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听道重复畸形影像学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春梅 陆思萌 +3 位作者 余水莲 雷淼 李永新 杨本涛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2期92-96,共5页
目的分析内听道重复畸形(duplication of the internal auditory canal,DIAC)患者CT及MRI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畸形的认识,为人工耳蜗植入提供术前依据。方法回顾性观察20例(24耳)DIAC患者内耳多层螺旋CT(MSCT)及MRI资料,测量并分析病变... 目的分析内听道重复畸形(duplication of the internal auditory canal,DIAC)患者CT及MRI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畸形的认识,为人工耳蜗植入提供术前依据。方法回顾性观察20例(24耳)DIAC患者内耳多层螺旋CT(MSCT)及MRI资料,测量并分析病变组与对照组内听道及蜗神经孔宽度。结果DIAC均为内听道狭窄及合并其他颞骨畸形。MSCT示21耳、MRI水成像示16耳内听道由骨性分隔成双管。MRI水成像示前庭蜗神经纤细。病变、对照组内听道宽度及蜗神经孔宽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6例(8耳)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DIAC均显示内听道狭窄,MSCT所示骨性分隔为其特征性征象,MRI水成像示前庭蜗神经发育不良,联合两种影像检查方法可为本病诊断和人工听觉植入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内听道 内听道重复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听道狭窄伴脑白质异常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效果
2
作者 袁存梅 赵娅琪 冯蕾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15-617,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对内听道狭窄伴脑白质异常患儿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通过对1例内听道狭窄伴脑白质异常患儿2年康复期内的声场下助听听阈、林氏六音测试、听觉语言能力、听觉行为分级(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SIR)的阶段性评估...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对内听道狭窄伴脑白质异常患儿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通过对1例内听道狭窄伴脑白质异常患儿2年康复期内的声场下助听听阈、林氏六音测试、听觉语言能力、听觉行为分级(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SIR)的阶段性评估结果进行追踪,分析其听觉言语能力。结果患儿人工耳蜗术后左右耳助听听阈稳定期存在差异,右耳不能辨识林氏六音及言语,康复2年后其听觉能力及语言能力均达到二级,听觉行为达5级,言语可懂度达3级。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可提高内听道狭窄伴脑白质异常患儿的听觉言语能力,针对患儿的特殊性,需灵活运用康复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康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听道狭窄 脑白质异常 人工耳蜗 听觉言语能力 个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FIESTA序列在内耳及内听道MRI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孙凤国 史浩 +1 位作者 邵广瑞 亓恒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3D-FIESTA序列内耳及内听道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GE signa 3.0T超导型磁共振对25例共50耳应用3D-FIESTA序列做颞骨三维容积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强度投影(MIP)及仿真内窥镜(VE)行后处理,观察3D-FIESTA... 目的:探讨3D-FIESTA序列内耳及内听道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GE signa 3.0T超导型磁共振对25例共50耳应用3D-FIESTA序列做颞骨三维容积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强度投影(MIP)及仿真内窥镜(VE)行后处理,观察3D-FIESTA序列对内耳及内听道内各解剖结构的显示。结果:3D-FIESTA序列扫描结合MPR、MIP和VE重组对内耳迷路及内听道内神经及血管显示清晰,能够清晰显示两者之间的关系,MPR和VE重组对神经的显示优于MIP重组,MIP对半规管显示与双斜面MPR并无明显差别,VE和斜矢状面对于内听道内各神经孔的位置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结论:3D-FIESTA序列对内耳及内听道的结构显示清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内耳 内听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耳内听道磁共振成像方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骥 潘雨辰 +2 位作者 李一尘 罗道天 邹明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17-19,22,共4页
