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家平 杨达宽 +8 位作者 闫东 袁曙光 杨绍军 李迎春 杨青 吴起杰 龚颖娜 麻东辉 韩正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评价应用血管内支架治疗血管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6例患有血管性疾病的患者施行了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包括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4例,腹主动脉真性动脉瘤 3 例,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1 例,颈动脉动静脉瘘 1例,左锁骨下动脉狭窄...  目的 评价应用血管内支架治疗血管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6例患有血管性疾病的患者施行了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包括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4例,腹主动脉真性动脉瘤 3 例,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1 例,颈动脉动静脉瘘 1例,左锁骨下动脉狭窄1例,左锁骨下动静脉瘘1例,髂动脉假性动脉瘤4例及股动脉狭窄 1 例。除 1 例左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1例股动脉狭窄患者使用了裸支架外,其余34例患者均采用带膜支架进行血管内治疗。结果 术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特殊不适,术后随访期间未见明显合并症发生。所有患者均完全消除了临床症状。结论 应用血管内支架治疗血管性疾病是一种实用且效果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支架植入术 临床应用 左锁骨下动脉狭窄 血管内支架治疗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髂动脉假性动脉瘤 血管性疾病 锁骨下动静脉瘘 股动脉狭窄 真性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临床价值 带膜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彭贵海 孙天敏 +4 位作者 陈玲玲 张雨馨 王治校 詹中群 王崇全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CAS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心内科2011年1-12月出院的CASI患者255例,按出院单双日分为对照组119例...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CAS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心内科2011年1-12月出院的CASI患者255例,按出院单双日分为对照组119例和干预组1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宣教,干预组实施6个月多途径、多方式的护理延伸服务,调查两组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的差异。结果出院6个月时,干预组CAS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指标得分率总水平为81.02%、临床医嘱行为为84.18%、生活改良行为为81.29%、应急处理行为为78.23%,与对照组各对应项目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提供护理延伸服务,可以提升CASI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以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护理延伸服务 自我管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肖玲 方琴 +3 位作者 肖明朝 肖爽 王攀 赵庆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1期21-24,41,共5页
目的深入了解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以期为临床护士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提供指导。方法2015年7-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2例,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 目的深入了解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以期为临床护士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提供指导。方法2015年7-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2例,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应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共得到3个主题:患者疾病知识缺乏,健康教育需求迫切;健康信息获取渠道少;健康促进行为不佳。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护士健康教育意识及能力的培训,落实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健康教育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彭贵海 谭利 +4 位作者 陈玲玲 张雨馨 王治校 詹中群 王崇全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11期3526-3528,共3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 05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研究组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 05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研究组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病人进行传统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病人满意度、护患沟通率、健康教育覆盖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整体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护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桡动脉痉挛/闭塞、血肿/出血、心律失常、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满意度、护患沟通率、健康教育覆盖率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整体护理能明显降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整体护理 冠心病 并发症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黏膜下层促进经皮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后内皮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景雷 王晓白 +3 位作者 乔宏宇 张红 张艳 洪晓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3-408,共6页
