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循环三相好氧流化床用于废水脱硫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先树 丁桑岚 刘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5-67,77,共4页
采用内循环好氧反应器处理模拟的含硫废水,以颗粒活性炭为载体,探讨影响反应器效果的主要因素,探求合理的运行参数。研究表明,对于不同的硫化物负荷,总存在一个最佳曝气量,使反应器的处理效率达到92%以上;HRT的减小、进水硫化物浓度的... 采用内循环好氧反应器处理模拟的含硫废水,以颗粒活性炭为载体,探讨影响反应器效果的主要因素,探求合理的运行参数。研究表明,对于不同的硫化物负荷,总存在一个最佳曝气量,使反应器的处理效率达到92%以上;HRT的减小、进水硫化物浓度的增加会降低硫化物的去除率;增加曝气量会提高反应器的去除能力;进水pH在7.5~8.5变化时对处理效果没有明显的影响;尾气中硫化物损失比率与出水硫化物浓度呈正相关,与进水pH有一定关系;反应器出水呈乳白色浑浊状时,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三相好氧流化床 活性炭 硫化物容积负荷 曝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好氧三相流化床处理造纸中段废水 被引量:8
2
作者 疏明君 李友明 +1 位作者 谢澄 陈中豪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4-27,共4页
本实验采用内循环好氧三相流化床处理造纸中段废水 ,经过一段时间的驯化 ,获得了稳定的出水。COD去除率保持在 6 5 %以上 ,系统对进水污染负荷的变化具有较大的承受能力。出水Cl-的浓度有所增加 ,说明驯化后的微生物可能对有机氯化物具... 本实验采用内循环好氧三相流化床处理造纸中段废水 ,经过一段时间的驯化 ,获得了稳定的出水。COD去除率保持在 6 5 %以上 ,系统对进水污染负荷的变化具有较大的承受能力。出水Cl-的浓度有所增加 ,说明驯化后的微生物可能对有机氯化物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水气比在 1/12 0至 1/14 0之间可获得最好的COD去除效果。后续进行絮凝处理后 ,出水COD降为 6 0~ 80mg/L ,BOD为 5 0~ 6 0mg/L ,色度为 10 0~ 15 0CU ,挥发性酚的质量浓度小于 0 .0 2 6 5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好氧三相流化床 中段废水 COD 去除率 有机氯化物 水气化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内构件内循环三相流化床氧传递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韦朝海 吴锦华 +2 位作者 吴超飞 任源 吴海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07-510,共4页
以树脂作为载体,研究了新型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反应器氧传递速率和氧转移效率的影响因素(载体量、气速、导流挡板及布气器设置的位置).结果表明,当载体量<10%时,三重管、五重管的溶氧性能较好;当载体量>10%时,直管、多重管的溶氧性... 以树脂作为载体,研究了新型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反应器氧传递速率和氧转移效率的影响因素(载体量、气速、导流挡板及布气器设置的位置).结果表明,当载体量<10%时,三重管、五重管的溶氧性能较好;当载体量>10%时,直管、多重管的溶氧性能更好;当载体量为15%时,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大,氧传递速率增大,而气速分别在0.022 m/s和0.033m/s时,直管和多重管的氧转移效率达到最大值;底部布气优于其他高度布气;导流挡板的设置增强氧的传递作用.研究结果为反应器的放大及操作条件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三相流化床 传递系数 转移效率 内构件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流化床-外循环三相好氧流化床处理垃圾渗滤液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勇 陈晓东 杨平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7-102,共6页
利用厌氧流化床-外循环三相好氧流化床联合系统处理垃圾渗滤液,分别考察了进水CODCr浓度、进水NH3-N浓度、厌氧段CODCr去除率和厌氧段NH3-N去除率等因素对垃圾渗滤液的CODCr和NH3-N的总去除率的影响。实验表明,联合系统对低NH3-N浓度的... 利用厌氧流化床-外循环三相好氧流化床联合系统处理垃圾渗滤液,分别考察了进水CODCr浓度、进水NH3-N浓度、厌氧段CODCr去除率和厌氧段NH3-N去除率等因素对垃圾渗滤液的CODCr和NH3-N的总去除率的影响。实验表明,联合系统对低NH3-N浓度的垃圾渗滤液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当系统的总停留时间在10.5 h时,在进水CODCr浓度范围为2817.2~4383.88 mg/L,进水NH3-N浓度为303.12~445.43 mg/L,联合处理系统对CODCr去除率为86.79%~98.85%;对NH3-N的去除率为81.14%~94.01%。系统对CODCr去除的容积负荷平均达到7.38 kg/(m3.d),对NH3-N去除的容积负荷平均达到0.37 kg/(m3.d)。当垃圾渗滤液的CODCr值在3400 mg/L以下时,联合处理系统对其中的CODCr有较高的去除率,为86.79%~98.85%;当NH3-N浓度在400mg/L以下时,系统对NH3-N有较高的去除率,为81.14%~94.01%;厌氧段的CODCr和NH3-N去除率较高时,有利于提高联合处理系统的总CODCr和总NH3-N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流化床 循环三相好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循环流化床中沸腾传热特性 被引量:27
5
