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摇椅形唇弓滑动法整体内收上颌前牙的力学机制
1
作者 胡嘉颖 刘佳莉 +3 位作者 林珍 郭金泉 石勰 苏杰华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8-865,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化的摇椅形唇弓(rocking-chair archwire,RCA)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不同角度RCA在滑动法整体内收上前牙过程中的生物力学效应,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在ANSYS中导入0.019 in×0.025 in(0.483 mm×0.635 mm)标准... 目的建立一种简化的摇椅形唇弓(rocking-chair archwire,RCA)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不同角度RCA在滑动法整体内收上前牙过程中的生物力学效应,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在ANSYS中导入0.019 in×0.025 in(0.483 mm×0.635 mm)标准唇弓模型,通过弹簧预载力模拟不同角度RCA,实现参数化建模。建立包含唇侧直丝弓矫治器、牙齿、牙周膜和上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1.5 N颌内牵引配合不同角度RCA时前牙和后牙的位移及受力情况。结果弹簧预载力为1.5、3、4.5和6 N时,RCA角度分别近似为5°、10°、15°和20°,模型构建灵活。滑动法内收前牙时,随着RCA角度增大,中切牙冠伸长位移减少,侧切牙和尖牙冠压低、根舌向位移增加;当RCA为20°时,侧切牙和尖牙整体舌向位移最为均匀。同时,前磨牙呈现伸长趋势,磨牙表现为冠远中倾斜和压低。RCA角度从0°增加到20°,前牙段垂直向压低力增加,槽沟水平M/F比值从0升至接近9 mm。结论RCA能有效调控滑动法内收前牙的移动方式,避免过度伸长和直立。使用粗的不锈钢方丝颌内牵引时,RCA为20°理论上可以实现前牙转矩的控制,整体内收前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有限元分析 摇椅形唇弓 滑动法 整体内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牙病例隐形矫治内收前牙的有限元研究进展
2
作者 金意欣 王沛棋 +2 位作者 靳晓晗 薛超然 韩向龙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7-813,共7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隐形矫治技术的进步,隐形矫治已成为错[牙合]畸形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在拔牙后前牙内收病例中,受限于其三维力学控制能力,易出现前牙舌倾、覆[牙合]加深及后牙支抗丧失等问题,增加治疗难度与不确定性。有限元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隐形矫治技术的进步,隐形矫治已成为错[牙合]畸形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在拔牙后前牙内收病例中,受限于其三维力学控制能力,易出现前牙舌倾、覆[牙合]加深及后牙支抗丧失等问题,增加治疗难度与不确定性。有限元分析作为模拟复杂生物力学行为的有效工具,能量化牙齿位移与牙周应力分布,为优化矫治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本文聚焦拔牙病例中隐形矫治器用于前牙内收的有限元研究进展,总结该过程牙齿移动特征,并探讨矫治器参数、移动模式、附件设计、辅助装置等关键因素对移动效果的影响。最后,展望有限元技术在动态仿真与个性化建模方面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提升治疗可预测性与临床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器 拔牙病例 前牙内收 正畸牙齿移动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牙管对上颌中切牙内收后牙根吸收影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文莞 吴梦婕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3-468,共6页
正畸治疗中,大幅内收上前牙常导致牙根吸收,影响治疗效果的稳定性。近年来,随着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发展,研究者们发现切牙管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然而,目前尚无系统性研究明确切牙管的形态特征及其在牙根吸收中的具... 正畸治疗中,大幅内收上前牙常导致牙根吸收,影响治疗效果的稳定性。近年来,随着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发展,研究者们发现切牙管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然而,目前尚无系统性研究明确切牙管的形态特征及其在牙根吸收中的具体作用,且缺乏足够的相关临床数据。目前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分析中的应用,使牙根吸收的预测和预防成为可能,但此类预测需要基于大量前期研究数据。因此,探讨切牙管的形态和大小、切牙管与切牙的位置关系、切牙管重建与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相关性,不仅有助于优化前牙内收的正畸方案,还能为减少牙根吸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吸 切牙管 上颌中切牙 前牙内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Ⅱ类牵引内收前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4
