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墨家“兼爱”观的公益慈善伦理意蕴
1
作者 陈东利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4,共6页
墨家的“兼爱”观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公益慈善伦理意蕴。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兼相爱”的公益慈善伦理理念,强调应当不分强弱、众寡、贫富、智愚地爱所有的人,尤其是对那些处于弱势地位、身处困境之人施以援手、进行救助,做... 墨家的“兼爱”观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公益慈善伦理意蕴。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兼相爱”的公益慈善伦理理念,强调应当不分强弱、众寡、贫富、智愚地爱所有的人,尤其是对那些处于弱势地位、身处困境之人施以援手、进行救助,做到“饥则食之,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使“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二是“交相利”的公益慈善伦理实践模式,认为“兼相爱”的伦理理念需通过“交相利”来落到实处,“兼而爱之”即“从而利之”。这就是说,“兼相爱”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感情上,而应当体现在“利”上,即要通过实实在在的互帮互助来体现。蕴含在墨家“兼爱”观中的这些公益慈善伦理思想,对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如何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和推进公益慈善伦理建设有着深刻的启迪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家 兼爱”观 公益慈善伦理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爱”理念下培智学校生涯教育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2
作者 李莉 周梦莉 《现代特殊教育》 2024年第21期61-63,共3页
特殊教育学校深入开展特需学生生涯教育,促进特需学生独立生活、走向社会,是实现教育民生保障功能的重要途径。江苏省溧阳市贝桥学校以“兼爱”为理念,从多样适宜的课程设计、因材施教的课程实施、学生本位的课程评价三个维度,开发实施... 特殊教育学校深入开展特需学生生涯教育,促进特需学生独立生活、走向社会,是实现教育民生保障功能的重要途径。江苏省溧阳市贝桥学校以“兼爱”为理念,从多样适宜的课程设计、因材施教的课程实施、学生本位的课程评价三个维度,开发实施生涯教育课程,旨在促进学生“活出最好的模样”,做有尊严的社会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教育 生涯教育 兼爱”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家“兼爱”思想在产品关怀设计中的应用
3
作者 袁一 《上海包装》 2024年第8期62-64,共3页
墨家“兼爱”思想的本质是构建和谐社会,这与当代设计发展方向相契合。梳理了墨家“兼爱”思想研究现状、关怀设计研究现状和“兼爱”思想在设计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产品关怀设计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兼爱”思想在产品关怀设计中的应... 墨家“兼爱”思想的本质是构建和谐社会,这与当代设计发展方向相契合。梳理了墨家“兼爱”思想研究现状、关怀设计研究现状和“兼爱”思想在设计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产品关怀设计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兼爱”思想在产品关怀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旨在拓宽产品关怀设计的视野,弥补产品关怀设计的不足,为设计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爱思想 墨子 产品关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仁爱”与“兼爱”:两种不同的和谐文化传统 被引量:7
4
作者 朱传棨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5-149,共5页
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兼爱"主张,都是针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失范而提出的救世方略,其宗旨是实现社会和谐。但儒、墨两家的和谐思想内涵和实质是不相同的。儒家以"仁爱"为宗旨的和谐思想是"尚礼... 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兼爱"主张,都是针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失范而提出的救世方略,其宗旨是实现社会和谐。但儒、墨两家的和谐思想内涵和实质是不相同的。儒家以"仁爱"为宗旨的和谐思想是"尚礼和谐",是以"周礼"规范的有序和谐,不具有公平正义的思想价值。墨家以"兼爱"为宗旨的和谐思想是"尚义和谐",是以"义"规范社会秩序的平等和谐,具有公平正义的思想价值。相比而言,墨家的和谐思想更能贴近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爱 尚礼 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墨家的非攻论与兼爱说——一种全球伦理的视角 被引量:5
5
作者 邵显侠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6,共7页
墨家政治伦理思想中的"非攻"、"兼爱"等学说正是反映普通百姓希望尽快结束战乱,过上和平安宁生活的强烈愿望。在某种意义上,当今世界也类似于墨家所处的战国时代。从全球伦理的视角重温墨家的"非攻论"和&... 墨家政治伦理思想中的"非攻"、"兼爱"等学说正是反映普通百姓希望尽快结束战乱,过上和平安宁生活的强烈愿望。在某种意义上,当今世界也类似于墨家所处的战国时代。从全球伦理的视角重温墨家的"非攻论"和"兼爱说",辨明其思想的真谛与得失,不仅对于重新认识墨家学说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正确认识和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种种冲突和危机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家 非攻 兼爱 全球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子的兼爱理想与世界和谐的构建 被引量:7
