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向整流钾通道Kir2.1亚型的表达及功能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文凭 崔晓栋 成敏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7-289,共3页
内向整流钾通道Kir2.x亚家族中的Kir2.1一直以来是离子通道研究的热点领域。目前,Kir2.1主要在心血管内皮细胞、壁细胞、乳腺内分泌细胞、腮腺细胞、视网膜内皮细胞等细胞中表达并发挥着不同的生理功能。本文就Kir2.1在组织细胞中的分... 内向整流钾通道Kir2.x亚家族中的Kir2.1一直以来是离子通道研究的热点领域。目前,Kir2.1主要在心血管内皮细胞、壁细胞、乳腺内分泌细胞、腮腺细胞、视网膜内皮细胞等细胞中表达并发挥着不同的生理功能。本文就Kir2.1在组织细胞中的分布及功能做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向整流通道 KIR2.1 组织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向整流钾2.1通道蛋白对人牙囊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鹏 左东川 +3 位作者 牟思宇 钟宇彤 袁小平 曾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9-147,共9页
目的探讨内向整流钾(Kir)2.1通道蛋白对人牙囊细胞(hDFC)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组织块结合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DFC,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来源,成骨诱导鉴定hDFC成骨分化能力;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Kir2.1编码基因KCNJ2在h... 目的探讨内向整流钾(Kir)2.1通道蛋白对人牙囊细胞(hDFC)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组织块结合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DFC,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来源,成骨诱导鉴定hDFC成骨分化能力;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Kir2.1编码基因KCNJ2在hDFC中的表达,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Kir2.1在hDFC成骨诱导前和诱导后KCNJ2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膜片钳技术检测hDFC在成骨诱导前和诱导后的细胞膜电位变化;提高细胞外钾离子的浓度(50 mmol·L^(-1))观察膜电位去极化对hDFC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应用Kir2.1钾通道阻断剂氯化铯(CsCl)和4-甲氧基苄基-1-萘基甲基-胺盐(ML133)观察阻断Kir2.1通道对hDFC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同时行RT-qPCR检测观察2种干预措施前后成骨分化相关基因[RUNX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钙素(OCN)]的表达变化情况。降低细胞外钾离子的浓度(2 mmol·L^(-1)),钙离子成像检测膜电位超极化对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RT-PCR结果显示,hDFC表达Kir2.1通道基因KCNJ2;RT-qPCR结果显示,成骨诱导7 d后,KCNJ2在hDFC中的表达量上调;膜片钳结果显示,成骨诱导7 d后,hDFC膜电位由(-12±3.2)mV超极化为(-47±5.2)mV;茜素红和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显示,提高细胞外钾离子的浓度或阻断Kir2.1通道蛋白的功能,能够明显抑制hDFC的成骨矿化能力;钙离子成像结果显示,膜电位超极化能够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增高。结论Kir2.1通道蛋白介导的膜电位超极化在hDFC成骨分化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囊细胞 内向整流2.1通道蛋白 成骨分化 膜电位超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4和内向整流性钾通道4.1在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共定位及表达差异 被引量:5
3
作者 朱淑娟 孙善全 +3 位作者 汪克建 甘胜伟 徐进 骆世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74-978,共5页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与内向整流性钾通道4.1(inward rectifying potassium channel 4.1,Kir4.1)在人不同病理级别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共定位现象及其二者的表达差异,探讨星形细胞瘤增殖、生长的病理机制。方法:共收集...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与内向整流性钾通道4.1(inward rectifying potassium channel 4.1,Kir4.1)在人不同病理级别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共定位现象及其二者的表达差异,探讨星形细胞瘤增殖、生长的病理机制。方法:共收集人不同病理级别星形细胞瘤标本50例。采用石蜡切片HE、激光共聚焦和Western blot分析,以肿瘤周围相对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观察AQP4与Kir4.1的共定位及其蛋白表达差异。结果:AQP4和Kir4.1在人不同病理级别星形细胞瘤组织中并没有完全共定位;与正常脑组织相比,人星形细胞瘤组织Kir4.1表达上调,并随着星形细胞瘤病理级别的升高表达增强。而AQP4在低级别肿瘤组织中却表达减弱,在高级别肿瘤组织中表达又逐渐增强。结论:AQP4和Kir4.1在各级别肿瘤组织中没有完全共定位,二者的蛋白含量与肿瘤病瘤级别相关,并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提示二者在肿瘤组织水与离子平衡的维持中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蛋白4 内向整流通道4 1 病理级别 星形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颞叶内侧癫痫海马组织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和内向整流性钾离子通道4.1的再分布 被引量:11
