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好氧-厌氧复合内循环生物反应器流体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玲 张耀勇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2-55,共4页
对所开发的一种好氧-厌氧复合内循环生物反应器的流体力学特性进行研究,考察表观气速、表观液速、固含率对床层压降、气含率及循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表观气速越大,则床层压降越小、气含率越大、循环量越大;表观液速对床层压降、气含... 对所开发的一种好氧-厌氧复合内循环生物反应器的流体力学特性进行研究,考察表观气速、表观液速、固含率对床层压降、气含率及循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表观气速越大,则床层压降越小、气含率越大、循环量越大;表观液速对床层压降、气含率和循环量的影响不大;固含率越大,则床层压降越大、气含率越低、循环量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 厌氧 内循环生物反应器 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 被引量:21
2
作者 邱宪锋 张建 +2 位作者 高宝玉 张成禄 陈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5-168,共4页
利用筛绢为基材构建内循环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在水力停留时间为6h,膜通量为66.2L/(m2·h)条件下,反应器内的生物动态膜需要120min可以形成.动态膜形成后,反应器对COD、氨氮、总氮(TN)和总磷(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0%... 利用筛绢为基材构建内循环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在水力停留时间为6h,膜通量为66.2L/(m2·h)条件下,反应器内的生物动态膜需要120min可以形成.动态膜形成后,反应器对COD、氨氮、总氮(TN)和总磷(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0%、97.6%、49.2%和83.7%.采用逆出水水流方向曝气进行在线反冲洗,在反冲洗时间为5min,反冲洗曝气强度为3.2m3/(m2·h)的条件下,生物动态膜的再生需要30min即可完成.反应器稳定运行60d,反冲洗周期能够稳定在50h以上.扫描电镜(SEM)观察表明,反冲洗能够有效破坏附着在膜基材上的生物动态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 生活污水 反冲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固体生物质的热解液化 被引量:40
3
作者 戴先文 吴创之 +1 位作者 周肇秋 陈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4-130,共7页
介绍了以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为主体的固体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对气体产物的比较及油产物一般物性和油成分的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 :1)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停留时间会降低油的产率 ,生成过多的不凝气 ;过低的... 介绍了以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为主体的固体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对气体产物的比较及油产物一般物性和油成分的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 :1)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停留时间会降低油的产率 ,生成过多的不凝气 ;过低的温度和加热速率导致严重的碳化 ,同样会降低油产率 ,本实验的最高油产率可达 6 3%。2 )生物质热解油品的物性特点主要包括水分含量较高 ,pH值较低 ,粘度变化范围很大 ,热值与化石燃料相比为低 ,并且油品中因含氧量很高而极不稳定 ,油品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 ,烷烃和非烃占据了相当的比例 ,芳烃和沥青质含量相对较少。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生物 循环流化床 热解液化 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军 江定国 +4 位作者 刘红 何建平 孟光辉 杨晓东 宋玮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1-274,共4页
采用以粉末活性炭(PAC)作为填料的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小区生活污水.该反应器在不人为排泥,不对膜进行任何处理(不空曝、不清洗)的情况下,连续运行100d.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优良(COD<25mg/L,NH4+-N<0.6mg/L,无色无... 采用以粉末活性炭(PAC)作为填料的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小区生活污水.该反应器在不人为排泥,不对膜进行任何处理(不空曝、不清洗)的情况下,连续运行100d.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优良(COD<25mg/L,NH4+-N<0.6mg/L,无色无味,无SS,没有检测出大肠杆菌).PAC不仅改善了膜生物反应器中的污泥混合液的沉淀性能与可过滤性,同时也改善了膜表面滤饼层的水力特性,从而达到了减小膜过滤阻力,延缓膜污染的目的,而且还降低了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粉末活性炭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絮凝反应器对中试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污水的处理效果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文畅 罗国芝 +3 位作者 谭洪新 孙大川 刘冰 张世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4-191,共8页
