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光电内测法的卧式油罐容量计量方法理论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子勇 王金涛 +3 位作者 郭立功 张珑 暴雪松 佟林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3-345,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电内测原理的卧式罐容量全自动测量方法。讨论了一种卧式罐坐标数据分析算法,针对卧式罐截面曲线不规则的特点,采用曲率计算方法自动进行弧线段与直线段的识别,通过Riemann体积叠加原理计算出卧式罐不同液位高度对...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电内测原理的卧式罐容量全自动测量方法。讨论了一种卧式罐坐标数据分析算法,针对卧式罐截面曲线不规则的特点,采用曲率计算方法自动进行弧线段与直线段的识别,通过Riemann体积叠加原理计算出卧式罐不同液位高度对应的容积值。进行了对比试验,光电内测法与容量比较法测得的容量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随着液位升高,二者相对偏差逐渐减小,全量程相对偏差为0.2%,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卧式罐 容量计量 光电内测法 比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瓶水压试验方法的比较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范俊明 袁克俭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4-59,共6页
综合分析了气瓶在批量生产条件下,气瓶水压外测法和气瓶水压内测法的优缺点。通过改变气瓶水压内测法中受试瓶的试验状态,同时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克服气瓶水压内测法试验受试验条件影响大的缺点,从而提高测量精度,以适合批量生产的条件。
关键词 气瓶水压外测 气瓶水压内测法 容积残余变形率 缺陷 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金属罐容量计量检定时问题的提出及解决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石强 高振东 +4 位作者 刘雪娟 杨金荣 毛玉玲 刘玉萍 丁振华 《实用测试技术》 2001年第4期32-33,共2页
在立式金属罐容量计量检定时 ,针对圈板基本直径位置的不正确选取、各圈板径向偏差测量位置的不正确选取、基本直径测量方法中的不正确测量三个问题加以分析 。
关键词 基本直径 径向偏差 外测围尺 内测铺尺 立式金属罐 容量计量检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传感器的弹丸炮口测速系统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国欢 张晓明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2期76-78,共3页
采用外测法测量弹丸炮口初速的方法无法在光线不足等恶劣的天气环境情况下精确测量,并且结构复杂、体积大、操作不便、无法为后续弹道制导提供初始参数。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应用内测法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磁阻传感器与线圈靶相结... 采用外测法测量弹丸炮口初速的方法无法在光线不足等恶劣的天气环境情况下精确测量,并且结构复杂、体积大、操作不便、无法为后续弹道制导提供初始参数。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应用内测法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磁阻传感器与线圈靶相结合方法来实时测量弹丸炮口初速。首先介绍了系统的测速原理,然后构建了系统的总体方案,搭建了硬件电路和设计了相应的软件,最后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炮口测速系统测量是可靠的,其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丸炮口速度 磁阻传感器 内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brid ToA and IMU indoor localization system by various algorithms 被引量:4
5
作者 CHEN Xue-chen CHU Sheng +1 位作者 LI Fan CHU Gu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8期2281-2294,共14页
In this paper, we integrate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INS) with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to enhance the accuracy of indoor localization.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 the core of the INS, measures the accele... In this paper, we integrate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INS) with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to enhance the accuracy of indoor localization.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 the core of the INS, measures the accelerated and angular rotated speed of moving objects. Meanwhile, the ranges from the object to beacons, which are sensor nodes with known coordinates, are collected by time of arrival (ToA) approach. These messages are simultaneously collected and transmitted to the terminal. At the terminal, we set up the state transition models and observation models. According to them, several recursive Bayesian algorithms are applied to producing position estimations. As shown in the experiments, all of three algorithms do not require constant moving speed and perform better than standalone ToA system or standalone IMU system. And within them, two algorithms can be applied for the tracking on any path which is not restricted by the requirement that the trajectory between the positions at two consecutive time steps is a straight l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oor localization time of arrival (ToA)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 Bayesian filter extended Kalman filter MAP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