4
作者 徐仟 孙振荣 +3 位作者 李桂林 孙异临 杨少华 袁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目的研究人颞叶内侧癫痫海马组织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AQP4)和内向整流性钾离子通道4.1(Kir4.1)的分布。方法对10例颞叶内侧癫痫(MTLE)和6例非颞叶内侧癫痫(non-MTLE)手术切除海马组织,应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免... 目的研究人颞叶内侧癫痫海马组织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AQP4)和内向整流性钾离子通道4.1(Kir4.1)的分布。方法对10例颞叶内侧癫痫(MTLE)和6例非颞叶内侧癫痫(non-MTLE)手术切除海马组织,应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观察星形胶质细胞AQP4和Kir4.1的分布。结果 MTLE海马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大量增生伴明显肿胀,神经元显著固缩。non-MTLE海马组织中,AQP4和Kir4.1在星形胶质细胞血管周围足突(pAST-ef)分布多于其他部位,呈现极性分布特点;而在MTLE海马组织中,AQP4和Kir4.1在pAST-ef分布减少,其他部位分布增加,极性分布改变。结论海马组织星形胶质细胞上AQP4和Kir4.1极性分布变化可能与颞叶内侧癫痫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内侧癫痫 通道蛋白4 内向整流离子通道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内向整流钾通道激动剂抑制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室重构 被引量:7
5
作者 杨迎 郭云飞 +5 位作者 翟旭雯 张研 李盼 张莉 吴博威 刘清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9-404,共6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内向整流钾通道(Ⅰ_(K1))激动剂盐酸扎考必利(zacopride,Zac)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所致心室重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so模型组、Zac干预组、Zac+氯喹干预组和卡托普利阳性... 目的:观察和探讨内向整流钾通道(Ⅰ_(K1))激动剂盐酸扎考必利(zacopride,Zac)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所致心室重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so模型组、Zac干预组、Zac+氯喹干预组和卡托普利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3 mg/kg,每天1次,连续给药10 d,观测各组全心质量/体质量比和左心室质量/体质量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大鼠心室肌细胞电压门控钙电流(Ⅰ_(Ca-L))、静息膜电位(RMP)及动作电位时程(APD)的变化。选用新生1~3 d的SD乳鼠,用0.08%胰蛋白酶和0.04%Ⅱ型胶原酶消化心脏组织,经差速贴壁法和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纯化心肌细胞后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Iso模型组、Zac干预组、Zac+BaCl_2干预组和Zac+氯喹干预组,培养24 h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Iso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全心肥厚指数、左心室肥厚指数明显增加,膜片钳结果提示RMP减小APD明显延长;Zac干预组明显抑制心肌肥大,并增大RMP,缩短APD。同时应用低剂量Ⅰ_(K1)抑制剂氯喹可明显抑制Zac的抗心室重构作用,并逆转Zac对RMP和APD影响。在乳鼠心肌细胞,Iso可使细胞表面积增大,细胞内[Ca^(2+)]_i增高;Zac干预后细胞形态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并显著减轻钙超载。Ⅰ_(K1)阻断剂BaCl_2和氯喹可阻断Zac的效应。结论:Ⅰ_(K1)选择性激动剂Zac明显抑制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心室重构,其机制可能为增强Ⅰ_(K1),进而增大RMP,缩短APD,从而阻断心肌细胞内钙超载依赖的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向整流通道 异丙肾上腺素 钙超载 心室重构 扎考必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镁对缺氧/复氧致大鼠心肌细胞内向整流钾通道异常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何海燕 尹永强 +3 位作者 李宏杰 丛恬駪 康毅 娄建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51-1756,共6页
