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膨胀颗粒污泥床厌氧反应器原废水循环启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健峰 王强 +7 位作者 田光亮 赵兴玲 柳静 王昌梅 刘士清 杨红 尹芳 张无敌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7-81,共5页
在室温条件下,以水葫芦汁液为废水来源,对自行设计的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厌氧反应器进行原废水循环启动实验。结果表明:在启动运行65d后,进水有机负荷可以达到7kg/(m^3·d)左右,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容积产气率达到1.35m^3/(m^3&#... 在室温条件下,以水葫芦汁液为废水来源,对自行设计的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厌氧反应器进行原废水循环启动实验。结果表明:在启动运行65d后,进水有机负荷可以达到7kg/(m^3·d)左右,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容积产气率达到1.35m^3/(m^3·d),甲烷体积分数达到61%,颗粒污泥粒径达到2~4mm。因此,EGSB厌氧反应器的原废水循环启动方式是可行的,对水葫芦汁液的降解是高效的,为EGSB厌氧反应器的工程应用提供一种新的启动方式,也为水葫芦汁液的能源化利用提供了一套高效、节能的厌氧发酵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颗粒污泥厌氧反应器 水葫芦汁液 原废水循环启动 厌氧消化 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环流颗粒污泥床硝化反应器的氮损失(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卢刚 郑平 +1 位作者 胡宝兰 金仁村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3-328,共6页
对内环流颗粒污泥床硝化反应器的氮损失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氨逃逸是氮损失的主要致因.基于双膜理论和热力学原理,构建了氨逃逸的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氨逃逸的影响因子.该模型预测值与反应器实际运行过程中实测的氮损失量基本吻合.... 对内环流颗粒污泥床硝化反应器的氮损失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氨逃逸是氮损失的主要致因.基于双膜理论和热力学原理,构建了氨逃逸的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氨逃逸的影响因子.该模型预测值与反应器实际运行过程中实测的氮损失量基本吻合.进一步对影响氨逃逸的因素进行了参数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pH值对氨逃逸速率的影响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环流颗粒污泥硝化反应器 氮损失 氨逃逸 动力学模型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内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章文菁 张朝升 方茜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22,共5页
以絮状活性污泥为种泥,以模拟城市生活污水为处理废水,在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内进行污泥的驯化和培养,通过控制运行条件在SBR内成功实现了NO2--N的积累和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实验结果表明,NO2--N积累阶段,控制温度(31±1)℃... 以絮状活性污泥为种泥,以模拟城市生活污水为处理废水,在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内进行污泥的驯化和培养,通过控制运行条件在SBR内成功实现了NO2--N的积累和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实验结果表明,NO2--N积累阶段,控制温度(31±1)℃、曝气量40~45L/h、污泥泥龄9~15d,SBR内NO2--N积累率可达95%~96%。培养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平均粒径为3~5mm,用其进行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实验,一个反应周期5h结束后SBR出水的COD,NH4+-N,TN去除率分别达92%,95%,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同步硝化硝化 污泥泥龄 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 驯化 好氧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氧环境两级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
4
作者 王海会 董春娟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研究了微氧条件下两级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对焦化废水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一、二级反应器的氧化还原电位在0^+15mV和+60^+80mV时系统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均为90%,系统出水COD和NH3-N质量浓度分别为100~150m g/L和20m g/L;在运行过... 研究了微氧条件下两级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对焦化废水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一、二级反应器的氧化还原电位在0^+15mV和+60^+80mV时系统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均为90%,系统出水COD和NH3-N质量浓度分别为100~150m g/L和20m g/L;在运行过程中未添加碱和碳源的条件下,两级反应器出水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m g/L和144m g/L,说明出水亚硝酸盐积累明显。颗粒污泥微氧条件下的累计产甲烷量比厌氧条件下增加了一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氧环境 两级膨胀颗粒污泥反应器 焦化废水 短程硝化硝化 颗粒污泥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硝化反应器过程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郑平 金仁村 卢刚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20,共7页
