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资政院”与“咨议局”的权力差异看传统国家转型中的权力悖论
1
作者
王世柱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9,共13页
资政院与咨议局皆为预备立宪时期“议会”的“预备机关”。从《资政院章程》与《咨议局章程》文本对比的角度来看,资政院与咨议局权力差异非常明显。资政院仅具有建议与咨询的权力,对中央行政权力的制衡非常弱;咨议局与省督抚之间明显...
资政院与咨议局皆为预备立宪时期“议会”的“预备机关”。从《资政院章程》与《咨议局章程》文本对比的角度来看,资政院与咨议局权力差异非常明显。资政院仅具有建议与咨询的权力,对中央行政权力的制衡非常弱;咨议局与省督抚之间明显的权力制衡关系,符合宪政体制下地方议会之功能。在“大权统归朝廷”这一立宪改革的目标之下,一方面清廷需要通过设立“议会”来挽救合法性危机,另一方面又希望借助咨议局来制衡地方督抚,强化中央集权。因此,在中央,清廷希望资政院作为一个咨询、建议机构而避免对皇权构成威胁;在地方,清廷则希望咨议局制衡督抚。资政院与咨议局之间的权力差异导致地方上的公众政治参与压力传导至中央,而中央的资政院无力应对甚至助长了这种政治压力,导致清廷的合法性快速流失。地方督抚则受束于咨议局,无力掌控地方政局的走向。咨议局与资政院之间的权力差异是传统国家转型中集权与限权悖论的体现。由于缺乏历史自然演进的机遇,集权以推动国家改革与限权的民主化浪潮同时发生,二者内在的张力最终导致帝国的崩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政院
咨议局
议会救国
内外皆轻
权力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资政院”与“咨议局”的权力差异看传统国家转型中的权力悖论
1
作者
王世柱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处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9,共13页
基金
“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号21CXTD02)资助。
文摘
资政院与咨议局皆为预备立宪时期“议会”的“预备机关”。从《资政院章程》与《咨议局章程》文本对比的角度来看,资政院与咨议局权力差异非常明显。资政院仅具有建议与咨询的权力,对中央行政权力的制衡非常弱;咨议局与省督抚之间明显的权力制衡关系,符合宪政体制下地方议会之功能。在“大权统归朝廷”这一立宪改革的目标之下,一方面清廷需要通过设立“议会”来挽救合法性危机,另一方面又希望借助咨议局来制衡地方督抚,强化中央集权。因此,在中央,清廷希望资政院作为一个咨询、建议机构而避免对皇权构成威胁;在地方,清廷则希望咨议局制衡督抚。资政院与咨议局之间的权力差异导致地方上的公众政治参与压力传导至中央,而中央的资政院无力应对甚至助长了这种政治压力,导致清廷的合法性快速流失。地方督抚则受束于咨议局,无力掌控地方政局的走向。咨议局与资政院之间的权力差异是传统国家转型中集权与限权悖论的体现。由于缺乏历史自然演进的机遇,集权以推动国家改革与限权的民主化浪潮同时发生,二者内在的张力最终导致帝国的崩溃。
关键词
资政院
咨议局
议会救国
内外皆轻
权力悖论
分类号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9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K25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资政院”与“咨议局”的权力差异看传统国家转型中的权力悖论
王世柱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