素负荷大鼠子宫平滑肌增殖及肌瘤内消制剂的干预机制。方法:雌、孕激素负荷法建立大鼠子宫肌瘤模型,观察子宫大体情况、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PCNA阳性表达(增殖指数),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DNA含量。结果:模型大鼠较正常大鼠子宫显著增大;子宫平滑肌层局灶性增生,结构较紊乱;增殖指数显著升高,S期细胞数量升高。肌瘤内消制剂可抑制子宫平滑肌细胞增殖,使子宫重量减轻,直径缩小,降低增殖指数和S期细胞数量,改善子宫结构,与阳性对照组(米非司酮)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雌、孕激素负荷可引起大鼠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而肌瘤内消制剂可有效抑制这种增殖,改善子宫平滑肌结构,恢复正常细胞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孕激素 子宫肌瘤 平滑肌增殖 肌瘤内消制剂 流式细胞仪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旋流内消能泄洪洞的壁面压强及脉动特性 被引量:6
7
作者 汪振 牛争鸣 +1 位作者 李嘉 高旭东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7,共6页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水平旋流内消能泄洪洞壁面压强及脉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各流态下,随着上、下游水位的升高壁面压强随之增加,沿程逐渐减小;在Z/D=0.5-4.5范围内,压强变化剧烈,过渡段的性质非常明显,流态不同时规律不...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水平旋流内消能泄洪洞壁面压强及脉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各流态下,随着上、下游水位的升高壁面压强随之增加,沿程逐渐减小;在Z/D=0.5-4.5范围内,压强变化剧烈,过渡段的性质非常明显,流态不同时规律不同;脉动压强主频在0.03—1.6Hz,属于低频范围,优势频率主要集中在0—20Hz之间;壁面脉动压强振幅概率分布基本上呈现高斯正态分布;但在水平段首(Z/D=0—4.5)和尾(Z/D=29-水平段出口)Ca、Ce均要略大于理论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旋转 内消能泄洪洞 模型试验 脉动压强 时均压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岩内消霜外用对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组织VEGF、FGF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梁世杰 张桂娟 +7 位作者 马民 别凤杰 廖锐 陈瑞雪 颜显欣 吕燕红 黄茂杰 周诗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84-489,共6页
目的:观察乳岩内消霜外用对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模型乳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表达的影响,探寻乳岩内消霜治疗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机制.方法:36只雌性未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疾病模型组、... 目的:观察乳岩内消霜外用对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模型乳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表达的影响,探寻乳岩内消霜治疗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机制.方法:36只雌性未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疾病模型组、三苯氧胺组及乳岩内消霜质量分数分别为4 000、2 000、1 000 mg/g组.采用二甲基苯并蔥(DMBA)联合雌、孕激素诱导癌前病变大鼠模型,对乳房外用药物干预,第10周处死动物,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组织中VEGF、FGF2的表达.结果:各药物干预组乳腺组织VEGF、FGF2的表达均明显低于疾病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乳岩内消霜质量分数4 000 mg/g组VEGF表达低于乳岩内消霜质量分数2 000和1 000 mg/g组(P<0.05);免疫组化检测乳岩内消霜质量分数4 000mg/g组FGF2表达低于乳岩内消霜质量分数1 000 mg/g组(P<0.05).结论:乳岩内消霜外用能够有效下调VEGF、FGF2在乳腺癌癌前病变大鼠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可能通过抑制血管生成因子表达而防治乳腺癌的有效机制,具有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癌前病变 乳岩内消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瘤内消丸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汤玲 王冬梅 +3 位作者 顾慧霞 刘丽 王燕霞 贺稚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380-381,共2页
目的:观察肌瘤内消丸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肌瘤内消丸治疗,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疗程均为3个月。3个月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86.67%,对... 目的:观察肌瘤内消丸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肌瘤内消丸治疗,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疗程均为3个月。3个月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3.3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瘤内消丸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肌瘤内消 气虚血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能井内消能工直径优化试验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宗孝 郭雷 谭立新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57,共4页
从消能井体型优化出发,对竖井溢洪道消能井直径发生系列变化时的井内水流特性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分析消能井直径变化对消能井内各水力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D/D0=1.4时消能井内水垫深度接近最大,水垫消能效果较好;随着消能井直径的增加... 从消能井体型优化出发,对竖井溢洪道消能井直径发生系列变化时的井内水流特性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分析消能井直径变化对消能井内各水力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D/D0=1.4时消能井内水垫深度接近最大,水垫消能效果较好;随着消能井直径的增加,底板上时均压强有所减小,轴线分布更趋均匀;D/D0>1.4后,随着消能井直径的增加,压强不均匀系数基本不再变化,底板上的时均压强分布稳定;D/D0>1.4以后,随着消能井直径的增加,脉动强度减小的程度减缓,消能率增加的趋势亦变缓。据此提出该竖井消能井内消能工的合理直径应为D=1.40D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消能工 能井 水力参数 能井直径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旋转内消能泄水道空腔环流的能动量特性 被引量:19
