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外螺旋管道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和数值仿真 被引量:3
1
作者 梁亮 胡冠昱 +3 位作者 朱宗铭 唐勇 陈柏 许焰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546-2551,共6页
提出一种体积微小的无损伤内外螺旋管道机器人,建立了机器人在液体管道中运行时的动力学方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数值仿真机器人系统的流体流场,分析了机器人动力学特性以及环境特征参数对机器人运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机器人运行时... 提出一种体积微小的无损伤内外螺旋管道机器人,建立了机器人在液体管道中运行时的动力学方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数值仿真机器人系统的流体流场,分析了机器人动力学特性以及环境特征参数对机器人运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机器人运行时,管道壁所受高压区主要集中在机器人周围附近,且压力值不大;机器人外壳外表面压力以及外壳外表面液体速度均高于内轴内表面;随着液体密度、液体粘度和偏心距的增大,机器人轴向推进力增大,随着管道直径的增大,机器人轴向推进力减小;液体粘度、管道直径和偏心距对机器人运行性能影响较大,而液体密度对其运行性能影响较小。对比外螺旋圆柱体轴向力随螺旋圆柱机体长度变化的数值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验证数值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机器人 内外螺旋 数值仿真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螺旋管道机器人性能分析和结构参数优化
2
作者 梁亮 朱宗铭 +3 位作者 胡冠昱 唐勇 陈柏 许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710-2716,共7页
数值比较了内外螺旋机器人、单节外螺旋机器人和双节外螺旋机器人的轴向推进力、管道壁所受最大压力、液体对机器人的承载力和液体对机器人周向阻力矩与其外壳转速的关系,分析了内螺旋转速和外螺旋转速的变化对机器人轴向推进力的影响... 数值比较了内外螺旋机器人、单节外螺旋机器人和双节外螺旋机器人的轴向推进力、管道壁所受最大压力、液体对机器人的承载力和液体对机器人周向阻力矩与其外壳转速的关系,分析了内螺旋转速和外螺旋转速的变化对机器人轴向推进力的影响以及机器人外螺旋槽结构参数(槽口宽a2、槽底宽b2、倾角α2、螺旋槽槽深h2、螺纹升角Φ2和螺纹线数n2)对机器人轴向推进力的影响,并运用正交试验优化方法优化了外螺旋槽结构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内外螺旋机器人单位有效体积的推进力和液体对其的承载力最大;外螺旋参数的变化对机器人性能的影响远大于内螺旋参数的变化对机器人性能的影响;机器人外螺旋槽结构参数和机器人轴向推进力成非线性关系。在管道直径和机器人内外径确定的条件下,一组最优的外螺旋槽结构参数组合为:a2=1.25mm,b2=0.75mm,α2=70°,h2=0.8mm,Φ2=30°,n2=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机器人 内外螺旋 性能 结构参数 正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业院校“内外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策略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标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6期21-26,共6页
在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背景之下,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的历史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助推经济增长为根本旨归,以人的全面发展为逻辑主线,凝聚政府、企业和学校三者合力,构建政策链、教... 在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背景之下,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的历史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助推经济增长为根本旨归,以人的全面发展为逻辑主线,凝聚政府、企业和学校三者合力,构建政策链、教育链和产业链彼此渗透、融汇贯通的“外螺旋”链条;并基于“素养为本—课程为纲—教学为体”的人才培养内容,构建了人才培养的“内螺旋”链条,最终形成职业院校“内外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加强专业资源库建设三方面着手,确保职业院校“内外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取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职业院校 内外螺旋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压力对IOSF管强化传热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梁平 龙新峰 +2 位作者 陈广怀 庄礼贤 谭盈科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22,共4页
根据笔者此前所建立的数学物理模型 ,在不同的冷凝换热温差下 ,进行了蒸汽压力对小螺旋角内外螺旋翅片管强化传热特性影响的模拟研究 .结果表明 ,小螺旋角内外螺旋翅片管的冷凝换热系数在蒸汽压力为 0 .6 5MPa时有最大值 ,且其强化传热... 根据笔者此前所建立的数学物理模型 ,在不同的冷凝换热温差下 ,进行了蒸汽压力对小螺旋角内外螺旋翅片管强化传热特性影响的模拟研究 .结果表明 ,小螺旋角内外螺旋翅片管的冷凝换热系数在蒸汽压力为 0 .6 5MPa时有最大值 ,且其强化传热效果主要取决于冷凝换热强度 ,而受蒸汽压力的影响较小 .因此 ,对于蒸汽压力变化范围较大的电站回热加热器的强化传热 ,小螺旋角内外螺旋翅片管有明显的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内外螺旋翅片管 回热回热器 蒸汽压力 强化传热 冷凝换热系数 IOSF管 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