采用脉冲刺激响应技术对内循环颗粒污泥床短程硝化反应器进行了示踪试验,结果表明反应器循环区的串联级数N为1.02,流态接近全混流反应器(CSTR),反应器沉淀区的分散数D/uL为0.00148,流态接近平推流反应器(PFR),整个反应器的流动模型可以... 采用脉冲刺激响应技术对内循环颗粒污泥床短程硝化反应器进行了示踪试验,结果表明反应器循环区的串联级数N为1.02,流态接近全混流反应器(CSTR),反应器沉淀区的分散数D/uL为0.00148,流态接近平推流反应器(PFR),整个反应器的流动模型可以表示为全混流反应器和平推流反应器的串联组合.对内循环颗粒污泥床短程硝化反应器曝气过程中的氨逃逸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氨逃逸的动力学模型,测得稳态运行时氨逃逸系数KNH3为0.692 L?h-1.通过物料平衡,建立了内循环颗粒污泥床短程硝化反应器的过程动力学模型,测得稳态运行时的模型参数:氨氮最大比去除速率νmax=8.13mg NH4+-N?(g MLSS)-1?h-1、饱和常数KS=1.73 mg NH4+-N?L-1,动力学模型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两者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颗粒污泥床短程硝化反应器 流动模型 氨逃逸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悬浮颗粒污泥床同时反硝化产甲烷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迟文涛 江瀚 王凯军 《中国沼气》 2007年第3期10-13,共4页
利用厌氧悬浮颗粒污泥床反应器,以自配水为基质,通过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和产甲烷作用成功实现了在单级反应器中去除硝酸盐和水中有机质的目的。反应器开始接种的污泥是产甲烷颗粒污泥,通过不断提高进水中硝酸盐的浓度,使厌氧颗粒污泥逐... 利用厌氧悬浮颗粒污泥床反应器,以自配水为基质,通过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和产甲烷作用成功实现了在单级反应器中去除硝酸盐和水中有机质的目的。反应器开始接种的污泥是产甲烷颗粒污泥,通过不断提高进水中硝酸盐的浓度,使厌氧颗粒污泥逐渐适应水中的硝酸盐,反硝化剩余的有机碳源转化为甲烷气体。在硝酸盐负荷为0.75 kgNO3--N.m-3d-1和COD负荷为14.1 kgCOD.m-3d-1的稳态下,硝酸盐和有机碳的去除率分别为99.5%和90.1%以上。对反应器产生的气体所进行的气体组成测试表明,加入的硝酸盐全部转化为氮气,这一结果表明发生了真正的反硝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 产甲烷 厌氧循环悬浮颗粒污泥 硝化产甲烷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颗粒污泥技术在高效厌氧反应器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永红 贺延龄 +1 位作者 李耀中 谭华安 《中国沼气》 2005年第2期3-6,36,共5页
近年来,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发展了以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等为代表的第三代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本文从反应器的宏观动力学的角度,从强化厌氧反应器内传质条件与流动状态... 近年来,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发展了以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等为代表的第三代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本文从反应器的宏观动力学的角度,从强化厌氧反应器内传质条件与流动状态的合理设计两个方面,探讨总结了悬浮颗粒污泥技术在这类反应器的设计思路,最后展望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设计 技术 悬浮 厌氧膨胀颗粒污泥 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高效厌氧反应器 应用 宏观动力学 合理设计 流动状态 设计思路 发展前景 研究领域 第三代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 被引量:35
8
作者 吴莉娜 徐莹莹 +3 位作者 史枭 杨天学 彭永臻 张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7-593,共7页
为解决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污染物对微生物的毒性抑制、生物处理出水有机物或氮不达标及投加碳源成本高的问题,采用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A/O(缺氧/好氧)反应器-ANAMMOXR(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工艺,通过短程硝化-ANAMMOX(厌氧氨氧化)深度... 为解决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污染物对微生物的毒性抑制、生物处理出水有机物或氮不达标及投加碳源成本高的问题,采用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A/O(缺氧/好氧)反应器-ANAMMOXR(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工艺,通过短程硝化-ANAMMOX(厌氧氨氧化)深度处理实际垃圾渗滤液与生活污水混和液(体积比为1∶10),其ρ(CODCr)、ρ(NH4+-N)和ρ(TN)分别为(750±30)(290±10)和(300±10)mg/L,试验共进行90 d.结果表明:CODCr、NH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88%±1%、95%±1%和91%±1%,最终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67±5)(15±2)和(35±5)mg/L,满足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的排放要求.A/O反应器中的ρ(FA)(FA为游离氨)在0.21~1.38 mg/L之间,可抑制NOB(硝酸细菌),使AOB(氨氧化细菌)成为优势菌种,从而实现并维持NO_2^--N积累率(70%~96%)较高的短程硝化,继而在ANAMMOXR中通过ANAMMOX去除残余NH4+-N和NO_2^--N,实现系统对氮的深度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短程硝化 厌氧氨氧化 上流式厌氧污泥 缺氧-好氧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AR中同步脱氮好氧颗粒污泥的菌种特性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凤林 王芳 +3 位作者 张兴文 柳丽芬 齐爱玖 宫正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8-221,共4页
采用气提式内循环间歇反应器进行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用分批培养法对好氧颗粒污泥中具有脱氮作用的菌种进行分离纯化.对各菌种进行了鉴别,通过培养过程中对氧气条件的控制,考察了各菌种反硝化生长特性和需氧性.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纯化... 采用气提式内循环间歇反应器进行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用分批培养法对好氧颗粒污泥中具有脱氮作用的菌种进行分离纯化.对各菌种进行了鉴别,通过培养过程中对氧气条件的控制,考察了各菌种反硝化生长特性和需氧性.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纯化培养可得到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以及兼性亚硝化菌和硝化菌,分离得到的反硝化菌在有氧反硝化条件下能够生长,因此好氧颗粒污泥中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较强的适应性,从侧面体现出好氧颗粒污泥微观结构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内循环间歇反应器 同步脱氮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水处理硝酸盐异化还原与厌氧氨氧化/反硝化耦合工艺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瑞强 周鑫 牛冰心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93-1605,共13页
