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9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自航发射鱼雷内弹道模型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燕飞
张振山
张萌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6-318,326,共4页
基于对自航管内非常局限性边界条件下鱼雷受力的分析,建立了自航发射鱼雷的内弹道模型,采用试验的方法描述螺旋桨推力,根据鱼雷在变截面管内的不同运动阶段,引入控制体的概念对鱼雷附加流体阻力进行实时计算,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通过与试...
基于对自航管内非常局限性边界条件下鱼雷受力的分析,建立了自航发射鱼雷的内弹道模型,采用试验的方法描述螺旋桨推力,根据鱼雷在变截面管内的不同运动阶段,引入控制体的概念对鱼雷附加流体阻力进行实时计算,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对,验证了内弹道数学模型的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航式鱼雷发射装置
内弹道模型
仿真
流体阻力
控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生式液体火炮经典内弹道模型
被引量:
7
2
作者
金志明
杨新民
宋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7,共7页
再生式液体火炮的内弹道循环中存在液体燃料喷射、破碎和雾化过程,这给内弹道问题带来极大的复杂性。本文用经验关系给出雾化后的液滴直径及其燃烧规律,根据绝热压缩建立液相的状态方程,喷射过程采用非稳态的伯努里方程。在某些假设条...
再生式液体火炮的内弹道循环中存在液体燃料喷射、破碎和雾化过程,这给内弹道问题带来极大的复杂性。本文用经验关系给出雾化后的液滴直径及其燃烧规律,根据绝热压缩建立液相的状态方程,喷射过程采用非稳态的伯努里方程。在某些假设条件下建立起一组封闭的内弹道方程系。用美国120mm再生式液体火炮的参数进行数值求解,获得稳定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式
液体火炮
内弹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固体随行装药内弹道模型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
14
3
作者
杨京广
余永刚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共5页
随行装药点火燃烧在整个火炮内弹道过程中具有独特性,有必要开展随行装药内弹道过程的理论研究,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采用包容式固体随行装药方案,利用新研制的点火延迟机构,考虑了弹丸的变质量问题。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固体随...
随行装药点火燃烧在整个火炮内弹道过程中具有独特性,有必要开展随行装药内弹道过程的理论研究,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采用包容式固体随行装药方案,利用新研制的点火延迟机构,考虑了弹丸的变质量问题。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固体随行装药的内弹道零维模型,并与常规装药进行了对比,预测了弹后空间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采用模型编写的计算软件计算结果与30mm弹道炮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计算的p t曲线与实测的p t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建立的数学物理模型的处理方法行之有效,可以用来指导随行装药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随行装药
内弹道模型
点火延迟
变质量弹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液压平衡式发射装置自航发射内弹道模型与仿真
被引量:
5
4
作者
秦楠
马亮
秦庚申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7-90,共4页
基于装备情况,探讨了潜艇液压平衡式发射装置自航发射鱼雷的可行方案,并建立了后端自流补水的自航发射方式的内弹道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通过试验结果描述鱼雷螺旋桨工作特性,分析了自航发射鱼雷出管速度偏低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
自航发射
内弹道模型
仿真
出管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多层发射药内弹道模型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5
作者
刘强
张江波
+4 位作者
严文荣
李强
魏伦
杜江媛
赵晓梅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20-23,共4页
建立了多层发射药内弹道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采用MATLAB程序语言进行软件开发,介绍了软件体系的结构和程序流程,并用模块化思想提高软件的可扩展性和重用性;利用编制的软件对多层发射药内弹道过程进行仿真模拟计算,并将模拟计算结果...
建立了多层发射药内弹道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采用MATLAB程序语言进行软件开发,介绍了软件体系的结构和程序流程,并用模块化思想提高软件的可扩展性和重用性;利用编制的软件对多层发射药内弹道过程进行仿真模拟计算,并将模拟计算结果与30 mm口径火炮的内弹道性能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本模拟计算软件所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为多层发射药的内弹道性能研究以及发射药装药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发射药
内弹道模型
软件设计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随行装药火炮经典内弹道模型与实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
9
6
作者
王浩
张振铎
+1 位作者
陈建中
李云娥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8-302,共5页
对随行装药理论和实验技术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建立了更能反映膛内气体流动、能量转换的经典内弹道模型,并引入了包覆、钝化火药的计算方法。对随行装药的最佳随行效果和点火延迟时间进行了论证和分析。同时,还介绍了随行装药实验技术...
