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自然内在价值作为一种伦理信念如何可能
1
作者 张聪惠 陆永胜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基于实际承负环保义务的道德主体只能是单向的人,在以一种康德式的伦理信念为无人参照的自然内在价值如何推导有人的道德义务提供一种阐释可能时,还需要提供一种何以被人普遍相信的正当性理由,以引导人们依循这样的信念生活。哲学上对... 基于实际承负环保义务的道德主体只能是单向的人,在以一种康德式的伦理信念为无人参照的自然内在价值如何推导有人的道德义务提供一种阐释可能时,还需要提供一种何以被人普遍相信的正当性理由,以引导人们依循这样的信念生活。哲学上对信念何以可能的辩护主要有认知、道德、实用等方面的证成性理由。基于“事实-价值-义务”的自然内在价值论的建构逻辑,自然中心论者借助生物学的知识论证据铺垫了自然内在价值作为一种伦理信念的认知证成;从康德绝对命令范式下的道德应当性维度完成了自然内在价值作为一种伦理信念的道德证成;在信念指导行动的目的层面,以自然价值工具论在实践中的不足为切入,补充了自然内在价值作为一种伦理信念的实用证成。在此中,自然内在价值的伦理意义得到进一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内在价值 伦理信念 认知证成 道德证成 实用证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参照的自然内在价值如何推导有人的道德义务——论自然内在价值的有效性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聪惠 陆永胜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6,共11页
自然内在价值是自然中心论确立人对自然应当承负直接道德义务的理论内核。以无人参照为主要特征,对自然内在价值理论上的合理性质疑经常导向为实践上的有效性怀疑,即无人参照的自然内在价值如何推导出有人的道德义务?由于自然内在价值... 自然内在价值是自然中心论确立人对自然应当承负直接道德义务的理论内核。以无人参照为主要特征,对自然内在价值理论上的合理性质疑经常导向为实践上的有效性怀疑,即无人参照的自然内在价值如何推导出有人的道德义务?由于自然内在价值论拒斥保护自然的唯人目的论,对自然内在价值的有效性回答实则是在康德道义论范畴下做出伦理信念的规范性处理,以便将自然内在价值与人伦内在必然关联起来。在此目标下,自然内在价值的“无人参照”不等同于去人化的无人在场,而是去人类中心的以人为基础的伦理在场。在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权益冲突问题上,对自然承负直接道德义务的伦理要求指向的是自然福祉的优先考量,这在突出种际正义的同时却在道德形式与道德内容上存有回避现实人际正义的弊端,从而限制了自然内在价值作为一种伦理信念的有效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内在价值 道德义务 道义论规范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体内在价值主体论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苑银和 余丽萍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4-68,共5页
自然体权利论者以自然体的内在价值为由要求赋予自然体价值主体地位,希冀实现自然体与人的平等。然而,价值既不是一个实体,也不是客体的属性,更非主体的需要,它是一个关系范畴,判断价值的唯一标准是对象性关系的理性活动,只有人符合这... 自然体权利论者以自然体的内在价值为由要求赋予自然体价值主体地位,希冀实现自然体与人的平等。然而,价值既不是一个实体,也不是客体的属性,更非主体的需要,它是一个关系范畴,判断价值的唯一标准是对象性关系的理性活动,只有人符合这一标准,人是价值的唯一主体,自然体不可能与人达到平等,自然体权利根本无法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体权利 价值 内在价值 主体 对象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内在价值的哲学论证 被引量:25
4
作者 余谋昌 《伦理学研究》 2004年第4期67-72,共6页
自然内在价值的问题 ,是生态伦理学理论的基本问题 ,又是它的理论论证中疑惑最多、论证最困难的问题。我们需要把目的论、存在论和价值论统一起来 ,从“主 -客关系”统一的角度 ,进行它的哲学论证。
关键词 自然内在价值 自然主体性 自然目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的自然内在价值论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改艳 周兵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7-129,共3页
从自然价值角度看体育的内在价值,从运动和文化的自然价值角度来明晰体育的自然内在价值。运动属性是体育的自然内在价值的核心,文化属性是体育的自然内在价值的灵魂,现代体育需要自然内在价值的回归。
关键词 体育 自然价值 内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寡欲、本性、自由:庄子的四重生命观念 被引量:1
6
作者 吴胜景 王菊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2-107,共6页
庄子具有高妙而鲜明的生命观念,但其生命观念又不同于先秦时期其他人过多关注政治与道德的生命意识,他强调的是对于人的个体生命追求的本真与本原问题。他认为生命是自然变化的现象,个体的生命实质上是天地阴阳大化的一种表现;他主张生... 庄子具有高妙而鲜明的生命观念,但其生命观念又不同于先秦时期其他人过多关注政治与道德的生命意识,他强调的是对于人的个体生命追求的本真与本原问题。他认为生命是自然变化的现象,个体的生命实质上是天地阴阳大化的一种表现;他主张生命之道在于寡欲,不应该困惑于有限的生命,不应该局限于世俗的欲望和享乐;他寄予生命的意义在于按照如道的本性去生活,而“无为”又是回归本性的必要条件;他通过游心于物的方式来实现修心与养心,期望达到自然的或者自由的人生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生命 自然 寡欲 本性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非人类中心主义“自然界内在价值”观的质疑与辨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袁祖社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61,共4页