作者 张利斌 李修伦 +1 位作者 张金钟 林瑞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8-215,共8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蒸发沸腾传热方式,即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沸腾传热。实验表明:该传热方式具有强化传热和防、除垢效果;其传热系数比汽液两相流沸腾传热膜系数高1.5~2.0倍,并能长期保持传热壁面的洁净。实验中研究了不同种类的固体粒子... 提出了一种新型蒸发沸腾传热方式,即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沸腾传热。实验表明:该传热方式具有强化传热和防、除垢效果;其传热系数比汽液两相流沸腾传热膜系数高1.5~2.0倍,并能长期保持传热壁面的洁净。实验中研究了不同种类的固体粒子(玻璃球、陶瓷球、钛粒和钢球)、粒子体积分率、液相流速以及加热蒸汽压力等因素对循环流化床沸腾传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沸腾传热 三相 流化床 CF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循环流化床中气泡大小及其分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铁峰 王金福 +1 位作者 杨卫国 金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7-203,共7页
用光纤探头技术对三相循环流化床中的气泡大小及其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 ,实验测定了操作条件对气泡大小及其分布的影响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 ,三相循环流化床中气泡的大小分布可用对数正态分布表征 ,在实验条件下气泡平均直径在床中心区域... 用光纤探头技术对三相循环流化床中的气泡大小及其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 ,实验测定了操作条件对气泡大小及其分布的影响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 ,三相循环流化床中气泡的大小分布可用对数正态分布表征 ,在实验条件下气泡平均直径在床中心区域较小且沿半径方向由中心向边壁逐渐增大 ,并随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减小 ,随固含率的增大而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循环流化床 气炮 光纤探头 大小分布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SO_2排放和石灰石脱硫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伟 李诗媛 +2 位作者 徐明新 王昕 吕清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932-3937,共6页
在50kW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台上进行了大同煤在O2/CO2气氛下未添加石灰石和添加石灰石的富氧燃烧试验,试验各工况进口的氧气浓度为25%~50%,燃烧温度为850-950℃。试验研究的目标是获得燃烧温度和进口氧气浓度等参数对循环流化床富... 在50kW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台上进行了大同煤在O2/CO2气氛下未添加石灰石和添加石灰石的富氧燃烧试验,试验各工况进口的氧气浓度为25%~50%,燃烧温度为850-950℃。试验研究的目标是获得燃烧温度和进口氧气浓度等参数对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过程中SO2的排放特性和石灰石的脱硫特性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未添加石灰石时,SO2的排放量随着燃烧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进口氧气浓度和过氧系数的升高而降低。在相同[Ca]/[S]情况下,石灰石的最高脱硫效率所对应的燃烧温度在900℃。随着进15氧气浓度的增加,石灰石的脱硫效率显著提高,在[Ca]/[S]为3的条件下,进口氧气浓度从25%增加到50%,石灰石的脱硫效率从39.0%增加到8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燃烧 SO2排放 脱硫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动态特性与运行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高大明 陈鸿伟 +1 位作者 谷俊杰 杨建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12-121,共10页
提出富氧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真实烟气循环运行方式下燃料燃烧过程热力计算方法。基于烟气增量分析方法推导了燃料燃烧过程中实际烟气体积的准确计算公式。建立富氧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循环过程动态模型和烟气成分动态变化特性模型... 提出富氧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真实烟气循环运行方式下燃料燃烧过程热力计算方法。基于烟气增量分析方法推导了燃料燃烧过程中实际烟气体积的准确计算公式。建立富氧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循环过程动态模型和烟气成分动态变化特性模型,可以对锅炉从启动到稳定运行的全工况运行过程中的循环烟气流量、氧气流量以及烟气成分的动态变化特性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结合富氧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效率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炉内氧气浓度对富氧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经济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 循环流化床锅炉 烟气循环 动态特性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漏斗型导流内构件对内循环三相流化床流体力学与传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韦朝海 李磊 +2 位作者 吴锦华 吴超飞 吴景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91-595,共5页
