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补与整合──论刘勰文学理论体系“内儒外道”人格类型的构成
1
作者 杨乃乔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8-144,共7页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经学的衰落与道家玄学的崛起导致了经学的玄学化。在这样的语境下,儒道两家文学理论以阐释主体为中介,从外在的文化冲突转向内在的人格互补。这种从冲突转向互补的理论现象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走向自觉,且...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经学的衰落与道家玄学的崛起导致了经学的玄学化。在这样的语境下,儒道两家文学理论以阐释主体为中介,从外在的文化冲突转向内在的人格互补。这种从冲突转向互补的理论现象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走向自觉,且形成了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史上“内儒外道”的批评人格。在刘勰的文学理论体系中,“内儒外道”的人格互补类型在其深层心理是一个复合结构,它以“内儒”与“外道”这两个层面的整合凝聚为一脉“艺术意志”,从而制约着后世的文学现象及文学批评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儒外道 文学理论体系 人格类型 主体精神 道家文学 理论人格 家文学 经典文本 艺术意志 《原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