目的 :比较MR不同扫描参数对内耳内听道的显示效果 ,探讨较适用的检查方法。材料和方法 :45例耳部MR检查正常者根据扫描参数不同分为三组 :A组 16人 ,扫描层厚 3mm ,层间距 0mm ;B组 14人 ,层厚 3mm ,层间距 1mm ;C组 15人 ,层厚 1mm ,... 目的 :比较MR不同扫描参数对内耳内听道的显示效果 ,探讨较适用的检查方法。材料和方法 :45例耳部MR检查正常者根据扫描参数不同分为三组 :A组 16人 ,扫描层厚 3mm ,层间距 0mm ;B组 14人 ,层厚 3mm ,层间距 1mm ;C组 15人 ,层厚 1mm ,层间距 0mm ;观察A、B两组 2D FSE横、冠状位和C组 3D FSE重建图像并进行双盲法对比分析。结果 :尖中旋 ,上、后半规管冠状位显示效果佳 ;CPA的血管环横断位显示好 ;底旋和上、后半规管受有无间隔影响 ;前庭和内听道的显示不受方位和间隔的影响 ;3D FSE图像信号增强 ,立体直观。结论 :冠、横断位有各自的优势 ,总体以冠状位无间隔扫描方式较好 :建议内耳、内听道以无间隔 3mm层厚的冠状位T1W和T2W扫描为主 ,辅以T2W横断位扫描 ;MR水成像 3D重建易于辨识理解可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 内听道 磁共振成像 面听神经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中窝径路内听道手术的CT辅助定位 被引量:1
5
作者 席焕久 李永新 任甫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08-412,共5页
目的:找到一种内听道准确的定位方法。方法:运用显微解剖技术和体质测量方法,采取CT扫描与三维CT重建技术。结果:经5例尸头模拟手术证明该法准确、可靠、安全、简便易行,达到一人一定位,弥补了传统定位方法的不足,对与内听... 目的:找到一种内听道准确的定位方法。方法:运用显微解剖技术和体质测量方法,采取CT扫描与三维CT重建技术。结果:经5例尸头模拟手术证明该法准确、可靠、安全、简便易行,达到一人一定位,弥补了传统定位方法的不足,对与内听道有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 内听道 颅中窝 外科手术 CT 辅助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CT重建技术在颅中窝径路内听道定位中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永新 殷善开 +3 位作者 席焕久 孙连玉 潘喜民 幺中玉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0年第2期98-102,共5页
目的 :借助 CT的薄层骨窗扫描技术和三维重建技术 ,寻找一种新的颅中窝径路内听道( internal auditory canal,IAC)的定位方法。方法 :对 2 0例成人干颅标本进行薄层骨窗 CT扫描、测量并进行三维 CT( 3 DCT)重建。结果 :IAC底的中点至同... 目的 :借助 CT的薄层骨窗扫描技术和三维重建技术 ,寻找一种新的颅中窝径路内听道( internal auditory canal,IAC)的定位方法。方法 :对 2 0例成人干颅标本进行薄层骨窗 CT扫描、测量并进行三维 CT( 3 DCT)重建。结果 :IAC底的中点至同侧颞板间的距离 d为 2 5.7± 1 .4 mm,IAC底的中部至同侧颞板间的连线与冠状轴间的夹角α为 1 1 .1± 4 .8°。结论 :在确定的平面上 ,过颧弓根做与冠状轴成 α角的连线 ,在此线上向内移行距离 d即定位出 IAC。本研究通过 CT扫描测量与三维 CT重建技术 ,术前就可以了解每位病人的具体颞骨解剖特点 ,根据测量的准确数据 ,就能够精确定位 IAC,从而达到“一人一定位”的目标 ,可望弥补传统定位方法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测量法 内听道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內听道段面神经、听神经的MR成像及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娄晶 王光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7期1247-1250,共4页
内听道是内耳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含重要血管和神经,解剖结构复杂。明确基本概念的同时,了解一些内耳、神经显示的先进成像序列,有利于在众多成像方法中选择最优检查途径,提高内听道疾病的诊断水平。本文就內听道段面神经、听神经的解剖... 内听道是内耳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含重要血管和神经,解剖结构复杂。明确基本概念的同时,了解一些内耳、神经显示的先进成像序列,有利于在众多成像方法中选择最优检查途径,提高内听道疾病的诊断水平。本文就內听道段面神经、听神经的解剖学基础、MR成像技术特点及其应用进展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听道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中窝径路内听道的定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永新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8年第6期371-373,共3页
颅中窝径路内听道手术的关键因素是准确定位内听道。本文对目前常用颅中窝径路内听道的定位方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各自方法的不足及定位发展趋势。
