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的诚信担当激励效应——来自内控缺陷披露和修复的证据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凤环 郑素兰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9-128,共10页
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是我国内控信息披露制度的特有设计。以沪深A股披露过内控缺陷信息的企业为样本对象,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DID),从激励企业内控缺陷如实披露和有效修复的视角研究这一特有制度设计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内控缺陷修复... 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是我国内控信息披露制度的特有设计。以沪深A股披露过内控缺陷信息的企业为样本对象,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DID),从激励企业内控缺陷如实披露和有效修复的视角研究这一特有制度设计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能够促进企业披露内控缺陷数量增多、缺陷严重程度增大和修复有效性提高,即具有激励企业诚信担当的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的主动性和及时性、高质量的审计鉴证和较强的股权制衡能够强化这种效应。研究结论为坚持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这一我国特有制度设计提供了证据支持,也对企业如何有效执行这一制度规定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 诚信担当 披露特征 审计鉴证 股权制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与企业创新投入效率 被引量:5
2
作者 郭飞 李鑫 吴秋生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128,I0001,共9页
以沪深A股披露内控缺陷信息的企业作为样本对象,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DID)研究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投入效率的影响及其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投入效率的提升,且这种提升作用可以通过... 以沪深A股披露内控缺陷信息的企业作为样本对象,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DID)研究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投入效率的影响及其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投入效率的提升,且这种提升作用可以通过提高风险承担能力和降低研发操纵程度得以发挥。进一步研究发现,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的主动性、全面性和真实性能够显著增强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投入效率的提升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要求在内控评价报告中披露内控缺陷修复信息这一规定,有利于企业创新投入效率的提升;要增强这一规定的实施效果,企业必须努力提高披露的主动性、全面性和真实性。研究结论为坚持和有效实施我国这一规定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 创新投入效率 风险承担 研发操纵 披露行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与企业创新投入——来自A股上市公司企业内控评价报告的证据 被引量:13
3
作者 倪静洁 吴秋生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0-99,共10页
以中国A股披露内控重大缺陷信息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考察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其相应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披露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的企业相比,披露内控重大缺... 以中国A股披露内控重大缺陷信息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考察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其相应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披露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的企业相比,披露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的企业在披露该信息之后创新投入水平更高,且这种促进作用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实现;区分不同披露特征研究发现,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在主动披露内控重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的内控重大缺陷修复比重较高以及内控重大缺陷得以有效修复的企业中更为突出。研究结论对企业如何提高自身内控信息披露水平以促进创新投入、投资者如何利用内控信息作出理性决策,以及政府如何完善内控信息披露法规促进企业提升创新投入水平,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控重大缺陷 修复信息披露 创新投入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控缺陷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联性研究——基于上市公司强制性内控信息披露的证据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建伟 郑开焰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2-80,共9页
基于2011-2013年沪深主板上市公司的强制性内控信息披露数据,检验了内部控制缺陷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相较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 基于2011-2013年沪深主板上市公司的强制性内控信息披露数据,检验了内部控制缺陷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相较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表现出更高水平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结果还进一步证明,涉及盈余管理手段,企业会权衡操纵性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因为它们并不是替代关系。然而,存在内控缺陷的公司,除在操纵性应计项目外,更倾向于使用真实活动来操控盈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控缺陷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操纵性应计项目 强制性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控缺陷披露、内控审计与债务资本成本——来自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5
5
作者 王艺霖 王爱群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内控缺陷披露与内控审计是否影响公司的资本成本这一问题,直接决定公司及其投资者对内控缺陷披露、内控审计的关注程度,进而决定资本市场的信息透明度以及资源配置效率。在我国内控信息披露制度转型的重要时间节点上,运用沪市A股上市公... 内控缺陷披露与内控审计是否影响公司的资本成本这一问题,直接决定公司及其投资者对内控缺陷披露、内控审计的关注程度,进而决定资本市场的信息透明度以及资源配置效率。在我国内控信息披露制度转型的重要时间节点上,运用沪市A股上市公司2011-2012年的数据,探究内控缺陷披露、内控审计与债务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披露内控缺陷会显著提高债务成本,但内控审计却不会显著降低债务成本,而内控审计对内控缺陷披露与债务成本关系的调节为:只有当上市公司未披露内控缺陷时,内控审计才会显著降低公司的债务成本,当上市公司披露内控缺陷时,内控审计反而会提高公司的债务成本,但并不显著。该研究结论为提升公司、债权人对内控缺陷披露、内控审计的重视程度,以及为我国内控信息披露制度由"自愿"向"强制"的转型,提供了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控缺陷 信息披露 内控审计 债务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控缺陷的存在与披露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胡洁琼 王福胜 刘仕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3-102,共10页