目的观察牛磺酸镁配合物(taurine magnesium coordi-nation compound,TMCC)对缺氧/复氧损伤所致大鼠心肌细胞异常内向整流钾通道电流(Ik1)的影响。方法采用Lan-gendorff逆行主动脉灌流酶溶液消化法急性分离大鼠单个心肌细胞,在电压钳模... 目的观察牛磺酸镁配合物(taurine magnesium coordi-nation compound,TMCC)对缺氧/复氧损伤所致大鼠心肌细胞异常内向整流钾通道电流(Ik1)的影响。方法采用Lan-gendorff逆行主动脉灌流酶溶液消化法急性分离大鼠单个心肌细胞,在电压钳模式下,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不同浓度TMCC对正常细胞和不同浓度TMCC及胺碘酮对缺氧/复氧模型细胞内向整流钾通道电流Ik1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TMCC对正常大鼠心肌细胞的Ik1无明显性影响。缺氧/复氧能使Ik1内向电流峰值从(-13.05±1.43)pA.pF-1降至(-6.94±0.59)pA.pF-1(n=6,P<0.01),内向电流曲线上移。与缺氧/复氧组相比,TMCC(100、200、400μmol.L-1)可使减小的内向电流峰值分别恢复为(-7.21±0.79)pA.pF-1、(-7.28±0.22)pA.pF-1、(-10.96±0.78)pA.pF-1(n=6,P<0.01),24.24μmol.L-1胺碘酮使其恢复为(-8.80±0.97)pA.pF-1。TMCC(100、200、400μmol.L-1)和胺碘酮均可使上移的内向电流曲线下移。缺氧/复氧使大鼠心肌细胞Ik1外向电流峰值从(2.43±0.32)pA.pF-1降至(1.31±0.28)pA.pF-1,I-V曲线下移。与缺氧/复氧组相比,TMCC(100、200、400μmol.L-1)可使减小的外向电流分别恢复为(0.90±0.14)pA.pF-1、(1.84±0.46)pA.pF-1、(2.36±0.40)pA.pF-1、24.24μmol.L-1胺碘酮使其恢复为(2.16±0.69)pA.pF-1。TMCC(100、200、400μmol.L-1)和胺碘酮均可使下移的外向电流曲线上移。结论 TMCC对正常心肌细胞Ik1无影响,但能恢复缺氧/复氧减小的Ik1内向电流和外向电流峰值。提示TMCC对Ik1的作用可能是其发挥抗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镁 心律失常 心肌细胞 内向整流通道 全细胞膜片钳 胺碘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对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的调节机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璇 耿仙 +3 位作者 陈兴娟 杨冀杰 杜肖娜 张海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56-960,共5页
内向整流钾离子(Kir)通道是在很多组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钾离子通道,在维持钾离子平衡电位、调节细胞兴奋性和胰岛素分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Kir通道是众多调节因素作用的靶点,这些因素包括:K+、Mg2+、pH、ATP、G蛋白偶联受体(GPCR)... 内向整流钾离子(Kir)通道是在很多组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钾离子通道,在维持钾离子平衡电位、调节细胞兴奋性和胰岛素分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Kir通道是众多调节因素作用的靶点,这些因素包括:K+、Mg2+、pH、ATP、G蛋白偶联受体(GPCR),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P2)、蛋白激酶A(PKA)、蛋白激酶C(PKC)、花生四烯酸(AA)等。由于很多细胞外信号是通过PKC信号转导通路来调控Kir通道的,多年来为了更好地界定PKC在调控Kir通道功能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机制,人们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对PKC调节Kir通道机制的研究进展及目前提出的一些新观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内向整流通道 磷脂酰肌醇4 5二磷酸 调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经取穴针刺对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心肌内向整流钾通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巍 李记泉 +2 位作者 孟祥宇 陈以国 韩知渊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484-1487,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经脉经穴对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心肌细胞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Kir2.1、Kir2.2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从基因水平揭示循经取穴对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内关...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经脉经穴对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心肌细胞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Kir2.1、Kir2.2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从基因水平揭示循经取穴对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内关穴组、列缺穴组、非经非穴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他组采用皮下多点位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85 mg/kg)建立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对照组在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给予相应穴位的电针刺激,每天1次,1周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eal-timePCR)检测左心室Kir2.1、Kir2.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内关穴组、列缺穴组、非经非穴组Kir2.1、Kir2.2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穴组、列缺穴组Kir2.1、Kir2.2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内关穴组比较,列缺穴组、非经非穴组Kir2.1、Kir2.2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列缺穴组相比,非经非穴组Kir2.1、Kir2.2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循经取穴可逆转缺血心肌细胞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Kir2.1、Kir2.2mRNA表达的下降,证实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抗心肌缺血具有循经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经特异性 心肌缺血 内向整流通道 电针 内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向整流钾通道激动剂对大鼠异丙肾诱发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李超红 陈依春 +1 位作者 翟旭雯 封启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81-1085,共5页
