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规制下“内循环”产能模式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昕 汪萍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100,共25页
面对国际市场竞争、经济结构转型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发展特征,中国工业如何实现出口产品由“量”向“质”稳步转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文章在产能协调理论和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构建均衡数量模型刻画“内循环”... 面对国际市场竞争、经济结构转型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发展特征,中国工业如何实现出口产品由“量”向“质”稳步转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文章在产能协调理论和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构建均衡数量模型刻画“内循环”产能模式内涵,以及出口产品质量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门槛模型检验2010—2020年环境规制下“内循环”产能与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在遵循环境规制要求的前提条件下,“内循环”产能模式对制造业出口质量具有推进效应,但地区“内循环”产能模式存在阶段性发展过程。第二,科技创新虽然能够优化“内循环”产能模式中产能质量和产能规模的均衡关系,实现出口产品质量的持续优化,但生产资本分配特征和地区经济偏好仍是“内循环”产能模式的质量要素优化的主要制约因素。第三,环境规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赋能能够有效加速“内循环”产能模式的产品质量优化进程,避免产能质量与产能规模结构失衡。文章为中国制造业实现出口产品质量持续优化提供理论和经验证据,加强政府对市场资源规划和宏观调控政策制定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产能模式 出口产品质量 环境规制 门槛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关键技术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崔凯 汪翔 +7 位作者 魏泽能 陆剑锋 李海洋 赖年悦 徐薇 卢文轩 蒋阳阳 李正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7期86-91,共6页
针对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IPA)的现有水平,阐述了IPA应用规模,并开展了IPA养殖槽和净化区功能试验,最后对IPA养殖水产品进行了品质分析。
关键词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IPA)模式 关键技术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殖模式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营养品质及特征风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韦毓 翁旭东 +5 位作者 于瑾 高阳 应晓国 余林 胡家杰 曾妮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252,共10页
为研究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条件下鲫鱼的营养品质及特征风味,对鲫鱼形体、基础营养成分、蒸煮损失和持水力、肌肉蛋白质消化率、氨基酸、脂肪酸和挥发性化合物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跑道组和池塘组鲫鱼的... 为研究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条件下鲫鱼的营养品质及特征风味,对鲫鱼形体、基础营养成分、蒸煮损失和持水力、肌肉蛋白质消化率、氨基酸、脂肪酸和挥发性化合物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跑道组和池塘组鲫鱼的形体指标和基础营养成分具有较大差异,其中跑道组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同时两种养殖模式下鲫鱼的蒸煮损失和持水力相接近。跑道组鲫鱼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池塘组鲫鱼(P<0.05)。游离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跑道组鲫鱼中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和甜味氨基酸(谷氨酸和丙氨酸等)含量均显著高于池塘组(P<0.05),因此跑道组鲫鱼可能具有更佳的风味。此外两种养殖模式下鲫鱼肌肉氨基酸组成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跑道组鲫鱼不饱和脂肪酸含量(4.8038 g/100 g)高于池塘组(1.4111 g/100 g)。基于GC-IMS结果可知,两种养殖模式下鲫鱼的挥发性化合物具有显著差异。通过层次聚类热图分析从57种挥发性化合物中筛选出了33种特性差异标记物用以区分不同养殖模式下的鲫鱼。研究结果表明,池塘内循环流水跑道养殖在一定程度上对鲫鱼营养品质和特征风味有所改善,可以通过GC-IMS技术进行有效快速鉴别,同时阐明了风味感官差异的物质基础,为淡水鱼养殖模式选择和产品定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 传统池塘养殖模式 跑道养殖模式 鲫鱼 营养品质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海县推广内循环对虾养殖模式开辟新开地
4
作者 徐鹏飞 《现代渔业信息》 2003年第4期12-12,共1页
海水养殖高科技封闭式内循环集约化养殖在宁海县已实施两年,2001年实施总面积约70亩,分布在越溪、明港两地,通过验收时亩产达到780kg。2002年总面积扩大到120亩,分3个试验点。经专家验收结果,亩产达到1,000kg。为传统养殖80kg的10多倍,... 海水养殖高科技封闭式内循环集约化养殖在宁海县已实施两年,2001年实施总面积约70亩,分布在越溪、明港两地,通过验收时亩产达到780kg。2002年总面积扩大到120亩,分3个试验点。经专家验收结果,亩产达到1,000kg。为传统养殖80kg的10多倍,开创了历史上最好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海县 封闭式内循环养殖模式 对虾 养殖技术 海水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水和内循环的南美白对虾标粗试验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乔凤禄 徐爱玲 +2 位作者 李慧娟 宋琪 蒋敏 《水产养殖》 CAS 2021年第6期14-20,共7页