对随行装药理论和实验技术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建立了更能反映膛内气体流动、能量转换的经典内弹道模型,并引入了包覆、钝化火药的计算方法。对随行装药的最佳随行效果和点火延迟时间进行了论证和分析。同时,还介绍了随行装药实验技术研究的部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弹道模型
随行装药
数值模拟
火炮
全文增补中
一种非火药驱动气体炮内弹道模型及发射诸元协调
被引量:
7
7
作者
夏正友
张河
陈家安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6-150,共5页
介绍一种新型非火药驱动的气体炮,它有五个气室控制气体炮的整个发射过程。给出了该气体炮的结构原理和内弹道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了这种气体炮的发射参数的协调和优化关系,指出了影响弹丸最大加速度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气体炮
发射参数
最大加速度
内弹道模型
全文增补中
一种气动武器的内弹道模型和发射参数分析
被引量:
2
8
作者
张朋
吴志林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6-179,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气动武器,并给出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其内弹道数学模型,通过Matlab对其进行了数值计算。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了大、小气室截面积之比、小气室初始长度、活塞质量和弹丸释放压力等发射参数变化对弹丸速度的影响,...
介绍了一种新的气动武器,并给出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其内弹道数学模型,通过Matlab对其进行了数值计算。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了大、小气室截面积之比、小气室初始长度、活塞质量和弹丸释放压力等发射参数变化对弹丸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室截面积之比和弹丸释放压力对弹丸初速影响很显著,活塞质量和初始长度对弹丸初速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武器
内弹道模型
MATLAB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潜载无人水下航行器自航布放内弹道模型与仿真
被引量:
1
9
作者
许智生
郭彬
+1 位作者
郑立捷
邵志卫
《中国舰船研究》
2014年第1期111-115,共5页
通过对等截面鱼雷发射管自航布放无人水下航行器(UUV)过程中的受力进行分析,建立内弹道的数学模型,并对UUV自航布放的出管时间和出管速度进行实时仿真,同时,还对几种典型口径UUV自航布放过程中的阻力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和分析,从理论上对...
通过对等截面鱼雷发射管自航布放无人水下航行器(UUV)过程中的受力进行分析,建立内弹道的数学模型,并对UUV自航布放的出管时间和出管速度进行实时仿真,同时,还对几种典型口径UUV自航布放过程中的阻力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和分析,从理论上对UUV自航出管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仿真结果表明,选取500 mm口径的UUV,通过潜艇的等截面鱼雷发射管进行自航布放完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水下航行器
潜艇
自航布放
内弹道模型
仿真
流体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底部点火装药结构两相流内弹道模型及计算
被引量:
4
10
作者
周彦煌
刘千里
王升晨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X期2-9,共8页
本文给出了底部点火装药结构两相流内弹道理论模型和计算步骤,并编制程序对两种火炮进行了数值分析。实践证明,对于点火波阵面的传播、膛内压力波动等一系列问题,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该模型及计算程序可用于装药结构和点火...
本文给出了底部点火装药结构两相流内弹道理论模型和计算步骤,并编制程序对两种火炮进行了数值分析。实践证明,对于点火波阵面的传播、膛内压力波动等一系列问题,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该模型及计算程序可用于装药结构和点火方式的理论预测、筛选,进行装药的安全性能分析和可靠性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设计
计算程序
理论预测
边界条件
控制体
内弹道
理论
模型
守恒方程
结构两相流
非定常
分布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用氮气发生剂的子弹药气囊抛撒内弹道计算模型
被引量:
3
11
作者
蒋建伟
房玉军
+1 位作者
门建兵
万丽珍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53-756,共4页
在经典内弹道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以氮气发生剂为抛撒动力源的子弹药气囊抛撒内弹道模型.将整个氮气发生器视为气源,提出了名义燃速的概念,建立了名义燃速方程,把氮气发生器及抛撒装置的结构等因素对名义燃速的影响通过引入结构综合参量体...
在经典内弹道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以氮气发生剂为抛撒动力源的子弹药气囊抛撒内弹道模型.将整个氮气发生器视为气源,提出了名义燃速的概念,建立了名义燃速方程,把氮气发生器及抛撒装置的结构等因素对名义燃速的影响通过引入结构综合参量体现,简化了计算过程.名义燃速方程采用了带有常数项的指数形式.用该模型计算所得结果与试验测试值符合较好,可用于抛撒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气发生剂
气囊
子弹药抛撒
内弹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部分切口杆状发射药内弹道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4
12
作者
赵煜华
杨伟涛
+2 位作者
严文荣
张江波
肖霞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7-492,I0006,共7页
为了研究部分切口杆状发射药的装药内弹道性能,基于经典内弹道理论建立了部分切口杆状发射药的装药内弹道计算模型,采用高能硝胺发射药配方的部分切口杆状发射药进行了装药内弹道性能计算,在30mm火炮上进行了试验验证,并分析了切距、切...
