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外模仿”和“内模仿”的嬗变与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曹桂生 曹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63,共7页
从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西方一直盛行着"模仿说",它是古希腊哲学关于艺术的起源与本质的理论。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模仿说"日趋完善。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思想是一种对"理念"世界的模仿,可以称作&qu... 从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西方一直盛行着"模仿说",它是古希腊哲学关于艺术的起源与本质的理论。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模仿说"日趋完善。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思想是一种对"理念"世界的模仿,可以称作"内模仿";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思想则主张对客观世界的模仿,可以称作"外模仿"。此后的哲学思潮以及美学思潮都是沿着这两条主线延伸和发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仿说”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外模仿 内模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模仿”与“无意识”理论 被引量:2
2
作者 曹桂生 曹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0-105,共6页
20世纪初,尼采、索绪尔、弗洛伊德等西方现代哲学家在学术领域和世界观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带来了方法论上的转变:非理性主义取代了理性主义,心灵的真实取代了现实的真实;指出以柏拉图等人为代表提出的"内模仿"即是对心... 20世纪初,尼采、索绪尔、弗洛伊德等西方现代哲学家在学术领域和世界观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带来了方法论上的转变:非理性主义取代了理性主义,心灵的真实取代了现实的真实;指出以柏拉图等人为代表提出的"内模仿"即是对心灵和理念的模仿,其思想理论占据当时文艺思潮的主导地位,对20世纪以后的哲学家、美学家影响深远,尤其是精神分析学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和荣格;同时,美学思潮的变革必然带来文艺的变革,此时期的艺术家乔伊斯、毕加索、达利等人的作品也与"内模仿"有着必然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模仿 "无意识" 西方现代哲学家 美学思潮 文艺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模仿与审美距离 被引量:3
3
作者 黄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30-36,共7页
就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而言,有两种值得进行比较研究的理论观点,这就是审美模仿理论与审美距离理论。在思维方向上,前者以为,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应接近和效仿(理想的)审美对象,由此切入现实生活。后者则主张在审美活动中,冷静地观照审美... 就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而言,有两种值得进行比较研究的理论观点,这就是审美模仿理论与审美距离理论。在思维方向上,前者以为,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应接近和效仿(理想的)审美对象,由此切入现实生活。后者则主张在审美活动中,冷静地观照审美对象,从而与现实生活保持恰当的审美距离。这是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审美理论,对它们作一些比较论研究,有助于我们辩证地了解艺术对于现实生活的对立统一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距离 现实生活 审美对象 审美活动 内模仿 审美理论 知鱼之乐 韩荷生 艺术语言 庄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篇教学与审美同构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向政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6-139,共4页
以功能语言学与美学的整合与同构为切入点,探讨语篇分析之语境、话语类型结构教学和培养教学对象审美意识、心理与思维的必要性,同时论证二者的整合是较完美的同构,并能较好地解决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时所遇到的一些思维转换问题。
关键词 语篇分析 审美 内模仿 移情 整合与同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美学角度谈电影中的“醉拳” 被引量:2
5
作者 司红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33-33,45,共2页
有关武侠电影中,"醉拳"深受欢迎。从美学来观照,醉拳是酒文化与武术文化完美结合的产物,能给人一种"内视美",同时带来"内模仿"的审美快感,进而彰显了人的"本质力量美"。
关键词 醉拳 内视美 内模仿 武侠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与美感的现象学生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都爱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6-41,共6页
从现象学意向性理论的基本精神出发,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构建一个审美主客体的交互同构机制:审美态度开启了直面对象形象的审美意向;通过"心理距离"的加括号和悬隔作用,使得直面对象形象的审美意识得以净化和澄明;直觉意识的观照... 从现象学意向性理论的基本精神出发,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构建一个审美主客体的交互同构机制:审美态度开启了直面对象形象的审美意向;通过"心理距离"的加括号和悬隔作用,使得直面对象形象的审美意识得以净化和澄明;直觉意识的观照中,形象的直觉和直觉的形象趋为浑然的同构之境;在"内模仿"的自动应感活动中,对象形象地被显现于一切感知觉意识中;在移情的情感感应模式中,物我互化,主客同一,在一种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意向混成之中,美与美感最终被显露为一种具有情感深度和形上境界的生成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现象学 审美态度 心理距离 审美直觉 移情与内模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把握体育美——体育美特征论
7
作者 黄金鹏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8-41,共4页
本文立足于体育运动实践,用实验美学的理论和原则,探究人体运动的美学特征。认为:体育美具有创造性、多样性、内模仿性、标准性等几大特征。
关键词 美学特征 实验美学 内模仿 模仿 美学研究 体育美学 体育运动实践 实践活动 心理学家 游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美学与书法艺术
8
作者 赵仲牧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1-59,共9页
一 古往今来的中外美学家构想出多种多样的审视美学问题的方法,并以此为基石建立了林林总总的美学理论大厦。有些美学家立足于“物性论”的方位,认为“美”是事物的属性,或者“美”是事物的典型性。有些美学家关注“人本论”的方位,倡... 一 古往今来的中外美学家构想出多种多样的审视美学问题的方法,并以此为基石建立了林林总总的美学理论大厦。有些美学家立足于“物性论”的方位,认为“美”是事物的属性,或者“美”是事物的典型性。有些美学家关注“人本论”的方位,倡导对人的审美实践进行历史的、社会学的或文化学的诠释。另一些美学家从“心理学”的方位起步,强调运用心理实验、精神分析等方法,或者透过“应感”、“神思”、“妙悟”以及“移情”、“表现”等心理活动,窥测审美体验的奥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心理美学 中国书法 内模仿 造型艺术 汉字 视知觉 书艺 形式感 视觉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