作者 李振霞 付亦蛟 +3 位作者 黄兴太 郑轶刊 侯俊祥 刘超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8-835,共8页
目的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Ⅱ类牵引内收上前牙的生物力学特征,比较两种牵引方式的差异。方法基于1个磨牙远中关系、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的病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前牙整体内收0.2 mm时的牙位移、受力及牙周膜应力分布。工况1:无牵... 目的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Ⅱ类牵引内收上前牙的生物力学特征,比较两种牵引方式的差异。方法基于1个磨牙远中关系、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的病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前牙整体内收0.2 mm时的牙位移、受力及牙周膜应力分布。工况1:无牵引;工况2:120 gⅡ类牵引,上尖牙、下第一磨牙矫治器切割牵引钩;工况3:120 gⅡ类牵引,矫治器开窗配合粘接牵引扣于相同牙位。结果Ⅱ类牵引显著增强上前牙舌向及下后牙近移趋势,减少上后牙近移及下前牙舌移。水平向牙受力小。矢状方向,工况2平均有效减少上后牙近移力0.13 N,平均增加下后牙近移力0.31 N,工况3显著增加上尖牙远移力0.40 N和下第一磨牙近移力1.14 N。垂直方向,工况2增加上前牙伸长力平均0.22 N及下第二磨牙伸长力0.20 N;工况3增加上尖牙伸长力0.91 N,减少下第一磨牙压低力0.27 N,减少第二磨牙伸长力0.25 N。3组牙周膜应力分布总体相似,工况3下第一磨牙最大主应力分布范围增大,数值未显著升高。结论工况2更有利于保护上后牙支抗、实现下后牙整体近中移动,工况3显著增加上尖牙伸长力和远移力、下第一磨牙近移力,但未显著增加牙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Ⅱ类牵引 前牙内收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内收力矩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膝骨关节炎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洪源 张延明 +1 位作者 罗丁元 王安然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1-236,共6页
膝关节内收力矩(knee adduction moment, KAM)是膝关节生物力学研究中关键的生物力学指标,该指标与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了解影响KAM的因素对于KOA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相关... 膝关节内收力矩(knee adduction moment, KAM)是膝关节生物力学研究中关键的生物力学指标,该指标与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了解影响KAM的因素对于KOA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相关研究整理了可能影响KAM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膝关节内收力矩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关闭曲联合微种植体矫正前牙内收矫治力建模
6
作者 姜金刚 谭余健 +2 位作者 李长鹏 翟硕建 张永德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1-340,共10页
牙列拥挤是错颌畸形中最常见的类型。在正畸治疗中,为了缓解患者的牙齿拥挤状况,通常会采用拔除第一前磨牙,进行整体前牙内收的治疗方案。在前牙内收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垂直关闭曲联合微种植体支抗实现关闭牙齿间隙的效果。然而在治疗过程... 牙列拥挤是错颌畸形中最常见的类型。在正畸治疗中,为了缓解患者的牙齿拥挤状况,通常会采用拔除第一前磨牙,进行整体前牙内收的治疗方案。在前牙内收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垂直关闭曲联合微种植体支抗实现关闭牙齿间隙的效果。然而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多采用定性非量化的方式来描述受力和运动,导致治疗效果难以精确预测。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叠加定理得到以弓丝截面尺寸、形状和微种植体牵引高度为参数的垂直关闭曲联合微种植体支抗矫治力、矫治力矩预测模型。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对各工况理论值和仿真值进行对比和误差值计算,得到了矫治力仿真值与理论值的误差值在0.09 N以内,矫治力矩仿真值与理论值的误差值在0.75 N·mm以内,基于下颌蜡质牙模完成对矫治力、矫治力矩的测量,得到了低位牵引时矫治力理论数据与实验数据的误差值处于0.03~0.18 N之间,矫治力矩误差值处于0.51~1.1 N·mm之间,高位牵引时,矫治力误差值处于0.03~0.17 N之间,矫治力矩误差值处于0.23~1.30 N·mm之间,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和仿真条件的可靠性。该模型能够对矫治过程中的力进行参数化表达,从而为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并提升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内收 垂直关闭曲 矫治力模型 有限元仿真 矫治力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挖掘机斗杆内收流量分配节能设计