为了研究部分切口杆状发射药的装药内弹道性能,基于经典内弹道理论建立了部分切口杆状发射药的装药内弹道计算模型,采用高能硝胺发射药配方的部分切口杆状发射药进行了装药内弹道性能计算,在30mm火炮上进行了试验验证,并分析了切距、切宽及切深对部分切口杆状发射药内弹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建立的部分切口杆状发射药内弹道模型计算获得的最大膛压为430.2MPa,与试验测试的最大膛压平均值409.7MPa的计算误差为5.0%;计算的炮口初速为1378.2m·s^-1,与试验测试的炮口初速平均值1409.6m·s^-1的计算误差为2.2%;最大膛压和炮口初速随切距的增大而减小,切距从5mm增加至50mm,最大膛压降低了12.0%,初速降低了3.1%,且在切距值大于20mm后对膛压及初速的影响逐渐降低;最大膛压及炮口初速随切深和切宽数值的增加而增大,切深对最大膛压的影响相较对炮口初速的影响更为显著,切宽数值的变化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总体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装药
密闭爆发器试验
部分切口杆状发射药
内弹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火炮内弹道设计方案多指标辅助优化分析
被引量:
10
13
作者
王敬
季新源
袁亚雄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2,共4页
根据最优化理论建立了内弹道多指标决策模型,制定了基于经典内弹道模型的可行方案集和指标集,并采用 TOPSIS 算法对可行方案进行综合优化和排序。结果表明,多指标决策模型可作为内弹道设计方案辅助优化工具。
关键词
设计方案
多指标
优化分析
TOPSIS算法
火炮
决策
模型
可行方案
内弹道模型
理论建立
综合优化
优化工具
最优化
指标集
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侧装药金属风暴武器系统内弹道性能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
6
14
作者
倪志军
周克栋
赫雷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5-599,共5页
建立了侧装药金属风暴武器系统的内弹道通用数学模型,可用于求解不同射频、不同弹道结构(发射后发弹时前端药室是否封闭)时的内弹道过程;计算分析了射击频率以及弹道结构的变化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对于特定的装药结构如何达...
建立了侧装药金属风暴武器系统的内弹道通用数学模型,可用于求解不同射频、不同弹道结构(发射后发弹时前端药室是否封闭)时的内弹道过程;计算分析了射击频率以及弹道结构的变化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对于特定的装药结构如何达到弹道性能一致性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金属风暴
侧装药
内弹道模型
内弹道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埋头弹火炮内弹道及装药分析
被引量:
5
15
作者
董彦诚
岳文龙
+1 位作者
宿明臣
李雪松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6,44,共4页
埋头弹火炮内弹道发射与常规弹道发射明显不同之处是,弹丸是在点火药产生的气体推动下嵌入膛线,而且行程比较长。为使内弹道发射的稳定性提供保证对其装药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通过软件计算和试验的结果对影响内...
埋头弹火炮内弹道发射与常规弹道发射明显不同之处是,弹丸是在点火药产生的气体推动下嵌入膛线,而且行程比较长。为使内弹道发射的稳定性提供保证对其装药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通过软件计算和试验的结果对影响内弹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弹丸嵌入过程进行研究。该装药结构设计合理可靠,该程序能够用来指导同类装药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点火
钝感药
装药设计
内弹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喷气反推式低后坐力武器内弹道机理研究
被引量:
4
16
作者
张帆
廖振强
+1 位作者
刘国鑫
陈杨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0,共5页
喷气反推式低后坐力武器通过从膛内导出部分火药气体经喷管向后喷射实现了大幅度减小后坐冲量的目的。运用准一维准两相流理论建立了其内弹道过程的动力学模型,以14.5mm喷气反推式低后坐力弹道枪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普通...
喷气反推式低后坐力武器通过从膛内导出部分火药气体经喷管向后喷射实现了大幅度减小后坐冲量的目的。运用准一维准两相流理论建立了其内弹道过程的动力学模型,以14.5mm喷气反推式低后坐力弹道枪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普通机枪的内弹道过程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在结构参数匹配合理的情况下,14.5mm口径的喷气反推式低后坐力武器能以仅损失6.3%的初速的代价减少40.56%的后坐冲量,这一性能对于增强单兵和轻型作战平台的火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低后坐力武器
内弹道模型
准两相流
发射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级装药膛内二次发射内弹道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1
17
作者
刘国鑫
廖振强
+1 位作者
张帆
陈杨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6-400,共5页
提出一种采用双级装药进行膛内二次发射以提高弹丸初速的新技术,为提高大口径自动武器的初速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并建立了双级装药弹膛内二次发射内弹道模型,揭示了装填条件中弹丸质量配比、装药质量配比、延迟时间和预紧力约束等变化时...
