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HP、DBP内分泌干扰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解玮 蒋颂辉 +1 位作者 屈卫东 朱惠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8,共4页
利用MCF-7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周期分析、细胞雌激素受体水平测定和断乳大鼠子宫增重实验探讨了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内分泌干扰活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DEHP和DBP可诱导MCF-7细胞增殖、细胞内雌... 利用MCF-7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周期分析、细胞雌激素受体水平测定和断乳大鼠子宫增重实验探讨了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内分泌干扰活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DEHP和DBP可诱导MCF-7细胞增殖、细胞内雌激素受体水平增高,对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DEHP不引起断乳大鼠子宫增重.推断DEHP和DBP可能并不是通过模拟雌激素而是引起体内天然激素受体水平改变等其他机制影响机体内分泌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内分泌干扰活性 MCF-7人乳腺癌细胞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碑店湖表层水中雌激素的分布及其光降解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帅 王京刚 +1 位作者 马晶晶 齐维晓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3-180,共8页
雌激素等内分泌干扰物在水体中普遍存在,其在再生水中的存在以及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会产生潜在的健康和生态风险。光降解是水体中雌激素消除的主要途径之一,水体中共存的无机离子及有机质等对雌激素的光解存在不同的影响。对高碑店湖再... 雌激素等内分泌干扰物在水体中普遍存在,其在再生水中的存在以及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会产生潜在的健康和生态风险。光降解是水体中雌激素消除的主要途径之一,水体中共存的无机离子及有机质等对雌激素的光解存在不同的影响。对高碑店湖再生水体中雌激素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表层水中天然雌激素雌酮(E1)和人工合成雌激素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的浓度最高。在模拟太阳光照射条件下对E1在水溶液中的降解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模拟1 SUN的光密度条件下,15 min时E1降解率可达85%(C0=5μg·L-1),而氨氮对E1的光降解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抑制作用随着氨氮的升高而变大。与纯水系统相比,高碑店湖表层水基质中E1的光降解速率较低,说明整体上氨氮、HCO-3、浊度等因素对E1光降解产生的抑制作用占主导。对雌酮及其降解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1 720 cm-1对应的C=O键特征峰在光照时间为0、10和20 min样品中的强度逐渐减弱,而2 854 cm-1和2 925 cm-1对应的脂肪碳的C-H键特征峰先增强后减弱,可能是因为E1结构中的C-C=O发生了反应生成了C=C-OH,而随着反应的继续,C=C也被进一步氧化,但降解产物的结构需要进一步研究推断。随着E1的光降解,E1水溶液的内分泌干扰活性逐渐下降,氨氮虽然对E1的光降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随着降解反应的进行E1水溶液的内分泌干扰活性依然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酮 再生水 内分泌干扰活性 光降解 可见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抗雄激素样化合物控制的优先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德华 张洪波 +2 位作者 魏建建 黄宇辰 王连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4-156,共13页
污水处理厂出水是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的重要来源之一。针对关注较少的抗雄激素样内分泌干扰物,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依据抗雄激素样化合物的抗雄激素样活性风险,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抗雄激素样化合物控制的优先性排序方法。在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厂出水是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的重要来源之一。针对关注较少的抗雄激素样内分泌干扰物,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依据抗雄激素样化合物的抗雄激素样活性风险,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抗雄激素样化合物控制的优先性排序方法。在污水处理厂出水中,共有147种疑似抗雄激素样化合物需要关注,主要为农药类,约占总数的60%。抗雄激素样活性风险排名前10%的化合物如下: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己酯、双酚A、溴螨酯、对叔辛基酚、腐霉利、烯菌酮、氯苯嘧啶醇、烯酰吗啉、杀螟松、十二烷基酚、敌草隆、咯菌酯、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以及邻苯基苯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雄激素样化合物 内分泌干扰活性 生态风险 污水处理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T毒性及毒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孟楠 雷磊 刘欣 《绿色科技》 2011年第10期114-116,共3页
指出了DDT作为一种广谱有机氯杀虫剂,被广泛应用于防治农业病虫害以及传播疟疾和伤寒疾病的蚊蝇等害虫。分析了DDT具有潜在的内分泌干扰作用,表现出类雌激素作用,干扰生殖系统的功能,并能蓄积在母乳之中,或直接通过胎盘,对后代产生影响... 指出了DDT作为一种广谱有机氯杀虫剂,被广泛应用于防治农业病虫害以及传播疟疾和伤寒疾病的蚊蝇等害虫。分析了DDT具有潜在的内分泌干扰作用,表现出类雌激素作用,干扰生殖系统的功能,并能蓄积在母乳之中,或直接通过胎盘,对后代产生影响。在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DDT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对DDT的毒性、内分泌干扰作用和毒理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滴涕 急性毒性 内分泌干扰活性 毒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