试验设计了一种生物絮凝反应器,用作中试规模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RAS)的唯一水处理装置,研究其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12、6、4.5、3 h)条件下的运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反应... 试验设计了一种生物絮凝反应器,用作中试规模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RAS)的唯一水处理装置,研究其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12、6、4.5、3 h)条件下的运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反应器可耐受最小HRT为4.5 h,当HRT降低至3 h,反应器发生不可逆的洗出现象而使试验不能继续进行。反应器絮体沉降性能一般,随着HRT的减小(12、6和4.5 h HRT),絮体体积指数(SVI-30)逐渐降低,但是始终大于150 m L/g,为丝状菌膨胀,主要的丝状细菌由TM7 genera incertae sedis逐渐演变为Haliscomenobacter和Meganema菌属,相对丰度逐渐降低。12 h HRT反应器污染物去除率最高。反应器亚硝氮(NO_2^--N)、硝氮(NO_3^--N)在4.5 h HRT出水质量浓度最低,分别为(0.02±0.01)、(1.70±0.06)mg/L;氨氮(total ammonium nitrogen,TAN)、总氮(total nitrogen,TN)、悬浮颗粒物(suspended solids,SS)出水质量浓度在12 h HRT时最低,分别为(0.48±0.05)、(4.47±1.00)、(14.20±8.14)mg/L,同时未造成有机污染。4.5 h HRT对RAS养殖区污染物的控制效果最佳,TAN、NO_2^--N、NO_3^--N、SS质量浓度分别被控制在0.76、0.10、2.95、60.00 mg/L以下。反应器在不同HRT条件下均以异养细菌为主,主要通过同化作用去除TAN,好氧反硝化细菌和厌氧反硝化细菌同时是反应器的优势菌属。反应器可获得较长的稳定运行状态和良好的水处理效果,具有用作RAS核心水处理装置的可行性,该研究可为其在RAS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水处理 生物 生物絮凝反应器 循环水养殖系统 水力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生物反应器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建龙 彭永臻 +2 位作者 王淑莹 高永青 刘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10-1314,共5页
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对象,利用有效容积为12L的间歇式复合生物反应器(填料体积填充比为30%),通过控制ρ(DO)稳定实现了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步硝化反硝化条件下,随着ρ(DO)的升高,亚硝化率逐渐降低,总氮去除率也... 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对象,利用有效容积为12L的间歇式复合生物反应器(填料体积填充比为30%),通过控制ρ(DO)稳定实现了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步硝化反硝化条件下,随着ρ(DO)的升高,亚硝化率逐渐降低,总氮去除率也呈下降趋势.曝气结束,ρ(DO)>4 mg/L时,系统的亚硝化率和总氮去除率均小于50%;当ρ(DO)为2 mg/L,温度维持在(28±1)℃,硝化过程中亚硝化率始终维持在85%以上,ρ(NH_4^+ -N)去除率大于98%,总氮去除率在75%左右.因此,在试验条件下,只要控制曝气量,使得曝气结束时反应器内ρ(DO)为2 mg/L,就可实现稳定的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硝化反硝化 亚硝酸盐积累 复合生物反应器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袁宏林 杜于蛟 +2 位作者 李成成 付莎 刘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3-248,共6页
在传统膜生物反应器(CMBR)的生物反应区内投加一定量的悬浮填料作为生物载体,组成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系统用于处理城市污水.经过连续实验,结果表明:HMBR较CMBR能更有效地去除有机物、氨氮、TN和TP;随着载体上生物膜的形成及增多,T... 在传统膜生物反应器(CMBR)的生物反应区内投加一定量的悬浮填料作为生物载体,组成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系统用于处理城市污水.经过连续实验,结果表明:HMBR较CMBR能更有效地去除有机物、氨氮、TN和TP;随着载体上生物膜的形成及增多,TN和TP去除率显著提高,当生物膜量达到1400mg/L时,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由挂膜前的28.7%和71.2%提高到60.3%和82.3%;HMBR生物脱氮除磷的效果受生物膜量和厚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生物载体 生物 污水处理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的小区污水回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常颖 王宝贞 高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2-156,共5页
采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HMBR)工艺进行了小区污水处理和回用的试验研究 .工艺设计的特点为通过曝气对水流的循环作用实现膜表面截留的污泥与硝化液的自动回流 ,简化A/O系统的运行 .该工艺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系统温度为 2 5℃左右... 采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HMBR)工艺进行了小区污水处理和回用的试验研究 .工艺设计的特点为通过曝气对水流的循环作用实现膜表面截留的污泥与硝化液的自动回流 ,简化A/O系统的运行 .该工艺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系统温度为 2 5℃左右、进水 pH值为 6 1~ 7 0、DO为 1 0~ 1 5mg/L时 ,HMBR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COD、BOD5、NH4+ -N和TN ,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94 5 %、99 3%、99 4 %和 84 7% ,并且膜出水中检测不出SS和大肠菌群 ,浊度 <2NTU .出水满足CJ2 5 1- 89《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经消毒后可用于小区绿化、冲厕、扫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研究 污水回用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HMBR 工艺 污水处理 建筑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的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29