提出一种采用双级装药进行膛内二次发射以提高弹丸初速的新技术,为提高大口径自动武器的初速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并建立了双级装药弹膛内二次发射内弹道模型,揭示了装填条件中弹丸质量配比、装药质量配比、延迟时间和预紧力约束等变化时对膛压和初速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装药
发射
内弹道模型
初速
装填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计及动态冲击挤进过程的埋头式弹药内弹道特性
被引量:
3
18
作者
常人九
薛晓春
余永刚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388-2398,共11页
为能够精确预测埋头式弹药的内弹道特性,了解埋头式弹丸动态冲击挤进过程中尼龙弹带的变形形态、失效模式及刻槽形成机理。利用LS-DYNA软件,建立计及挤进系统复杂结构和埋头式弹丸动态冲击特性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结合埋...
为能够精确预测埋头式弹药的内弹道特性,了解埋头式弹丸动态冲击挤进过程中尼龙弹带的变形形态、失效模式及刻槽形成机理。利用LS-DYNA软件,建立计及挤进系统复杂结构和埋头式弹丸动态冲击特性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结合埋头式弹药两级点火和火药程序燃烧的新原理,进一步建立埋头式弹丸挤进过程初始内弹道与挤进完成后内弹道的一体化模型,并对比数值计算与试验测试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弹带材料直接受膛线作用发生断裂失效模式主要以剪切失效为主,挤进过程分为初期依靠初始速度减速挤进与后期火药燃气推动加速挤进阶段,两阶段弹带材料受膛线挤压均产生大变形,相应的挤进阻力也较大,最终通过拟合得到了弹丸动态冲击挤进阻力表达式,并与内弹道方程耦合建立了埋头式弹丸内弹道一体化精确模型,该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较好,验证了其准确性,为今后这种新型弹药的装药结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头式弹丸
动态冲击
两级点火
内弹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全膛烧蚀磨损特征的火炮内弹道仿真研究
被引量:
11
19
作者
金文奇
宁金贵
+1 位作者
王剑
邓波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68-977,共10页
为提高烧蚀火炮内弹道仿真精度,在文献[1]火炮烧蚀内弹道理论基础上,保持火药几何燃烧定律、火药燃速定律和体现起始部膛线烧蚀的弹丸起动压力方程不变,通过对变炮膛截面积、变药室容积、弹后烧蚀容积增量等全膛烧蚀磨损特征的分析和计...
为提高烧蚀火炮内弹道仿真精度,在文献[1]火炮烧蚀内弹道理论基础上,保持火药几何燃烧定律、火药燃速定律和体现起始部膛线烧蚀的弹丸起动压力方程不变,通过对变炮膛截面积、变药室容积、弹后烧蚀容积增量等全膛烧蚀磨损特征的分析和计算,建立体现全膛烧蚀的弹丸运动方程和内弹道基本方程,从而建立烧蚀磨损内弹道模型。借鉴经典内弹道诸元解算方法,导出烧蚀磨损内弹道模型解算方法。以某火炮试验数据为例进行仿真烧蚀磨损内弹道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初速仿真值与试验值误差为0.9%,能够满足火炮工程实践3%的仿真误差要求;仿真精度优于文献[1]的火炮烧蚀内弹道方法,证明了所建立的烧蚀磨损内弹道模型和诸元解算方法是正确的,可用于烧蚀磨损火炮身管寿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炮
内弹道
仿真
全膛烧蚀磨损
烧蚀
内弹道
烧蚀
内弹道模型
烧蚀
内弹道
解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某舰炮典型坡膛结构的受力和内弹道特性分析
被引量:
4
20
作者
彭松江
陈亮
+1 位作者
何行
邹利波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31,共5页
以某高射速舰炮的典型小坡度坡膛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坡度下弹带挤进力进行了分析。针对弹带在挤进过程中挤进力变化复杂,难以定量计算的情况,提出通过引入“修订系数”的方法将弹带挤进膛线的过程考虑在内弹道...