11
作者 牛争鸣 张鸣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41-745,共5页
研究了水平旋转内消能泄水道空腔环流特有的能动量特性.试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平洞的起始段,空腔环流的环向动能沿程急剧减小,进而转化为各占一定比例的环向与轴向动能,并伴随着大量的能量损失;环向的能动量在起始段较大,但在中... 研究了水平旋转内消能泄水道空腔环流特有的能动量特性.试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平洞的起始段,空腔环流的环向动能沿程急剧减小,进而转化为各占一定比例的环向与轴向动能,并伴随着大量的能量损失;环向的能动量在起始段较大,但在中间段与轴向的能动量比值已接近1,沿程的变化也较小;环向的动能与压能沿程变化相反并互相对应;环向的能量沿程变化规律决定了总能量的沿程变化规律;能量损失与常规的明流或有压泄水道相比大大增加,能量损失机理更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消能泄水道 水平旋转 空腔环流 能动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评价肌瘤内消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2
作者 汤玲 王铁峰 +4 位作者 顾慧霞 王东红 刘雁峰 晏军 肖承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321-322,325,共3页
目的:运用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技术,探讨益气祛瘀、活血散结类中药配伍之肌瘤内消丸,对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将子宫肌瘤患者瘤体血流分为0级、I级、Ⅱ级和III级。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 目的:运用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技术,探讨益气祛瘀、活血散结类中药配伍之肌瘤内消丸,对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将子宫肌瘤患者瘤体血流分为0级、I级、Ⅱ级和III级。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名老中医肖承悰教授之经验方肌瘤内消丸治疗;对照组口服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两组均连续服用3个月,治疗前、后24 h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检查并存储图像,观察子宫肌瘤患者瘤体血流频谱变化及评价肌瘤内消丸疗效。结果:治疗组在肌瘤血流减少程度,肌瘤大小与子宫体积减小程度,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瘤内消丸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良好的消融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中医药疗法 肌瘤内消 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压管道齿墩型内消能工水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尤志强 郝瑞霞 张婷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3-85,共3页
为使消能体型尽可能减小对过流能力的影响,在洞塞内消能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齿墩型内消能方式,并采用4种方案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面积收缩比和齿墩数量、尺寸是影响消能效果的主要因素;各方案的时均压强在进口处迅速递减,... 为使消能体型尽可能减小对过流能力的影响,在洞塞内消能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齿墩型内消能方式,并采用4种方案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面积收缩比和齿墩数量、尺寸是影响消能效果的主要因素;各方案的时均压强在进口处迅速递减,在距齿墩段进口1.0 D(D为管道直径)左右达到最小值,而后逐渐恢复,在距进口4.0 D处趋于平稳;脉动压强在距齿墩段进口1.5 D左右达到最大值,然后急剧衰减,在距进口6.0 D处逐渐平稳。在试验范围内,齿墩型内消能工的消能率最高可达75%,能大量消除管道内多余的能量,是一种有效的消能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消能工 齿墩型 能率 过流能力 脉动压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墩内表面不同的两种体型齿墩式内消能工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婷 郝瑞霞 郑秀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61,共4页
为了研究两种体型齿墩式内消能工对管道内部水力特性的影响,采用FLUENT软件中的κ-ε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齿墩内表面为平面(体型Ⅰ)和齿墩内表面为圆曲面(体型Ⅱ)两种体型消能工的流场、压力场、紊动能及水力参数等。结果表明,相同流速... 为了研究两种体型齿墩式内消能工对管道内部水力特性的影响,采用FLUENT软件中的κ-ε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齿墩内表面为平面(体型Ⅰ)和齿墩内表面为圆曲面(体型Ⅱ)两种体型消能工的流场、压力场、紊动能及水力参数等。结果表明,相同流速下齿墩内表面由曲面变为平面会扩大压强变化段长度和减小消能工出口处低压区的压强,且在大流速时体型Ⅰ在该区出现负压;消能工出口管壁附近会出现漩涡区,齿墩内表面由平面变为曲面,旋涡区域减小;紊动能的突变区域出现在消能工出口后,齿墩内表面由平面变为曲面会减小该区域的紊动能及其范围;齿墩内表面由平面变为曲面,消能工的消能率减小,流量系数加大,与其水力半径密切相关,为齿墩式内消能工的体型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墩式内消能工 流场 压力场 紊动能 能率 流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阻塞与旋流扩散复合内消能泄洪洞的壁面压强特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牛争鸣 曹双利 +4 位作者 丁浩铎 杨健 余挺 鲍莉 陈军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4-189,共6页
