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因散经验模式分解的电力负荷混合预测方法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媛媛 牛东晓 +1 位作者 乞建勋 刘达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8-62,共5页
针对目前常用负荷分析方法多依赖主观经验,而经典经验模式分解有时出现混频现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因散经验模式分解的电力负荷混合预测方法。首先,采用经验模式分解的改进算法——因散经验模式分解将负荷序列分解,这样可以自适应地... 针对目前常用负荷分析方法多依赖主观经验,而经典经验模式分解有时出现混频现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因散经验模式分解的电力负荷混合预测方法。首先,采用经验模式分解的改进算法——因散经验模式分解将负荷序列分解,这样可以自适应地将目标序列分解为若干个独立的内在模式,因此能够克服依赖主观经验的缺点。然后,将这些内在模式基于fine-to-coarse重构为高频、低频和趋势3个分量。在对各分量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自回归移动平均和线性回归模型对其进行预测。最后,将3个分量的预测结果叠加作为最终的预测值。利用上述方法对某电网进行24点负荷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负荷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散经验模式分解 电力负荷 预测 内在模式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验模式分解(EMD)的齿轮箱齿轮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被引量:53
2
作者 陈忠 郑时雄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9-232,共4页
简述了齿轮箱传统信号分析技术与经验模式分解 (EMD)技术的异同 ,并详细论述了 EMD的分解原理和富立叶变换的关系。针对齿轮箱振动加速度数据 ,运用 EMD分解技术 ,得到 IMF(Intrinsic Mode Function)模式分量 ,提出了基于 IMF及功率谱 (... 简述了齿轮箱传统信号分析技术与经验模式分解 (EMD)技术的异同 ,并详细论述了 EMD的分解原理和富立叶变换的关系。针对齿轮箱振动加速度数据 ,运用 EMD分解技术 ,得到 IMF(Intrinsic Mode Function)模式分量 ,提出了基于 IMF及功率谱 (PSD)的 IMFPSD2 16指标和基于 IMF及滤波统计的 IMFFL T指标 ,并验证了它们的有效性。运用这些指标正确明显地分辨出齿轮箱齿轮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箱 故障诊断 经验模式分解 内在模式函数 非线性信号 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因散经验模式分解算法的谐波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成立 吴衍 +2 位作者 杨宁 王鹏程 王振宇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7-690,715,共5页
为了满足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实时、快速地跟踪检测电力系统谐波电流的要求,提出基于因散经验模式分解算法的谐波电流检测法.该方法将电流信号分解成内在模式函数(IMF)形式,在筛分过程中添加高斯白噪声频谱,为IMF解析过程的时域分布设... 为了满足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实时、快速地跟踪检测电力系统谐波电流的要求,提出基于因散经验模式分解算法的谐波电流检测法.该方法将电流信号分解成内在模式函数(IMF)形式,在筛分过程中添加高斯白噪声频谱,为IMF解析过程的时域分布设定一致的参考结构,并运用端点效应处理策略确定边界极值点.设计了运用新算法的电流跟踪检测器,并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在筛分时去除了模式混叠,而且硬件配置简单,检测基波幅值与期望幅值之误差仅为1.08%,可以较精确地分解出电流信号的基波和谐波分量;该方法跟踪检测非平稳信号的延时仅为6μs,信号的谐波分析实时性比传统的谐波检测法优越,因而该法可用于APF的电流跟踪控制电路和其他的谐波电流检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有源电力滤波器 EEMD算法 谐波电流检测法 内在模式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验模式分解与人工神经网络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被引量:17
4
作者 郑连清 郑艳秋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66-69,74,共5页
为了有效预测具有一定周期性和随机性的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电力负荷,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式分解(EMD)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的电力短期负荷预测方法。该法利用EMD的自适应性,自动地将目标负荷序列分解为若干个独立的内在模式... 为了有效预测具有一定周期性和随机性的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电力负荷,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式分解(EMD)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的电力短期负荷预测方法。该法利用EMD的自适应性,自动地将目标负荷序列分解为若干个独立的内在模式分量(IMF),对各分量分别进行分析,可准确把握负荷变化特性和环境因素影响。对这些分量采用相匹配ANN模型进行预测,综合得到负荷序列的最终预测结果。仿真试验表明,与传统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电力负荷 经验模式分解 内在模式分量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齿轮箱振动辨识(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忠 郑时雄 孙延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1-64,共4页
