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集中参数法建模与激振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盛精 朱少辉 +3 位作者 叶绍干 陈鼎 赵守军 刘会祥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4-441,共8页
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作为高效且静谧性能良好的动力元件,在电静压作动系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仿真模型。建立了实验平台,对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进出口压力脉动进行了测试。分析了直线共轭内啮... 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作为高效且静谧性能良好的动力元件,在电静压作动系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仿真模型。建立了实验平台,对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进出口压力脉动进行了测试。分析了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在吸排油区的压力脉动、齿腔内压力分布以及齿轮和齿圈在x轴和y轴方向的径向力等激振源。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集中参数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和可靠性;齿轮和齿圈径向力随偏转角周期变化,在x轴方向,齿轮所受到的径向力指向低压区,齿圈受到的径向力指向高压区。在y轴方向,齿轮和齿圈所受到的径向力在正负之间波动。齿轮和齿圈所受径向力在x轴方向的基频幅值均小于其在y轴方向的基频幅值;困油现象会导致齿腔压力略微升高。研究结果为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的优化设计和振动噪声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 集中参数法 压力脉动 径向力 激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间隙对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流场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陈鼎 张杨 +1 位作者 叶绍干 盛精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2-449,共8页
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是液压系统中的关键组件,因其高效的压力输送特性而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方法对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进行研究,分析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对齿轮泵泄漏和流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配合间... 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是液压系统中的关键组件,因其高效的压力输送特性而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方法对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进行研究,分析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对齿轮泵泄漏和流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配合间隙的变化对齿轮泵的流场特性产生广泛影响,轴向间隙是引发泄漏的主要因素,约占总泄漏量的80%;当轴向间隙由0.03 mm增加到0.07 mm后,输出流量减少20.81%,平均压力下降33.15%,空化产生的气体体积分数增加0.021;而设置相同径向间隙后,输出流量仅下降0.69%,平均压力下降2.76%,空化产生的气体体积分数增加0.005。此外,导致泵内流速变化的主要配合间隙是轴向间隙,适当减小轴向间隙可提升泵内的流体速度,从而提升泵的整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 泄漏 流场特性 配合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齿圈柔性的内啮合齿轮时变啮合刚度计算分析
3
作者 曹东江 常宏杰 高岚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159,共11页
当前大多数内齿轮啮合刚度都是基于忽略齿圈基体变形的假设计算的,文中应用Weber能量法基于精确的齿廓曲线方程建立内齿轮悬臂梁等效模型,同时基于铁木辛柯(Timoshenko)曲梁理论计算齿圈基体的变形量,并将齿圈变形耦合到齿轮啮合刚度计... 当前大多数内齿轮啮合刚度都是基于忽略齿圈基体变形的假设计算的,文中应用Weber能量法基于精确的齿廓曲线方程建立内齿轮悬臂梁等效模型,同时基于铁木辛柯(Timoshenko)曲梁理论计算齿圈基体的变形量,并将齿圈变形耦合到齿轮啮合刚度计算中。通过MATLAB GUI编程进行内啮合齿轮时变啮合刚度数值计算,分析了齿圈柔性对啮合变形的影响,研究了齿圈厚度、支撑数量及啮合力位置对啮合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齿圈厚度和支撑数量的增加均有利于齿轮副啮合刚度的增大;啮合齿中线位于固定支撑点时,齿圈啮合刚度最大,在靠近支撑中间位置时,啮合刚度最小,齿圈啮合刚度对应于螺栓支撑呈周期性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啮合齿轮 Weber能量法 时变啮合刚度 齿圈柔性 Timoshenko曲梁 精确齿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杯形内啮合齿轮旋压成形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夏琴香 杨明辉 +1 位作者 陈家华 程秀全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共5页