6
作者 江畅 《伦理学研究》 2006年第6期84-87,共4页
墨子提出的“天下之人皆相爱”理想,虽然没有实现,但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在全球一体化和现代化的今天,面对日益盛行的个人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或国家至上主义,面对一切湮没在利害关系之中的无情无爱世界,面对各种犯罪、恐怖活动和局... 墨子提出的“天下之人皆相爱”理想,虽然没有实现,但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在全球一体化和现代化的今天,面对日益盛行的个人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或国家至上主义,面对一切湮没在利害关系之中的无情无爱世界,面对各种犯罪、恐怖活动和局部战争,以墨子的兼爱理想为旗帜,建立“强不执弱,众不动寡,富不侮贫,贵不敖(傲)贱,诈不欺愚”的制约机制,构建动态的世界和谐,已经成为当代人类和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本文试图阐述墨子的兼爱思想对构建当代世界和谐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世界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爱与齐物——论“兼爱”之说的思想史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书刚 《中原文化研究》 2013年第5期40-48,共9页
"兼爱"是墨家的核心观念之一,自提出之际即受到众多质疑,但其中蕴含的平等观念,以及墨家为之提供的多种论证思路,推动了当时思想界的创新。墨子假手于"天鬼"的权威,认为兼爱符合天志;惠施则以名辩之学,证明"... "兼爱"是墨家的核心观念之一,自提出之际即受到众多质疑,但其中蕴含的平等观念,以及墨家为之提供的多种论证思路,推动了当时思想界的创新。墨子假手于"天鬼"的权威,认为兼爱符合天志;惠施则以名辩之学,证明"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合理。庄子的齐物之论与墨家的兼爱之说,在思考路径上也有共通之处;"兼爱"对自我个人的超越,对他人、他物的关注,与庄子破除彼此之分、齐同万物之别有着内在的一致。庄子从"道"的角度,证明万物可齐、物论可齐,在思维结构上也与墨子从天的角度论证兼爱极为接近。"兼爱"说不仅是战国思想领域中的重要话题,也启发了新的思维方式,对相关论说加以梳理,有助于重估这一学说的思想史意义,并为理解庄子思想的发生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惠施 庄子 兼爱 齐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志愿精神与墨子“兼爱”思想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琦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8-150,共3页
志愿精神是为了公益的或利他的目的而自愿且不为报酬的一种态度或观念,它和墨子的"兼爱"思想有相同之处。墨子的"兼爱"是指利他、互爱互利的一种思想。二者的相同之处是平等互爱、无私利他、不求回报;二者的不同之... 志愿精神是为了公益的或利他的目的而自愿且不为报酬的一种态度或观念,它和墨子的"兼爱"思想有相同之处。墨子的"兼爱"是指利他、互爱互利的一种思想。二者的相同之处是平等互爱、无私利他、不求回报;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义利观、实践与本质上。志愿精神和墨子"兼爱"思想的对比研究对于我们深化志愿精神的认识,挖掘志愿精神的传统文化资源,对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精神 墨子 兼爱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爱”对当代大学生人际观构建的启示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江涛 《宜春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128-132,共5页
"兼爱"是我国墨家文化的核心概念,"兼爱"价值观强调个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主动性、对等性、交互性和因果性。这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建构在三方面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即:能动的人际态度;客观的人际关系处理标准... "兼爱"是我国墨家文化的核心概念,"兼爱"价值观强调个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主动性、对等性、交互性和因果性。这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建构在三方面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即:能动的人际态度;客观的人际关系处理标准;理性的人际关系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爱 大学生 人际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仁爱、兼爱、博爱的普遍性考察
10
作者 李世平 《云梦学刊》 2018年第2期48-54,共7页
仁爱是基于血缘亲情的爱,根据亲疏远近的不同给予所有的人以不同程度的爱。仁爱既讲尊重和友爱又讲孝慈,爱的内容是普遍的;尊重和友爱所有的人是仁爱爱的对象普遍性的一面,而孝慈亲人则是仁爱爱的对象特殊性的一面;仁爱如此爱人,爱的主... 仁爱是基于血缘亲情的爱,根据亲疏远近的不同给予所有的人以不同程度的爱。仁爱既讲尊重和友爱又讲孝慈,爱的内容是普遍的;尊重和友爱所有的人是仁爱爱的对象普遍性的一面,而孝慈亲人则是仁爱爱的对象特殊性的一面;仁爱如此爱人,爱的主体是普遍的。兼爱孝慈天下人,是将血缘亲情的爱普遍化。兼爱讲孝慈,爱的内容是普遍的;兼爱孝慈天下人,爱的对象是普遍的;但人很难做到孝慈天下人,兼爱爱的主体无法普遍。博爱否定了血缘亲情,只讲尊重和友爱所有的人。博爱抽离了爱的内容的丰富性,爱的内容是抽象单一的;博爱以此爱所有的人,爱的对象是普遍的;尊重和友爱所有的人,人人都能够做到,博爱爱的主体也是普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爱 普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爱、利他偏好和社会福利--经济思想史视野下的中西比较分析
11
作者 张亚光 张圣一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25-38,F0002,共15页
