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化启动对内循环生物流化床硝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温沁雪 施汉昌 +2 位作者 陈志强 周延俊 郭玉凤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8-302,共5页
通过改变内循环生物流化床的启动水质,提高N/C组成以强化流化床后期的硝化作用.结果表明,高N/C和低进水COD强化启动后处理生活污水,在HRT为2h时,可以同时高效去除COD和氨氮,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为74%.耗氧速率试验表明,强化启动后,流化床... 通过改变内循环生物流化床的启动水质,提高N/C组成以强化流化床后期的硝化作用.结果表明,高N/C和低进水COD强化启动后处理生活污水,在HRT为2h时,可以同时高效去除COD和氨氮,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为74%.耗氧速率试验表明,强化启动后,流化床中生物膜的异养菌活性大幅度降低,氨氧化细菌活性明显提高,硝化细菌活性变化不大.对反应系统微生物醌进行的跟踪分析表明,强化启动后,生物膜中的硝化细菌数量明显增加,微生物种群的分布均匀性变化较小,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扫描电镜观察显示,低N/C启动条件下,生物膜厚且致密,异养菌所占比例高;高N/C启动条件有利于硝化细菌的生长,生物膜相对稀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生物流化床 硝化作用 耗氧速率 生物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处理废水参数选择 被引量:5
2
作者 温沁雪 施汉昌 陈志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1-723,共3页
为了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综述了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在运行过程中关键参数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指导实际处理过程中如何选择水力停留时间、载体和接种污泥投加量以使反应器快速启动,以及如何控制气含率、载体投加量和生物膜特性等参... 为了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综述了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在运行过程中关键参数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指导实际处理过程中如何选择水力停留时间、载体和接种污泥投加量以使反应器快速启动,以及如何控制气含率、载体投加量和生物膜特性等参数.反应器启动阶段建议采用<0.5h的水力停留时间和低接种污泥浓度.在一定范围内较高的载体投加量有助于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生物流化床 关键参数 气含率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向流内循环生物流化床的生物硝化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文英 袁林江 +1 位作者 彭党聪 王志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2000年第2期172-174,共3页
采用下向流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对其硝化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容积负荷高达 2 kg NH+ 4 - N/m3· d,对 NH+ 4 - N去除率在 90 %以上 .抗冲击能力强及出水稳定 .流化床内液体循环速度和供气量对处理效果有一定影... 采用下向流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对其硝化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容积负荷高达 2 kg NH+ 4 - N/m3· d,对 NH+ 4 - N去除率在 90 %以上 .抗冲击能力强及出水稳定 .流化床内液体循环速度和供气量对处理效果有一定影响 .最大循环速度和膨胀率分别为 0 .6cm/s和 1 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向流内循环生物流化床 硝化作用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结构内循环生物流化床的流体力学特性试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5
4
作者 黄鑫 倪晋仁 +1 位作者 李敏 薛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0-92,共3页
建立小型试验模型,利用粒子成像测速(PIV)技术对模型4个工况的流场进行测量。然后对其中3个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对数值模拟和试验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证明用数值计算方法来模拟生物流化床流体力学特性的可行性。
关键词 内循环生物流化床 粒子成像测速 流场 流体力学特性 生物流化床 数值模拟 特性试验 新型结构 内循环 数值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油脂废水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志东 董业斌 +3 位作者 李娜 张勇 魏莉 张洪林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7-61,共5页
针对前人应用的三相内循环流化床作了结构上的优化和创新,并制作了9套新型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处理油脂废水,分别考察了处理废水过程中载体、水力停留时间、pH值、水力负荷、曝气量等操作因素对处理效果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该新型... 针对前人应用的三相内循环流化床作了结构上的优化和创新,并制作了9套新型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处理油脂废水,分别考察了处理废水过程中载体、水力停留时间、pH值、水力负荷、曝气量等操作因素对处理效果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该新型流化床处理油脂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为:陶粒为最佳载体,pH值6.8—7.8,水力停留时间2.5—3.7 h,曝气量1.0—1.6 L/min,在油脂质量浓度较大时有必要适当添加表面活性剂增加其生物降解程度。该生物流化床具有很强的抗水力负荷及油脂质量浓度负荷冲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生物流化床 载体 生物 油脂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活性炭生物流化床处理农药生产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勇 崔康平 洪天求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48,共4页
