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距离复杂水域环境中内河沉管隧道管节浮运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5
1
作者 谢震灵 何晓波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95-1100,共6页
内河沉管隧道管节在长距离复杂水域环境中浮运时,浮运线路构筑物和风险源多,水上交通和水情复杂,浮运风险较高。以南昌红谷隧道工程管节浮运为例,比较海口区域与内河沉管隧道管节浮运风险差异,采用风险矩阵法对管节浮运过程中出坞接拖... 内河沉管隧道管节在长距离复杂水域环境中浮运时,浮运线路构筑物和风险源多,水上交通和水情复杂,浮运风险较高。以南昌红谷隧道工程管节浮运为例,比较海口区域与内河沉管隧道管节浮运风险差异,采用风险矩阵法对管节浮运过程中出坞接拖、航道存在浅点、通过小跨径桥梁、急流区回旋、高流速区浮运等5种风险工况进行评估分级,预测红谷隧道管节首次浮运可能发生的高风险工况,总结红谷隧道管节首次浮运出现的风险和采取的应对措施,实现首节管节安全浮运,并为后续管节浮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沉管隧道 长距离复杂水域 浮运风险 风险矩阵法 首次浮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沉管隧道管节寄存系泊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宁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年第11期196-198,共3页
针对内河沉管隧道在水位落差较复杂水域中存在的施工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管节寄存系泊施工技术。该技术解决了在长距离复杂水域环境中内河沉管隧道管节浮运的问题,实现了内河沉管隧道管节的安全浮运。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仅可以保证... 针对内河沉管隧道在水位落差较复杂水域中存在的施工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管节寄存系泊施工技术。该技术解决了在长距离复杂水域环境中内河沉管隧道管节浮运的问题,实现了内河沉管隧道管节的安全浮运。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仅可以保证在大水流力影响下内河沉管隧道安全系泊,还能准确判断沉管管节的寄存系泊,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城市隧道建设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沉管隧道 管节寄存 系泊参数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8车道!国内最宽内河沉管隧道在广东顺德动工
3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57,共1页
2022年12月20日,广东顺德伦桂路北延线潭洲隧道项目动工,建设工期为4年。这是国内第一条双向8车道的内河沉管隧道,也是国内最大最宽、单孔跨径最大的内河沉管隧道。据介绍,项目投资约31.49亿元人民币,总长2.23 km。项目将连接起北滘镇... 2022年12月20日,广东顺德伦桂路北延线潭洲隧道项目动工,建设工期为4年。这是国内第一条双向8车道的内河沉管隧道,也是国内最大最宽、单孔跨径最大的内河沉管隧道。据介绍,项目投资约31.49亿元人民币,总长2.23 km。项目将连接起北滘镇和陈村镇,不仅可缓解顺德南北向交通压力,还将为广州、佛山深度融合再添新引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沉管隧道 广东顺德 隧道项目 建设工期 深度融合 车道 新引擎 双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首条双向8车道内河沉管隧道正式开工
4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5-5,共1页
近日,一航局承建广东佛山顺德区潭洲隧道工程正式开工。这是国内首条双向8车道内河沉管隧道,也是我国目前最大最宽的内河沉管隧道。该项目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兼顾城市道路功能建设,起点位于顺德区横一路附近,终点与顺德区横五路衔接,路线... 近日,一航局承建广东佛山顺德区潭洲隧道工程正式开工。这是国内首条双向8车道内河沉管隧道,也是我国目前最大最宽的内河沉管隧道。该项目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兼顾城市道路功能建设,起点位于顺德区横一路附近,终点与顺德区横五路衔接,路线总长2.23 km,其中沉管段长316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线总长 隧道工程 一级公路 城市道路 内河沉管隧道 顺德区 沉管 车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中游沉管隧道管节浮运沉放水文窗口选择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韩建坤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37-1044,共8页
沉管隧道工程管节浮运沉放对浮运水位和流速的要求高。南昌红谷隧道为国内首座内河中游沉管隧道,受季节降水影响,水位和流速变化幅度大,满足浮运条件的水文窗口较少。通过对管节受到的水流力和拖轮拖力计算,确定水文边界条件。采用声学... 沉管隧道工程管节浮运沉放对浮运水位和流速的要求高。南昌红谷隧道为国内首座内河中游沉管隧道,受季节降水影响,水位和流速变化幅度大,满足浮运条件的水文窗口较少。通过对管节受到的水流力和拖轮拖力计算,确定水文边界条件。采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对浮运航道内关键点和控制断面流速、水位进行监测作为水文预报的基础。采用相应水位(流量)法和合成流量法相结合的方法预测隧址位置水位、流量,将预测的水位、流量结果导入数值计算模型计算浮运航道内的流场分布。现场实测表明,水位和流速预测误差为±30 cm、±0.15 m/s,满足管节浮运水文预报精度的要求,并有效指导浮运沉放水文窗口的选择,保障红谷隧道管节浮运沉放施工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沉管隧道 管节浮运 水文窗口 水文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