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队列视角的中国人口内在增长水平研究--基于终身生育率两种估计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钟甫宁 王亚楠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0,共10页
通过比较终身生育率的两种估计方法,本研究发现,利用同是队列指标的初育年龄测度终身生育率在反向"预测"过去时明显优于总和生育率估计法,而在正向预测未来时则具有更强的稳定性。运用不同的终身生育率估计值测算中国人口内... 通过比较终身生育率的两种估计方法,本研究发现,利用同是队列指标的初育年龄测度终身生育率在反向"预测"过去时明显优于总和生育率估计法,而在正向预测未来时则具有更强的稳定性。运用不同的终身生育率估计值测算中国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的结果表明,从20世纪70年代初进入生育期的育龄妇女开始,人口的内在增长水平就已为负并持续下降,与此同时,偏高的男女性别比需要高于2.1的更替水平才能保持人口稳定。中国人口1970年以后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预期寿命的持续提高,以及育龄妇女占总人口比例相对较高。今后生育政策的调整不仅需要关注当年人口出生率即人口金字塔底层的数量变化,而且要考虑对未来人口结构即人口金字塔形状的影响。此外,在监测人口增长时应继续重视初育年龄变化对人口增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育年龄 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 终身生育率 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队列视角的中国农村人口内在增长趋势分析
2
作者 王亚楠 《农业展望》 2018年第12期28-33,共6页
采用初育年龄测度终身生育水平的方法,利用1950—2016年农村育龄妇女年龄别生育率数据以及相关人口统计数据,估计并预测了1950—1996年进入生育期的47个育龄妇女队列的终身生育水平以及人口内在增长趋势。研究发现,利用初育年龄仍然能... 采用初育年龄测度终身生育水平的方法,利用1950—2016年农村育龄妇女年龄别生育率数据以及相关人口统计数据,估计并预测了1950—1996年进入生育期的47个育龄妇女队列的终身生育水平以及人口内在增长趋势。研究发现,利用初育年龄仍然能够实现对终身生育率的高度拟合,农村人口终身生育水平呈长期平稳下降的趋势;根据农村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的计算结果,从1973年进入生育期的育龄妇女队列开始,农村人口内在增长水平已由正转为负,比终身生育率所揭示的达到更替水平的时间早了5年。由此可知,生育政策的调整不仅要关注实际的生育水平,同时也要注重人口内在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 农村人口 终身生育率 初育年龄 双对数模型 二孩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增长之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林正祥 原新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0,共8页
利用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在1989年生育表基础上,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改变妇女产次别平均生育年龄和产次别生育率水平这两个变量,仿真推算其变化与平均世代间隔、总和生育率、净再生产率、真实人口增长率及总和递进生育率等指标间的关系,并... 利用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在1989年生育表基础上,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改变妇女产次别平均生育年龄和产次别生育率水平这两个变量,仿真推算其变化与平均世代间隔、总和生育率、净再生产率、真实人口增长率及总和递进生育率等指标间的关系,并对中国人口未来发展趋势和政策做了深入的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增长率 内在自然增长率 人口真实增长率 妇女产次递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