9
作者 王建龙 施汉昌 钱易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1997年第1期6-8,共3页
复合生物反应器中兼有悬浮生长型和附着生长型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容积负荷高,性能稳定,具有很大潜力。文中分析了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的特性,综述了其应用研究现状。
关键词 复合生物反应器 废水处理 生物附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生物反应器硝化反硝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晓英 杨昌柱 +2 位作者 濮文虹 杨群 陈建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16,26,共3页
复合式生物反应器填料内部存在多种多样的微环境类型,从而形成微观的好氧/缺氧/厌氧环境,造成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的发生。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的比基质消耗速率与基质浓度成零级动力学反应。好氧区悬浮污泥比NH3-N... 复合式生物反应器填料内部存在多种多样的微环境类型,从而形成微观的好氧/缺氧/厌氧环境,造成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的发生。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的比基质消耗速率与基质浓度成零级动力学反应。好氧区悬浮污泥比NH3-N降解速率为0.236/d,反硝化速率为0.0627/d;缺氧区悬浮污泥比NH3-N降解速率为0.0973/d,反硝化速率为0.231/d。出水中可以检出大量的亚硝态氮和硝态氮,二者的浓度保持相同的变化趋势,其比值大约为1.78,出现了稳定的NO2--N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生物反应器 硝化 反硝化 降解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丝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景观水体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远红 曹文平 +1 位作者 张永明 张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5-78,81,共5页
为探索景观水体等低污染水体处理方法和竹丝生物载体开发的可行性,以竹丝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低污染景观水体;对外加葡萄糖碳源对COD降解的影响,反应器内生物相,反应器内竹丝填料和活性污泥的作用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向反应器中... 为探索景观水体等低污染水体处理方法和竹丝生物载体开发的可行性,以竹丝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低污染景观水体;对外加葡萄糖碳源对COD降解的影响,反应器内生物相,反应器内竹丝填料和活性污泥的作用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向反应器中补充少量的葡萄糖有利于水体中COD的降解,最佳补充量为0.05g·L-1;而且发现竹丝复合生物反应器中竹丝填料上的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占主导地位;对接种后反应器内指示性微生物观察结果发现,竹丝生物载体是一种能很快吸附和保护接种微生物的材料,非常适合低污染水体的处理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水体 复合生物反应器 竹丝载体 低污染水体 葡萄糖效应 污泥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除磷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迟军 王宝贞 吕斯濠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49,共3页
本文通过对比实验 ,研究了不同工艺组合条件下一体化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 HCMBR)的除磷效果。研究表明 ,在无厌氧段的情况下 ,反应器内保持好氧状态的同时 ,填料内部存在厌氧环境 ,TP的去除率为 2 2 % ;在有厌氧段 ( A/ O)的情况下 ,T... 本文通过对比实验 ,研究了不同工艺组合条件下一体化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 HCMBR)的除磷效果。研究表明 ,在无厌氧段的情况下 ,反应器内保持好氧状态的同时 ,填料内部存在厌氧环境 ,TP的去除率为 2 2 % ;在有厌氧段 ( A/ O)的情况下 ,TP的去除率可达 70 % ;采用化学方法时 ,TP去除率可达 82 .1 % ,但过高的 n( Al3+ ) / n( TP)值将会影响污泥的活性。并且 HCMBR对NH3- N、CODCr、TN等污染物有十分良好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磷 一体化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去除率 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生物反应器的循环时间分布和混合结构模型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学明 黄霄 +2 位作者 马红武 樊菽新 于振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26-336,共11页