20世纪70年代,加里·贝克尔将利他偏好纳入理性选择模型中,利他偏好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的关注热点之一。而在两千余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国思想家墨子所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就已初具利他偏好的雏形。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梳理墨家... 20世纪70年代,加里·贝克尔将利他偏好纳入理性选择模型中,利他偏好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的关注热点之一。而在两千余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国思想家墨子所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就已初具利他偏好的雏形。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梳理墨家兼爱思想与西方经济学中利他偏好的演变脉络,可以发现二者具有众多相似之处,在内容要旨、外在表现、效用理论、福利观念等方面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但是二者的分析方法、论证逻辑、利他强度等则显著不同。借助利他偏好数学模型和数学刻画的方式,研究进一步表明:兼爱思想并非必然能够引致社会福利的改进;兼爱思想对社会福利的改进,取决于贫穷、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爱 利他偏好 社会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仁爱”与“兼爱”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勇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80-82,共3页
"仁爱"与"兼爱"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谐社会,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理想和目标。和谐社会的建设,既要制定和谐的国家典章制度,又要建立处理个人、家庭、国家、社会关系的和谐原理、原则。孔子以"仁者、爱... "仁爱"与"兼爱"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谐社会,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理想和目标。和谐社会的建设,既要制定和谐的国家典章制度,又要建立处理个人、家庭、国家、社会关系的和谐原理、原则。孔子以"仁者、爱人"为指导原则;墨子从"兼相爱、交相利"思想出发,认为和谐是治理个人、家庭、国家、社会关系的原理、原则。这些思想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仍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爱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大学生“兼士”精神的培育——基于墨子“兼爱相利”思想的视域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翠萍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79-82,共4页
墨子是生活在我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与教育家,其学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被誉为先秦时期的"显学"。墨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兼爱相利",即爱人爱己与利人利己的高度结合。自古至今,对人们道德基础的构建发挥着重要的... 墨子是生活在我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与教育家,其学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被誉为先秦时期的"显学"。墨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兼爱相利",即爱人爱己与利人利己的高度结合。自古至今,对人们道德基础的构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作为培育社会栋梁的重要阵营,应积极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兼士"精神,形成进取向上的大学生主流文化。基于墨子的"兼爱相利"思想探析当代大学生"兼士"精神培育的策略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士”精神 兼爱相利” 培育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爱”辨 被引量:2
14
作者 辛果 《北方论丛》 CSSCI 1996年第5期111-111,共1页
“兼爱”辨辛果“兼爱”是墨子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何为“兼爱”?后人却绝少作出确切明晰的解释。《辞源》“兼爱”条认为兼爱指“爱无差等,不分厚薄亲疏,反对儒家的爱有差等说”;《辞海》解释“兼爱”是“一种平等、不分... “兼爱”辨辛果“兼爱”是墨子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何为“兼爱”?后人却绝少作出确切明晰的解释。《辞源》“兼爱”条认为兼爱指“爱无差等,不分厚薄亲疏,反对儒家的爱有差等说”;《辞海》解释“兼爱”是“一种平等、不分厚薄亲疏的相爱”;一般教科书则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爱 墨子思想 师范专科学校 韩非子 《说文解字》 无原则的人 对立统一 有差等 自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扬“非攻” 颠覆“兼爱”——浅论《墨攻》的形式与风格
15
作者 李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共2页
《墨攻》与近年来屡屡成为市场焦点的那些古装动作片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那就是在影片的主题上,导演选择从中国传统哲学中获取灵感,通过一个守城的故事来呈现先秦时期以“兼爱”和“非攻”等主张闻名的墨家思想。
关键词 兼爱 非攻 墨家思想 故事线 中国传统哲学 和平思想 梁国 影片 因果关系 母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家“兼爱”说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启示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红莉 《改革与开放》 2018年第24期149-151,共3页