基于金属塑性变形原理和旋压工艺的特点,提出杯形薄壁内啮合齿轮旋压成形技术,建立了齿轮旋压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齿轮旋压成形中各变形区不同方向应变分布和金属流动规律,定性地分析了主要工艺参数对齿轮旋压... 基于金属塑性变形原理和旋压工艺的特点,提出杯形薄壁内啮合齿轮旋压成形技术,建立了齿轮旋压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齿轮旋压成形中各变形区不同方向应变分布和金属流动规律,定性地分析了主要工艺参数对齿轮旋压成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压下量对齿轮成形起关键作用,并对齿根减薄影响大于齿顶增厚的影响,进给比对齿轮成形影响不大,大的旋轮圆角半径有利于齿顶增厚。该项研究为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齿轮旋压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压 内啮合齿轮 工艺参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啮合齿轮泵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5
作者 吕程辉 杜睿龙 +1 位作者 谢安桓 周华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7-110,共4页
采用Fluent的动网格技术,对内啮合齿轮泵内部流场进行了二维非定常计算,得到了内啮合齿轮泵在不同工况下的流场特性。结果表明内啮合齿轮泵无困油现象,泵转速提高会使压力过渡区相邻两齿之间的压差增大。
关键词 内啮合齿轮 FLUENT 动网格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开线少齿差内啮合齿轮副几何设计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光建 蒋汉军 褚志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1-205,200,共6页
在不同内啮合副几何计算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加工方法(包括滚齿、插齿和线切割等)、顶隙时少齿差内啮合齿轮副几何计算方法和适用性。研究了不同齿顶圆直径对少齿差内啮合齿轮副变位系数、啮合角、重合度和齿廓干涉等参数的影响。在满足... 在不同内啮合副几何计算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加工方法(包括滚齿、插齿和线切割等)、顶隙时少齿差内啮合齿轮副几何计算方法和适用性。研究了不同齿顶圆直径对少齿差内啮合齿轮副变位系数、啮合角、重合度和齿廓干涉等参数的影响。在满足重合度和齿廓干涉限制条件下,使用牛顿迭代法和不同齿顶圆公式,获得少齿差内啮合齿轮副最小啮合角的变位系数和啮合角。计算表明:在满足重合度和齿廓干涉限制条件下取得最小啮合角时,无论采用滚齿还是插齿加工,顶隙混合制时少齿差内啮合齿轮副的啮合角和变位系数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啮合齿轮 少齿差 啮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啮合齿轮泵齿轮变位系数对流量脉动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杨国来 刘志刚 +1 位作者 杨长安 马一春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0-61,108,共3页
以IPH型内啮合齿轮泵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齿轮变位系数与流量不均匀系数关系的数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流量不均匀系数随着齿轮变位系数的增大而减小。
关键词 内啮合齿轮 变位系数 流量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啮合齿轮泵发展综述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宗斌 何琳 廖健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30,共11页
内啮合齿轮泵结构紧凑,振动噪声低,发展优势明显。为深入掌握内啮合齿轮泵发展动态,首先介绍了渐开线和直线共轭两种内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特点,分析了不同类型内啮合泵的优缺点;其次总结了两种类型内啮合齿轮泵产品发展现状和新产品的开... 内啮合齿轮泵结构紧凑,振动噪声低,发展优势明显。为深入掌握内啮合齿轮泵发展动态,首先介绍了渐开线和直线共轭两种内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特点,分析了不同类型内啮合泵的优缺点;其次总结了两种类型内啮合齿轮泵产品发展现状和新产品的开发动态,梳理了当前关于两种类型内啮合齿轮泵的研究热点和技术方向;最后指出了我国内啮合齿轮泵产品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形式,对全面理解内啮合齿轮泵,推动国产化内啮合齿轮泵的技术进步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啮合齿轮 渐开线 直线共轭 技术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啮合齿轮泵内部泄漏流量的建模与实验 被引量:10
9
作者 罗骥 吴盛林 +1 位作者 袁子荣 蔡盈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6-107,共2页