目的观察内向整流钾通道(IK1通道)激动剂扎考必利(zacopride,Zac)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1利用麻醉状态大鼠体表心电图观察Zac对ISO诱发心律失常的效应;2利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观察... 目的观察内向整流钾通道(IK1通道)激动剂扎考必利(zacopride,Zac)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1利用麻醉状态大鼠体表心电图观察Zac对ISO诱发心律失常的效应;2利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观察Zac对大鼠右心室乳头肌细胞静息电位及ISO联合高钙诱发延迟后除极(DADs)和触发活动(TA)的效应。结果 1 ISO组大鼠出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及ST段下移;与之相比,ISO+Zac组大鼠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从100%降至50%(n=6,P<0.05),1 h内室性期前收缩的个数从1 574±521降至33±40(n=6,P<0.05)。2 Zac(1μmol·L-1)使正常大鼠右心室乳头肌细胞静息电位从(-74.42±1.95)m V增加至(-78.50±2.07)m V(n=6,P<0.05)。3 Zac(1μmol·L-1)可明显抑制ISO联合高钙诱发的大鼠右心室乳头肌DADs和TA,使其发生率从93.75%降至25%(n=16,P<0.05),且这一作用可被1μmol·L-1Ba Cl2反转。结论选择性IK1通道激动剂扎考必利可明显抑制ISO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其机制与它增强IK1,使膜电位负值增大和抑制延迟后除极有关。这一结果进一步支持适度增强IK1是一条可行的抗心律失常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向整流通道 扎考必利 静息电位 延迟后除极 触发活动 异丙肾上腺素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活化星形胶质细胞并下调其内向整流性钾离子通道(Kir4.1)的表达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美群 严海芹 +3 位作者 邹维艳 王元元 李徽徽 王效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作用及内向整流性钾离子通道4.1(Kir4.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LPS处理或者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处理培养的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免疫细胞化...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作用及内向整流性钾离子通道4.1(Kir4.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LPS处理或者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处理培养的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星形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L-1β的水平,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IL-1β和Kir4.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LPS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LPS可促进星形胶质细胞IL-1β的分泌和IL-1βmRNA的表达,下调Kir4.1 mRNA的表达;与LPS组相比较,IL-1ra可以有效对抗上述两结果。结论 LPS可诱导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LPS下调星形胶质细胞Kir4.1 mRNA表达可能与IL-1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星形胶质细胞 内向整流离子通道4.1(Kir4.1) 白细胞介素1beta(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激活的内向整流型钾通道4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康永安 胡燕荣 李南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6-430,共5页
G蛋白激活的内向整流型钾通道4(GIRK4)是G蛋白偶联内向整流型钾通道家族成员之一,由KCNJ5编码,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心、脑等组织器官。近年研究发现,GIRK4基因异常表达与心房纤颤相关,而且可能与肥胖、代谢综合征等众多其他临床疾病的发... G蛋白激活的内向整流型钾通道4(GIRK4)是G蛋白偶联内向整流型钾通道家族成员之一,由KCNJ5编码,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心、脑等组织器官。近年研究发现,GIRK4基因异常表达与心房纤颤相关,而且可能与肥胖、代谢综合征等众多其他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阐明GIRK4基因在临床疾病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对探讨一些临床疾病新的诊治思路具有重要的开拓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激活的内向整流通道4 基因 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耦联的内向整流型钾通道4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血脂异常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邵丹 李南方 +1 位作者 胡燕荣 张德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1-617,共7页