以某高射速舰炮的典型小坡度坡膛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坡度下弹带挤进力进行了分析。针对弹带在挤进过程中挤进力变化复杂,难以定量计算的情况,提出通过引入“修订系数”的方法将弹带挤进膛线的过程考虑在内弹道计算中,采用将试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数据拟合的方法得到了不同坡膛坡度下的修正系数,最终形成了考虑挤进过程的内弹道数学模型。依据该数学模型,对不同坡膛坡度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小坡度坡膛结构减小了挤进合力,降低了最大膛压,有利于减小坡膛磨损、提高身管寿命和改善火炮与弹丸受力状态,从而说明了该型速射炮采用小坡膛设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坡度坡膛
挤进力
有限元法
内弹道
数学
模型
内弹道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航发射鱼雷内弹道模型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燕飞
张振山
张萌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兵器工程系
出处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6-318,326,共4页
文摘
基于对自航管内非常局限性边界条件下鱼雷受力的分析,建立了自航发射鱼雷的内弹道模型,采用试验的方法描述螺旋桨推力,根据鱼雷在变截面管内的不同运动阶段,引入控制体的概念对鱼雷附加流体阻力进行实时计算,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对,验证了内弹道数学模型的可信性。
关键词
自航式鱼雷发射装置
内弹道模型
仿真
流体阻力
控制体
Keywords
swim-out torpedo launcher
interior trajectory model
simulation
hydraulic resistance
control body
分类号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生式液体火炮经典内弹道模型
被引量:
7
2
作者
金志明
杨新民
宋明
机构
华东工学院
出处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7,共7页
文摘
再生式液体火炮的内弹道循环中存在液体燃料喷射、破碎和雾化过程,这给内弹道问题带来极大的复杂性。本文用经验关系给出雾化后的液滴直径及其燃烧规律,根据绝热压缩建立液相的状态方程,喷射过程采用非稳态的伯努里方程。在某些假设条件下建立起一组封闭的内弹道方程系。用美国120mm再生式液体火炮的参数进行数值求解,获得稳定的计算结果。
关键词
再生式
液体火炮
内弹道模型
Keywords
Regenerative Liquid Propellant Gun, interior ballistic model, Bernoulli equation
分类号
TJ012.16 [兵器科学与技术—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固体随行装药内弹道模型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
14
3
作者
杨京广
余永刚
机构
空军第一航空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共5页
文摘
随行装药点火燃烧在整个火炮内弹道过程中具有独特性,有必要开展随行装药内弹道过程的理论研究,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采用包容式固体随行装药方案,利用新研制的点火延迟机构,考虑了弹丸的变质量问题。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固体随行装药的内弹道零维模型,并与常规装药进行了对比,预测了弹后空间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采用模型编写的计算软件计算结果与30mm弹道炮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计算的p t曲线与实测的p t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建立的数学物理模型的处理方法行之有效,可以用来指导随行装药的设计。
关键词
物理化学
随行装药
内弹道模型
点火延迟
变质量弹丸
Keywords
physical chemistry
traveling charge
interior ballistic model
ignition delayl variable mass projectile
分类号
TJ303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液压平衡式发射装置自航发射内弹道模型与仿真
被引量:
5
4
作者
秦楠
马亮
秦庚申
机构
海军潜艇学院
解放军
出处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7-90,共4页
文摘
基于装备情况,探讨了潜艇液压平衡式发射装置自航发射鱼雷的可行方案,并建立了后端自流补水的自航发射方式的内弹道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通过试验结果描述鱼雷螺旋桨工作特性,分析了自航发射鱼雷出管速度偏低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
自航发射
内弹道模型
仿真
出管速度
Keywords
swim-out launching
interior trajectory model
simulation
launching speed
分类号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层发射药内弹道模型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5
作者
刘强
张江波
严文荣
李强
魏伦
杜江媛
赵晓梅
机构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出处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20-23,共4页
基金
火炸药燃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资助(9140c35020302)
文摘
建立了多层发射药内弹道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采用MATLAB程序语言进行软件开发,介绍了软件体系的结构和程序流程,并用模块化思想提高软件的可扩展性和重用性;利用编制的软件对多层发射药内弹道过程进行仿真模拟计算,并将模拟计算结果与30 mm口径火炮的内弹道性能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本模拟计算软件所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为多层发射药的内弹道性能研究以及发射药装药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多层发射药
内弹道模型
软件设计
仿真模拟
Keywords
multilayer propellant charge
interior ballistic model
software design
simulation
分类号
TJ321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随行装药火炮经典内弹道模型与实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
9
6
作者
王浩
张振铎
陈建中
李云娥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
出处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8-302,共5页
文摘