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自身利益问题 ,是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非人类中心主义从所谓自然万物都有其平等的存在权利的观点出发 ,认为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 ,应从过去的纯粹“经济的视角”转变为“伦理的视角” ,... 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自身利益问题 ,是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非人类中心主义从所谓自然万物都有其平等的存在权利的观点出发 ,认为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 ,应从过去的纯粹“经济的视角”转变为“伦理的视角” ,尊重并承认自然界的多方面价值。人类中心主义否认自然具有“内在价值” ,但承认自然具有价值 ;同时认为 ,价值是相对于人类主体而言的 ,人类是自然万物的价值主体。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应然基础 ,人类中心主义赋予自然的价值以新的涵义 :自然不再是处在人类活动之外的物质运动形式 ,它还是人类生存于其中且永远不能离开的客观环境 ;自然物不再只是人类物质活动的材料对象 ,它还是人类周围有机环境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中心主义 自然中心主义 自然内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然宇宙观的深层特质:以唐君毅的论说为中心
8
作者 王国雨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0,共9页
自然宇宙观是一种文明形态的世界观基础,中华文明的独特形态首先体现在自然宇宙观上。唐君毅基于中西印比较的视角,以《周易》哲学为主要思想资源,对中国自然宇宙观之特质作出了深刻揭示。在强调人与自然宇宙深刻贯通的“天人合一”观念... 自然宇宙观是一种文明形态的世界观基础,中华文明的独特形态首先体现在自然宇宙观上。唐君毅基于中西印比较的视角,以《周易》哲学为主要思想资源,对中国自然宇宙观之特质作出了深刻揭示。在强调人与自然宇宙深刻贯通的“天人合一”观念下,中国自然宇宙观首先认为,自生自化的生生之理是宇宙万物的内在律则,万物遵循自由原则、化生创生原则而非外在必然原则。其次,万物是虚实相涵的关系性存在,而非纯物质性的固定实体。其三,由于万物是具有摄受性与相互感通性的存在,所以物质与时空不相离,形成了独特的位序时空观与以当下为中心的“中和”观念。最后,强调天人合德和“万物一体之仁”,人与自然万物感通有情,价值内在于宇宙万物,从而建构出中国哲学独有的“道德存有”论。只有深刻把握中国自然宇宙观的深层特质及其真理性,并主动涵摄机械论自然宇宙观于自身之中,才能使中华文明形态的自然宇宙观获得现代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宇宙观 内在自然 位序时空观 道德存有 唐君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的“内在道德”的两个维度——再访富勒自然法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志勇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71,共11页
法律的内在道德是富勒新自然法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也是解读富勒法律理论的重要线索之一。作为法体系的内在道德,是现代自然法复兴的产物。理解内在道德的关键在于揭示其可能蕴含的形式维度与接受维度。从当代自然法和法实证主义争论的情... 法律的内在道德是富勒新自然法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也是解读富勒法律理论的重要线索之一。作为法体系的内在道德,是现代自然法复兴的产物。理解内在道德的关键在于揭示其可能蕴含的形式维度与接受维度。从当代自然法和法实证主义争论的情况来看,形式维度的内在道德证明了法体系中包含必然的道德,在这个层面上打击了"分离命题",接受维度的内在道德却可以和实证主义的"来源命题"兼容。由此,富勒的程序自然法进路或许可以提供一种超越传统自然法和实证主义框架的新法哲学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道德 程序自然 形式维度 接受维度 富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是自然的内在价值——批判视野下自然的内在价值概念 被引量:5
10
作者 郁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46,共6页
自然的内在价值概念在环境伦理话语中一直占据着核心地位,但是,价值与内在价值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没有被恰当地澄清。价值概念只能被合理地定义为"合目的性",那么,理解内在价值与自然的内在价值也只能以此为基础;内在价值即&q... 自然的内在价值概念在环境伦理话语中一直占据着核心地位,但是,价值与内在价值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没有被恰当地澄清。价值概念只能被合理地定义为"合目的性",那么,理解内在价值与自然的内在价值也只能以此为基础;内在价值即"合目的性"之根据并不存在于自身之外的价值,也就是作为目的而存在的价值。因此,当人们说自然具有内在价值的时候,只能理解为自然具有内在于人类实践与历史的价值,也就是自然对于人类来说的生成价值,而并非完全独立于人类而存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内在价值 自然内在价值 合目的性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两种尺度”——自然生态规律与人的内在需求 被引量:4