采用内循环活性炭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处理某农药厂生产废水,通过试验研究了该反应器在室温条件下处理农药生产废水的性能。结果表明:当进水pH值控制在7.0~7.5、水力停留时间为6h、曝气量控制在使活性炭处于流化状态时,CODCr的去除率为50%... 采用内循环活性炭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处理某农药厂生产废水,通过试验研究了该反应器在室温条件下处理农药生产废水的性能。结果表明:当进水pH值控制在7.0~7.5、水力停留时间为6h、曝气量控制在使活性炭处于流化状态时,CODCr的去除率为50%,总氮的去除率为32.33%,同时可生化性明显提高,生物毒性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活性炭 内循环生物流化床 农药生产废水 可生化性 生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启动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邓洪权 潘永亮 杨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2-15,共4页
本文分别考察了空气流量、水力停留时间、接种污泥浓度及微量元素等因素对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启动挂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0 .384L/ min的空气流量对生物膜的培养有利 ;低于 4小时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利于启动挂膜 ;较少的接种... 本文分别考察了空气流量、水力停留时间、接种污泥浓度及微量元素等因素对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启动挂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0 .384L/ min的空气流量对生物膜的培养有利 ;低于 4小时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利于启动挂膜 ;较少的接种污泥浓度有利于启动挂膜 ,快速排泥的方法能保证反应器启动成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 启动挂膜 反应器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好氧生物流化床处理糖业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田雪莲 胡堃 +1 位作者 郭勇 黄卫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6,共4页
应用内循环好氧生物流化床对CODCr和NH3-N质量浓度分别为350—580mg/L和7-12mg/L的甘蔗制糖废水进行处理。以人工合成的高分子颗粒作生物膜载体,通过改变空气流量和水力停留时间,考察不同操作条件下对不同浓度废水的COD。和NH3-N去除... 应用内循环好氧生物流化床对CODCr和NH3-N质量浓度分别为350—580mg/L和7-12mg/L的甘蔗制糖废水进行处理。以人工合成的高分子颗粒作生物膜载体,通过改变空气流量和水力停留时间,考察不同操作条件下对不同浓度废水的COD。和NH3-N去除效果。试验表明,在进气量为40L/h、水力停留时间为3-4h的条件下,CODCr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7%和86.5%,出水CODCr和NH3-N稳定在60mg/L和2ms/L以下,表明采用内循环好氧生物流化床处理糖业废水具有良好的效果.为糖业废水的高效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好氧生物流化床 糖业废水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气射流内循环厌氧流化床中复杂化工废水的催化还原过程 被引量:6
9
作者 韦朝海 邓志毅 +2 位作者 周秀峰 吴超飞 韦哲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139-3146,共8页
针对集约化化工园区排放的高浓度、高色度、高时变性及难降解性复杂化工废水,自行研制了处理能力为24m3.d-1、内置Fe0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生物气射流内循环厌氧流化床,研究了新型反应器及其工艺对该废水预处理的催化还原过程及运行参数。... 针对集约化化工园区排放的高浓度、高色度、高时变性及难降解性复杂化工废水,自行研制了处理能力为24m3.d-1、内置Fe0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生物气射流内循环厌氧流化床,研究了新型反应器及其工艺对该废水预处理的催化还原过程及运行参数。结果表明:以射流的方式使生物气和废水在反应器内主动循环,使催化剂、活性炭、污泥与废水之间保持良好的接触传质,通过产氢、絮凝和提供营养等方式强化厌氧反应过程。在回流比为2、环境温度为23~34℃及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2~24h的条件下,当进水容积负荷为0.874~2.996kgCOD.m-3.d-1和色度为250~2000倍时,其COD和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26.2%和70.8%;出水pH稳定在6~8之间,原废水BOD/COD值由0.26±0.04提高到0.43±0.03。该新型反应器及工艺在实现部分有机负荷去除的同时明显改善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可作为复杂化工有机废水的高效预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生物气射流内循环厌氧流化床 复杂化工有机废水 Fe^0颗粒 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沼气池—生物流化床处理生活污水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振鹏 蒋文举 颜永华 《中国沼气》 2003年第2期23-25,共3页
为解决厌氧出水达标的问题寻找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以厌氧沼气池和三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联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同时对联合工艺的特点、运行处理效果进行了简要介绍。这种联合工艺对中小城市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厌氧消化池 三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 城市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断面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内流动状况的数值模拟
11
作者 张玉魁 石桂芳 施汉昌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07-810,共4页
