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反应器处理味精废水的研究
- 1
-
-
作者
张晶晶
冯旭东
滕文
谷丽
芮莉
-
机构
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出处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5期36-39,共4页
-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K36B07-5)
-
文摘
研究以陶粒粒子为载体,采用快速排泥挂膜法,在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反应器运行过程中逐渐加大进水量和进水浓度,使微生物适应高氨氮废水环境;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NH4+-N浓度负荷冲击对NH4+-N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可用于处理高NH4+-N废水;底物浓度越高水力停留时间越长;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具有较好的抗负荷冲击能力,有利于解决实际废水水质不稳定难以达标排放的困难.
-
关键词
内循环三相流化床
水力停留时间
氨氮负荷
-
Keywords
inner-loop three-phase biological fluidized bed(ITBFB)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
ammonia nitrogen load
-
分类号
TS201.6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X79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内循环气液固三相流化床处理炼油污水工艺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秦统福
沈本贤
屈阳
周启欣
刘纪昌
-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出处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0年第5期410-414,共5页
-
文摘
采用自行设计开发的气升式内循环气液固三相流化床反应器,并结合固定化包埋技术,连续处理炼油工业污水。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9 h,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填充率为5%的优化条件下,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及石油类化合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约为87%,95%。该反应器的COD容积负荷可高达2.56 kg/(m3.d),具有很强的抗水力负荷冲击和抗COD容积负荷冲击的能力。
-
关键词
炼油污水
生物降解
微生物固定化
气升式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反应器
化学需氧量
石油类化合物
-
Keywords
refinery wastewater
biodegradation
microbial immobilization
airlift inner-loop three-phase fluidized bed bioreactor
chemical oxygen demand
petroleum hydrocarbons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含氯漂白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9
- 3
-
-
作者
谢澄
陈中豪
疏明君
李友明
-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造纸与污染控制国家工程中心
-
出处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7-30,共4页
-
文摘
在实验室采用自行设计的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含氯漂白废水,经过40天左右的驯化,CODCr、BOD5去除率均达到70%以上,色度去除达约为70%,AOX去除率约为60%。后续进行絮凝处理,可以使该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另外还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气体流量对流化床处理效果的影响。
-
关键词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
含氯漂白废水
生化处理
氧传递效率
造纸工业
废水处理
-
Keywords
Inner Loop Three Phase Fluidized Bed Bioreactor
chlorine bleaching effluent
biochemical treatment
oxygen transfer coefficient
-
分类号
X79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处理N、P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韩苗苗
孔令炜
-
机构
贵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出处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6年第1期38-39,共2页
-
文摘
采用内循环生物流化床系统,进行N、P废水的试验研究,通过控制曝气时间和溶解氧浓度,能同时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对于N、P废水,COD在352~1048mg/L,TN在46.9~76.4mg/L,TP在5.8~14.4mg/L时,COD、TN、TP去除率分别为92%、80%、93%,处理后的水可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
关键词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
N
P废水
脱氮除磷
-
Keywords
inner loop three phase fluidized bed reactor
nitrogen and phosphor waste water
removal N and wiping off P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厌氧沼气池—生物流化床处理生活污水应用研究
被引量:4
- 5
-
-
作者
张振鹏
蒋文举
颜永华
-
机构
四川大学环境工程系
泸州市洁美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国沼气》
2003年第2期23-25,共3页
-
文摘
为解决厌氧出水达标的问题寻找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以厌氧沼气池和三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联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同时对联合工艺的特点、运行处理效果进行了简要介绍。这种联合工艺对中小城市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关键词
厌氧消化池
三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
城市生活污水
-
Keywords
Anaerobic Digester
Three-phase Inner Loop Bio-fluidized Bed Reactor
Domestic Wastewater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生物流化床氨氮废水处理过程自抗扰控制系统研究
- 6
-
-
作者
田英
张慧妍
翁贻方
-
机构
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
出处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34-38,共5页
-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K36B07)
-
文摘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氨氮废水处理过程的时间常数长达1 800 s,并有不确定性,是一类生化机理复杂、难以取得好的控制效果的对象.以该过程的主导数学模型为基础,用仿真方法研究自抗扰控制,以达到在有外扰和内扰时,出水氨氮浓度稳定达标和节能的目的.对控制器进行限幅,并整定一阶自抗扰控制器的各参数,获得给定阶跃和扰动阶跃输入下稳态误差为零、无超调,调整时间小于等于2 000 s的性能,对内扰和外扰都有较强的鲁棒性.自抗扰控制器的这一特性能克服被控对象模型不精确或不确定问题,从而可工程应用于生物流化床氨氮废水处理过程.
-
关键词
自抗扰控制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
氨氮浓度
暂态性能
稳态性能
-
Keywords
active-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internal circulation three-phase bio-fluidized bed
ammonia-nitrogen concentration
transient characteristics
static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TP1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两种生物流化床中试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张玉魁
施汉昌
-
机构
北京市政投资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出处
《市政技术》
2006年第6期409-412,共4页
-
文摘
简要介绍了双筒和蜂窝断面这两种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中试装置,并通过这两种装置对生活污水进行了试验。根据试验所取得的数据,分别对COD、NH3-N的去除率,氧利用率,出水SS质量浓度,能耗等项目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是一种高效低耗的新型生物反应器。
-
关键词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
中试
生活污水
-
Keywords
inner loop three phase biological fluidized bed
pilot
domestic wastewater
-
分类号
X703.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磁铁矿生物流化床结构参数变化对其性能的影响
- 8
-
-
作者
赵欣
-
机构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50-53,共4页
-
文摘
设计了不同尺寸和内构件的反应器,系统研究主要结构参数,包括内外筒直径比、反应器高径比、内筒上方液面高度和底隙高度以及操作参数通气量对该磁铁流化床反应器处理水结果的影响。实验分析主要过程参数如气含率、液体循环速度、氧传递系数及混合时间与结构参数、操作参数的相关性。为反应器的结构放大和性能变化预测提供理论基础。
-
关键词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
结构参数
反应器性能
相关性
-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小城镇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
- 9
-
-
作者
王凯军
-
机构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水工业市场》
2007年第6期17-22,共6页
-
文摘
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城市污水处理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的内在原因是人们不断追求高效率、低能耗、低成本和低占地面积等高性能指标的实践结果。不同反应器的应用受到了技术、经济和理论条件的限制。这些限制体现在对于好氧生物反应器研究和开发,受到了生物生长特性(生物量和活性)、反应器的形式(固定床、悬浮床和硫化床)、传质条件(氧的供给)和固液分离(沉淀、过滤)待诸多因素的限制。长期以来人们围绕着这些限制因素根据各个时期的理论、技术、材料等进展,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目前,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进展迅较为速:
-
关键词
生物膜反应器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
氧化沟技术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
活性污泥
SBR
强化处理工艺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
二级处理
废物处理
污水处理工艺
城市污水处理厂
去除率
一级强化处理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城镇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