7
作者 高韶坤 艾建军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150,共9页
为解决小型挖掘机挖掘工况(正负载)下斗杆内收速度慢、系统压力高、存在溢流损失等问题,提出一种斗杆内收节能系统,挖掘工况下,使斗杆内收通过节能阀回油,即斗杆内收流量不再生时增大回油面积。给出了该节能系统工作原理和仿真参数,基于... 为解决小型挖掘机挖掘工况(正负载)下斗杆内收速度慢、系统压力高、存在溢流损失等问题,提出一种斗杆内收节能系统,挖掘工况下,使斗杆内收通过节能阀回油,即斗杆内收流量不再生时增大回油面积。给出了该节能系统工作原理和仿真参数,基于AMESim搭建了斗杆内收节能系统仿真模型,对比仿真了有无节能阀系统的斗杆内收速度、压力、流量等动态特性,分析了节能阀直径对斗杆内收动态特性的影响效果,进行了系统实际应用可行性分析,挖掘机整机测试有效验证了仿真结论。结果表明:引入节能阀,斗杆内收速度增加18%,斗杆油缸进油压力降低65%;节能阀直径对斗杆内收系统输出流量、回油总流量、系统压力影响不大;通过挖掘机整机测得斗杆内收速度提高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挖掘机 斗杆内收 流量分配 节能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套囊法监测喉内收肌诱发颤搐反应的可行性
8
作者 杨汉宇 冉建 +3 位作者 李德维 叶靖 曹阳 欧阳葆怡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5-397,共3页
目的探讨双套囊法监测喉内收肌诱发颤搐反应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年龄20~50岁女性全麻择期手术患者20例。丙泊酚和舒芬太尼诱导和维持麻醉,插入双套囊气管导管,导管的测压套囊置于声门裂处。两台TOFGuard肌松监测仪同步透皮刺激喉返神经... 目的探讨双套囊法监测喉内收肌诱发颤搐反应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年龄20~50岁女性全麻择期手术患者20例。丙泊酚和舒芬太尼诱导和维持麻醉,插入双套囊气管导管,导管的测压套囊置于声门裂处。两台TOFGuard肌松监测仪同步透皮刺激喉返神经和腕部尺神经,诱发喉内收肌和拇内收肌颤搐反应。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3mg/kg后,观察罗库溴铵对喉内收肌与拇内收肌抑制时程和恢复过程。结果喉内收肌的显效时间比拇内收肌快(P<0.05),起效时间亦明显比拇内收肌快(P<0.01),T1最大抑制程度明显比拇内收肌低(P<0.01)。恢复过程中,喉内收肌的T1恢复到基础值的50%、75%和TOFr达0.75所需时间均明显比拇内收肌短(P<0.01),喉内收肌T1恢复到基础值90%的时间比拇内收肌明显快(P<0.05)。结论用双套囊测压法监测喉内收肌神经肌肉阻滞程度,结果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库溴铵 神经肌肉阻滞 双套囊气管导管 内收 内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摇椅弓滑动法整体内收上颌前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安晓莉 陈宏伟 +3 位作者 司庆宗 周又和 刘斌 王记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摇椅弓应用于滑动法内收上颌前牙的力学效应。方法应用ANSYS软件建立上牙列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不同深度摇椅弓和不同高度牵引钩内收上前牙时对6个上前牙阻抗中心产生的转矩,并观察二者联合应用时上前牙初始移动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摇椅弓应用于滑动法内收上颌前牙的力学效应。方法应用ANSYS软件建立上牙列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不同深度摇椅弓和不同高度牵引钩内收上前牙时对6个上前牙阻抗中心产生的转矩,并观察二者联合应用时上前牙初始移动情况。结果选择不同深度的摇椅弓可产生不同的冠唇向转矩,用以抵消摩擦力及不同高度牵引钩滑动法内收产生的冠舌向转矩,进而实现上前牙的整体移动。在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应用种植体支抗时,2 mm深度的摇椅弓可配合使用7.2 mm高度的牵引钩来实现上前牙的压低及整体内收。结论摇椅弓可以有效改善内收前牙时出现的直立和舌倾状态,实现压低和转矩的双重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椅弓 滑动法 整体内收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患者前牙内收过程中牙槽骨改建情况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刘映鸿 周泽渊 +2 位作者 赵奎 唐曹敏 王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8-84,共7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研究双颌前突的青少年患者前牙内收过程中前牙区牙槽骨改建情况及特点。方法选取无正畸治疗史双颌前突并且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的青少年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12~18岁),分别在内收前后1个月拍摄CBCT...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研究双颌前突的青少年患者前牙内收过程中前牙区牙槽骨改建情况及特点。