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动汽车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弱磁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润泽 翟丽 苏丽伟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16年第5期20-28,共9页
本文对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的弱磁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了永磁同步电机全速范围内的弱磁控制策略。通过对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和常规矢量控制方法的研究,对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全速范围内的运行工况进行了分析,将内嵌式永磁同步电... 本文对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的弱磁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了永磁同步电机全速范围内的弱磁控制策略。通过对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和常规矢量控制方法的研究,对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全速范围内的运行工况进行了分析,将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的运行工况划分为分为恒转矩运行I区、恒转矩运行II区、弱磁运行的恒功率区和弱磁运行的高速区四个区域,确定了各个区域内的控制策略算法以及区域间的过渡条件,提出了根据给定转矩和反馈转速确定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交直轴电流的参考值的电流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下,对各个运行区域的控制策略进行建模,并针对稳态负载和动态负载两种情况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各个区域内弱磁控制策略的可行性。运用Matlab/Simulink下的控制模型、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 Dyn下的虚拟样机和实时仿真平台RT-LAB进行联合仿真,验证弱磁控制策略的可行性。运用实时仿真平台RT-LAB、Matlab/Simulink和Labview构建矢量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对带弱磁控制的矢量控制系统进行特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控制 全速范围 控制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传感器偏置误差的在线辨识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程思为 李兴洪 +2 位作者 王东 胡云飞 冀钟昆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共6页
为了确定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驱动系统的转角偏置误差,提出了一种简便的IPMSM驱动系统的转子位置传感器偏置误差在线辨识和补偿方法。首先,通过控制电机在惯性滑行期间以稳态短路电流运行,可利用变频器将IPMSM平滑切入到三相短路... 为了确定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驱动系统的转角偏置误差,提出了一种简便的IPMSM驱动系统的转子位置传感器偏置误差在线辨识和补偿方法。首先,通过控制电机在惯性滑行期间以稳态短路电流运行,可利用变频器将IPMSM平滑切入到三相短路状态;然后,通过对比实测d-q轴电流和电机的真实短路电流特性,可以准确解算出电机转子位置传感器的偏置误差。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且该方法可以在+0.5~+20电角度误差范围内实现转子位置传感器偏置误差的有效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 位置传感器 旋转变压器 电机控制 误差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参数识别的永磁同步电机多虚拟信号注入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被引量:4
3
作者 殷凯轩 高琳 +2 位作者 陈锐 付文华 冯智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7-96,共10页
针对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现有的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策略存在计算复杂、占用存储空间大、控制性能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化的多虚拟信号注入法。通过定义新的虚拟电压以及计算不完整虚拟功率避免了大量无效计算对系统资源的浪费。该策略... 针对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现有的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策略存在计算复杂、占用存储空间大、控制性能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化的多虚拟信号注入法。通过定义新的虚拟电压以及计算不完整虚拟功率避免了大量无效计算对系统资源的浪费。该策略降低了算法复杂度,但控制精度仍与电机参数相关。进一步提出了改进的模型参考自适应参数识别算法,将自适应律分割为不同周期的函数,在保证电机三参数识别准确的同时,提高了辨识算法的稳定性。利用辨识结果实时更新电机的最大转矩电流比工作点,保证电机始终运行在最高效率。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参数识别算法的引入克服了多虚拟信号注入法对电机参数的依赖性,将定子电流幅值降低0.7%以上,使电机的控制轨迹更接近最大转矩电流比最优轨迹;所提策略在电机参数摄动、负载突变及变速运行等复杂工况下,能保持较好的动态响应速度和较小的电流畸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 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观测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涉川 孙天夫 +1 位作者 黄新 梁嘉宁 《集成技术》 2018年第6期60-68,共9页
