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级内循环(MIC)厌氧反应器的开发应用 被引量:41
1
作者 马三剑 吴建华 +1 位作者 刘锋 蒋京东 《中国沼气》 2002年第4期24-27,共4页
IC反应器作为第三代厌氧技术具有显著的优点 ,我国已有的生产规模IC反应器全部从国外进口。作者自行研制、运行的生产规模 10 0 0m3 MIC反应器 ,用于处理高浓度柠檬酸生产废水 ,在水力停留时间小于 12h ,有机负荷 2 0kgCOD·m 3 d- ... IC反应器作为第三代厌氧技术具有显著的优点 ,我国已有的生产规模IC反应器全部从国外进口。作者自行研制、运行的生产规模 10 0 0m3 MIC反应器 ,用于处理高浓度柠檬酸生产废水 ,在水力停留时间小于 12h ,有机负荷 2 0kgCOD·m 3 d- 1时 ,COD去除率仍始终在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应用 柠檬酸废水 废水处理 多级内循环反应器 结构 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厌氧反应器在外循环状态下启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辜清 罗海霞 +1 位作者 张悦 刘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27,共3页
为提高IC厌氧反应器在启动初期的上升流速,改善其传质作用,在回流比3∶1的条件下,启动运行IC反应器。结果显示,反应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COD去除率。在COD为8 000 mg/L时,反应器产气效率和产甲烷效率达到最大,分别为0.43、0.2... 为提高IC厌氧反应器在启动初期的上升流速,改善其传质作用,在回流比3∶1的条件下,启动运行IC反应器。结果显示,反应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COD去除率。在COD为8 000 mg/L时,反应器产气效率和产甲烷效率达到最大,分别为0.43、0.21 m3/(kg.d);出水pH在6.0~7.5,出水ORP在-300 mV左右,出水碱度大于进水碱度,成功培育出了颗粒污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反应器 循环 回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厌氧反应器的内循环装置 被引量:11
3
作者 龚钢明 邵希豪 蔡宝国 《中国沼气》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通过模拟实验 ,对IC厌氧反应器中内循环装置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ic反应器 内循环装置 消化 沼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设计计算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3
4
作者 胡纪萃 《中国沼气》 2011年第1期3-6,共4页
文章论述了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的设计计算方法,在对IC反应器水力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有人提出计算升流管内液体升流速度的关系式进行了修正,并提供了有用的设计计算参数,最后,详细地提供了设计计算实例。
关键词 内循环反应器 设计计算 水力特性 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厌氧反应器处理OCC废水运行效率研究
5
作者 李雄林 魏庆伟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5-192,共8页
某OCC制浆造纸企业新建了一座容积2900 m^(3)的IC厌氧反应器,并引入来自同类废水的厌氧颗粒污泥。启动21天后,IC厌氧反应器运行效果达到设计负荷,OCC制浆造纸废水处理量为15000 m^(3)/d,CODCr处理量为50000 kg/d,CODCr去除率72%~86%,出... 某OCC制浆造纸企业新建了一座容积2900 m^(3)的IC厌氧反应器,并引入来自同类废水的厌氧颗粒污泥。启动21天后,IC厌氧反应器运行效果达到设计负荷,OCC制浆造纸废水处理量为15000 m^(3)/d,CODCr处理量为50000 kg/d,CODCr去除率72%~86%,出水挥发性脂肪酸稳定保持在30~110 mg/L,IC厌氧反应器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反应器 OCC废水 颗粒污泥 水力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探讨 被引量:26
6
作者 邵希豪 喻俊 +2 位作者 范国东 施浩川 姬巧玲 《中国沼气》 2001年第1期27-28,33,共3页
本文对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基本结构与原理进行了讨论。笔者认为,IC反应器具有产业化发展前景。
关键词 处理 ic反应器 有机负荷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废水厌氧处理工艺——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被引量:6
7
作者 甘树福 徐文彬 +1 位作者 王国胜 刘玲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8-51,共4页
介绍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的发展、基本结构、运行机理。分析该反应器的工艺过程,指出该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能力强等优点。针对IC反应器存在的缺陷,人们对该反应器进行技术改进:通过提高它的内循环的气量进行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 介绍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的发展、基本结构、运行机理。分析该反应器的工艺过程,指出该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能力强等优点。针对IC反应器存在的缺陷,人们对该反应器进行技术改进:通过提高它的内循环的气量进行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增加外循环装置缩短IC反应器的启动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反应器 生物处理 水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颗粒污泥床厌氧反应器原废水循环启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健峰 王强 +7 位作者 田光亮 赵兴玲 柳静 王昌梅 刘士清 杨红 尹芳 张无敌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7-81,共5页
