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鹤见和子“内发型发展论”的再反思——基于《农村振兴和小城镇问题》 被引量:3
1
作者 郭占锋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9,共16页
在国际农村发展领域,对乡村内生动力的关注由来已久。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学界兴起对“如何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问题的讨论,并适时提出“内发型发展”的理论主张,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对农村发展问题的探讨,同时促进了发展理论的转型... 在国际农村发展领域,对乡村内生动力的关注由来已久。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学界兴起对“如何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问题的讨论,并适时提出“内发型发展”的理论主张,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对农村发展问题的探讨,同时促进了发展理论的转型。为追本溯源,进一步揭示“内发型发展论”的本质特征,本文回顾了鹤见和子对费孝通、柳田国男两位学者的研究,对比中国“苏南”与日本“大分”两地在探索“内发型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各自形成的独特模式,以深入探究“内发型发展”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这对当下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发型发展论 乡村振兴 苏南模式 大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发型发展论”与中国乡村振兴——对《农村振兴和小城镇问题》的再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森 郭占锋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17,共3页
1985年-1988年期间,中日两国学者围绕"内发型发展论",对日本大分县"一村一品运动"与中国小城镇建设开展比较研究,共同思考中日农村发展问题。中日两国的农村发展进程具有相似性,但日本更侧重"以农为心"... 1985年-1988年期间,中日两国学者围绕"内发型发展论",对日本大分县"一村一品运动"与中国小城镇建设开展比较研究,共同思考中日农村发展问题。中日两国的农村发展进程具有相似性,但日本更侧重"以农为心"地发展村庄产业经济,并以"平等自主"的意识处理城乡关系,而中国更偏向在"以工促农"和"城乡二元结构"下推进农村建设。两种历史实践各具经验和教训,对当前我国乡村振兴兼具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发型发展论 历史实践 中日比较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