根据蜂窝断面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内混合液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利用Fluent软件对反应器内的流动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Fluent的前处理软件Gambit完成流化床的三维模型,利用Fluent主程序解析计算,并利用后处理软件实... 根据蜂窝断面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内混合液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利用Fluent软件对反应器内的流动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Fluent的前处理软件Gambit完成流化床的三维模型,利用Fluent主程序解析计算,并利用后处理软件实现计算结果的显示。模拟计算结果获得了反应器内静压力、静压差的变化规律,得到了液体循环速度、气含率沿纵向及横断面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断面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 数值模拟 静压差 液体循环速度 气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含氯漂白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谢澄 陈中豪 +1 位作者 疏明君 李友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7-30,共4页
在实验室采用自行设计的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含氯漂白废水,经过40天左右的驯化,CODCr、BOD5去除率均达到70%以上,色度去除达约为70%,AOX去除率约为60%。后续进行絮凝处理,可以使该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另外还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 在实验室采用自行设计的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含氯漂白废水,经过40天左右的驯化,CODCr、BOD5去除率均达到70%以上,色度去除达约为70%,AOX去除率约为60%。后续进行絮凝处理,可以使该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另外还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气体流量对流化床处理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 含氯漂白废水 生化处理 氧传递效率 造纸工业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流化床氨氮废水处理过程自抗扰控制系统研究
13
作者 田英 张慧妍 翁贻方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34-38,共5页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氨氮废水处理过程的时间常数长达1 800 s,并有不确定性,是一类生化机理复杂、难以取得好的控制效果的对象.以该过程的主导数学模型为基础,用仿真方法研究自抗扰控制,以达到在有外扰和内扰时,出水氨氮浓度稳定达标...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氨氮废水处理过程的时间常数长达1 800 s,并有不确定性,是一类生化机理复杂、难以取得好的控制效果的对象.以该过程的主导数学模型为基础,用仿真方法研究自抗扰控制,以达到在有外扰和内扰时,出水氨氮浓度稳定达标和节能的目的.对控制器进行限幅,并整定一阶自抗扰控制器的各参数,获得给定阶跃和扰动阶跃输入下稳态误差为零、无超调,调整时间小于等于2 000 s的性能,对内扰和外扰都有较强的鲁棒性.自抗扰控制器的这一特性能克服被控对象模型不精确或不确定问题,从而可工程应用于生物流化床氨氮废水处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扰控制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 氨氮浓度 暂态性能 稳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碱液吸收/厌氧-好氧生物转化脱硫的非稳态工艺与产物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娟 曹媛 钟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44-50,10,共7页
针对微生物烟气脱硫工艺的工业应用问题,设计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和内循环生物流化床串联反应器并用于烟气碱吸收预处理废水的生物转化,考察了进水负荷波动、设备应急停运等非稳态工况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脱硫产物的特性。结果表明... 针对微生物烟气脱硫工艺的工业应用问题,设计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和内循环生物流化床串联反应器并用于烟气碱吸收预处理废水的生物转化,考察了进水负荷波动、设备应急停运等非稳态工况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脱硫产物的特性。结果表明:串联反应器连续稳定运行30天,系统负荷达5.8 kgCOD m3d1和1.8 kgSO42-m3d1,平均SO42去除效率、有机物去除效率和最高单质硫产率分别为92%、90%和76%;串联体系具有良好的抗负荷冲击能力;系统停运26天,8天内恢复性能。说明系统能满足实际运行中间歇操作和负荷适当波动情况。脱硫产物主要由单质硫组成,还含有少量蛋白质、SO42、Cl、S2、SO32和Na+等水溶性组分,是一种不同于普通硫磺的生物硫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烟气脱硫 烟气预处理废水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内循环生物流化床 非稳态 负荷冲击 应急停运 生物硫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工程2008年(第36卷)第1—12期(总第227—238期)总目次
15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9-92,共14页
关键词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 陆恩 热泵系统 塔器技术 多效蒸馏工艺 碱性废水 废碱水 传热实验 化学工程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其他
16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1999年第5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去除率 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 生活污水 环境科学 厌氧膨胀床反应器 厌氧处理 环境工程学 资源化 技术研究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