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配方施肥对冀北冷凉山区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王悦燃
王艳芝
+4 位作者
张学峰
吕玉玲
李静
崔志炜
唐丽颖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2期80-84,共5页
为明确氮(N)、磷(P)、钾(K)配方施肥对冀北冷凉山区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在隆化县中关镇进行了藜麦施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对藜麦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均产生影响,氮磷钾肥配施可以明显增加植株分枝数、茎鲜重、单株主茎穗...
为明确氮(N)、磷(P)、钾(K)配方施肥对冀北冷凉山区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在隆化县中关镇进行了藜麦施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对藜麦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均产生影响,氮磷钾肥配施可以明显增加植株分枝数、茎鲜重、单株主茎穗重、千粒重和产量,其影响程度依次为氮>磷>钾。在氮肥总量23.5 kg/亩、磷肥总量4.8 kg/亩、钾肥总量6 kg/亩的施肥水平上,氮素利用率为32.8%、磷素利用率为30.7%、钾素利用率为4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配方施肥
农艺性状
产量
冀北冷凉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冀北冷凉山区糜黍种植密度及施肥优化模式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艳芝
应飞
盖颜欣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0期9-10,13,共3页
糜黍具有抗旱、耐热、耐盐碱的特性,在旱作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利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筛选试验,研究冀北糜黍留苗密度及化肥用量,从中筛选出最佳的标记条件。结果表明,冀北山区各品种糜黍适宜播期为5月中下旬至6月初,最适种植...
糜黍具有抗旱、耐热、耐盐碱的特性,在旱作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利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筛选试验,研究冀北糜黍留苗密度及化肥用量,从中筛选出最佳的标记条件。结果表明,冀北山区各品种糜黍适宜播期为5月中下旬至6月初,最适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最适行距为宽窄行20~40 cm。适量施肥,氮、磷、钾肥(折纯)均以45 kg/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黍
种植密度
施肥
冀北冷凉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冀北冷凉山区优质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伟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8期201-203,共3页
承德市种植水稻有1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旱育稀植技术引进推广为主要内容,水稻生产实现了根本性转变,全市水稻生产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平均亩产由原来的350 kg提高到现在的600 kg左右,全市水稻生产规模曾扩大到60万亩。近年来,...
承德市种植水稻有1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旱育稀植技术引进推广为主要内容,水稻生产实现了根本性转变,全市水稻生产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平均亩产由原来的350 kg提高到现在的600 kg左右,全市水稻生产规模曾扩大到60万亩。近年来,为了缓解水资源不足,解决京、津及本市城市用水压力,种植规模呈缩小趋势,但仍然保持在30万亩左右,种植规模仍居全省前列。为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升稻米品质,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显得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北冷凉山区
水稻
标准化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冀北冷凉山区水稻高产高效施肥结构研究
4
作者
杨学武
赵勤山
《农业科技通讯》
2000年第12期6-7,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施肥结构
高产
冀北冷凉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配方施肥对冀北冷凉山区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王悦燃
王艳芝
张学峰
吕玉玲
李静
崔志炜
唐丽颖
机构
承德新禾源种业有限公司
承德市农林科学院
乌兰察布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
河北省围场县可持续发展促进服务中心
承德市御道口牧场管理区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2期80-84,共5页
基金
承德市科技计划项目“冀北冷凉区藜麦种质资源挖掘、创制与利用”(202205B048)
承德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专项项目“承德市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202205B085)
承德市科协资助课题“冀北冷凉区藜麦种质资源挖掘与利用”(CDKX2022B06)。
文摘
为明确氮(N)、磷(P)、钾(K)配方施肥对冀北冷凉山区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在隆化县中关镇进行了藜麦施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对藜麦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均产生影响,氮磷钾肥配施可以明显增加植株分枝数、茎鲜重、单株主茎穗重、千粒重和产量,其影响程度依次为氮>磷>钾。在氮肥总量23.5 kg/亩、磷肥总量4.8 kg/亩、钾肥总量6 kg/亩的施肥水平上,氮素利用率为32.8%、磷素利用率为30.7%、钾素利用率为42.2%。
关键词
藜麦
配方施肥
农艺性状
产量
冀北冷凉山区
分类号
S519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冀北冷凉山区糜黍种植密度及施肥优化模式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艳芝
应飞
盖颜欣
机构
承德市农林科学院
承德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0期9-10,13,共3页
基金
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糜黍新品种引进开发及种质资源创新研究”(201802B014)。
文摘
糜黍具有抗旱、耐热、耐盐碱的特性,在旱作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利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筛选试验,研究冀北糜黍留苗密度及化肥用量,从中筛选出最佳的标记条件。结果表明,冀北山区各品种糜黍适宜播期为5月中下旬至6月初,最适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最适行距为宽窄行20~40 cm。适量施肥,氮、磷、钾肥(折纯)均以45 kg/hm^2为宜。
关键词
糜黍
种植密度
施肥
冀北冷凉山区
分类号
S516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冀北冷凉山区优质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伟
机构
河北省承德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8期201-203,共3页
文摘
承德市种植水稻有1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旱育稀植技术引进推广为主要内容,水稻生产实现了根本性转变,全市水稻生产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平均亩产由原来的350 kg提高到现在的600 kg左右,全市水稻生产规模曾扩大到60万亩。近年来,为了缓解水资源不足,解决京、津及本市城市用水压力,种植规模呈缩小趋势,但仍然保持在30万亩左右,种植规模仍居全省前列。为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升稻米品质,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显得非常必要。
关键词
冀北冷凉山区
水稻
标准化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冀北冷凉山区水稻高产高效施肥结构研究
4
作者
杨学武
赵勤山
机构
河北省滦平县农业局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00年第12期6-7,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施肥结构
高产
冀北冷凉山区
分类号
S511.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配方施肥对冀北冷凉山区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悦燃
王艳芝
张学峰
吕玉玲
李静
崔志炜
唐丽颖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冀北冷凉山区糜黍种植密度及施肥优化模式研究
王艳芝
应飞
盖颜欣
《现代农业科技》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冀北冷凉山区优质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
张伟
《农业科技通讯》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冀北冷凉山区水稻高产高效施肥结构研究
杨学武
赵勤山
《农业科技通讯》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