在室温条件下,以水葫芦汁液为废水来源,对自行设计的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厌氧反应器进行原废水循环启动实验。结果表明:在启动运行65d后,进水有机负荷可以达到7kg/(m^3·d)左右,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容积产气率达到1.35m^3/(m^3&#... 在室温条件下,以水葫芦汁液为废水来源,对自行设计的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厌氧反应器进行原废水循环启动实验。结果表明:在启动运行65d后,进水有机负荷可以达到7kg/(m^3·d)左右,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容积产气率达到1.35m^3/(m^3·d),甲烷体积分数达到61%,颗粒污泥粒径达到2~4mm。因此,EGSB厌氧反应器的原废水循环启动方式是可行的,对水葫芦汁液的降解是高效的,为EGSB厌氧反应器的工程应用提供一种新的启动方式,也为水葫芦汁液的能源化利用提供了一套高效、节能的厌氧发酵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 水葫芦汁液 原废水循环启动 消化 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的酸化及其恢复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娟 买文宁 沈小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3,共4页
对安徽某制药厂实际废水处理工程中的生产性IC反应器产生酸化的原因及恢复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负荷冲击发生后,首先是反应器底部向上3 m处污泥含水率发生较小变化,其次为出水挥发酸(VFA)的急剧升高,再次是出水COD的变化,出水pH... 对安徽某制药厂实际废水处理工程中的生产性IC反应器产生酸化的原因及恢复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负荷冲击发生后,首先是反应器底部向上3 m处污泥含水率发生较小变化,其次为出水挥发酸(VFA)的急剧升高,再次是出水COD的变化,出水pH反应滞后且变化细微;出水VFA中各酸含量发生变化,污泥颜色没有明显变化。采用循环水冲洗、出水回流、逐步提高负荷的方法成功地使反应器恢复正常运行,历时近1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废水 内循环反应器 酸化 恢复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IC)厌氧反应器处理酒厂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梁耀开 邓毛程 梁磊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4期151-154,共4页
采用新型的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处理酒厂废水,研究了水力条件、进水方式和温度对IC厌氧反应器形成内循环和运行性能以及COD去除率的影响,进而确定IC厌氧反应器最适宜的容积负荷率。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进水方式是以切线方向从底部进入... 采用新型的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处理酒厂废水,研究了水力条件、进水方式和温度对IC厌氧反应器形成内循环和运行性能以及COD去除率的影响,进而确定IC厌氧反应器最适宜的容积负荷率。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进水方式是以切线方向从底部进入,这时,在一定的进水速度下,可形成缓慢的上升旋流和保持良好的内循环,从而能达到较好的污泥膨胀率和较高的COD去除率;最佳的水力停留时间为6h;最适宜的进水温度为35℃,这时的污泥膨胀率为68%,COD去除率为80%;IC厌氧反应器最适宜容积负荷率为20kg(/m3.d),此时COD去除率为8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反应器 酒厂废水 COD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葡萄糖配水的启动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静 陆正禹 +2 位作者 胡纪萃 冯亮 顾夏声 《中国沼气》 2000年第4期16-19,共4页
内循环 (InternalCirculation)厌氧反应器是一种具有容积负荷高、占地少、投资省等突出优点的新型厌氧生物反应器。作者以葡萄糖配水为水样进行了小试试验 ,探索了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启动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1 当反应器的容积负荷达到 ... 内循环 (InternalCirculation)厌氧反应器是一种具有容积负荷高、占地少、投资省等突出优点的新型厌氧生物反应器。作者以葡萄糖配水为水样进行了小试试验 ,探索了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启动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1 当反应器的容积负荷达到 6kgCOD·m-3d-1时 ,能够形成不连续内循环 ,随着容积负荷的提高 ,循环之间的间隔越来越短 ,然后为零 ,此时容积负荷约为 15kgCOD·m-3d-1;2 当进水溶解性COD为 80 0 0~ 110 0 0mg·L-1时 ,出水溶解性COD为 4 80~ 160 0mg·L-1,水力停留时间约为 5 4h ,容积负荷达到 31 4~ 4 5 0kgCOD·m-3d-1,内循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 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处理循环水养殖系统固体有机物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平 杜军 +1 位作者 谭洪新 罗国芝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6-90,共5页
在HRT为20 d,水温(35±1)℃的条件下,探讨了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处理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产生的固体有机物(残饵和粪便)的可行性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第53~59天,系统出现"洗泥"现象导致出料中各项指标出现波动。整个... 在HRT为20 d,水温(35±1)℃的条件下,探讨了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处理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产生的固体有机物(残饵和粪便)的可行性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第53~59天,系统出现"洗泥"现象导致出料中各项指标出现波动。整个反应过程中pH稳定在7.01~7.45,反应器内活性污泥VSS/SS由接种时的29.28%增加至反应结束时的44.12%。在第117天系统开始产气,TCOD产气量为0.013~0.022 L.g-1。该类固体有机物经厌氧消化后有效体积减少了93.75%,有机物含量减少了41.61%,取得了一定的减量化、稳定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系统 序批式反应器 固体有机物 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果汁废水的启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迟金娟 李志健 +1 位作者 胡慧 缪爱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52-2253,2267,共3页