根据流体间隙流动特性,分析了内啮合齿轮泵内部结构及其泄漏通道,建立了内部泄漏流量的数学模型;结合NB型内啮合齿轮泵完成了内部泄漏流量的仿真分析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为研究内啮合齿轮泵的内部泄漏、容积效率和动态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内啮合齿轮 内部泄漏流量 建模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液压内啮合齿轮泵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罗骥 袁子荣 吴盛林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12-914,共3页
由于水液压传动时存在严重的泄漏与密封、磨损与润滑、腐蚀与气蚀等主要问题,水液压齿轮泵尚无研究成果和产品问世。根据内啮合齿轮泵在水介质工作状态下的试验特性曲线和失效形式分析,探讨了水液压内啮合齿轮泵设计时的主要难题,完成... 由于水液压传动时存在严重的泄漏与密封、磨损与润滑、腐蚀与气蚀等主要问题,水液压齿轮泵尚无研究成果和产品问世。根据内啮合齿轮泵在水介质工作状态下的试验特性曲线和失效形式分析,探讨了水液压内啮合齿轮泵设计时的主要难题,完成了水液压内啮合齿轮泵的设计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液压传动 内啮合齿轮 性能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液压内啮合齿轮泵的制造技术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罗骥 蔡盈 +1 位作者 吴盛林 袁子荣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44,21,共3页
针对水液压内啮合齿轮泵设计时需解决的内部泄漏、磨损、腐蚀、气蚀等主要技术问题 ,结合现代工程材料的特性和表面工程技术的应用 ,分析并提出了内啮合齿轮泵各主要元件可采用的材料及其表面制造技术。
关键词 水液压传动 内啮合齿轮 工程材料 制造技术 表面工程 液压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输出流量脉动的测试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宗斌 何琳 廖健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801-1811,共11页
为准确掌握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的输出流量脉动特性,推导分析了“二次源”流量脉动测试方法,分析了各阶段可能引入的误差参数,评价了各参数对测试结果准确度的影响;详细推导了阻抗拟合和流量脉动的计算方法,并编译了可视化数据处理软件... 为准确掌握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的输出流量脉动特性,推导分析了“二次源”流量脉动测试方法,分析了各阶段可能引入的误差参数,评价了各参数对测试结果准确度的影响;详细推导了阻抗拟合和流量脉动的计算方法,并编译了可视化数据处理软件;最后搭建测试平台,实测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的输出流量脉动曲线,与理论曲线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采取的流量脉动数据处理方法准确可行;该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输出流量脉动以一阶线谱为主,且随转速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啮合齿轮 流量脉动 二次源法 阻抗拟合 加权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内啮合齿轮泵壳体有限元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李宏伟 杨成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35,共4页
该文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内啮合齿轮泵壳体进行了强度和刚度分析,首先找出了壳体的应力主要集中区和变形量较大的位置,为壳体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其次,对壳体进行了优化,在保证壳体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增强了泵壳的刚度,改善了... 该文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内啮合齿轮泵壳体进行了强度和刚度分析,首先找出了壳体的应力主要集中区和变形量较大的位置,为壳体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其次,对壳体进行了优化,在保证壳体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增强了泵壳的刚度,改善了泵的整体性能,减少了材料的使用,降低了泵的重量,达到节约材料资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啮合齿轮 壳体 有限元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液压内啮合齿轮泵的设计与制造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骥 吴盛林 袁子荣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2-696,共5页