方法选取无正畸治疗史双颌前突并且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的青少年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12~18岁),分别在内收前后1个月拍摄CBCT,测量上下颌每一颗前牙牙根颈1/3、中1/3、尖1/3处唇舌侧牙槽骨厚度,以及上中切牙切缘、牙根颈1/3、中1/3、尖1/3矢状向上内收前后移动的距离,利用SPSS16.0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青少年患者上下颌前牙区牙槽骨在前牙内收过程中总体表现为唇侧牙槽骨厚度增加,舌侧牙槽骨厚度减少。其中上颌中切牙根颈1/3及中1/3、上颌侧切牙根颈1/3及尖1/3、下颌中切牙根中1/3、下颌侧切牙根尖1/3、下颌尖牙根中1/3及尖1/3在内收后其牙槽骨厚度表现为增加;上颌尖牙尖1/3、下颌尖牙颈1/3在内收后其牙槽骨厚度表现为减少;其余位点牙槽骨厚度表现为不变。结论青少年患者前牙内收过程中,前牙发生受控制的倾斜移动,内收后,前牙区牙槽骨总体表现为唇侧牙槽骨厚度增加,舌侧牙槽骨厚度减少。前牙内收后多数位点表现为随牙齿移动牙槽骨厚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颌前突 牙槽骨 内收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整体内收上颌前牙阻抗中心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华桥 邓锋 +2 位作者 张磊 樊瑜波 张翼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69-671,共3页
目的探讨用微种植体支抗整体法内收上颌前牙时组牙的复合阻抗中心位置以及牙齿的初始移动规律。方法用多层螺旋CT对干颅进行扫描,经MIMICS8.0,ABAQUS6.5构建"微种植体支抗-上颌前牙整体内收力系"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从... 目的探讨用微种植体支抗整体法内收上颌前牙时组牙的复合阻抗中心位置以及牙齿的初始移动规律。方法用多层螺旋CT对干颅进行扫描,经MIMICS8.0,ABAQUS6.5构建"微种植体支抗-上颌前牙整体内收力系"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从不同高度平面施以水平向内收载荷,并分别计算上颌中、侧切牙、尖牙的初始位移以及初始旋转角度,从而推算牙齿的阻抗中心位置。结果整体内收力作用下上颌前牙段的阻抗中心高度为距离牙槽嵴顶5.1mm处。在微种植体支抗整体内收上颌前牙力系中,中切牙、侧切牙以及尖牙的旋转中心常数分别为50.26、57.30、132.73mm2。结论运用微种植体支抗技术整体内收上颌前牙时通过改变力的作用点可以有效控制牙齿的整体移动或倾斜移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微种植体支抗 整体内收 阻抗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内收肌肌紧张过度的针刺疗效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立苹 吴青伟 +1 位作者 孙奇峰 杨本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内收肌高张力的临床效果。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针刺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用关节量角器法测量...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内收肌高张力的临床效果。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针刺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用关节量角器法测量内收肌角度,评定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88)D区、E区分值。结果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能缓解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内收肌高张力,并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型 针刺 内收 肌张力 粗大运动功能 下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式阿曲库铵对眼轮匝肌和拇内收肌肌松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莹恬 黄施伟 +1 位作者 赵雪莲 李士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55-556,共2页
目的评价静注顺式阿曲库铵对同步监测的眼轮匝肌和拇内收肌的肌松效应。方法择期气管内全麻ASAⅠ或Ⅱ级患者20例,静注0.10mg/kg(2ED95)顺式阿曲库铵,用两台加速度肌张力监测仪同步监测眼轮匝肌和拇内收肌。结果眼轮匝肌和拇内收肌的起... 目的评价静注顺式阿曲库铵对同步监测的眼轮匝肌和拇内收肌的肌松效应。方法择期气管内全麻ASAⅠ或Ⅱ级患者20例,静注0.10mg/kg(2ED95)顺式阿曲库铵,用两台加速度肌张力监测仪同步监测眼轮匝肌和拇内收肌。结果眼轮匝肌和拇内收肌的起效时间分别为(194±40)s和(187±39)s,无反应期为(14.31±3.78)min和(23.73±7.40)min(P<0.01),T125%恢复时间为(31.08±8.14)min和(36.71±8.47)min(P<0.05),T175%恢复时间为(46.22±9.07)min和(49.76±11.11)min。结论用于监测中等药量顺式阿曲库铵的肌松效应,拇内收肌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式阿曲库铵 眼轮匝肌 内收 肌松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疗法配合作业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拇指内收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4