[目的]为果汁废水的有效处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处理苹果汁废水,研究反应器的启动过程及其对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启动第1 d容器内有少量沼气产生,第4 d COD去除率达77.72%;增加进水COD浓度至3 500 mg/L时,... [目的]为果汁废水的有效处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处理苹果汁废水,研究反应器的启动过程及其对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启动第1 d容器内有少量沼气产生,第4 d COD去除率达77.72%;增加进水COD浓度至3 500 mg/L时,容器的容积负荷提高到7 kg COD/(m3.d)。在逐渐提高容积负荷的情况下,随着反应器的运行,污泥床区逐渐充满沉降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其中反应器底部颗粒污泥的粒径多为2~3 mm,且污泥床区下部颗粒污泥的粒径大于上部颗粒污泥;当进水COD浓度为7 000 mg/L左右,水力停留时间(HRT)保持12 h不变,容积负荷为14.15 kg COD/(m3.d)时,COD去除率保持在90%以上,出水挥发酸(VFA)稳定在4 mmol/L以下。[结论]IC厌氧反应器对果汁废水具有高效稳定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反应器 果汁废水 颗粒污泥 挥发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快速启动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洪军 王伟 +1 位作者 敖凯 林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0-583,共4页
工程运行试验研究EC厌氧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启动过程中的运行效能、稳定性以及内部的污泥分布情况,分析颗粒污泥形成的关键因素.运行第95d,进水有机负荷达到8.5kg/(m3·d),COD去除率达80%,出水COD低于400mg/L;在系统1.2m和4m处污泥... 工程运行试验研究EC厌氧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启动过程中的运行效能、稳定性以及内部的污泥分布情况,分析颗粒污泥形成的关键因素.运行第95d,进水有机负荷达到8.5kg/(m3·d),COD去除率达80%,出水COD低于400mg/L;在系统1.2m和4m处污泥中均出现粒径为0.5~1.0mm左右的颗粒污泥.结果表明,EC厌氧反应器处理低质量浓度、大流量的啤酒废水采用间歇-连续快速启动方式是可行的,并且上升流速在2.5~5.0m/h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快速形成.研究证实EC厌氧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能够实现稳定、高效地启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反应器 快速启动 泥水回流 啤酒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式厌氧反应器常温下启动过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志永 陈鸿汉 韦道领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3-66,共4页
为在常温启动运行条件下,探索简便、实用、可靠的内循环式厌氧反应器(IC)颗粒污泥的培养途径,缩短IC反应器启动时间,以葡萄糖模拟废水作为IC进水,逐渐增大进水有机物含量和流量,研究了启动过程的运行参数、影响因素及颗粒污泥的形成效... 为在常温启动运行条件下,探索简便、实用、可靠的内循环式厌氧反应器(IC)颗粒污泥的培养途径,缩短IC反应器启动时间,以葡萄糖模拟废水作为IC进水,逐渐增大进水有机物含量和流量,研究了启动过程的运行参数、影响因素及颗粒污泥的形成效果。结果表明,IC在70d内完成启动,在30d的时间内可实现了污泥的颗粒化。启动试验结束时颗粒污泥直径多在1~3mm,部分粒径能够达到4~5mm。因此,通过调整运行条件可以实现IC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启动和实现污泥的颗粒化,并且IC对污水中有机物有明显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反应器 颗粒污泥 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型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黑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丙良 袁林江 +1 位作者 张娜 柴璐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6-89,93,共5页
采用改良型外循环厌氧反应器(UASB),在中温条件下对黑水进行处理,探讨其对黑水中有机物、SS以及病原菌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用改良型UASB反应器处理黑水能加快反应器的启动,促进絮体污泥颗粒化,提高反应器抗冲击负荷;当COD污泥负荷为0... 采用改良型外循环厌氧反应器(UASB),在中温条件下对黑水进行处理,探讨其对黑水中有机物、SS以及病原菌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用改良型UASB反应器处理黑水能加快反应器的启动,促进絮体污泥颗粒化,提高反应器抗冲击负荷;当COD污泥负荷为0.15~0.36 kg.kg-1.d-1时,反应器的最佳上升流速为1.15~1.27 m.h-1,此时反应器对COD、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3%、78%;在HRT为10 h时,对粪大肠杆菌的去除率为8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反应器 黑水 颗粒污泥 粪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循环厌氧反应器接种好氧污泥的启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洪军 敖凯 +1 位作者 王伟 张凌瀚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3-57,共5页