The effects of funnel-shape internals o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in an internal loop three-phase fluidized bed were investigated.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nals were designed which were setup on the top of ... The effects of funnel-shape internals o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in an internal loop three-phase fluidized bed were investigated.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nals were designed which were setup on the top of draft-tube in terms of horizontal angle and outer diameter, and gas hold up, liquid mixing time, liquid circulation velocity and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were measured respectively.It was shown that the riser gas holdup and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increased by 10% and 15% than that without such an internal, liquid mixing time decreased by 10% to 25%.When the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 was less than 0.5 cm·s-1, liquid circulation velocity increased with the setup of such internals·Liquid circulation velocity decreased when the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 was above 0.5 cm·s-1.In addition, the variation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funnel-shape internals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型导流内构件 内循环三相流化床 流体力学 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循环流化床中气泡上升速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铁峰 王金福 +1 位作者 杨卫国 金涌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4-339,共6页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光纤探头多相流气泡测试系统,可用于气-液两相和气-液-固三相体系中气泡参数的测定。应用此系统研究了三相循环流化床中不同径向位置气泡的上升速度分布、气泡上升速度均值的径向布以及操作条件对这两种分布的影响。
关键词 三相循环流化床 气泡上升速度 光纤探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传热特性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春波 侯伟军 +1 位作者 陈传敏 霍志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6,共6页
针对富氧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CFBB)炉内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考虑气体辐射对传热系数的影响,建立了CFBB富氧燃烧下的传热模型。以一台44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例,通过模型分析了炉内传热情况,并和空... 针对富氧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CFBB)炉内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考虑气体辐射对传热系数的影响,建立了CFBB富氧燃烧下的传热模型。以一台44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例,通过模型分析了炉内传热情况,并和空气燃烧模式下的传热特性进行比较。进行了氧气浓度在30%、50%、70%气氛下的CFBB炉膛概念性设计。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传热中,灰占主导作用,烟气成分变化对传热系数影响不大。氧气浓度越高,越有必要设置外置换热器来维持炉膛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燃烧 传热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中气固相含率轴径向的分布 被引量:8
12
作者 韩社教 金涌 +1 位作者 俞芷青 吴群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6-280,共5页