作者 邓庆先 李晓捷 +2 位作者 李晓红 汤敬华 张士岭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4期359-361,共3页
目的观察石蜡疗法配合作业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拇指内收的效果。方法 10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作业疗法及石蜡疗法;对照组仅接受作业疗法。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 目的观察石蜡疗法配合作业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拇指内收的效果。方法 10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作业疗法及石蜡疗法;对照组仅接受作业疗法。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石蜡疗法配合作业疗法可促进痉挛型脑瘫患儿拇指功能的恢复,效果优于单纯作业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疗法 脑瘫 痉挛型脑瘫 作业疗法 拇指内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手矫形器治疗脑瘫患儿拇指内收初探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晓捷 吕智海 +2 位作者 王立苹 时人杰 张士岭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3期243-244,共2页
目的观察腕手矫形器治疗脑瘫患儿拇指内收的效果。方法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分为实验组14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加腕手矫形器治疗拇指内收异常姿势。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 目的观察腕手矫形器治疗脑瘫患儿拇指内收的效果。方法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分为实验组14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加腕手矫形器治疗拇指内收异常姿势。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ROM、FMFM均提高(均P<0.05)。结论腕手矫形器可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拇指外展活动度,提高精细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拇指内收 腕手矫形器 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 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毒毒素A加抗痉挛电刺激治疗脑瘫下肢内收肌群痉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钢花 李哲 +3 位作者 姜丽 熊华春 乐林 关晨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34-734,共1页
关键词 电刺激治疗 小儿脑瘫 肉毒毒素A 疗效分析 内收肌群 抗痉挛 下肢 A型肉毒毒素 四肢瘫 双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前牙舌侧差动内收力系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亚玲 李闻颖 +3 位作者 张翼 邓锋 王超 董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6-469,共4页
目的基于CT法建立上颌前牙舌侧差动内收力系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这一复杂正畸矫治力系的生物力学效应进行系统性分析。方法通过高精度螺旋CT扫描获得精确的组牙和颌骨图像信息,运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同时在Solidworks中建立舌侧... 目的基于CT法建立上颌前牙舌侧差动内收力系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这一复杂正畸矫治力系的生物力学效应进行系统性分析。方法通过高精度螺旋CT扫描获得精确的组牙和颌骨图像信息,运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同时在Solidworks中建立舌侧托槽与弓丝的三维几何模型,并进行装配,导入ANSYS软件划分网格生成上颌前牙舌侧差动内收力系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加载检测。结果建立了细致、逼真的上颌前牙舌侧差动内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0.015 N·m的力矩和56.6 g的Ⅱ类牵引力作用下上颌前牙牙周膜应力-应变在生理性范围之内。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上颌前牙舌侧差动内收力系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模型保证了高度的几何相似性和力学相似性,可用于这一复杂正畸矫治力系生物力学效应的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舌侧内收力系 应力-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种植体辅助整体内收上前牙段的头影测量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华 麦志辉 +2 位作者 卢红飞 艾虹 文冲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2-636,共5页