目的研究G蛋白耦联的内向整流型钾通道4(GIRK4)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血脂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aqmanPCR方法,对GIRK4基因rs2604204、rs4937391、rs6590357、rs11221497多态性在维吾尔族自然人群中进行基因分型,按常规方法测定血... 目的研究G蛋白耦联的内向整流型钾通道4(GIRK4)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血脂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aqmanPCR方法,对GIRK4基因rs2604204、rs4937391、rs6590357、rs11221497多态性在维吾尔族自然人群中进行基因分型,按常规方法测定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0岁以下人群中,三酰甘油异常组和正常组rs6590357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总胆固醇异常组和正常组rs11221497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校正性别、肥胖等因素后,50岁以下人群中rs6590357位点与TG异常、rs11221497位点与TC异常仍然为阳性关联。rs6590357位点CT+TT基因型组中TG水平明显高于CC组(P=0.014),rs11221497位点CC基因型组中TC水平明显高于CG+GG组(P=0.006)。对其进行单体型分析后发现,H3单体型频率在TG异常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 GIRK4基因rs11221497和rs6590357位点多态性可能与新疆维吾尔族血脂异常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维吾尔族 G蛋白耦联的内向整流通道4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量超负荷大鼠左室内向整流钾通道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建丽 王贺 +3 位作者 王亭忠 韩克 杜媛 马爱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观察容量超负荷心衰大鼠左室心肌内向整流钾通道(IK1)各亚型的蛋白表达。方法通过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造瘘法建立容量超负荷大鼠心衰模型,同时设立假手术组。术后8周后用心动超声、血清脑钠肽(BNP)、心体比等评价心衰模型,采用免疫荧... 目的观察容量超负荷心衰大鼠左室心肌内向整流钾通道(IK1)各亚型的蛋白表达。方法通过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造瘘法建立容量超负荷大鼠心衰模型,同时设立假手术组。术后8周后用心动超声、血清脑钠肽(BNP)、心体比等评价心衰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测定两组大鼠左室心肌IK1的亚型Kir2.1、Kir2.2、Kir2.3的蛋白表达。结果心衰组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心动超声示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均明显减低(P<0.01),血清BNP水平明显升高(P<0.01),心体比明显增大(P<0.01),IK1通道的亚型Kir2.1、Kir2.2、Kir2.3在细胞膜与细胞质均表达,其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0.01),分别下降了13.2%、24.7%、8.9%。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室心肌IK1通道各亚型的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容量超负荷 大鼠 内向整流通道 蛋白表达 血清脑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啶虫酰胺作用靶标——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苏建亚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1-139,共9页
氟啶虫酰胺是一种高选择性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有关该杀虫剂的分子靶标长期未知。近年来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相关作用靶标已逐步得到明确。早期研究表明,氟啶虫酰胺通过抑制剌吸式口器害虫的取食,造成害虫因饥饿而死亡... 氟啶虫酰胺是一种高选择性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有关该杀虫剂的分子靶标长期未知。近年来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相关作用靶标已逐步得到明确。早期研究表明,氟啶虫酰胺通过抑制剌吸式口器害虫的取食,造成害虫因饥饿而死亡;最新研究发现,其作用靶标是内向整流钾离子(Kir)通道,纳摩尔浓度级的氟啶虫酰胺即可阻断褐飞虱的Kir通道。氟啶虫酰胺通过抑制昆虫Kir通道,干扰昆虫细胞的离子稳态与平衡电位,尤其是破坏马氏管与唾液腺的正常分泌功能,从而影响昆虫的取食与排泄过程,最终导致害虫死亡。文章对氟啶虫酰胺的作用靶标、作用机制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分析了昆虫Kir通道的结构及其所参与的生理功能,分析了氟啶虫酰胺通过抑制该离子通道致使害虫死亡的具体作用机制,并介绍了针对靶向Kir通道药物的高通量筛选方法与研究进展,可为杀虫剂新靶标挖掘与靶向此类新靶标药剂的创制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啶虫酰胺 分子靶标 内向整流离子通道 作用机制 高通量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内向整流钾通道IRK1激动剂后适应可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清华 许言午 +2 位作者 李瑜 刘文媛 赵晓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54-1360,共7页