为探究内控缺陷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从坏消息的聚集和释放这一视角进行理论分析,将影响机制分解为内控缺陷的存在与披露两个过程分别讨论。以2008—2019年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对象,筛选出内控有效的公司和内控具有严重问题的... 为探究内控缺陷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从坏消息的聚集和释放这一视角进行理论分析,将影响机制分解为内控缺陷的存在与披露两个过程分别讨论。以2008—2019年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对象,筛选出内控有效的公司和内控具有严重问题的公司构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等多种研究方法,实证结果发现:相较于内控有效的公司,存在内控缺陷的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更高;内控缺陷的披露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微弱。进一步分析表明,信息透明度在内控缺陷的存在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内控缺陷 信息披露 股价崩盘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监管、内控缺陷及其修复与投资机会——基于内部控制监管制度变迁视角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林钟高 叶家珠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9-110,共12页
以2008—2015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内部控制缺陷及其修复—信息不对称/动机选择—投资机会"的传导路径出发,考察内部控制监管制度变迁环境下内部控制缺陷及其修复对企业投资机会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从总体上... 以2008—2015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内部控制缺陷及其修复—信息不对称/动机选择—投资机会"的传导路径出发,考察内部控制监管制度变迁环境下内部控制缺陷及其修复对企业投资机会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从总体上看,内部控制监管缩小了企业披露缺陷与真实缺陷的差距,提升了企业的投资机会,但是内部控制缺陷与投资机会关系的传导路径会因诱致性和强制性的不同监管阶段而存在差异,2012年之前的诱致性变迁阶段动机选择路径起主导作用,2012年之后的强制性变迁阶段信息不对称路径起主导作用。进一步从缺陷修复的检验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有助于提升企业投资机会,且相对于内部控制诱致性监管而言,在内部控制强制性监管环境下,内部控制缺陷修复对于提升投资机会的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监管 内控缺陷 内控缺陷修复 投资机会 动机选择 信息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缺陷及其修复与风险提示信息——基于高管持股调节作用的视角 被引量:2
8
作者 林钟高 杨雨馨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1,共11页
基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的非财务信息,考察内部控制缺陷及其修复对年报中非财务性的风险提示信息的影响及高管持股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年报中的风险提示信息随内部控制缺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高管持股的加入增强了内部控制对风... 基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的非财务信息,考察内部控制缺陷及其修复对年报中非财务性的风险提示信息的影响及高管持股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年报中的风险提示信息随内部控制缺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高管持股的加入增强了内部控制对风险提示信息可靠性的管控程度,初步显示了高管持股的信息与制度治理效应。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风险提示信息年度增量与内部控制缺陷增量显著正相关,与高管持股增量显著负相关,经内生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仍然成立;内部控制运行的好坏能够通过年报中的非财务信息中得到反映,良好的内部控制抑制了企业的信息风险;高管持股作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通过完善内部控制使其在财务报告方面的目标更好地被实现,上市公司不仅要关注内部控制对年报中的非财务信息产生的影响,而且要重视高管持股在内部控制信息风险管制方面发挥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修复 风险提示信息 高管持股 非财务信息 公司财务报告 信息风险 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盈余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彭雯 肖翔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2-184,共3页
文章在建立加权模型度量内部控制缺陷,及以可控应计利润作为盈余质量度量指标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寻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企业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与盈余质量存在相关关系,... 文章在建立加权模型度量内部控制缺陷,及以可控应计利润作为盈余质量度量指标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寻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企业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与盈余质量存在相关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盈余质量低于不存在内控缺陷的企业。研究结果能对盈余质量的判断提供新途径和方法,为相关部门完善内控缺陷披露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控缺陷 盈余质量 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制度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程程 程小可 王芯卉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8-144,共7页
本文以沪深主板上市公司实施《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为背景,就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制度实施效果及其制约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由于监管力度宽松,现阶段上市公司内控缺陷披露及其缺陷类型的划分不能客观地反映披露公司内... 本文以沪深主板上市公司实施《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为背景,就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制度实施效果及其制约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由于监管力度宽松,现阶段上市公司内控缺陷披露及其缺陷类型的划分不能客观地反映披露公司内部控制的真实状况,且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行为存在倒置趋势。上述结论为中国上市公司披露其内部控制缺陷的动机提供新的经验证据,同时为监管者、投资者在制定相关制度以及投资决策方面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内控缺陷 信息披露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盈余管理和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基于强制性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尹律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3-89,共7页
盈余管理是影响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的因素之一。学界已证明内部控制对于盈余管理发生作用,却没有深入研究盈余管理对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乃至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的反作用。本文以沪深证券市场2013至2014年纳入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 盈余管理是影响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的因素之一。学界已证明内部控制对于盈余管理发生作用,却没有深入研究盈余管理对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乃至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的反作用。本文以沪深证券市场2013至2014年纳入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范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盈余管理对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越不透明。该结论为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经验证据,为内部控制信息质量的完善和优化提供理论引导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控缺陷 认定标准 信息披露 盈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