结合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3#导流洞改建的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了新型旋流阻塞和旋流扩散复合内消能泄洪洞的壁面压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淹没堰流流态时,壁面压强在进口的堰面、竖井段和旋流洞段因阻塞的顶托作用整体增大;在起旋器出口下... 结合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3#导流洞改建的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了新型旋流阻塞和旋流扩散复合内消能泄洪洞的壁面压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淹没堰流流态时,壁面压强在进口的堰面、竖井段和旋流洞段因阻塞的顶托作用整体增大;在起旋器出口下游侧的旋流洞的顶部仍然存在局部范围的低压区或负压区;在旋流阻塞段,流速增大,壁面压强减小,水流空化数降低;在旋流扩散段,壁面压强略大于或小于大气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河口水电站 旋流阻塞 旋流扩散 内消能泄洪洞 压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内消癖丸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淑华 王艳蓉 +4 位作者 孟金萍 王宏英 华克非 杨旭 刘云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调内消癖丸活血化瘀、促进小鼠耳廓毛细血管开放,改善微循环的功能,探讨调内消癖丸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直接给药的试验方法。结果调内消癖丸能促进小鼠耳廓毛细血管开放,改善微循环(P<0.05,P<0.01,P<0.0... 目的观察调内消癖丸活血化瘀、促进小鼠耳廓毛细血管开放,改善微循环的功能,探讨调内消癖丸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直接给药的试验方法。结果调内消癖丸能促进小鼠耳廓毛细血管开放,改善微循环(P<0.05,P<0.01,P<0.001)。结论调内消癖丸能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消癖丸 活血化瘀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消连翘丸治疗原发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爱萍 张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1286-1290,共5页
目的:观察内消连翘丸治疗原发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原发干燥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应用内消连翘丸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硫酸羟氯喹治疗,共治疗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12周、2... 目的:观察内消连翘丸治疗原发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原发干燥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应用内消连翘丸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硫酸羟氯喹治疗,共治疗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12周、24周对患者进行10 cm视觉模拟量表测定口干、眼干症状,检测患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唾液流率、Schirmer试验及泪膜破碎时间等指标。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早期(4周)口干症状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长期应用口干眼干症状的改善在2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降低免疫球蛋白G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内消连翘丸能早期有效改善原发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可不同程度改善患者免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干燥综合征 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法 内消连翘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流式内消能工及其在高水头泄水建筑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民雄 龙杰 孔祥柏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1997年第5期29-34,共6页
分析涡流式内消能工的结构和消能机理,对单向涡流式、同轴反向涡流式、竖井涡流式内消能工的水力特性和消能情况进行综述。试验表明,内消能工试验不存在比尺效应。内消能工内水流脉动能量的产生、输移、损耗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综... 分析涡流式内消能工的结构和消能机理,对单向涡流式、同轴反向涡流式、竖井涡流式内消能工的水力特性和消能情况进行综述。试验表明,内消能工试验不存在比尺效应。内消能工内水流脉动能量的产生、输移、损耗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综合各类消能工的优点,将其布置成混和形式,也是涡流式内消能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水建筑物 内消能工 能率 涡流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消能工在船闸输水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君 张瑞凯 宣国祥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46,共7页
针对高水头单级船闸,提出船闸输水系统设置内消能工的设想及总体布置原则.在分析各种典型内消能工消能原理和水力特性的基础上,确定了适合船闸输水消能特点的竖井式内消能工,并给出设置竖井式内消能工输水系统的具体布置和主要尺寸的确... 针对高水头单级船闸,提出船闸输水系统设置内消能工的设想及总体布置原则.在分析各种典型内消能工消能原理和水力特性的基础上,确定了适合船闸输水消能特点的竖井式内消能工,并给出设置竖井式内消能工输水系统的具体布置和主要尺寸的确定方法.依托世界单级水头第三位的乌江银盘船闸工程,对该船闸设置竖井式内消能工输水系统方案进行布置和初步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竖井式内消能工可消耗大部分水流能量,并改善闸室内的水流条件,同时创造了稳定的通气条件,可大大优化阀门的工作条件,但输水时间稍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消能工 船闸 输水系统 银盘船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癖内消口服液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蒋平 陈红英 王文清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10期935-937,共3页
目的测定乳癖内消口服液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YMC-PackODS(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25:75:0.2);检测波长:230 nm;柱温:室温;流速:1.0mL·min-1.结果芍药苷在进样量0.201~3.... 目的测定乳癖内消口服液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YMC-PackODS(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25:75:0.2);检测波长:230 nm;柱温:室温;流速:1.0mL·min-1.结果芍药苷在进样量0.201~3.348μg的线性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60%,RSD=1.70%(n=-6).结论该法适用于测定乳癖内消口服液中芍药苷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癖内消口服液 芍药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