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替罗非班桥接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内囊预警综合征病例报道 被引量:2
1
作者 郑剑华 崔燕玲 +1 位作者 曹莹 戴建武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6-330,共5页
内囊预警综合征(capsule warning s yndrome,CWS)是一组罕见的临床症状,具有反复发作刻板样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易进展成完全性卒中的特点。本研究报道1例表现为发作性言语不清伴左侧肢体无力的CWS,该患者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24 h内... 内囊预警综合征(capsule warning s yndrome,CWS)是一组罕见的临床症状,具有反复发作刻板样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易进展成完全性卒中的特点。本研究报道1例表现为发作性言语不清伴左侧肢体无力的CWS,该患者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24 h内,仍反复发作刻板样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无力。经评估风险后,静脉溶栓后24 h内予以替罗非班抗血小板聚集治疗,3 d后桥接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患者未再发作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静脉溶栓治疗后启动抗血小板聚集时机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的方案,仍需大规模数据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囊预警综合征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替罗非班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囊预警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孙旭 黎佳思 +2 位作者 陆悦 郑惠文 毕晓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6-369,共4页
内囊预警综合征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病率低,但易进展为急性脑梗死。本文就内囊预警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和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和预后等研究现状予以了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内囊预警综合征的重视,及早诊治... 内囊预警综合征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病率低,但易进展为急性脑梗死。本文就内囊预警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和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和预后等研究现状予以了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内囊预警综合征的重视,及早诊治,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内囊预警综合征 脑梗死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溶栓后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内囊预警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9
3
作者 钱海蓉 韩晓琛 王志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08-210,共3页
患者男,47岁。因“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含糊不清3矿入院。患者于2013年3月13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手食指活动不利,无法正常写字,伴言语不清,持续约3min自行缓解.
关键词 内囊预警综合征 静脉溶栓 抗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囊预警综合征患者静脉溶栓三例报道 被引量:5
4
作者 马灿灿 陈蓓蕾 +4 位作者 徐俊 张熙斌 叶靖 李晓波 吴晶涛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2期131-136,共6页
内囊预警综合征(capsular warning syndrome,CWS)由Donnan教授在1993年提出,指24 h内发作至少3次的运动和(或)感觉症状,累及偏侧面部、上肢及下肢中的2个及以上部位,无皮质功能受损的临床综合征。CWS进展为脑梗死风险高,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内囊预警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溶栓 抗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瑞克林注射液对内囊预警综合征后脑梗死患者疗效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付胜奇 张淑玲 +3 位作者 嵇朋 张道培 张洪涛 王培霞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8期615-619,共5页
目的研究尤瑞克林注射液对内囊预擎综合征后进展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matrix metalioproteinase-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内囊预警综合征进展为脑梗死的患者3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16例,对照... 目的研究尤瑞克林注射液对内囊预擎综合征后进展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matrix metalioproteinase-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内囊预警综合征进展为脑梗死的患者3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16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注射液,连续用药14 d。评价两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水平,以及入院和发病3个月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Scale,NIHSS)及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的变化。结果两组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与本组入院时相比,NIHSS分值下降,BI分值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NIHSS评较对照组低,引评分较高(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MMP-9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均<0.01),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的血清MMP-9水平更低(P<0.01)。结论尤瑞克林注射液可促进内囊预警综合征进展为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血清MMP-9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囊预警综合征 尤瑞克林注射液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内囊预警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丽娟 刘欣 +3 位作者 王红霞 吕娜 刘荧 李小刚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4期442-445,共4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8岁,主因“发作性左侧肢体力弱4.5 h”于2017年7月29日19:08就诊于北京市中关村医院。患者入院前4 h内反复出现左侧肢体力弱,共发作3次,症状每次持续2~5 min后缓解。2017年7月29日16:40再次出现左侧肢体力弱,由家属...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8岁,主因“发作性左侧肢体力弱4.5 h”于2017年7月29日19:08就诊于北京市中关村医院。患者入院前4 h内反复出现左侧肢体力弱,共发作3次,症状每次持续2~5 min后缓解。2017年7月29日16:40再次出现左侧肢体力弱,由家属送至北京市中关村医院急诊室,症状在急诊室后部分缓解,数分钟后症状再次加重。急诊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图1A)。由急诊绿色通道收入神经内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囊预警综合征 静脉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动脉炎致内囊预警综合征1例报道 被引量:2