利用磁粒子流动跟踪法对搅拌生物反应器的循环时间分布进行测定,并将Rushton径向流桨和两种新型轴向流桨在不同介质粘度和转速下的循环时间分布进行比较和性能评价。建立了单桨搅拌生物反应器的混合结构模型,对循环时间分布数据进行拟合... 利用磁粒子流动跟踪法对搅拌生物反应器的循环时间分布进行测定,并将Rushton径向流桨和两种新型轴向流桨在不同介质粘度和转速下的循环时间分布进行比较和性能评价。建立了单桨搅拌生物反应器的混合结构模型,对循环时间分布数据进行拟合,求得模型参数,进而讨论了不同实验条件下模型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对于非牛顿、高粘度发酵过程,轴向流桨比Rushton桨具有更好的混合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时间 搅拌生物反应器 混合结构 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生物膜反应器同时硝化反硝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石利军 王旭江 +2 位作者 杨凤林 王炳钧 张兴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3-94,105,共3页
研究了循环流软性填料生物膜反应器的同时硝化反硝化。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器中确实存在着同时硝化反硝化现象。考察了碳氮比(C/N)和溶解氧(DO)对同时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在进水COD和NH4+—N浓度为500mg/L、15mg/L时,出水COD、NH4+—N和TN... 研究了循环流软性填料生物膜反应器的同时硝化反硝化。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器中确实存在着同时硝化反硝化现象。考察了碳氮比(C/N)和溶解氧(DO)对同时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在进水COD和NH4+—N浓度为500mg/L、15mg/L时,出水COD、NH4+—N和TN浓度<50mg/L、3.0mg/L、4.5mg/L,COD去除率、硝化率和反硝化率分别达到90%、80%和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性填料 生物反应器 循环 同时硝化反硝化(S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中生物膜的特性 被引量:22
15
作者 赵庆良 黄汝常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7,共4页
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中加入废弃轮胎颗粒作为生物膜载体形成的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 ,在颗粒浓度为 40 g/ L时 ,稳定运行条件下在轮胎颗粒表面可形成约 50 mg/ g的生物膜量 ,即在传统曝气池的 2 0 0 0~ 30 0 0 mg/ L悬浮生长污泥的基础上 ... 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中加入废弃轮胎颗粒作为生物膜载体形成的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 ,在颗粒浓度为 40 g/ L时 ,稳定运行条件下在轮胎颗粒表面可形成约 50 mg/ g的生物膜量 ,即在传统曝气池的 2 0 0 0~ 30 0 0 mg/ L悬浮生长污泥的基础上 ,可增加 2 0 0 0mg/ L的附着生物膜量。此时生物膜的厚度为 2 55μm,其活性以比耗氧速率 (SOUR)表示为 40~ 70 mg/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 生物 反应器 废水处理 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SMBR-IVCW)系统处理混合废水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袁莉英 梁威 +2 位作者 肖恩荣 常军军 吴振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1-365,共5页
本文采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IVCW)组合工艺(SMBR-IVCW)系统,研究了该系统对复合废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当系统进水为CODCr397~890mg.L-1、氨氮9.40~27.1mg.L-1、TP4.30~10.7mg.L-1、TN45.9~75.8mg.L-... 本文采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IVCW)组合工艺(SMBR-IVCW)系统,研究了该系统对复合废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当系统进水为CODCr397~890mg.L-1、氨氮9.40~27.1mg.L-1、TP4.30~10.7mg.L-1、TN45.9~75.8mg.L-1的条件下,在SMBR和IVCW的水力负荷分别为1000L.d-1和375mm.d-1的最优工况下运行,系统CODCr、NH3-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97.5%、99.0%、59.6%和65.2%;系统进出水中氮的形态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SMBR-IVCW系统在高浓度综合污水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BR—IVCW 生物反应器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 组合工艺 混合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复合床/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艳娇 赵丽红 +1 位作者 李慧婷 张鑫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49,共3页