目的:研究微种植体支抗在矫治上颌前突病例中整体内收上前牙段的应用。方法:选择5例上颌前突患者,拔除第二前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辅以微种植体支抗同时整体内收前牙段(6个前牙及2个第一前磨牙),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观察矫治前后... 目的:研究微种植体支抗在矫治上颌前突病例中整体内收上前牙段的应用。方法:选择5例上颌前突患者,拔除第二前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辅以微种植体支抗同时整体内收前牙段(6个前牙及2个第一前磨牙),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观察矫治前后上颌骨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上颌骨的变化轻微;切牙平均内收(4.6±1.5)mm,压低(0.8±1.1)mm,根尖后移(1.7±1.4)mm,切牙与腭平面的夹角减少(6.8±3.5)度;支抗磨牙水平前移(0.5±0.3)mm,没有出现明显的颌向伸长;上唇突度减少(2.0±0.9)mm,鼻唇角增大(3±2.4)度。结论:微种植体能提供稳定的支抗,同时整体内收上前牙段,最大限度避免支抗的丧失,改善上唇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头影测量 微种植体支抗 整体内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杓状软骨内收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 被引量:7
19
作者 施剑斌 郑宏良 +4 位作者 陈世彩 刘菲 王佳 张明星 王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评估改良杓状软骨内收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2007年12月22例行改良杓状软骨内收术的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误吸指数、主观听感知评估参数(GRBAS)、声学检测参数[基频(F0)... 目的评估改良杓状软骨内收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2007年12月22例行改良杓状软骨内收术的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误吸指数、主观听感知评估参数(GRBAS)、声学检测参数[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噪声能量(NNE)]、最大声时(MPT)、平均气流率(MFR)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2例患者术后误吸指数分值较术前明显下降,GRBAS评估各参数比术前明显下降,声学检测各参数(F0、jitter、shimmer、NNE)较术前明显降低,最大声时明显延长,平均气流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结论改良杓状软骨内收术是一种治疗单侧声带麻痹有效的声带内移术,既可恢复良好的发声功能,又可缓解误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麻痹 杓状软骨内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种植体舌侧内收上前牙力系三维有限元非线性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20
作者 姜琴 邓锋 +2 位作者 王超 张向凤 张翼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652-1656,共5页
目的建立具有高度几何相似性和力学相似性的微种植体支抗舌侧内收上颌前牙力系的三维有限元非线性模型。方法通过高精度的螺旋CT扫描获得组牙与颌骨的结构信息,运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在Solidworks软件中建立包含舌侧托槽、弓丝、... 目的建立具有高度几何相似性和力学相似性的微种植体支抗舌侧内收上颌前牙力系的三维有限元非线性模型。方法通过高精度的螺旋CT扫描获得组牙与颌骨的结构信息,运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在Solidworks软件中建立包含舌侧托槽、弓丝、牵引钩及微种植体的三维几何模型。将上述三维几何模型导入ANSYS软件,并生成非线性牙周膜及非均质性颌骨,最终生成微种植体支抗舌侧内收上颌前牙力系的三维有限元非线性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加载检测。结果成功建立了高仿真的微种植体舌侧内收上颌前牙力系的三维有限元非线性模型。在100×g内收载荷作用下,上颌前牙发生舌向倾斜的初始位移,同时上颌切牙的腭侧龈缘与颊侧根尖出现压应力集中区,而腭侧根尖与颊侧龈缘出现牵张应力区。结论根据上颌骨正交各向异性以及牙周膜非线性的材料属性,建立了具有高度几何相似性和力学相似性的微种植体舌侧内收上颌前牙力系的三维有限元非线性模型,可用于该舌侧矫治力系的生物力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三维有限元 舌侧内收力系 微种植体支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