7
作者 姜方超 翟培培 +1 位作者 马静 李丹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11期1194-1197,共4页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21岁。主因“反复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2h”于2017年6月12日11∶30就诊。入院前2h内,患者反复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能,共4次,每次持续约2min后自行缓解。入院急诊完善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21岁。主因“反复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2h”于2017年6月12日11∶30就诊。入院前2h内,患者反复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能,共4次,每次持续约2min后自行缓解。入院急诊完善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及头颈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pathy,CTA)检查,检查过程中患者再次出现言语不能伴右侧肢体活动不能,持续约10min后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内囊预警综合征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溶栓联合负荷量阿司匹林治疗内囊预警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7
8
作者 王笑雨 白小欣 蔡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50-552,共3页
内囊预警综合征(CWS)是一组临床罕见的脑血管病综合征,易进展为急性脑梗死。该研究报道1例以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模糊起病的CWS患者,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仍反复频发刻板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评估获益后,静脉溶栓24 h内予负荷... 内囊预警综合征(CWS)是一组临床罕见的脑血管病综合征,易进展为急性脑梗死。该研究报道1例以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模糊起病的CWS患者,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仍反复频发刻板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评估获益后,静脉溶栓24 h内予负荷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患者症状得到控制,但对静脉溶栓24 h内能否启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尚需大规模数据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囊预警综合征 静脉溶栓 负荷量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蹼合并内囊预警综合征一例
9
作者 徐庾含 钱方媛 郭怡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0-541,共2页
颈动脉蹼(CaW)是起源于动脉壁的组织薄片,在血流中摆动,似鸭蹼划水,因此得名。由于其常位于颈动脉分叉处,易被误诊为脂质斑块沉积或者颈动脉夹层。内囊预警综合征(CWS)是以反复出现的发作性感觉和(或)运动障碍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 颈动脉蹼(CaW)是起源于动脉壁的组织薄片,在血流中摆动,似鸭蹼划水,因此得名。由于其常位于颈动脉分叉处,易被误诊为脂质斑块沉积或者颈动脉夹层。内囊预警综合征(CWS)是以反复出现的发作性感觉和(或)运动障碍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属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一个特殊类型,现将1例CaW合并CWS病例报道如下,为今后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该类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内囊预警综合征 颈动脉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囊预警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被引量:12
10
作者 于一娇 刘丽 +4 位作者 杜娟 李薇 林甜 路冬煦 蔡艺灵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12期1317-1321,共5页
目的分析内囊预警综合征(capsular warning syndrome,CWS)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治疗预后,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内科2013年1月-2018年12月收住院治疗的CWS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及治疗... 目的分析内囊预警综合征(capsular warning syndrome,CWS)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治疗预后,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内科2013年1月-2018年12月收住院治疗的CWS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共12例患者,男性8例(66.67%),中位年龄为60岁。高脂血症9例(75.0%),高血压8例(66.67%),糖尿病4例(33.33%),肿瘤病史3例(25.0%)。纯运动性卒中4例(33.33%),运动伴有构音障碍者4例(33.33%),运动及感觉性障碍3例(25.00%),纯感觉障碍1例(8.33%)。影像学示豆纹动脉供血区新发脑梗死6例(50%)。所有患者给予口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其中3例症状复发患者又给予静脉溶栓和静脉抗血小板治疗。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再出现症状发作,10例mRS评分为0分,2例mRS评分分别为4分及3分。结论CWS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发作刻板,常见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在本组病例中发现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有效,静脉溶栓效果不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囊预警综合征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抗血小板治疗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囊预警综合征临床、影像学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孙旭 刘振宇 +2 位作者 范存秀 黎佳思 毕晓莹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内囊预警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病因及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住院治疗的TIA患者中41例内囊预警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并进行了3个月预... 目的探讨内囊预警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病因及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住院治疗的TIA患者中41例内囊预警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并进行了3个月预后随访。结果 41例患者中高血压病34例(82.9%),高脂血症24例(58.5%),吸烟18例(43.9%),糖尿病9例(22.0%)。8例(19.5%)为纯感觉障碍,20例(48.8%)纯运动障碍,13例(31.7%)运动和感觉均有障碍。37例(90.2%)患者有责任血管(颈内动脉或MCA)狭窄,11例患者行血管管壁HR-MRI检查,其中10例(90.9%)可见MCA粥样硬化斑块。41例患者中30例(73.2%)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有5例(12.2%)患者3个月内进展为脑梗死,9例(22.0%)患者经对因手术治疗后无病情再发。结论内囊预警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MCA粥样硬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有效。有明确病因及手术指征患者,应尽快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内囊预警综合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