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盗龙亚科(兽脚亚目:驰龙科)——新标本及简评复合骨在兽脚亚目中的演化(英文)
1
作者 徐星 李峰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69-285,共17页
小盗龙亚科是驰龙科兽脚类恐龙中新近发现的一个亚群,多数属种产自中国辽宁西部下白垩统热河群。本文描记一件产自辽宁省朝阳县大平房地区九佛堂组(热河群上段)的小盗龙亚科的新标本,该标本具有一些未曾报道过的有趣形态特征。尤其值得... 小盗龙亚科是驰龙科兽脚类恐龙中新近发现的一个亚群,多数属种产自中国辽宁西部下白垩统热河群。本文描记一件产自辽宁省朝阳县大平房地区九佛堂组(热河群上段)的小盗龙亚科的新标本,该标本具有一些未曾报道过的有趣形态特征。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一些特征呈现出介于中国鸟龙和小盗龙之间的过渡状态,其中部分来自牙齿和坐骨。这些特征突出显示了在更接近典型驰龙类的中国鸟龙和具有许多伤齿龙科特征的小盗龙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形态变异。然而,这些变异特征在分类上的意义尚未得到充分评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标本中相互愈合的耻骨和肠骨,这一特征有助于阐明复合骨在兽脚类恐龙中的演化模式。初步分析显示许多鸟类的复合骨都是通过在过型形成过程中各组分的顺序愈合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白垩统 热河群 兽脚亚目 小盗龙亚科 变异 复合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綦江中白垩统夹关组恐龙足迹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31
2
作者 邢立达 王丰平 +1 位作者 潘世刚 陈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91-1602,I0001,I0002,共14页
记述了来自重庆綦江中白垩统夹关组恐龙足迹群,命名了甲龙亚目的中国綦江足迹(Qijiangpus sinensis ichnogen.et ichnosp.nov.)、兽脚亚目的敏捷舞足迹(Wupus agilis ichnogen.et ichnosp.nov.)和鸟脚亚目的炎热老瀛山足迹(Laoyingshanp... 记述了来自重庆綦江中白垩统夹关组恐龙足迹群,命名了甲龙亚目的中国綦江足迹(Qijiangpus sinensis ichnogen.et ichnosp.nov.)、兽脚亚目的敏捷舞足迹(Wupus agilis ichnogen.et ichnosp.nov.)和鸟脚亚目的炎热老瀛山足迹(Laoyingshanpustorridus ichnogen.et ichnosp.nov.)和莲花卡利尔足迹(Caririchniumlotus ichnosp.nov.)等新属种。中国綦江足迹是中国首次发现甲龙类的足迹。莲花卡利尔足迹提供了鸭嘴龙类在各发育阶段所留下不同的足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綦江 夹关组 中白垩世 甲龙亚目 亚目 兽脚亚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戈壁上白垩统的暴龙类额骨(英文)
3
作者 对比地孝亘 渡部真人 +2 位作者 Khishigjav TSOGTBAATAR Rinchen BARSBOLD 铃木茂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2-110,共9页
记述了发现于蒙古戈壁查干泰格地点的一块额骨。短的眶缘和矢状脊的存在等特征表明,该标本属于暴龙超科。查干泰格地点出露的地层被认为属于森诺曼-桑托期的巴音沙拉组,新材料的发现为上白垩统下部非常稀少的暴龙类恐龙记录增添了新的... 记述了发现于蒙古戈壁查干泰格地点的一块额骨。短的眶缘和矢状脊的存在等特征表明,该标本属于暴龙超科。查干泰格地点出露的地层被认为属于森诺曼-桑托期的巴音沙拉组,新材料的发现为上白垩统下部非常稀少的暴龙类恐龙记录增添了新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戈壁 上白垩统 巴音沙拉组 恐龙超目 兽脚亚目 暴龙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