内蒙古自治区某啤酒厂的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完成了首次启动后由于操作问题,导致系统运行崩溃。第2次接种后续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好氧污泥进行重新启动,经过20d的驯化,好氧污泥转变为活性较高的厌氧污泥;采用低负荷高去除率的方式运行40d后,... 内蒙古自治区某啤酒厂的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完成了首次启动后由于操作问题,导致系统运行崩溃。第2次接种后续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好氧污泥进行重新启动,经过20d的驯化,好氧污泥转变为活性较高的厌氧污泥;采用低负荷高去除率的方式运行40d后,塔内形成了部分颗粒污泥;之后,为了提高颗粒污泥量快速提高进水流量,COD去除率先突然下降然后缓慢升高。当进水流量达到最大时启动结束,此时塔内颗粒污泥量和COD去除率仍在缓慢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废水 循环反应器 启动 污泥 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心愿 董黎明 +3 位作者 汪苹 张艳萍 李影影 唐文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77,共5页
该文对处理柠檬酸废水的多相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理化特性和微生物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扫描电镜下厌氧颗粒污泥呈黑色、球形、表面光滑且有空隙;筛分法得到90%的污泥粒径分布在0.45~2.0 mm范围内;重力沉降法得到90%以上颗粒... 该文对处理柠檬酸废水的多相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理化特性和微生物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扫描电镜下厌氧颗粒污泥呈黑色、球形、表面光滑且有空隙;筛分法得到90%的污泥粒径分布在0.45~2.0 mm范围内;重力沉降法得到90%以上颗粒污泥的沉降速度大于50 m/h,沉降性能良好;高温灼烧法测得颗粒污泥的挥发分占总固体的64.56%,有机物含量高。采用454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厌氧颗粒污泥中的微生物进行鉴别,细菌中共有约30个菌门和100个菌属,其中Anaerofustis、Anaerolineae、Spirochaeta和Longilinea是优势菌属,分别占细菌总量的4.91%、4.78%、4.41%、3.98%。这些细菌的共同特征是可以将大分子有机物水解并转化成酸。古生菌中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占92.48%,其中甲烷鬃菌属(Methanosaeta)占7.81%,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占49.35%,主要作用是产甲烷。微生物的多样性指数较高,表明厌氧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种类丰富,有利于厌氧反应器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废水 多相内循环反应器 颗粒污泥 理化特性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水葫芦汁液为基质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高负荷启动试验及效率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健峰 王强 +7 位作者 田光亮 赵兴玲 柳静 王昌梅 刘士清 杨红 尹芳 张无敌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50,共5页
为探究内循环厌氧反应器高负荷启动试验,在常温条件下,文章对自行设计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进行了以水葫芦汁液为模拟废水的高负荷启动试验。结果表明:在启动运行55 d后,进水有机负荷可以达到5 kg·m^(-3)d^(-1)以上,COD去除率达到了9... 为探究内循环厌氧反应器高负荷启动试验,在常温条件下,文章对自行设计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进行了以水葫芦汁液为模拟废水的高负荷启动试验。结果表明:在启动运行55 d后,进水有机负荷可以达到5 kg·m^(-3)d^(-1)以上,COD去除率达到了93%,池容产气率达到了1.39 L·L^(-1)d^(-1),甲烷含量达到了69%,颗粒污泥粒径达到了4~5mm。通过对比分析,高负荷启动方式较传统的低负荷启动方式效率要高,因此,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高负荷启动方式是可行的、高效的,为以后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工程应用提供一种新的启动参考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反应器 水葫芦汁液 高负荷启动 消化 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工艺处理食品添加剂生产废水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白杨 赵方方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7-119,131,共4页
采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工艺预处理生产食品添加剂产生的发酵废水。调试运行结果表明,处理此类高COD、高蛋白质含量、高色度、高发酵废水,COD、BOD5和SS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2.6%、96.1%和50%,处理效果好;利用分阶段驯化的方式,将污泥... 采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工艺预处理生产食品添加剂产生的发酵废水。调试运行结果表明,处理此类高COD、高蛋白质含量、高色度、高发酵废水,COD、BOD5和SS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2.6%、96.1%和50%,处理效果好;利用分阶段驯化的方式,将污泥驯化明确地分为"激发"和"强化"2个阶段,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污泥驯化;IC的启动过程,伴随着污泥的增殖与颗粒化;启动完成后,第1反应室污泥的质量浓度可达20 g.L-1以上,以粒径2.5~3.0 mm的颗粒污泥形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反应器 发酵 污泥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