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和弱磁性等诸多优点,但由于电动机参数具有非线性化特征,导致电磁转矩难以精确估算。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电磁转矩估算方法,即转矩观测器。首先,基于所搭建的高保真非线性内嵌... 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和弱磁性等诸多优点,但由于电动机参数具有非线性化特征,导致电磁转矩难以精确估算。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电磁转矩估算方法,即转矩观测器。首先,基于所搭建的高保真非线性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模型,获得用于神经网络训练的转矩观测器数据;然后,基于所提出的卷积神经网络转矩观测器实现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的精确控制;最后,为获取最优的转矩估算误差,在仿真实验阶段对不同参数和结构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神经网络可以实现电磁转矩的准确估算,所建立的转矩观测器具有良好的性能参数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转矩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磁链的IPMSM位置预估算法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家曦 杨贵杰 李铁才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85,140,共6页
为了提高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位置预估的估算精度,基于线性磁链的IPMSM模型,用电流观测误差构建滑模平面建立滑模观测器,预估转子位置和速度.定量分析定子电阻和交直轴电感对预估转子位置的影响.针对电机参数摄动对预估位置精度... 为了提高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位置预估的估算精度,基于线性磁链的IPMSM模型,用电流观测误差构建滑模平面建立滑模观测器,预估转子位置和速度.定量分析定子电阻和交直轴电感对预估转子位置的影响.针对电机参数摄动对预估位置精度的影响,构造Lyapunov函数辩识定子电阻、交轴电感.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可实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控制 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电动车IPMSM的基于模糊PI的高性能调速控制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谭琳 刘平 崔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9-144,共6页
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在基速以下和基速以上的全速度范围内的动、稳态性和鲁棒性对电动车的运行影响很大。通过设计一种参数自整定的模糊PI控制方法,并在MATLAB/Simulink虚拟环境下建模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转速环采用固定PI... 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在基速以下和基速以上的全速度范围内的动、稳态性和鲁棒性对电动车的运行影响很大。通过设计一种参数自整定的模糊PI控制方法,并在MATLAB/Simulink虚拟环境下建模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转速环采用固定PI控制,模糊-PI控制器改善了IPMSM伺服调速系统全速度范围的动、稳态性能,对负载变化等外部干扰及电机参数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从而更适应电动汽车的运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 电动汽车 模糊-PI SIMULINK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观测器的I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白锐 毛永乐 陈阳生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共6页
为了解决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中转子角度和速度估计问题,根据IPMSM的状态方程和非线性理论,设计了一种非线性状态观测器,并基于Lyapunov稳定性原理讨论了观测器稳定条件。同时考虑负载影响,加入了负载转矩的观测... 为了解决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中转子角度和速度估计问题,根据IPMSM的状态方程和非线性理论,设计了一种非线性状态观测器,并基于Lyapunov稳定性原理讨论了观测器稳定条件。同时考虑负载影响,加入了负载转矩的观测。由于模型参数问题和采样精度问题,状态变量的观测值和实际值存在一定误差,因此对角度和速度观测值分别进行了修正。仿真和试验研究表明,改进后的非线性观测器能够准确估计转子角度和速度,可以获得良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非线性观测器 负载转矩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pov超稳定性的TVC系统在线辨识及补偿方法
8
作者 陈童 曾凡铨 崔业兵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17,34,共6页
新一代固体捆绑运载火箭在发射状态下,由推力矢量控制(TVC)系统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参数摄动问题严重。而传统的PID控制器无法满足输出力矩的精度要求,且系统鲁棒性较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波波夫(Popov)超稳定性理论的在线辨识方... 新一代固体捆绑运载火箭在发射状态下,由推力矢量控制(TVC)系统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参数摄动问题严重。而传统的PID控制器无法满足输出力矩的精度要求,且系统鲁棒性较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波波夫(Popov)超稳定性理论的在线辨识方案,用于实现电动伺服系统的自校正控制。同时,针对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在最大转矩电流比(MTPA)矢量控制方案下,自适应辨识系统存在的欠秩问题,提出了利用回归分析的补偿方法。经试验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力矢量控制 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 Popov超稳定性理论 MRAS 闭环辨识方案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