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SIS)促进支架表面内皮化在预防经皮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PTS)后再狭窄的价值。方法 14头猪经颈动脉球囊过度扩张双侧髂动脉后,随机选取一侧髂动脉植入裸支架(bare stent,BS),对侧髂动脉植入SIS覆膜支架(SCS)。于4、... 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SIS)促进支架表面内皮化在预防经皮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PTS)后再狭窄的价值。方法 14头猪经颈动脉球囊过度扩张双侧髂动脉后,随机选取一侧髂动脉植入裸支架(bare stent,BS),对侧髂动脉植入SIS覆膜支架(SCS)。于4、8、12周分别对4、5、5头猪进行造影复查,并处死,对支架段标本行病理组织学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14头猪(28支髂动脉)共成功植入14枚BS及14枚SCS支架。复查造影示,8周时SCS组和BS组各有1支动脉闭塞,其余26枚支架均通畅,4、8、12周时SCS组再狭窄率与B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示4、8、12周时SCS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平均百分率均明显低于BS组(P<0.05);电镜见SCS组新生内膜内皮细胞数均高于BS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S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再生及支架表面内皮化的作用,可间接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并促进合成型平滑肌细胞向收缩型转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狭窄 小肠黏膜下层 内皮细胞 经皮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春燕 张艺 余芳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7期543-544,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 6 8例AMI急诊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无严重合并症 )的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 34例 ,对照组在介入治疗后行...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 6 8例AMI急诊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无严重合并症 )的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 34例 ,对照组在介入治疗后行常规护理 ,康复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结果康复组平均离床时间、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缩短 (均P <0 0 5 ) ;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出院前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AMI急诊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 (无合并症 )病人实行早期康复护理是安全的 ,有利于促进病人早期康复 ,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A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 支架植入术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阻塞性黄疸的护理 被引量:8
7
作者 郁邦艾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胆道内支架植入术 手术治疗 阻塞性黄疸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护理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潘丽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301-1302,共2页
目的探究围手术期护理对冠状动脉内支架的植入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接受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后,观... 目的探究围手术期护理对冠状动脉内支架的植入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接受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8.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9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采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提高护理满意度,控制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护理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冠心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反博治疗冠心病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2例报告
9
作者 罗玉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829-830,共2页
关键词 体外反博 治疗 冠心病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岩 曹爱芳 毛红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9年第3期17-18,共2页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方法,但术后可能出现支架内血栓和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作者分析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ZO例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其重点是术中生命体征的监护,术前术后抗凝治疗的护理,术后预防支架内血...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方法,但术后可能出现支架内血栓和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作者分析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ZO例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其重点是术中生命体征的监护,术前术后抗凝治疗的护理,术后预防支架内血栓及出血的护理。通过这些护理措施,保证了疗效,减少了并发症。所有患者手术成功,无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1例患者术后发生穿刺部位皮下血肿,其余患者未发生出血性并发症,未发生支架内血栓。结果提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有正确的植入技术和密切的护理,其成功率高,并发症低。因此,正确的专科护理技术和方法,对确保手术的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护理 患者 并发症 术后 治疗 血栓 作者分析 重要意义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前后NO和NA的变化
11
作者 姚珂 贾国良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0-311,共2页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 (CASI)支架植入前后血浆中一氧化氮(NO)和去甲肾上腺素 (NA)浓度的变化 ,探讨其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术后再狭窄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2 1例 ,年龄 ...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 (CASI)支架植入前后血浆中一氧化氮(NO)和去甲肾上腺素 (NA)浓度的变化 ,探讨其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术后再狭窄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2 1例 ,年龄 (5 4.7± 8.3)岁 ,对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分别取冠状静脉窦血测定血浆中NO和NA的浓度。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术后即刻血浆中NO生成明显低于术前 (P <0 .0 1) ;术后即刻血浆NA释放明显高于术前 (P <0 .0 5 )。结论 :支架植入术后NO和NA浓度有明显变化 ,这些变化与再狭窄的发生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一氧化氮 去甲肾上腺素 血液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 CA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谭秀娟 张帆 +1 位作者 郭静萱 李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2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探讨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1997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行支架介入治疗肾动脉狭窄27例.