11
作者 崔建霞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71,共4页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需坚持两个尺度:一是尊重自然生态规律,这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物的尺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二是满足人的内在需求,这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人的尺度"。两个尺度体现了合规律...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需坚持两个尺度:一是尊重自然生态规律,这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物的尺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二是满足人的内在需求,这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人的尺度"。两个尺度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客观必然性和主体选择性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生态规律 人的内在需求 人与自然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内在价值”无法证成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兰卓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8-168,共1页
自然是否存在内在价值?出于人的良知以及对生命的敬畏,我们愿意把自然作为与人同样平等的独立物来看待,并善待自然、善待生命.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法律上自然也具有内在价值,可以作为与人平等的主体而独立存在?作为人类的法律又该如何取舍... 自然是否存在内在价值?出于人的良知以及对生命的敬畏,我们愿意把自然作为与人同样平等的独立物来看待,并善待自然、善待生命.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法律上自然也具有内在价值,可以作为与人平等的主体而独立存在?作为人类的法律又该如何取舍,如何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内在价值 法学方法论 生态化 作为 生命 平等 法律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自然”观念内在悖论的历史演进及伦理意蕴──莱斯《自然的控制》解读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爱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7-27,共1页
控制自然这一概念是自相矛盾的,它既是其进步性也是其退步性的根源。“控制自然”的观念导致的人与自然(环境)的一系列问题,其深刻的根源是人对人的控制。因而,控制自然与控制人这两方面在历史发展中存在着内在联系,控制自然只是控制人... 控制自然这一概念是自相矛盾的,它既是其进步性也是其退步性的根源。“控制自然”的观念导致的人与自然(环境)的一系列问题,其深刻的根源是人对人的控制。因而,控制自然与控制人这两方面在历史发展中存在着内在联系,控制自然只是控制人的表征,控制人才是控制自然的伦理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自然 内在悖论 历史生成 历史演进 伦理意蕴 莱斯 培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内在价值”论争的生态伦理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牛庆燕 《重庆社会科学》 2007年第1期24-28,共5页
科技力量征服自然带来的一系列生态负面效应,迫使人们开始从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深层探寻根源,人类中心论者与非人类中心论者紧紧围绕自然“内在价值”问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理论辩驳,并提出了彼此迥异的道德理由和伦理论证,然而,二者... 科技力量征服自然带来的一系列生态负面效应,迫使人们开始从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深层探寻根源,人类中心论者与非人类中心论者紧紧围绕自然“内在价值”问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理论辩驳,并提出了彼此迥异的道德理由和伦理论证,然而,二者在关爱生命、爱护自然的精神价值境界上是一致的,本文尝试梳理审视学术界对自然“内在价值”论争的两种视野,并进一步提升和超越此种论争,尝试从生态实践视角提供一些可行的价值借鉴,以此作为普通民众生态践行的理论依托,这即是理论论证之后所达成的实践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内在价值 反论 正论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生态的内在价值遮蔽了什么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焕明 仲伟良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36,共3页