关键词 眩晕 耳鸣 颅中窝径路 内听道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MR内耳水成像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刘良卿 郑建刚 +4 位作者 梅莉 许建兴 周鸿雁 顾勇坚 吴刘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8期1287-1289,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35例怀疑内耳病变患者的内耳MRI水成像特点,探讨磁共振内耳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西门子公司1.5T超导型扫描机,采用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TSE),对35例疑有内耳疾病患者作内耳水成像检查,所有患者均先行常... 目的回顾性分析35例怀疑内耳病变患者的内耳MRI水成像特点,探讨磁共振内耳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西门子公司1.5T超导型扫描机,采用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TSE),对35例疑有内耳疾病患者作内耳水成像检查,所有患者均先行常规MR扫描,并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及MPR后处理。结果均能满意显示两侧内耳的解剖结构:前庭、耳蜗、半规管、内听道。结论内耳水成像是一种有效且无创的显示双侧内耳膜迷路及内听道精细解剖结构的检查方法,它不仅可以显示内耳膜迷路、内听道的立体解剖结构,而且能够清晰显示其通畅程度,这样就可以帮助临床分析病情,同时为内耳外科手术,尤其是电子耳蜗植入等手术提供重要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可排除一些绝对或相对禁忌症,大大提高手术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内耳 膜迷路 内听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静脉球的临床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春雷 李兆基 +2 位作者 吴皓 周水淼 张素勤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9-580,共2页
目的:为迷路进路涉及到颈静脉球提供显微外科解剖学的数据资料。方法:选用固定后的成人标本进行了迷路进路的模拟手术,并进行了显微测量和观察。结果:乙状窦中段的宽度:左:8.89mm,右:9.08mm;颈静脉球高度:左6.78mm,右:9.07mm;颈静脉球... 目的:为迷路进路涉及到颈静脉球提供显微外科解剖学的数据资料。方法:选用固定后的成人标本进行了迷路进路的模拟手术,并进行了显微测量和观察。结果:乙状窦中段的宽度:左:8.89mm,右:9.08mm;颈静脉球高度:左6.78mm,右:9.07mm;颈静脉球顶到内听道底的平均距离:左:5.93mm,右:2.65mm。结论:左、右侧颈静脉球形态学有不同,颈静脉球顶到内听道底的平均距离左右侧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球 迷路进路 内听道 显微外科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神经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南生 《安徽医学》 2006年第2期151-152,共2页
目的旨在提高听神经瘤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听神经瘤,着重就其CT影像特点、CT诊断及鉴别诊断逐一进行分析。结果20例中21个瘤灶(1例双侧发病),全部位于桥小脑角区,平扫瘤灶呈低、等、高或混杂密度,部分病... 目的旨在提高听神经瘤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听神经瘤,着重就其CT影像特点、CT诊断及鉴别诊断逐一进行分析。结果20例中21个瘤灶(1例双侧发病),全部位于桥小脑角区,平扫瘤灶呈低、等、高或混杂密度,部分病例有囊变。增强扫描后,出现不同程度强化,伴内听道改变的有17例。结论根据上述这些典型的听神经瘤的CT表现,一般不难作出正确诊断。听神经瘤还需与其它好发于桥小脑角区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桥小脑角 内听道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面听神经复合体小脑脑桥角段的血供
12
作者 朱明 李兆基 +2 位作者 吴皓 周水淼 周蓉珏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4-536,共3页
目的 :研究兔面听神经复合体小脑脑桥角段的血供及兔内耳的动脉供应。方法 :对 6只兔角听神经复合体小脑脑桥角段内部血管进行观察 ,对另 6只兔面听神经复合体小脑脑桥角段周围的血管进行显微解剖。结果 :兔面听神经复合体横断面可见小... 目的 :研究兔面听神经复合体小脑脑桥角段的血供及兔内耳的动脉供应。方法 :对 6只兔角听神经复合体小脑脑桥角段内部血管进行观察 ,对另 6只兔面听神经复合体小脑脑桥角段周围的血管进行显微解剖。结果 :兔面听神经复合体横断面可见小动脉、小静脉及毛细血管。兔每侧面听神经复合体小脑脑桥角段周围有 2~ 4支小动脉进入内听道 ,互相吻合。结论 :兔面听神经复合体小脑脑桥段内部血管与周围血管相联系 ,共同营养神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 小脑脑桥角 复合体 血供 小动脉 内听道 血管 结论 侧面 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尖胆脂瘤2例报告
13
作者 郭爱华 张建梅 张玉民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5年第1期48-64,共2页