对27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期内血压、肾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与同期单纯药物治疗肾动脉狭窄27例进行比较.结果介入组27例植... 目的探讨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1997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行支架介入治疗肾动脉狭窄27例.对27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期内血压、肾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与同期单纯药物治疗肾动脉狭窄27例进行比较.结果介入组27例植入支架40枚,手术成功24例(88.9%,24/27),失败3例(11.1%,3/27),手术并发症5例(18.5%,5/27).术后在血压下降(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肌酐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方面,介入组获益率明显优于药物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术后随访6个月~8年6个月,中位数为1年9个月,介入组有19例能比较健康的生活和工作,药物组仅12例能维持生活和工作.结论支架介入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肾动脉狭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狭窄 介入治疗 肾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内接触溶栓即刻支架植入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玉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2期51-52,共2页
脑血栓的发生率占脑卒中的60%~70%。动脉内接触溶栓术是治疗颅内动脉急性血栓形成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但由于血栓形成的病理基础多伴有血管的局部狭窄,故急诊溶栓后容易发生再次血栓形成。颅内支架的出现使急诊溶栓后直接安放支架... 脑血栓的发生率占脑卒中的60%~70%。动脉内接触溶栓术是治疗颅内动脉急性血栓形成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但由于血栓形成的病理基础多伴有血管的局部狭窄,故急诊溶栓后容易发生再次血栓形成。颅内支架的出现使急诊溶栓后直接安放支架治疗狭窄成为可能,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对于保证患者疗效具有重要作用。2011年1—5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对8例急性血栓形成患者行急诊溶栓后支架植入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血栓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QQA-3D精准评估在肝门胆管癌经皮穿肝胆管引流术及经皮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海 葛乃建 +4 位作者 何成建 王向东 黄剑 徐伟 杨业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75-878,共4页
目的 初步探讨基于IQQA-3D Liver系统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HCCA)患者行经皮穿肝胆管引流术(PTBD)或经皮胆道内支架植入术(PTBS)减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6例HCC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术... 目的 初步探讨基于IQQA-3D Liver系统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HCCA)患者行经皮穿肝胆管引流术(PTBD)或经皮胆道内支架植入术(PTBS)减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6例HCC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术前三维数据,初步探讨该技术对HCCA患者行PTBD或PTBS治疗的指导价值。结果 6例患者术前三维模型结构清晰,可立体显示肝血管系统、肝内外肿瘤病灶、胆道系统三者的空间关系,可测量肝内胆管1级分支直径、胆管狭窄段长度。结合术中超声及DSA图像,6例患者均成功实施PTBD或PTBS治疗,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总胆红素下降明显。6例HCCA患者中3例行PTBD,最后均成功行肝门胆管癌根治术。结论 IQQA-3D精准评估有助于制定肝门胆管癌患者行PTBD或PTBS手术策略,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 肝门部胆管癌 经皮穿肝胆管引流术 经皮胆道内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8
15
作者 黄清海 刘建民 +4 位作者 洪波 许奕 赵文元 张珑 张鑫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 了解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及与之有关的因素。方法 总结5 7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应用球囊膨胀型支架行腔内成形术的疗效 ,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 共治疗颅内狭窄病变 61处 (2 3处为后循环狭窄 ,3 8处为前循... 目的 了解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及与之有关的因素。方法 总结5 7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应用球囊膨胀型支架行腔内成形术的疗效 ,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 共治疗颅内狭窄病变 61处 (2 3处为后循环狭窄 ,3 8处为前循环狭窄 ) ,支架均一次成功植入 ,血管狭窄程度减为 0 %~ 3 2 % ,1例发生颅内出血。临床随访 3~ 3 0个月 ,无短暂性缺血的再发作或中风 ;DSA随访 4 3例患者 ,3例出现支架内内膜增生 ,但均无血管再狭窄。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颅内动脉狭窄是安全、可行的 ,有助于降低中风的发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狭窄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临床疗效 球囊膨胀型支架 影像学检查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涂层覆膜支架与裸支架植入治疗中心静脉狭窄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咏欣 张红 +1 位作者 李承志 张锋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0-473,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素涂层覆膜支架与裸支架相比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心静脉狭窄(CVS)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治疗的58例慢性肾脏病合并CVS患者。根据植入支架种类不同,分为裸... 目的 探讨肝素涂层覆膜支架与裸支架相比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心静脉狭窄(CVS)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治疗的58例慢性肾脏病合并CVS患者。根据植入支架种类不同,分为裸支架组(34例)和肝素涂层覆膜支架组(24例)。术中行中心静脉造影评估病变闭塞位置及程度。术后随访患者症状缓解情况、支架通畅率等评估疗效。结果 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共植入裸支架34枚,肝素涂层覆膜支架24枚。两组术后症状缓解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3,P=0.254),围手术期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裸支架术后3、6、9、12、15个月一期通畅率分别为100%、88.2%、79.4%、73.5%、58.8%,二期通畅率分别为100%、100%、94.1%、85.3%、82.4%;覆膜支架组术后3、6、9、12、15个月一期通畅率分别为100%、100%、91.7%、87.5%、83.3%,二期通畅率分别为100%、100%、100%、100%、95.8%。两组间仅术后15个月一期通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长度支架间再狭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涂层覆膜支架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CVS早期疗效与裸支架相似,中期疗效优于裸支架。支架长度增加可能降低支架通畅率,治疗时应综合考虑支架类型和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中心静脉狭窄 经皮腔内支架植入术 肝素涂层覆膜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支架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6