对气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中气固相含率沿轴径向的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与膨胀床相比,三相循环流化床内的相间接触较为充分;固含率轴向分布的一维沉降-扩散模型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关键词 三相循环 流态化 相含率 流化床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流循环厌氧流化床两相厌氧处理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 被引量:15
13
作者 韦朝海 王文祥 吴超飞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5-211,共7页
设计了射流循环新型厌氧生物流化床反应器(JLAFB),以该反应器为酸化相(或称硫酸盐还原相),厌氧颗粒污泥流化床(AGSFB)为产甲烷相组成两相厌氧工艺处理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在培养出耐酸性硫酸盐还原厌氧颗粒污泥基础上,成功... 设计了射流循环新型厌氧生物流化床反应器(JLAFB),以该反应器为酸化相(或称硫酸盐还原相),厌氧颗粒污泥流化床(AGSFB)为产甲烷相组成两相厌氧工艺处理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在培养出耐酸性硫酸盐还原厌氧颗粒污泥基础上,成功实现了硫酸盐还原菌(SRB)和产甲烷菌(MPB)的相分离,消除了SRB对MPB的基质竞争性抑制。在进水SO4^2-负荷达12.0kg·m^-3·d^-1条件下,JLAFB和AGSFB反应器内硫化物浓度分别为78.3mg·L^-1和92.4mg·L^-1,远小于200mg·L^-1的抑制浓度,消除了硫化物在反应器内的积累和对微生物的毒性作用。在稳态运行条件下,当进水COD和SO4^2-负荷分别为26.0和8.5kg·m^-3·d^-1时,工艺总的COD和SO4^2-去除率分别达到86.9%和97.6%。试验确定工艺的最优运行条件为:进水COD/SO4^2-〉3.0;碱度为400-500mg·L^-1;JLAFB反应器吹脱气体流量为0.04L·min^-1,水力回流比为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循环 流化床 硫酸盐有机废水 两相厌 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两种烟气再循环方式下富氧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辐射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高大明 陈鸿伟 +1 位作者 杨建蒙 谷俊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86-1097,共12页
在考虑谱线压力增宽效应的基础上,建立基于谱带通用无量纲吸收系数累积分布函数的辐射性气体宽带k累积分布模型,依据最新的气体辐射特性高分辨率光谱数据库,基于多项式对H2O和CO_2不同温度下的谱带特征参数计算式进行拟合;通过对H2O和C... 在考虑谱线压力增宽效应的基础上,建立基于谱带通用无量纲吸收系数累积分布函数的辐射性气体宽带k累积分布模型,依据最新的气体辐射特性高分辨率光谱数据库,基于多项式对H2O和CO_2不同温度下的谱带特征参数计算式进行拟合;通过对H2O和CO_2混合气体中存在重叠的各谱带进行合并处理,建立适用于谱带通用无量纲吸收系数累积分布函数的各合并谱带等效谱带特征参数计算模型,可以直接对高浓度H2O和CO_2混合气体重叠谱带的谱带吸收系数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结合富氧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不同烟气再循环方式下烟气中H2O和CO_2动态计算模型,分析干、湿烟气再循环方式下烟气再循环过程、炉膛温度变化和氧气浓度变化对烟气辐射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 循环流化床锅炉 烟气辐射 宽带k累积分布模型 烟气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15MW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段翠九 谭力 +1 位作者 赵科 吕清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38-142,共5页
在炉膛直径140mm,高6000mm的0.15MW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试验台上,进行O2/N2气氛高氧气浓度下神木煤的燃烧试验。在50%的整体氧气浓度下实现了稳定的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无局部高温出现;选择适合的一次风率和一次风氧气浓度可有效降低CO... 在炉膛直径140mm,高6000mm的0.15MW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试验台上,进行O2/N2气氛高氧气浓度下神木煤的燃烧试验。在50%的整体氧气浓度下实现了稳定的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无局部高温出现;选择适合的一次风率和一次风氧气浓度可有效降低CO、NO和SO2的排放量,但对N2O排放量的影响不大;适当提高二次风口位置,CO和NO的排放量减少,但N2O和SO2的排放量基本不变;通过优化配风,神木煤的燃烧效率从93.80%提高到了96.24%,提高一次风氧气浓度和降低一次风率都有利于神木煤的燃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燃烧 污染物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的炉膛传热特性 被引量:10
16
作者 谭力 段翠九 +1 位作者 赵科 吕清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33-137,共5页