岩尖胆脂瘤至今文献报导较少,属少见病,观在我们收集了2例,报告如下: 例1 女,19岁。因左耳自幼流脓,加重并耳鸣、头痛2月余,来院就诊。体检:左侧外耳道深部有少许脓性分泌物,并有鼓膜松弛部大穿孔,左眼球震颤,左侧轻度周围性面瘫。X线... 岩尖胆脂瘤至今文献报导较少,属少见病,观在我们收集了2例,报告如下: 例1 女,19岁。因左耳自幼流脓,加重并耳鸣、头痛2月余,来院就诊。体检:左侧外耳道深部有少许脓性分泌物,并有鼓膜松弛部大穿孔,左眼球震颤,左侧轻度周围性面瘫。X线体层片示:左侧内听道呈囊状扩大,下壁骨质破坏,其内有散在小骨片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内听道 周围性面瘫 骨质破坏 岩尖 医学影像学 小骨片 鼓膜松弛部 眼球震颤 体层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耳疾病的治疗进展 概述
14
作者 许安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内耳性眩晕 感音神经性耳聋 内耳疾病 突发性耳聋 耳源性眩晕 病理变化 梅尼埃病 给药方法 治疗效果 诊断水平 疾病认识 治疗方法 内听道 免疫性 特殊性 淋巴液 耳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耳道手术中周边重要结构解剖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超武 吴皓 +4 位作者 徐建中 张速勤 李兆基 闵密克 孙浩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92-392,共1页
关键词 内耳道 手术中 结构 解剖 周边 内听道手术 严重并发症 手术成功 位置关系 颞骨岩部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治疗28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永平 李卫国 张德辉 《安徽医学》 2010年第8期938-939,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的操作技巧及临床疗效,提高面神经保留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方法对28例听神经瘤行显微手术切除的病例进行探讨,在手术入路、神经电生理检测、面神经保护、内听道肿瘤处理等方面作回顾分析。结果本组听神经...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的操作技巧及临床疗效,提高面神经保留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方法对28例听神经瘤行显微手术切除的病例进行探讨,在手术入路、神经电生理检测、面神经保护、内听道肿瘤处理等方面作回顾分析。结果本组听神经瘤镜下全切除率82.1%,面神经保留率为78.6%,术后患侧仍有听力者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在听神经瘤切除术中,显微手术技巧及术中电生理监测,有助于保护面神经,提高听神经瘤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面神经 内听道 显微外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对耳鸣发病机制的认识 被引量:6
17
作者 许秀霞 李旭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9年第12期102-103,共2页
耳鸣的病因很多而且复杂,涉及神经科、内分泌、耳鼻喉等多个学科。某些耳鸣可能成为某些严重疾病的先兆症状,如内听道或桥小脑角肿瘤早期有时仅以耳鸣症状出现;而且某些脑血管病加重的早期也是以耳鸣症状为前驱症状出现的,因此应引起临... 耳鸣的病因很多而且复杂,涉及神经科、内分泌、耳鼻喉等多个学科。某些耳鸣可能成为某些严重疾病的先兆症状,如内听道或桥小脑角肿瘤早期有时仅以耳鸣症状出现;而且某些脑血管病加重的早期也是以耳鸣症状为前驱症状出现的,因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从中西医两方面探讨耳鸣的发病机制,给临床医生治疗耳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 耳鸣 发病机制 认识 Western Medicine Chinese Traditional 先兆症状 临床医生 桥小脑角肿瘤 前驱症状 脑血管病 神经科 内听道 内分泌 耳鼻喉 治疗 学科 疾病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鼻咽喉肿瘤
18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2000年第3期166-167,共2页
0010801 听器癌的治疗和预后研究[日]/石川和宏//日口外会志.-1998,70(9).-568~572 冀医情0010802 少见的内听道损害/Ajai M//JLaryngol Otol.-1998,112(7).-650~653四军大0010803 耳廓的基底细胞癌[日]/弓削真由美//皮科临.-1998... 0010801 听器癌的治疗和预后研究[日]/石川和宏//日口外会志.-1998,70(9).-568~572 冀医情0010802 少见的内听道损害/Ajai M//JLaryngol Otol.-1998,112(7).-650~653四军大0010803 耳廓的基底细胞癌[日]/弓削真由美//皮科临.-1998,40(1).-218~219 冀医情0010804 耳乳头状瘤:CO<sub>2</sub>激光治疗/Blair RL//J Laryngol Otol.-1998,112(6).-565~5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预后研究 内翻性乳头状瘤 耳鼻咽喉肿瘤 激光治疗 内听道 血管瘤 鼻咽癌 鼻旁窦 扁平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