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配性视角下经济法体系构建的反思与重构
1
作者 周坤琳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4-208,共15页
确立经济法学科的独立品性,为经济法体系提供理论基础,是实现经济法体系构建的前提。现有体系构建初有成效,也有不足:在市场-政府关系的不断调适中,学界已初步形成共识,却仍有背离之势;引入系统论的尝试,对经济法体系的外在定位及功能... 确立经济法学科的独立品性,为经济法体系提供理论基础,是实现经济法体系构建的前提。现有体系构建初有成效,也有不足:在市场-政府关系的不断调适中,学界已初步形成共识,却仍有背离之势;引入系统论的尝试,对经济法体系的外在定位及功能阐释有所裨益,但系统论并非经济法体系构建的内在理路。找寻内在理路的场域是内在体系,关键是确立内在体系性,以实现法秩序的内在统一性和评价一致性,这既是体系的本质目标,又是经济法学知识体系构建的现实要求。经济法的分配性,作为“圆心”推动经济法内在体系性解释的达成,提供了体系上首尾一贯及理解一致的可能性;作为“塔尖”又为经济法体系内各法律命题的规范性证立提供了相互支持的理据。我们可以在阐释、融贯中刻画经济法体系,增进经济法制度的统领性和制度间的协调性,奠定经济法内部稳定自足的理论品质;同时,以此种共识性的理论铺垫,拓展经济法体系与其他法律体系的合作空间和对话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体系 内在体系性 分配 体系构建 法学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