在炉膛直径140 mm、高6 000 mm的0.15 MW循环流化床试验系统上,对高氧气浓度下循环流化床燃烧的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在高氧气浓度(39.8%~50.7%)下,分别进行了O2/N2及O2/CO2气氛下煤的燃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氧气浓度下,试验系统... 在炉膛直径140 mm、高6 000 mm的0.15 MW循环流化床试验系统上,对高氧气浓度下循环流化床燃烧的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在高氧气浓度(39.8%~50.7%)下,分别进行了O2/N2及O2/CO2气氛下煤的燃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氧气浓度下,试验系统的传热稳定;流化风速、二次风率及燃烧气氛等参数对炉膛总传热系数几乎没有影响;该试验系统的炉膛总传热系数约为27 W/(m2 K),该数值可以为类似传热方式的试验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O2/CO2 燃烧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中固体颗粒浓度和速度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姜峰 刘明言 +1 位作者 李修伦 唐选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4-570,共7页
应用电荷耦合器件CCD(charge coupled devise)测量和图像处理技术,定性和定量研究了热模汽-液-固三相自然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中固体颗粒浓度和速度的轴、径向分布以及其随热通量、固体颗粒加入量等操作参数的变化规律。热通量的变化范围为... 应用电荷耦合器件CCD(charge coupled devise)测量和图像处理技术,定性和定量研究了热模汽-液-固三相自然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中固体颗粒浓度和速度的轴、径向分布以及其随热通量、固体颗粒加入量等操作参数的变化规律。热通量的变化范围为2179.8W穖-2到6624.2W穖-2,固体颗粒的体积分率的变化范围为0.5%到2%。结果表明:在液-固两相区,固体颗粒浓度在轴向和径向的分布较为均匀;随着热通量的增加,加热管中固体颗粒的浓度逐渐降低,循环管中固体颗粒的浓度逐渐升高,并且两者均随固体颗粒加入量的增加而升高;固体颗粒的速度在轴向上较为接近,其在循环管中的速度高于在加热管中的速度,并且两者均随热通量的增加而升高;固体颗粒加入量对其速度有增强和阻碍两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液-固三相 循环流化床 蒸发器 固体颗粒 C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内循环流化床光催化反应器及其性能 被引量:5
18
作者 尤宏 罗薇楠 +1 位作者 姚杰 蔡伟民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6-699,共4页
依据流态化原理,设计出一种三相内循环流化床光催化反应器,对反应器的水力特性做了推算,确定了反应器的操作影响因素.对罗丹明B的降解实验结果显示出优越的性能,依据催化剂投加量及初始光强的不同,反应半衰期在4—10.5min之间.
关键词 光催化 三相流化床 内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生活干垃圾循环流化床气化试验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守琪 刘志成 +1 位作者 王小芳 蔡军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6-164,共9页
为给工业化循环流化床垃圾气化技术研发提供基础数据,在中试规模循环流化床气化试验台,研究过量空气系数和系统富氧体积分数对模拟生活干垃圾(简称“干垃圾”)气化特性影响。试验用干垃圾为单组分垃圾料配置而成的压块料,组成包括纸张... 为给工业化循环流化床垃圾气化技术研发提供基础数据,在中试规模循环流化床气化试验台,研究过量空气系数和系统富氧体积分数对模拟生活干垃圾(简称“干垃圾”)气化特性影响。试验用干垃圾为单组分垃圾料配置而成的压块料,组成包括纸张、织物、木屑、灰渣和水,分别按质量分数60%、10%、10%、10%及10%配比,并通过用干垃圾压块料和工业锅炉底渣交错加料的方式解决了中试试验中压块料进料不畅的问题。通过试验发现干垃圾空气气化条件,过量空气系数由0.31提至0.50,气化温度会由850℃提至950℃,生成的煤气热值3976~2590 kJ/m^(3),煤气中CO产率增加,H_(2)产率先增加后减少,CH_(4)产率减少,煤气产气率2.28~3.08 m^(3)/kg,冷煤气效率42.97%~51.01%,碳转化率83.11%~92.45%;在900℃条件系统富氧体积分数由30%升高至50%时,水煤气反应得到强化,煤气有效组分(CO+H_(2)+CH_(4))产率和煤气热值均得到提高,煤气热值5274~7294 kJ/m^(3),煤气产气率1.37~1.93 m^(3)/kg,碳转化率83.32%~81.11%,冷煤气效率55.39%~53.77%;模拟生活干垃圾在中试规模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内实现稳定空气气化和富氧-水蒸汽气化运行,炉膛底部温度低,炉膛底部至顶部高度范围内温度分布较为均匀,装置稳定连续运行108 h,温差在19.7℃以内,中试规模循环流化床内部物料循环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垃圾 气化 循环流化床 中试 -水蒸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气液传质行为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卫国 王金福 +1 位作者 周黎明 金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00-704,共5页
气液固三相流化床反应器在石油化工、湿法冶金、环境工程和煤的液化等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基础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
关键词 三相循环流化床 气液传质 传质系数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