对随行装药理论和实验技术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建立了更能反映膛内气体流动、能量转换的经典内弹道模型,并引入了包覆、钝化火药的计算方法。对随行装药的最佳随行效果和点火延迟时间进行了论证和分析。同时,还介绍了随行装药实验技术研究的部分结果。
关键词
内弹道模型
随行装药
数值模拟
火炮
Keywords
interior ballistics model,travelling charge,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J301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一种非火药驱动气体炮内弹道模型及发射诸元协调
被引量:
7
7
作者
夏正友
张河
陈家安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
出处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6-150,共5页
文摘
介绍一种新型非火药驱动的气体炮,它有五个气室控制气体炮的整个发射过程。给出了该气体炮的结构原理和内弹道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了这种气体炮的发射参数的协调和优化关系,指出了影响弹丸最大加速度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气体炮
发射参数
最大加速度
内弹道模型
Keywords
non powder gas gun,parameters,max. acceleration,ballistic model
分类号
TJ012.1 [兵器科学与技术—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一种气动武器的内弹道模型和发射参数分析
被引量:
2
8
作者
张朋
吴志林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6-179,共4页
文摘
介绍了一种新的气动武器,并给出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其内弹道数学模型,通过Matlab对其进行了数值计算。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了大、小气室截面积之比、小气室初始长度、活塞质量和弹丸释放压力等发射参数变化对弹丸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室截面积之比和弹丸释放压力对弹丸初速影响很显著,活塞质量和初始长度对弹丸初速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气动武器
内弹道模型
MATLAB
数值计算
Keywords
pneumatic weapon, ballistic model, Matlab, numerical calculation
分类号
TJ630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潜载无人水下航行器自航布放内弹道模型与仿真
被引量:
1
9
作者
许智生
郭彬
郑立捷
邵志卫
机构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出处
《中国舰船研究》
2014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基金
国家部委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通过对等截面鱼雷发射管自航布放无人水下航行器(UUV)过程中的受力进行分析,建立内弹道的数学模型,并对UUV自航布放的出管时间和出管速度进行实时仿真,同时,还对几种典型口径UUV自航布放过程中的阻力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和分析,从理论上对UUV自航出管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仿真结果表明,选取500 mm口径的UUV,通过潜艇的等截面鱼雷发射管进行自航布放完全可行。
关键词
无人水下航行器
潜艇
自航布放
内弹道模型
仿真
流体阻力
Keywords
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
submarine
swim-out launching
interior trajectory model
simulation
hydraulic resistance
分类号
U662.2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底部点火装药结构两相流内弹道模型及计算
被引量:
4
10
作者
周彦煌
刘千里
王升晨
出处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X期2-9,共8页
文摘
本文给出了底部点火装药结构两相流内弹道理论模型和计算步骤,并编制程序对两种火炮进行了数值分析。实践证明,对于点火波阵面的传播、膛内压力波动等一系列问题,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该模型及计算程序可用于装药结构和点火方式的理论预测、筛选,进行装药的安全性能分析和可靠性设计。
关键词
可靠性设计
计算程序
理论预测
边界条件
控制体
内弹道
理论
模型
守恒方程
结构两相流
非定常
分布曲线
分类号
TJ-55 [兵器科学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用氮气发生剂的子弹药气囊抛撒内弹道计算模型
被引量:
3
11
作者
蒋建伟
房玉军
门建兵
万丽珍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53-756,共4页
基金
国家部委预研项目(10207030202)
文摘
在经典内弹道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以氮气发生剂为抛撒动力源的子弹药气囊抛撒内弹道模型.将整个氮气发生器视为气源,提出了名义燃速的概念,建立了名义燃速方程,把氮气发生器及抛撒装置的结构等因素对名义燃速的影响通过引入结构综合参量体现,简化了计算过程.名义燃速方程采用了带有常数项的指数形式.用该模型计算所得结果与试验测试值符合较好,可用于抛撒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应用.
关键词
氮气发生剂
气囊
子弹药抛撒
内弹道模型
Keywords
nitrogen gas generant
airbag
submunition dispenser
interior ballistic model
分类号
TJ013.1 [兵器科学与技术—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TJ410.33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部分切口杆状发射药内弹道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4
12
作者
赵煜华
杨伟涛
严文荣
张江波
肖霞
机构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出处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7-492,I0006,共7页
基金
火炸药燃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
军委装备发展部预研技术共用项目
文摘
为了研究部分切口杆状发射药的装药内弹道性能,基于经典内弹道理论建立了部分切口杆状发射药的装药内弹道计算模型,采用高能硝胺发射药配方的部分切口杆状发射药进行了装药内弹道性能计算,在30mm火炮上进行了试验验证,并分析了切距、切宽及切深对部分切口杆状发射药内弹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建立的部分切口杆状发射药内弹道模型计算获得的最大膛压为430.2MPa,与试验测试的最大膛压平均值409.7MPa的计算误差为5.0%;计算的炮口初速为1378.2m·s^-1,与试验测试的炮口初速平均值1409.6m·s^-1的计算误差为2.2%;最大膛压和炮口初速随切距的增大而减小,切距从5mm增加至50mm,最大膛压降低了12.0%,初速降低了3.1%,且在切距值大于20mm后对膛压及初速的影响逐渐降低;最大膛压及炮口初速随切深和切宽数值的增加而增大,切深对最大膛压的影响相较对炮口初速的影响更为显著,切宽数值的变化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总体较小。