论述了一种新的针对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经验模式分解 (EMD)方法 ,使用EMD方法对齿轮箱振动信号进行了辨识 ,并且与离散小波分解方法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 ,通过EMD分解获得的齿轮箱振动内在模式分量 (IMFs)能很好地辨识出齿轮的啮合振... 论述了一种新的针对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经验模式分解 (EMD)方法 ,使用EMD方法对齿轮箱振动信号进行了辨识 ,并且与离散小波分解方法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 ,通过EMD分解获得的齿轮箱振动内在模式分量 (IMFs)能很好地辨识出齿轮的啮合振动模式 ,且比离散小波方法的分解效率更高 ;EMD分解的第 3个IMF_IMF3清晰地表示出齿轮箱的第一级齿轮的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辨识 经验模式分解 离散小波变换 齿轮箱 啮合振动模式 振动内在模式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农业企业“走出去”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基于西北地区20家农业企业调研数据
6
作者 冉高成 魏凤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315-320,共6页
农业企业"走出去"是促进农业科技交流、优化配置农业资源、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及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通过实地调研收集西北地区20家已成功"走出去"农业企业的一手数据,总结现阶段主要"走出去"模式... 农业企业"走出去"是促进农业科技交流、优化配置农业资源、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及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通过实地调研收集西北地区20家已成功"走出去"农业企业的一手数据,总结现阶段主要"走出去"模式,并重点分析农业企业选择"走出去"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道国政治、经济、市场环境、法律、社会文化和母国因素等企业外部因素,企业规模、产品差异、资源状况、国际化经营经验和管理层对风险的态度等企业内部因素会影响企业"走出去"模式的选择。另外,资源投入、控制程度、风险程度、投资收益和灵活性等模式内部特征也会对企业选择"走出去"模式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企业 “走出去”模式 影响因素 企业外部因素 企业内部因素 模式内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语音信号分离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朝柱 张健沛 孙晓东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7-229,255,共4页
针对短时傅里叶变换不能正确得到非平稳信号的能量频率分布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单信道语音信号分离的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分解得到的各内蕴模式函数分量(IMF)进行Hilbert变换,得到混合信号时频面上的Hilbert谱,然后... 针对短时傅里叶变换不能正确得到非平稳信号的能量频率分布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单信道语音信号分离的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分解得到的各内蕴模式函数分量(IMF)进行Hilbert变换,得到混合信号时频面上的Hilbert谱,然后对混合信号的Hilbert谱运用独立子空间分析的方法得出代表各个独立源信号的子空间,并对其求逆变换,从而恢复出各个源信号。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此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且与短时傅里叶变换时频分析法相比较,其分离性能明显得到改善,显示了Hilbert-Huang变换在处理非平稳信号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lbert—Huang变换 内在模式分解 独立子空间分析 C-均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D-GM(1,1)模型及在大坝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蔡小辉 张瀚 崔冬冬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1-94,104,共5页
大坝水平位移影响因素复杂,形成的数据序列一般不具有单调性,但灰色GM(1,1)模型只有在数据序列具有单调性时才能得到比较好的结果。针对这种情况,详细讨论了EMD-GM(1,1)模型的基本内容及建模过程。EMD-GM(1,1)模型利用EMD的自适应性,自... 大坝水平位移影响因素复杂,形成的数据序列一般不具有单调性,但灰色GM(1,1)模型只有在数据序列具有单调性时才能得到比较好的结果。针对这种情况,详细讨论了EMD-GM(1,1)模型的基本内容及建模过程。EMD-GM(1,1)模型利用EMD的自适应性,自动地从目标序列提取出若干个独立的内在模式分量(IMF),剩余余项则具有单调性,然后采用GM(1,1)模型对余项进行拟合,并使用适宜的方法对各IMF分量进行拟合,最后通过加权平均求出最终值。仿真试验表明,EMD-GM(1,1)模型由于考虑了白噪声对模型的影响,提高了灰区间的白色度,预测效果比传统的GM(1,1)模型效果好。因此,在大坝变形的预测预报中EMD-GM(1,1)模型比GM(1,1)模型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模型 经验模态分解 EMD-GM(1 1)模型 内在模式分量 余项 大坝安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感的审美心理过程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森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4期74-78,共5页
本文从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模式和美感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审美经验型、审美观念型和审美理想型不同层次审美心理模式及其审美欣赏型、审美分析型和审美评判型不同层次美感的基本特征,进而考察了具有不同审美心理模式的审美主体面对不同的... 本文从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模式和美感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审美经验型、审美观念型和审美理想型不同层次审美心理模式及其审美欣赏型、审美分析型和审美评判型不同层次美感的基本特征,进而考察了具有不同审美心理模式的审美主体面对不同的审美对象,形成不同的审美过程,产生不同的美感的审美心理过程,以及美感与审美心理模式、审美对象、审美过程的相互对应关系,描述了审美主体在审美心理功能作用下美感的产生、持续和强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模式 审美主体 审美过程 审美感知 审美欣赏 审美对象 审美心理层次 审美评判 审美经验 审美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