采用厌氧复合床/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UBF/BCOR)处理垃圾渗滤液。试验结果表明,经60d微生物培养,UBF/BCOR顺利完成启动;通过变负荷试验,确定UBF/BCOR的COD容积负荷最大为9.54kg/(m3.d);UBF/BCOR稳定运行后期,COD总去除率平均为87.8%,BOD... 采用厌氧复合床/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UBF/BCOR)处理垃圾渗滤液。试验结果表明,经60d微生物培养,UBF/BCOR顺利完成启动;通过变负荷试验,确定UBF/BCOR的COD容积负荷最大为9.54kg/(m3.d);UBF/BCOR稳定运行后期,COD总去除率平均为87.8%,BOD5总去除率平均为93.5%,NH3-N总去除率平均为72.4%,去除效果较好;UBF/BCOR的pH大致保持在弱碱性,能够满足微生物生长需要,因此试验过程中不需调节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厌氧复合 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于鹏飞 张兴文 +1 位作者 秦伟杰 曲艳迪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0-123,共4页
对传统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进行改进,开发了内循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通过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研究,考察了反应器去除有机物和脱氮的能力。结果表明,在填料投加率为35%、进水COD为200~800mg/L、HRT为6h、有机负荷为0.8~3.2kg/(m.3d)的... 对传统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进行改进,开发了内循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通过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研究,考察了反应器去除有机物和脱氮的能力。结果表明,在填料投加率为35%、进水COD为200~800mg/L、HRT为6h、有机负荷为0.8~3.2kg/(m.3d)的条件下,系统COD的去除率在89%以上;同时反应器具有良好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能力,在DO为2.0mg/L、C/N为25、HRT为6h的条件下,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8%和93%。另外,内循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前者对COD和氮的去除效果都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床生物反应器 内循环移动床生物反应器 有机物的去除 同步硝化反硝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菌剂用于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泥减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香杰新 蔡勋江 +1 位作者 范洪波 吕斯濠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8-101,共4页
将复合菌技术与膜生物反应器结合处理校园生活废水,考察其污泥减量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反应器内MLSS的质量浓度由投加微生物前的9000mg·L-1降到了投加后的5000mg·L-1,MLSS降低了44.4%,MLVSS同MLSS的变化基本一致;m(MLVSS)/m... 将复合菌技术与膜生物反应器结合处理校园生活废水,考察其污泥减量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反应器内MLSS的质量浓度由投加微生物前的9000mg·L-1降到了投加后的5000mg·L-1,MLSS降低了44.4%,MLVSS同MLSS的变化基本一致;m(MLVSS)/m(MLSS)的变化不是很大,投加微生物后的m(MLVSS)/m(MLSS)较没投加前的平均0.83略有提高;而对COD、NH4+-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由未投加时的93.78%、78.38%、75.56%增大到96.03%、88.25%、84.79%,所有指标都有所提高。研究表明,利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对泥水高效分离的特点,通过投加复合菌剂,抑制了不利菌和"无用菌"的生长,改善污泥性能和代谢活性,可以在实现MBR污泥零排放的同时,提高系统的去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菌剂 生物反应器 污泥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运行特性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强 王晓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6-139,共4页
将常规膜生物反应器(CMBR)和生物膜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套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工艺。采用该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对其运行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h、污泥停留时间(SRT)为10d时,HMBR能够有效去除有机物,... 将常规膜生物反应器(CMBR)和生物膜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套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工艺。采用该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对其运行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h、污泥停留时间(SRT)为10d时,HMBR能够有效去除有机物,对COD和BOD5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1%和98.5%,比CMBR分别提高了4.6%和3.8%;HMBR能够有效去除营养物质,对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8%、50.9%和82.2%,比CMBR分别提高了5.4%、13.8%和0.9%;HMBR表现出了良好的膜污染控制能力,当跨膜压差(TMP)到达20kPa时,HMBR运行了143d而CMBR仅运行了57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生物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