17
作者 张磊 陆骊工 +6 位作者 李勇 邵培坚 胡宝山 魏照光 何旭 禹娴怡 罗小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68-973,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门静脉内支架植入术(PTPVS)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探索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0月在已临床确诊为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中,按要求筛选病例62例,采用对照、... 目的探讨经皮肝门静脉内支架植入术(PTPVS)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探索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0月在已临床确诊为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中,按要求筛选病例62例,采用对照、非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单接受TACE治疗;治疗组32例先接受PTPVS再行TACE治疗,其中2例病例放置门静脉支架未成功。评价指标为总生存时间和安全性。随访患者生存时间,并记录PTPVS术后并发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患者生存时间,两组间生存时间比较用Log-rank法检验;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的因素。结果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期为6.5个月,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期为4.5个月(治疗组风险比为0.570,95%CI为0.328~0.992,P=0.03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30例患者在3、6、12和18个月积累生存率分别为70%、56.7%、10%、3.3%。治疗组在术后1周内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远期出现的并发症有肝性脑病(2例,6.6%)、上消化道出血(呕血或黑便,3例,10%)、肝肾综合征(1例,3.3%)。结论在肝癌合并门静脉一级分支或(和)门静脉主干不完全闭塞癌栓患者中,PTPVS联合TACE治疗组中位生存期比单独TACE治疗组延长约2个月。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门静脉癌栓 经皮经肝门静脉内支架植入术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患者不同时期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6
18
作者 洪梅花 徐东晓 +4 位作者 童素梅 刘萍 于桂香 张燕辉 张洪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12期1261-1265,共5页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患者院外服药依从性的变化趋势及不同时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首次发作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26例进行术后1年的服药依从性跟踪调查。共对患者进行4次电话回...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患者院外服药依从性的变化趋势及不同时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首次发作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26例进行术后1年的服药依从性跟踪调查。共对患者进行4次电话回访,即术后3、6、9、12个月。调查工具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服药依从性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Charlson合并症指数评分表等。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患者的院外服药依从性水平较低,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明显下降趋势。不同时期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中正向影响因素有社会支持、年龄、教育程度;负向影响因素有Charlson合并症指数、住址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情况不容乐观,应根据不同时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从而提高支架术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 服药依从性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内支架治疗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凯 陈光 +3 位作者 赵颖 刘英秀 王健 祁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对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价值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 对 34 例肝移植发生肝动脉狭窄、闭塞患者行球囊扩张治疗,其中5例患者接受内支架植入治疗,3例为球囊扩张治疗无效患者,1 例为球囊扩张后出现肝动脉内膜撕裂...  目的 对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价值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 对 34 例肝移植发生肝动脉狭窄、闭塞患者行球囊扩张治疗,其中5例患者接受内支架植入治疗,3例为球囊扩张治疗无效患者,1 例为球囊扩张后出现肝动脉内膜撕裂,另1例为肝动脉狭窄伴吻合口破裂出血。结果 5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内支架植入治疗,其中 1 例肝动脉狭窄伴吻合口破裂出血的患者植入支架后24 h内发生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经手术行肝动脉重建治疗,其余 4 例术后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介入方法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优势,对于球囊扩张治疗无效或合并吻合口破裂出血的病例,可采用内支架植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狭窄 肝移植术后 内支架治疗 球囊扩张治疗 支架植入治疗 内支架植入术 动脉内膜撕裂 破裂出血 急性血栓形成 吻合口 重建治疗 治疗效果 介入方法 患者 24h 无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在肿瘤所致下腔静脉梗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超 佟小强 +4 位作者 王健 杨敏 吕永兴 刘伯山 邹英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所至下腔静脉梗阻植入金属支架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18例患者中,原发性肝癌6例,肝转移癌3例,胃癌2例,腹膜后肿物2例,肾癌3例,淋巴瘤1例,胰腺癌1例。均造成下腔静脉的完全或部分梗阻,梗阻段长度30~90mm直径0...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所至下腔静脉梗阻植入金属支架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18例患者中,原发性肝癌6例,肝转移癌3例,胃癌2例,腹膜后肿物2例,肾癌3例,淋巴瘤1例,胰腺癌1例。均造成下腔静脉的完全或部分梗阻,梗阻段长度30~90mm直径0~5mm,采用经皮股静脉穿刺植入金属支架治疗。结果 18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患者梗阻症状积分由4~5分降至术后0~2分两者差异显著。结论 金属膨式支架可迅速缓解下腔静脉恶性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