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反讽、主体与内在性——兼论马克思哲学中的反讽维度 |
刘森林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6
|
|
2
|
浅谈中西建筑文化的内在性差异 |
宋阳
李昌华
李智杰
|
《住宅科技》
|
2014 |
4
|
|
3
|
中国思想的内在性特征与创造根源——徐复观论工夫体验 |
刘毅青
|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4
|
后现代主义视域下对吉本芭娜娜《鸫》内在性的解读 |
姚绚文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5
|
朱子、象山和阳明哲学终极天理的实在性与内在性 |
刘笑非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6
|
会计的内在性职能:反映 |
靳能泉
|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7
|
提高学生内在性的教育策略 |
杨韶刚
|
《山东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8
|
什么是临时内在性问题? |
徐明明
|
《逻辑学研究》
CSSCI
|
2013 |
0 |
|
9
|
“个体危机”与作为内在性机制的“文化自觉” |
牛学智
|
《艺术广角》
|
2018 |
0 |
|
10
|
大学定位的内在性与外在性分析及其整合 |
魏训鹏
严燕
|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1
|
论马克思实践活动原理对意识内在性原理的根本超越 |
张涛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3 |
1
|
|
12
|
内在性、情感与面孔——德勒兹眼中的艺术 |
郝强
|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
2021 |
1
|
|
13
|
简析日语中第一人称“私”的内在性 |
王艳玲
|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
2006 |
0 |
|
14
|
内在性的“道成肉身”:论德勒兹“新基督”的谱系和意涵 |
石绘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5
|
中国票据市场制度的内在性缺陷 |
张梦荣
|
《经济研究参考》
|
2006 |
0 |
|
16
|
孔孟之仁义价值的内在性 |
刘国民
|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
2019 |
0 |
|
17
|
牛内在性真菌病病理 |
千早丰
王清兰
|
《国外畜牧科技》
|
1991 |
0 |
|
18
|
人文主义与内在性 |
王大卫
黄婧琳(翻译)
王梦佳(校对)
|
《室内设计与装修》
|
2021 |
0 |
|
19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矛盾及其统一的实现 |
仇永民
陈兰芝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20
|
论“五育并举”中美育育人功能的不可替代性 |
孔新苗
|
《美育学刊》
|
202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