目的:探讨心肌内向整流钾通道IRK1激动剂扎考必利(Zac)后适应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胶原酶法分离成年雄性SD大鼠心室肌细胞,体外利用矿物油覆盖法建立H/R损伤模型。细胞分别缺氧45和75 min之后去除上层石... 目的:探讨心肌内向整流钾通道IRK1激动剂扎考必利(Zac)后适应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胶原酶法分离成年雄性SD大鼠心室肌细胞,体外利用矿物油覆盖法建立H/R损伤模型。细胞分别缺氧45和75 min之后去除上层石蜡油密封层并更换新鲜台氏液,复氧30 min;2种损伤模型复氧前分别给予0.1、1和10μmol/L的Zac进行药物后适应;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比较Fluo-4负载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Westernblot法测定各组心肌细胞IRK1主要亚单位Kir2.1蛋白的表达。此外,在心肌H9c2(2-1)细胞建立H/R模型,分别缺氧3和5 h,之后复氧2 h;2种损伤模型复氧前分别加入0.1、1和10μmol/LZac进行药物后适应;ELISA法检测乳酸脱氢酶和caspase-3含量;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blot法测定各组心肌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水平。结果: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复氧时预先给予0.1~10μmol/LZac可有效抑制H/R引起的IRK1抑制和细胞内钙超载。在心肌H9c2(2-1)细胞H/R模型中,0.1~10μmol/LZac后适应可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减少心肌细胞的坏死和凋亡,其中0.1μmol/LZac为最适效应浓度;IRK1阻断剂BaCl_(2)可有效抑制Zac的效应(P<0.01),表明Zac的后适应保护是IRK1依赖的。结论:通过激动心肌IRK1减轻心肌细胞内钙超载并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是减轻H/R损伤的有效策略。IRK1可能成为拮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作用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向整流通道 扎考必利 药物后适应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向整流性钾离子通道和脑水肿 被引量:1
16
作者 谭戈 孙善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227-1229,共3页
脑水肿是继发于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脑肿瘤及颅脑外伤等多种脑疾病之后出现的病理现象。它不仅可以导致脑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内环境破坏,引起神经功能障碍;而且可造成颅内高压,影响脑的血液灌流,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的水... 脑水肿是继发于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脑肿瘤及颅脑外伤等多种脑疾病之后出现的病理现象。它不仅可以导致脑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内环境破坏,引起神经功能障碍;而且可造成颅内高压,影响脑的血液灌流,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的水肿;脑组织的高度肿胀甚至可引起脑疝的形成致病人死亡。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脑水肿是基础和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水肿 离子通道 内向整流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功能障碍 脑血管疾病 颅内感染 病理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向整流性钾通道4.1在人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变化研究
17
作者 谭戈 孙善全 +4 位作者 冉建华 孙晓川 肖虹 宋彧 刘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978-981,共4页
目的:研究内向整流性钾通道4.1(kir4.1)在人星形细胞瘤和正常脑组织的表达差异,探讨星形细胞瘤增殖、生长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50例星形细胞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其中胶质母细胞瘤21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5例,星形胶质细胞瘤14例。以肿瘤... 目的:研究内向整流性钾通道4.1(kir4.1)在人星形细胞瘤和正常脑组织的表达差异,探讨星形细胞瘤增殖、生长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50例星形细胞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其中胶质母细胞瘤21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5例,星形胶质细胞瘤14例。以肿瘤周围相对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利用免疫组化与蛋白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与对照组织的kir4.1表达。结果:不同星形细胞瘤组织与对照组相比较,kir4.1表达增强(P<0.05);其中,恶性程度较高的胶质母细胞瘤相对于恶性程度较低的星形胶质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kir4.1表达更为强烈(P<0.05)。结论:kir4.1表达的变化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kir4.1在人星形细胞瘤组织表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通道 内向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视网膜水平细胞NMDA受体抑制内向整流钾通道活动
