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多媒体情报内容可信度评估的量化模型研究——以视频情报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孙鹏 王方明 +1 位作者 郎宇博 单大国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79,共6页
[目的/意义]当前以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多媒体情报在公安情报工作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对其内容可信度的评估工作仍停留在情报分析人员综合多方面信息进行主观判断的层面,缺少统一的量化评价标准,容易出现误判现象。目前为止学界尚未出现更... [目的/意义]当前以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多媒体情报在公安情报工作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对其内容可信度的评估工作仍停留在情报分析人员综合多方面信息进行主观判断的层面,缺少统一的量化评价标准,容易出现误判现象。目前为止学界尚未出现更加科学、客观地评估多媒体情报内容可信度的思路方法。[方法/过程]以视频情报为例,通过对多媒体情报结构特点的分析,运用结构化方法将多媒体情报的内容分解为人物、时间、地点、过程、事件、程度、原因7个要素,对能够在实际情报中获取到的内容要素分别进行可信度评级。再将评级结果代入戴布拉图,形成面向多媒体情报内容可信度评估的量化模型,用以估计该情报内容的综合可信度。[结果/结论]模型为公安情报学研究中科学、客观地评估多媒体情报内容可信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传统评估方法可能造成的人为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情报 多媒体情报 内容信度 量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信度与效度研究 被引量:44
2
作者 严庆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3,共9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要求,也是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上的“三个不清楚”,即不清楚铸牢中华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要求,也是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上的“三个不清楚”,即不清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具体内容应该包括什么、不清楚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之间的区别、不清楚如何处理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这成为制约教育效果的认知障碍。同时,在教育结构性方面,存在区域不均衡、内容不全面、学段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因循“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逻辑,突出各民族相互团结、繁荣发展的教育内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因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逻辑,突出各民族“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的教育内容;两者各有侧重,又交集兼容。从一定意义上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外延宽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新时代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需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要求对原有民族团结教育在内容、目标方面实现“升级”。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信度与效度,需要依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需要有关部门督导改变教育实践区域不均衡、教育内容不全面等问题,还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将“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转化为具象化、具体化的教育内容,这既是心理认知规律的要求,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为受教者的态度、情感、价值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铸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内容信度 教育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