采用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EGSB)处理含COD、氨氮和硝氮的模拟废水,旨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中快速构建厌氧氨氧化(Anammox)运行工艺。通过接种少量Anammox污泥和逐步提高氨氮浓度的操作方式,在连续运行58d后,系统成功启动Anammo... 采用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EGSB)处理含COD、氨氮和硝氮的模拟废水,旨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中快速构建厌氧氨氧化(Anammox)运行工艺。通过接种少量Anammox污泥和逐步提高氨氮浓度的操作方式,在连续运行58d后,系统成功启动Anammox反应,此时的总氮和COD去除率稳定在97%和98%以上。物料衡算显示,Anammox反应途径对氮的去除贡献逐渐增加,硝酸盐异化还原(DNRA)耦合Anammox和反硝化共同促进了系统的同步脱氮除碳。对微生物群落分析发现,Candidatus Kuenenia相对丰度由0.27%快速升高至35.87%,DNRA菌(Ignavibacterium、Thermogutta)及反硝化菌(Azospira、Gp3)在体系内共存。通过基因注释法,检测出了Anammox、DNRA、硝酸盐还原及亚硝酸盐还原关键基因。运行过程中,颗粒污泥颜色变红且粒径增大;胞外聚合物(EPS)分析表明多糖(PS)和蛋白质(PN)含量增加而PN/PS下降;三维荧光光谱发现腐殖酸类物质增多。研究结果为高浓度有机含氮废水高效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工艺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颗粒污泥反应器 高浓度有机含氮废水 硝酸盐异化还原 厌氧氨氧化 硝化 耦合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1-A/O-UASB2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莉娜 史枭 +2 位作者 张杰 杨天学 彭永臻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31-1336,共6页
针对传统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TN去除率低、投加碳源成本高的问题,采用UASB1-A/O-UASB2(单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缺氧/好氧+后置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工艺处理实际垃圾渗滤液,实现NH4^+-N和TN的同步深度脱除,并且定量解析了A/O反应器实现... 针对传统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TN去除率低、投加碳源成本高的问题,采用UASB1-A/O-UASB2(单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缺氧/好氧+后置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工艺处理实际垃圾渗滤液,实现NH4^+-N和TN的同步深度脱除,并且定量解析了A/O反应器实现并维持稳定短程硝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以V(垃圾渗滤液)∶V(生活污水)为1∶5的混合液作为进水,其ρ(CODCr)、ρ(TN)和ρ(NH4+-N)分别为1 700-1 800、660-700和650-680 mg/L,最终出水CODCr、TN和NH4^+-N去除率均在95%以上,出水ρ(TN)为38 mg/L,满足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的排放要求.在好氧反应器中,FA(游离氨)与FNA(游离亚硝酸)对NOB(硝化细菌)的联合抑制作用是实现NO2^--N积累率稳定在80%以上的主要原因,而产生的NO2^--N和NO3^--N可在UASB2中以难降解的有机物为碳源,通过反硝化途径被去除.研究显示,组合系统可实现对TN的深度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短程硝化 上流式厌氧污泥 缺氧/好氧反应器 游离氨 游离亚硝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SB-MBR组合工艺处理糖蜜发酵废水效能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高靖伟 赫婷婷 +2 位作者 程翔 封莉 张立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16-1422,共7页
实验采用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与好氧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工艺对糖蜜发酵废水进行处理.重点考察了组合工艺对发酵废水的处理效能,包括甲烷的产生效率、污染物(COD、NH4+-N和TN)的去除效能.实验结果表明:控温条件下[... 实验采用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与好氧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工艺对糖蜜发酵废水进行处理.重点考察了组合工艺对发酵废水的处理效能,包括甲烷的产生效率、污染物(COD、NH4+-N和TN)的去除效能.实验结果表明:控温条件下[(35±1)℃]、进水COD约为2250mg/L、p H在为6.0左右时,EGSB对发酵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75.6%,甲烷的容积产气速率为0.48m3/(m3·d).MBR在溶解氧(DO)为1~2mg/L左右时,采用曝气-搅拌交替运行方式处理EGSB出水,可以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并且在曝气3h-搅拌1h交替运行条件下,NH4+-N、TN去除率分别为85.13%、58.57%,而最终COD去除率达到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废水 膨胀颗粒污泥 膜生物反应器 同步硝化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SB-CASS工艺处理头孢类抗生素生产废水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友强 方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2-124,共3页
头孢类抗生素的原料药和粉针制剂的生产废水属于高浓度的难生化降解的有机废水,其主要污染成分有甲醇、一甲胺、二甲胺、二甲基甲酰胺(DMF)等。介绍了EGSB-CASS(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组合工艺在常温下处理制药废... 头孢类抗生素的原料药和粉针制剂的生产废水属于高浓度的难生化降解的有机废水,其主要污染成分有甲醇、一甲胺、二甲胺、二甲基甲酰胺(DMF)等。介绍了EGSB-CASS(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组合工艺在常温下处理制药废水的工程应用,运行结果表明:在10~30℃,进水COD为3500~5400mg·L-3的情况下,COD的去除率约为90%,EGSB的有机容积负荷可达1.6kg·m-3·d-1,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87-1996)生物制药行业二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甲酰胺 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反应器 循环式活性污泥 化学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