关键词
发射装药
密闭爆发器试验
部分切口杆状发射药
内弹道模型
Keywords
propellant charge
closed bomb test
partially cut multi perforated stick propellant
interior ballistic model
分类号
TJ55 [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火炮内弹道设计方案多指标辅助优化分析
被引量:
10
13
作者
王敬
季新源
袁亚雄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
出处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2,共4页
文摘
根据最优化理论建立了内弹道多指标决策模型,制定了基于经典内弹道模型的可行方案集和指标集,并采用 TOPSIS 算法对可行方案进行综合优化和排序。结果表明,多指标决策模型可作为内弹道设计方案辅助优化工具。
关键词
设计方案
多指标
优化分析
TOPSIS算法
火炮
决策
模型
可行方案
内弹道模型
理论建立
综合优化
优化工具
最优化
指标集
排序
Keywords
applied mathematics
interior ballistic design
multiple object optimization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making
分类号
O211.4 [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N94 [自然科学总论—系统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侧装药金属风暴武器系统内弹道性能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
6
14
作者
倪志军
周克栋
赫雷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5-599,共5页
基金
2005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资助项目
2004年度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资助项目
文摘
建立了侧装药金属风暴武器系统的内弹道通用数学模型,可用于求解不同射频、不同弹道结构(发射后发弹时前端药室是否封闭)时的内弹道过程;计算分析了射击频率以及弹道结构的变化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对于特定的装药结构如何达到弹道性能一致性的技术途径。
关键词
流体力学
金属风暴
侧装药
内弹道模型
内弹道
一致性
Keywords
fluid mechanics
Metal Storm
side powder chamber
interior ballistic model
interior ballistic consistency
分类号
TJ012.1 [兵器科学与技术—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埋头弹火炮内弹道及装药分析
被引量:
5
15
作者
董彦诚
岳文龙
宿明臣
李雪松
机构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出处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6,44,共4页
文摘
埋头弹火炮内弹道发射与常规弹道发射明显不同之处是,弹丸是在点火药产生的气体推动下嵌入膛线,而且行程比较长。为使内弹道发射的稳定性提供保证对其装药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通过软件计算和试验的结果对影响内弹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弹丸嵌入过程进行研究。该装药结构设计合理可靠,该程序能够用来指导同类装药结构设计。
关键词
流体力学
点火
钝感药
装药设计
内弹道模型
Keywords
fluid mechanics
ignition
insensitive propellant
charge design
interior ballistics model
分类号
TJ012.1 [兵器科学与技术—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喷气反推式低后坐力武器内弹道机理研究
被引量:
4
16
作者
张帆
廖振强
刘国鑫
陈杨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解放军炮兵学院南京分院
出处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0,共5页
文摘
喷气反推式低后坐力武器通过从膛内导出部分火药气体经喷管向后喷射实现了大幅度减小后坐冲量的目的。运用准一维准两相流理论建立了其内弹道过程的动力学模型,以14.5mm喷气反推式低后坐力弹道枪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普通机枪的内弹道过程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在结构参数匹配合理的情况下,14.5mm口径的喷气反推式低后坐力武器能以仅损失6.3%的初速的代价减少40.56%的后坐冲量,这一性能对于增强单兵和轻型作战平台的火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低后坐力武器
内弹道模型
准两相流
发射原理
Keywords
engineering thermal physics
low recoil weapon
interior ballistics model
quasi two-phraseflow
propulsion theory
分类号
TJ012.15 [兵器科学与技术—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级装药膛内二次发射内弹道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1
17
作者
刘国鑫
廖振强
张帆
陈杨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6-400,共5页
文摘
提出一种采用双级装药进行膛内二次发射以提高弹丸初速的新技术,为提高大口径自动武器的初速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并建立了双级装药弹膛内二次发射内弹道模型,揭示了装填条件中弹丸质量配比、装药质量配比、延迟时间和预紧力约束等变化时对膛压和初速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流体力学
装药
发射
内弹道模型
初速
装填条件
Keywords
fluid mechanics
charge
propulsion
interior ballistic model
muzzle velocity
loading factor
分类号
TJ012.14 [兵器科学与技术—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计及动态冲击挤进过程的埋头式弹药内弹道特性
被引量:
3
18
作者
常人九
薛晓春
余永刚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388-2398,共11页
基金
瞬态冲击技术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6142606193103)。
文摘
为能够精确预测埋头式弹药的内弹道特性,了解埋头式弹丸动态冲击挤进过程中尼龙弹带的变形形态、失效模式及刻槽形成机理。利用LS-DYNA软件,建立计及挤进系统复杂结构和埋头式弹丸动态冲击特性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结合埋头式弹药两级点火和火药程序燃烧的新原理,进一步建立埋头式弹丸挤进过程初始内弹道与挤进完成后内弹道的一体化模型,并对比数值计算与试验测试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弹带材料直接受膛线作用发生断裂失效模式主要以剪切失效为主,挤进过程分为初期依靠初始速度减速挤进与后期火药燃气推动加速挤进阶段,两阶段弹带材料受膛线挤压均产生大变形,相应的挤进阻力也较大,最终通过拟合得到了弹丸动态冲击挤进阻力表达式,并与内弹道方程耦合建立了埋头式弹丸内弹道一体化精确模型,该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较好,验证了其准确性,为今后这种新型弹药的装药结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埋头式弹丸
