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inlA/inlB/inlC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任静静
杨铭伟
+5 位作者
陈云飞
尹华
王欣雨
李蓓蓓
蒋建军
王鹏雁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3,共9页
为探究内化素inlA/inlB/inlC基因对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融合PCR方法构建Lm681 inlC基因缺失突变体,并构建pKSV7-△inlC穿梭载体,将其转化Lm681-△inlAB感受态细胞,利用温度(42℃)和氯霉...
为探究内化素inlA/inlB/inlC基因对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融合PCR方法构建Lm681 inlC基因缺失突变体,并构建pKSV7-△inlC穿梭载体,将其转化Lm681-△inlAB感受态细胞,利用温度(42℃)和氯霉素(10μg/mL)抗性双重压力来实现同源重组,筛选同源重组子进行鉴定并研究其部分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PCR和测序结果证实成功构建了3基因缺失株(Lm681-△inlABC),且缺失株的生长特性与野生株相比无明显差异,溶血特性与野生株保持一致;小鼠感染试验显示,野生株Lm681、Lm681-△inlAB和Lm681-△inlABC对小鼠的致死率分别为80%(8/10)、60%(6/10)和40%(4/10),对小鼠的LD50分别为4.36×10~4、1.35×10~6和2.95×10~7 CFU,且Lm681-△inlABC在肝脏、脾脏及脑组织中的定植能力极显著低于野生株(P<0.01)。研究结果表明,inlA/inlB/inlC基因对Lm致病性发挥具有一定的作用,为深入研究inlX基因介导Lm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内化素基因
基因
突变株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添加扩增内标的单增李斯特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德福
赵禹宗
+6 位作者
付绪磊
张明
仪淑敏
徐永霞
殷喆
李春
励建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2-196,共5页
以单增李斯特菌inl A基因为靶基因,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16S rRNA为扩增内标对照,建立了一种含有扩增内标的单增李斯特菌PCR检测方法。优化了PCR反应体系,并对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人工污染样品及食品样品检测效果进行了测试...
以单增李斯特菌inl A基因为靶基因,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16S rRNA为扩增内标对照,建立了一种含有扩增内标的单增李斯特菌PCR检测方法。优化了PCR反应体系,并对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人工污染样品及食品样品检测效果进行了测试。对2株单增李斯特菌、1株英诺克李斯特菌以及19株非李斯特菌菌株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只有2株单增李斯特菌能被检出大小为826 bp的特异性片段,其余20株细菌只能检出1 500 bp的扩增内标片段。灵敏度实验结果显示,基因组DNA和纯培养物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80×10~2fg/μL和1.21×10~2CFU/m L。当人工污染牛乳样品中单增李斯特菌在最低接种量为0.48 CFU/m L时,经8 h增菌培养后可被该方法检出。采用该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对36种食品样品进行检测,证实了该检测方法可以指示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假阴性现象。综上所述,该研究建立的PCR检测方法能特异性的检测单增李斯特菌,并可有效排除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假阴性现象,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聚合酶链式反应
检测方法
扩增内标
内化素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inlA/inlB/inlC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任静静
杨铭伟
陈云飞
尹华
王欣雨
李蓓蓓
蒋建军
王鹏雁
机构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出处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606)
文摘
为探究内化素inlA/inlB/inlC基因对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融合PCR方法构建Lm681 inlC基因缺失突变体,并构建pKSV7-△inlC穿梭载体,将其转化Lm681-△inlAB感受态细胞,利用温度(42℃)和氯霉素(10μg/mL)抗性双重压力来实现同源重组,筛选同源重组子进行鉴定并研究其部分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PCR和测序结果证实成功构建了3基因缺失株(Lm681-△inlABC),且缺失株的生长特性与野生株相比无明显差异,溶血特性与野生株保持一致;小鼠感染试验显示,野生株Lm681、Lm681-△inlAB和Lm681-△inlABC对小鼠的致死率分别为80%(8/10)、60%(6/10)和40%(4/10),对小鼠的LD50分别为4.36×10~4、1.35×10~6和2.95×10~7 CFU,且Lm681-△inlABC在肝脏、脾脏及脑组织中的定植能力极显著低于野生株(P<0.01)。研究结果表明,inlA/inlB/inlC基因对Lm致病性发挥具有一定的作用,为深入研究inlX基因介导Lm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内化素基因
基因
突变株
生物学特性
Keywords
Listeria monocytogenes
internalin gene
gene mutant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852.61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添加扩增内标的单增李斯特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德福
赵禹宗
付绪磊
张明
仪淑敏
徐永霞
殷喆
李春
励建荣
机构
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生鲜农产品贮藏加工及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渤海大学数理学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2-196,共5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9B06)
博士后科学基金(2015M582803)
+2 种基金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PBS1520)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LNSAKF2013018)
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项目(LT2014024)
文摘
以单增李斯特菌inl A基因为靶基因,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16S rRNA为扩增内标对照,建立了一种含有扩增内标的单增李斯特菌PCR检测方法。优化了PCR反应体系,并对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人工污染样品及食品样品检测效果进行了测试。对2株单增李斯特菌、1株英诺克李斯特菌以及19株非李斯特菌菌株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只有2株单增李斯特菌能被检出大小为826 bp的特异性片段,其余20株细菌只能检出1 500 bp的扩增内标片段。灵敏度实验结果显示,基因组DNA和纯培养物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80×10~2fg/μL和1.21×10~2CFU/m L。当人工污染牛乳样品中单增李斯特菌在最低接种量为0.48 CFU/m L时,经8 h增菌培养后可被该方法检出。采用该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对36种食品样品进行检测,证实了该检测方法可以指示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假阴性现象。综上所述,该研究建立的PCR检测方法能特异性的检测单增李斯特菌,并可有效排除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假阴性现象,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聚合酶链式反应
检测方法
扩增内标
内化素基因
Keywords
Listeria monocytogene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etection method
internal amplification control
inlA
分类号
TS207.4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inlA/inlB/inlC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任静静
杨铭伟
陈云飞
尹华
王欣雨
李蓓蓓
蒋建军
王鹏雁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添加扩增内标的单增李斯特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张德福
赵禹宗
付绪磊
张明
仪淑敏
徐永霞
殷喆
李春
励建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