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子银行体系:信用创造机制、内在不稳定性与宏观审慎监管 被引量:9
1
作者 王锦阳 刘锡良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18,共8页
在同时考虑权益留存比率和抵押扣减率及它们的横向异质性和纵向时变性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内在不稳定性与宏观审慎监管问题。研究表明,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规模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影子银行体系分流... 在同时考虑权益留存比率和抵押扣减率及它们的横向异质性和纵向时变性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内在不稳定性与宏观审慎监管问题。研究表明,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规模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影子银行体系分流的储蓄资金规模及其信用创造乘数。其中,信用创造乘数分别是权益留存比率和抵押扣减率的递减函数,而信用创造乘数的变化速率分别是权益留存比率和抵押扣减率的递增函数。基于与传统商业银行信用创造机制比较的视角,本文从融资脆弱性、信用媒介信息敏感性和杠杆周期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影子银行体系信用创造功能的内在不稳定性,发现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功能不仅具有顺周期特征,而且其周期振幅远大于传统商业银行。最后,本文从监管定位、信息披露、市场数据监控和金融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影子银行体系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信用创造 内在不稳定性 宏观审慎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及其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亚清 欧阳红兵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149-151,共3页
对金融体系性质的认识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传统的观点认为,金融体系本身是稳定的,具有内在完备性,金融体系的动荡是由于不确定的随机事件冲击的结果。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金融体系是内在不稳定的,其代表就是海曼.明斯基(Hyman P.M... 对金融体系性质的认识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传统的观点认为,金融体系本身是稳定的,具有内在完备性,金融体系的动荡是由于不确定的随机事件冲击的结果。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金融体系是内在不稳定的,其代表就是海曼.明斯基(Hyman P.Minsky)首先提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不稳定性 金融体系 金融不稳定假说 随机事件 完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体系内在不稳定性的结构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郧会梅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4-29,共6页
本文对金融结构的视角进行了拓展,对其内涵进行了新的阐述,认为金融结构有宏观、微观和中观三个层次。微观层次的金融结构是指各经济主体的内部金融结构,包括金融部门、非金融部门和居民的资本结构;宏观的金融结构为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 本文对金融结构的视角进行了拓展,对其内涵进行了新的阐述,认为金融结构有宏观、微观和中观三个层次。微观层次的金融结构是指各经济主体的内部金融结构,包括金融部门、非金融部门和居民的资本结构;宏观的金融结构为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和结构;中观层次的金融结构指一国金融体系内的各种结构,包括融资模式结构、金融机构结构、金融市场结构、金融工具结构等;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各个层次金融结构的内在不稳定性,进而认为金融体系具有内在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体系 内在不稳定性 金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乏国际化资产池支撑——欧元内在不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钟伟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53,共3页
长期因素 欧元内在不稳定的长期因素有三种,一是欧元难以形成"欧元资产池"使得欧元是否稳定成为与国际私人投资几乎无关的命题;二是长期固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于稳定欧元有害无益;三是日益扩展和庞大的欧元区意味着越... 长期因素 欧元内在不稳定的长期因素有三种,一是欧元难以形成"欧元资产池"使得欧元是否稳定成为与国际私人投资几乎无关的命题;二是长期固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于稳定欧元有害无益;三是日益扩展和庞大的欧元区意味着越缺乏吸引力和不稳定的欧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资产池” 欧元 内在不稳定性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汇率 欧盟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不对称与银行体系脆弱性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郝海龙 王树茂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银行体系 脆弱 内在不稳定性 抵御风险 攻击性 高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