动态冲击
两级点火
内弹道模型
Keywords
cased telescoped projectile
dynamic impact
two-stage ignition
interior ballistic model
分类号
TJ012.1 [兵器科学与技术—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全膛烧蚀磨损特征的火炮内弹道仿真研究
被引量:
11
19
作者
金文奇
宁金贵
王剑
邓波
机构
[
出处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68-977,共10页
基金
总装备部试验技术研究项目(2010SY3101002)
文摘
为提高烧蚀火炮内弹道仿真精度,在文献[1]火炮烧蚀内弹道理论基础上,保持火药几何燃烧定律、火药燃速定律和体现起始部膛线烧蚀的弹丸起动压力方程不变,通过对变炮膛截面积、变药室容积、弹后烧蚀容积增量等全膛烧蚀磨损特征的分析和计算,建立体现全膛烧蚀的弹丸运动方程和内弹道基本方程,从而建立烧蚀磨损内弹道模型。借鉴经典内弹道诸元解算方法,导出烧蚀磨损内弹道模型解算方法。以某火炮试验数据为例进行仿真烧蚀磨损内弹道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初速仿真值与试验值误差为0.9%,能够满足火炮工程实践3%的仿真误差要求;仿真精度优于文献[1]的火炮烧蚀内弹道方法,证明了所建立的烧蚀磨损内弹道模型和诸元解算方法是正确的,可用于烧蚀磨损火炮身管寿命预测。
关键词
火炮
内弹道
仿真
全膛烧蚀磨损
烧蚀
内弹道
烧蚀
内弹道模型
烧蚀
内弹道
解算
Keywords
artillery
interior ballistics simulation
full-bore erosion wear
erosion interior ballistics
erosion interior ballistic model
erosion interior ballistic calculation
分类号
TJ012.1 [兵器科学与技术—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舰炮典型坡膛结构的受力和内弹道特性分析
被引量:
4
20
作者
彭松江
陈亮
何行
邹利波
机构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31,共5页
文摘
以某高射速舰炮的典型小坡度坡膛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坡度下弹带挤进力进行了分析。针对弹带在挤进过程中挤进力变化复杂,难以定量计算的情况,提出通过引入“修订系数”的方法将弹带挤进膛线的过程考虑在内弹道计算中,采用将试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数据拟合的方法得到了不同坡膛坡度下的修正系数,最终形成了考虑挤进过程的内弹道数学模型。依据该数学模型,对不同坡膛坡度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小坡度坡膛结构减小了挤进合力,降低了最大膛压,有利于减小坡膛磨损、提高身管寿命和改善火炮与弹丸受力状态,从而说明了该型速射炮采用小坡膛设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关键词
小坡度坡膛
挤进力
有限元法
内弹道
数学
模型
内弹道
特性
Keywords
low slope of forcing cone structure
the net force of driving band’s engrav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internal ballistic mathematical model
interior ballistic performance
分类号
TJ762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自航发射鱼雷内弹道模型与仿真研究
王燕飞
张振山
张萌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再生式液体火炮经典内弹道模型
金志明
杨新民
宋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固体随行装药内弹道模型及数值模拟
杨京广
余永刚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6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液压平衡式发射装置自航发射内弹道模型与仿真
秦楠
马亮
秦庚申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多层发射药内弹道模型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刘强
张江波
严文荣
李强
魏伦
杜江媛
赵晓梅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随行装药火炮经典内弹道模型与实验技术研究
王浩
张振铎
陈建中
李云娥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
9
全文增补中
7
一种非火药驱动气体炮内弹道模型及发射诸元协调
夏正友
张河
陈家安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7
全文增补中
8
一种气动武器的内弹道模型和发射参数分析
张朋
吴志林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潜载无人水下航行器自航布放内弹道模型与仿真
许智生
郭彬
郑立捷
邵志卫
《中国舰船研究》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底部点火装药结构两相流内弹道模型及计算
周彦煌
刘千里
王升晨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采用氮气发生剂的子弹药气囊抛撒内弹道计算模型
蒋建伟
房玉军
门建兵
万丽珍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部分切口杆状发射药内弹道性能的数值模拟
赵煜华
杨伟涛
严文荣
张江波
肖霞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火炮内弹道设计方案多指标辅助优化分析
王敬
季新源
袁亚雄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侧装药金属风暴武器系统内弹道性能一致性研究
倪志军
周克栋
赫雷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埋头弹火炮内弹道及装药分析
董彦诚
岳文龙
宿明臣
李雪松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喷气反推式低后坐力武器内弹道机理研究
张帆
廖振强
刘国鑫
陈杨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双级装药膛内二次发射内弹道影响因素研究
刘国鑫
廖振强
张帆
陈杨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计及动态冲击挤进过程的埋头式弹药内弹道特性
常人九
薛晓春
余永刚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基于全膛烧蚀磨损特征的火炮内弹道仿真研究
金文奇
宁金贵
王剑
邓波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某舰炮典型坡膛结构的受力和内弹道特性分析
彭松江
陈亮
何行
邹利波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