研制了具有抗泄漏、抗磨损、抗腐蚀能力的水液压内啮合齿轮泵。通过对其内部泄漏流量和运动副最佳间隙的数学建模、密封补偿机构的受力分析,完成了结构的优化设计和主要零件的设计。采用SF复合材料、9Cr18不锈钢、LC9铝合金为对偶磨擦材... 研制了具有抗泄漏、抗磨损、抗腐蚀能力的水液压内啮合齿轮泵。通过对其内部泄漏流量和运动副最佳间隙的数学建模、密封补偿机构的受力分析,完成了结构的优化设计和主要零件的设计。采用SF复合材料、9Cr18不锈钢、LC9铝合金为对偶磨擦材料,应用不锈钢表面等离子注入、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的表面工艺,完成了齿轮副、密封补偿件、轴和轴承的制造。试验表明:在水介质、工作压力3.2 MPa、排量32 mL/r、转速1 500 r/m in时,其容积效率为75%、总效率为71%。结果为水液压泵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液压内啮合齿轮 设计 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参数的IPH型内啮合齿轮泵流量脉动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志刚 郭名海 +1 位作者 孔凡忠 张海洋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5-97,共3页
该文以IPH型内啮合齿轮泵为研究对象,测绘得出了其有关的几何参数。通过严格的理论推导得出了基于几何参数的内啮合齿轮泵流量不均匀系数的计算公式,然后将测绘所得的参数带入所推导的公式加以计算。结果表明,内啮合齿轮泵的流量不均匀... 该文以IPH型内啮合齿轮泵为研究对象,测绘得出了其有关的几何参数。通过严格的理论推导得出了基于几何参数的内啮合齿轮泵流量不均匀系数的计算公式,然后将测绘所得的参数带入所推导的公式加以计算。结果表明,内啮合齿轮泵的流量不均匀系数很小,也即流量脉动很小,从而验证了所推导公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啮合齿轮 几何参数 流量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固耦合影响下内啮合齿轮泵功率损失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邓斌 唐敬来 +1 位作者 王国志 于兰英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31,35,共4页
针对理论计算难以获得精确的内啮合齿轮泵功率损失问题,利用Fluent和Adams分别计算了内啮合齿轮泵流场压力特性和压力载荷作用下内啮合齿轮泵动力学性能,通过实时数据传递建立内啮合齿轮泵单向流固耦合模型,得到耦合作用下内啮合齿轮泵... 针对理论计算难以获得精确的内啮合齿轮泵功率损失问题,利用Fluent和Adams分别计算了内啮合齿轮泵流场压力特性和压力载荷作用下内啮合齿轮泵动力学性能,通过实时数据传递建立内啮合齿轮泵单向流固耦合模型,得到耦合作用下内啮合齿轮泵的摩擦功率损失以及不同油液温度、工作压力及转速下功率损失的特性曲线。结果表明:功率损失随油液温度、工作压力和转速的增大而增大,油液温度和转速对其影响较大,工作压力的影响较小;考虑流固耦合作用计算得到的功率损失更接近于试验数据,比未考虑流固耦合作用时的情况更加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啮合齿轮 流固耦合 功率损失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啮合齿轮泵齿轮轴的受力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宏伟 高绍站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0-72,共3页
文章根据内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通过计算机绘图,推导出作用在内啮合齿轮泵齿轮轴上最大径向力和轮齿最大弯矩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内啮合齿轮 径向力 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齿数差内啮合齿轮的强度计算 被引量:11
18
作者 舒小龙 夏齐霄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35-37,共3页
在少齿数差内啮合齿轮传动中存在多齿对同时啮合现象 ,使齿轮总载荷由各齿对分担 ,轮齿所承受的实际载荷会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为此 ,提出在齿轮强度计算中引入载荷分配系数Kp 的概念。通过所建立的数学模型 ,定量地确定了在不同传动参... 在少齿数差内啮合齿轮传动中存在多齿对同时啮合现象 ,使齿轮总载荷由各齿对分担 ,轮齿所承受的实际载荷会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为此 ,提出在齿轮强度计算中引入载荷分配系数Kp 的概念。通过所建立的数学模型 ,定量地确定了在不同传动参数、不同载荷集度下 ,少齿数差内啮合齿轮传动的Kp 值 ,并说明了在齿轮强度计算中应用该系数的方法。新的计算方法可以作为少齿数差内啮合齿轮强度计算的通用方法 ,以缩小传动装置的体积 ,避免齿轮强度存在过大裕量而造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齿数差内啮合齿轮 强度计算 行星齿轮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啮合齿轮泵的排量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宏伟 张方晓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7-69,共3页
文章根据内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推导了新的排量计算公式,与现有文献中的排量计算公式作了详细的比较。
关键词 内啮合齿轮 排量 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啮合齿轮泵不同传动型式时的排量计算 被引量:3
20
作者 钱志达 祝海林 +2 位作者 秦兴培 吴宏能 潘俊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1-84,共4页
现有文献中内啮合齿轮泵的排量计算公式各不相同,计算结果不够精确。根据内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针对齿轮传动类型的特点,分别推导不同传动型式时内啮合齿轮泵的排量公式,可为内啮合齿轮泵的设计、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内啮合齿轮 排量 计算公式 齿轮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