18
作者 姜晓东 阎政礼 +1 位作者 汪耀珠 周桂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69-1473,共5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水平细胞上激活NMDA受体对其内向整流钾通道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酶解分离的视网膜水平细胞进行膜片钳全细胞记录,在给药激活NMDA受体前后,分别记录内向整流钾通道的电流大小;另外在无钙及螯合胞内钙条件下,观察NMDA受体... 目的探讨视网膜水平细胞上激活NMDA受体对其内向整流钾通道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酶解分离的视网膜水平细胞进行膜片钳全细胞记录,在给药激活NMDA受体前后,分别记录内向整流钾通道的电流大小;另外在无钙及螯合胞内钙条件下,观察NMDA受体对内向整流钾通道的作用。结果激活NMDA受体后,内向整流钾通道电流减小,灌流洗脱后电流恢复;在无钙和螯合胞内钙的条件下,激活NMDA受体不能改变内向整流钾通道活动。结论激活视网膜水平细胞NMDA受体可以通过胞内钙信号抑制内向整流钾通道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内向整流通道 胞内钙库 NMDA受体 膜片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颞叶癫大鼠海马内向整流钾通道Kir2.3 mRNA的动态变化
19
作者 徐岚 吴洵昳 洪震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颞叶癫大鼠海马不同时间点内向整流钾通道Kir2.3mRNA的表达变化及Kir2.3通道与颞叶癫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匹罗卡品诱发大鼠产生癫持续状态(statusepilepticus,SE),经过2周成模为慢性颞叶癫大鼠。以SE终止后0h... 目的探讨慢性颞叶癫大鼠海马不同时间点内向整流钾通道Kir2.3mRNA的表达变化及Kir2.3通道与颞叶癫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匹罗卡品诱发大鼠产生癫持续状态(statusepilepticus,SE),经过2周成模为慢性颞叶癫大鼠。以SE终止后0h、6h、72h和2周作为时间点,分别用RT-PCR方法检测致痫大鼠海马中Kir2.3通道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SE终止后0h、6h、72h、2周各时间点Kir2.3mRNA与β-actin比值分别为0.080±0.030、0.103±0.045、0.164±0.026、0.132±0.024和0.011±0.008,其中6h组比值增高,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组比值的降低,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离子通道的改变可能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慢性过程。在致痫大鼠SE发生2周后,即转入慢性自发性癫发作时,可能是Kir2.3通道表达发生变化的转折点,从而成为痫性发作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癫 内向整流通道 Kir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的结构与功能
20
作者 苏建亚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6-768,共13页
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inwardly-rectifying potassium channels, Kir)在动物体内承担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有关昆虫Kir的研究虽然不多,但近5年来却取得许多重要进展,本文就昆虫Kir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目前对昆虫Kir的研究主要集中... 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inwardly-rectifying potassium channels, Kir)在动物体内承担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有关昆虫Kir的研究虽然不多,但近5年来却取得许多重要进展,本文就昆虫Kir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目前对昆虫Kir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双翅目与半翅目,对基因组的分析以及基因克隆研究表明,昆虫Kir基因数量较少,远低于哺乳动物。双翅目的冈比亚按蚊Anopheles gambiae与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有5~6个Kir基因,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仅3个Kir基因,半翅目的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与热带臭虫Cimex lectularius也只有3个Kir基因,而大豆蚜Aphis glycines的Kir基因数则减少到2个,第3个Kir基因的丢失可能与其马氏管的退化有关。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昆虫Kir具有3个亚家族,但与哺乳动物的7个Kir亚家族没有直系同源关系。尽管如此,昆虫Kir具有与哺乳动物Kir类似的基本结构特征:由4个亚基组成四聚体通道,每个亚基具有2个跨膜区(TM1与TM2),TM1与TM2之间具K^+选择过滤序列。昆虫的Kir基因主要在唾液腺与马氏管中高水平表达,Kir抑制剂可阻断唾液腺与马氏管的分泌活性,从而影响昆虫的取食与排泄活动并使昆虫致死,说明这2类组织器官的分泌活性与Kir有关,Kir介导的K^+跨膜转运驱动了这类组织中上皮细胞的分泌活动。更为重要的发现是氟啶虫酰胺对褐飞虱Kir具有很高的阻断活性,并影响其唾液分泌与排泄功能,证明了Kir就是该杀虫剂的分子靶标。最后本文还对昆虫Kir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进行了分析,展望了开发靶向Kir的新型杀虫剂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内向整流离子通道 氟啶虫酰胺 杀虫剂靶标 马氏管 唾液分泌 Kir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