为比较循环水和内循环系统对南美白对虾标粗过程影响的理化因子差异,在厂内水泥池分别用循环水和内循环模式进行了对虾标粗过程的试验。结果表明,循环水和内循环养殖模式都有着需水量较少、能耗低、对环境无害等优势,但内循环养殖模式... 为比较循环水和内循环系统对南美白对虾标粗过程影响的理化因子差异,在厂内水泥池分别用循环水和内循环模式进行了对虾标粗过程的试验。结果表明,循环水和内循环养殖模式都有着需水量较少、能耗低、对环境无害等优势,但内循环养殖模式独立运行单元,可防止外源致病菌侵入,其成本低,管理和运行方便,无须外加有机碳源,降低弧菌爆发风险;循环水养殖和内循环系统2种模式在标粗中对于温度、溶解氧、pH值和浊度的影响差异不大;与循环水养殖模式相比,标粗前期内循环系统中的氨氮和亚硝氮值偏高,中后期2种养殖模式产生的氨氮和亚硝氮值趋于一致,内循环系统的COD含量低,TN含量明显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内循环模式 循环模式 标粗过程 对虾生长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池塘养殖模式水质因子和浮游植物群落比较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雷鸣 原居林 +5 位作者 倪蒙 刘梅 郭爱环 练青平 王海洋 顾志敏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7-326,共10页
为揭示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IPA)池塘和传统池塘养殖模式浮游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开展了对两种模式水质、浮游植物群落的监测。结果表明,IPA模式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4种(属),传统池塘养殖模式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9种(属),且IPA模式池... 为揭示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IPA)池塘和传统池塘养殖模式浮游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开展了对两种模式水质、浮游植物群落的监测。结果表明,IPA模式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4种(属),传统池塘养殖模式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9种(属),且IPA模式池塘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为113.55×10^6 ind·L^-1和52.79 mg·L^-1,均高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的78.37×10^6 ind·L^-1和23.22 mg·L^-1。IPA模式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3.80,Margalef指数(D)平均值为2.25,均高于传统池塘;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IPA模式影响浮游植物的主要驱动因子有水温、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总有机碳,而传统池塘养殖模式影响浮游植物的主要驱动因子有总氮、总磷、总氨氮、亚硝态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 浮游植物群落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养殖模式水质因子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雷鸣 原居林 +4 位作者 倪蒙 刘梅 郭爱环 练青平 顾志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37-545,共9页
【目的】为揭示IPA模式和UPA模式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以及微生物群落和水质因子的关系,2018年5—12月在浙江湖州某家庭农场开展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IPA)和传统池塘(UPA)水质和微生物群落的监测。【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 【目的】为揭示IPA模式和UPA模式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以及微生物群落和水质因子的关系,2018年5—12月在浙江湖州某家庭农场开展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IPA)和传统池塘(UPA)水质和微生物群落的监测。【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对IPA模式和UPA模式水体微生物的16S rRNA基因的两个高变区(V3-V4)进行测序分析,比较两种养殖模式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结果】结果表明,主要水质指标中,养殖前期IPA模式总氮含量基本和UPA模式一致,养殖后期IPA模式低于UPA模式;养殖期间,IPA模式总磷、氨氮含量始终低于UPA模式。两种模式微生物群落的优势门都为变形菌门;IPA模式微生物群落的的Chao1指数和ACE指数(1524.74和1607.31)低于UPA模式(2635.61和2723.95),Shannon多样性指数(5.22)低于UPA模式(6.30),Simpson指数(0.02)高于UPA模式(0.01);IPA模式影响微生物群落的水质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亚硝态氮和总氨氮,而UPA模式影响微生物群落的水质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总有机碳和亚硝态氮。【结论】养殖期间,IPA模式水质优于UPA模式,两种模式的优势微生物群落一致,但UPA模式的微生物生物量和种类高于IPA模式,且不同模式影响优势微生物的水质因子不同,因此要有针对性调节不同养殖模式水质,以改善养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 水质因子 微生物群落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进湖南,探讨千亿级渔业产业,一场属于湖南水产养殖人的年度盛会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莉莉(文/图) 《当代水产》 2020年第1期73-74,共2页
2019年11月28日,2019第二届中部长沙渔业博览会暨水产养殖产业展览会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世界之窗旁边)盛大启幕。尽管这两天冷空气影响,湖南各地湿冷难耐,但也阻挡不了水产人前进的步伐,来参展的观众依然络绎不绝。据悉,本次展会由淡... 2019年11月28日,2019第二届中部长沙渔业博览会暨水产养殖产业展览会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世界之窗旁边)盛大启幕。尽管这两天冷空气影响,湖南各地湿冷难耐,但也阻挡不了水产人前进的步伐,来参展的观众依然络绎不绝。据悉,本次展会由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湖南省水产学会、仁创会展集团联合举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渔业产业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