一般认为,"全面的环境哲学的中心任务在于对自然和价值范畴的思考"[1](P149).的确,自然与价值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环境伦理问题的学术论争中,自然与价值二者间的关系往往构成了一个问题域--由此引发出诸多纷争.而对自然生... 一般认为,"全面的环境哲学的中心任务在于对自然和价值范畴的思考"[1](P149).的确,自然与价值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环境伦理问题的学术论争中,自然与价值二者间的关系往往构成了一个问题域--由此引发出诸多纷争.而对自然生态是否具有内在价值的不同阐释,则又构成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分野.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一下我们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价值 自然生态 非人类中心主义 环境伦理 一般 环境哲学 问题域 学术论争 中心任务 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内在价值”驳诘与生态实践超越 被引量:1
16
作者 牛庆燕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3-46,共4页
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迫使人们开始从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深层寻找根源,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针对自然“内在价值”问题展开了论争,提出了彼此迥异的道德理由和伦理依据,然而,论诘的落脚点都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本文尝试站... 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迫使人们开始从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深层寻找根源,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针对自然“内在价值”问题展开了论争,提出了彼此迥异的道德理由和伦理依据,然而,论诘的落脚点都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本文尝试站在超越此种论争的高度,从人地和谐的伦理实践层面提出确立生态文化价值根基、提供生态恢复的伦理补偿,并对生产生活方式进行生态价值引领,以此作为我们实践理性思维的行动规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内在价值 人类中心论 非人类中心论 实践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的拟人化研究——外在模仿与内在有机(效法自然) 被引量:1
17
作者 鲍培瑜 李向辉 《南方建筑》 2006年第8期138-140,共3页
建筑应该是有机的,只有有机的建筑才能称之为"经典建筑".(此处的有机指的是内在的机理上的潜在"关系")文章通过对建筑的拟人化设计(外在模仿与内在有机两方面)进行分析,并借以部分经典建筑构筑物的设计为佐证,旨在... 建筑应该是有机的,只有有机的建筑才能称之为"经典建筑".(此处的有机指的是内在的机理上的潜在"关系")文章通过对建筑的拟人化设计(外在模仿与内在有机两方面)进行分析,并借以部分经典建筑构筑物的设计为佐证,旨在寻求一种认知视角来阐述建筑的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的拟人化 外在模仿 内在有机 效法自然 哲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性而非自然界--澄清对“庄子尚自然”的一种误解
18
作者 王焱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5-90,共6页
在当下生态主义思潮的强势影响下,一部分研究者往往把"庄子尚自然"中的"自然",误解为现代汉语中"自然"一词最俗常的涵义——作为自然物总和的"自然界"。而分析表明:自然界的概念在庄书中并不存... 在当下生态主义思潮的强势影响下,一部分研究者往往把"庄子尚自然"中的"自然",误解为现代汉语中"自然"一词最俗常的涵义——作为自然物总和的"自然界"。而分析表明:自然界的概念在庄书中并不存在,庄子是在本性而非自然界的意义上言说自然的,庄子尚自然的真正用意,在于获得庄子所预设的本真性情,而并非倡导人类过自然物的生活。在庄子所处的时代,人类力量还远没有强大到足以与自然界对峙的地步,与自然界的矛盾还没有显露。故而,自然界不可能成为庄子关注的对象,更谈不上突显为一个生态问题。以上误解,既人为地拔高了庄子思想,在价值取向上亦存在潜在误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自然 本性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与自然的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
19
作者 穆颜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4-76,共3页
人与自然的和谐包含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两个层面。内在和谐是外在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外在和谐是内在和谐的表现和结果。
关键词 人与自然的关系 内在和谐 外在和谐 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作力培养的自然本性之源——重读《爱弥尔》的教育哲学启示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洁 曹春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1-191,共1页
关键词 《爱弥尔》 教育史 哲学启示 自然本性 教育思想家 重读 培养 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