墨家提出的"兼爱"说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和平追求、和谐理念、济世情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对当今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平发展应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标识;合作共赢应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 墨家提出的"兼爱"说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和平追求、和谐理念、济世情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对当今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平发展应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标识;合作共赢应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追求;综合实力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学 兼爱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爱”与“博爱”——浅谈墨子思想中闪烁着的天主教精神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达钦 《中国天主教》 2008年第6期24-26,共3页
若问我诸子百家中更喜欢哪一位,或哪一种思想,我想我更喜欢墨子。墨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兼行动者,而墨子所创立的墨学,更可说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真正深刻的思想、一种无比宽广的襟怀、一种积极向上的品格。如果不是... 若问我诸子百家中更喜欢哪一位,或哪一种思想,我想我更喜欢墨子。墨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兼行动者,而墨子所创立的墨学,更可说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真正深刻的思想、一种无比宽广的襟怀、一种积极向上的品格。如果不是墨子生在公元前400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差不多要认为他是一名基督徒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爱 天主教 精神 子思 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 中国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墨子兼爱平民政治思想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凯 《改革与开放》 2013年第2X期186-186,共1页
墨子作为平民阶层的代表,平民的视角成就了他思想的高度,他提出了兼爱无别充满平民色彩的政治观点。兼爱思想体现了小农生产者对当时现状改善的强烈的愿望。虽然墨子所构想的社会理念没有被当时的统治阶层所采纳,但是它对我们现代调和... 墨子作为平民阶层的代表,平民的视角成就了他思想的高度,他提出了兼爱无别充满平民色彩的政治观点。兼爱思想体现了小农生产者对当时现状改善的强烈的愿望。虽然墨子所构想的社会理念没有被当时的统治阶层所采纳,但是它对我们现代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调和作用。而兼爱思想中所暗含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挖掘和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平民 兼爱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子兼爱思想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9
作者 韩晓玉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47-49,共3页
墨子兼爱思想是墨子学说的核心,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璀璨篇章,它的产生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墨子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学说主要目的是制止战乱,实现社会安定,但对于我们现在的社会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 墨子兼爱思想是墨子学说的核心,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璀璨篇章,它的产生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墨子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学说主要目的是制止战乱,实现社会安定,但对于我们现在的社会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时期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学校以及人们自身的道德问题,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的作用愈发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爱育人谱新篇 奋楫扬帆再出发
20
《现代特殊教育》 2022年第13期I0002-I0002,共1页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康复中心以“兼爱”思想为校训,以“让孩子们每一天都拥有快乐和幸福,让孩子们每一天都具有成长和进步”为追求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潜心育人,倾心服务区域内的特殊需要学生,努力“让每一个孩子享受最适切教育,让...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康复中心以“兼爱”思想为校训,以“让孩子们每一天都拥有快乐和幸福,让孩子们每一天都具有成长和进步”为追求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潜心育人,倾心服务区域内的特殊需要学生,努力“让每一个孩子享受最适切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得到最优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特殊需要学生 康复中心 校训 无锡市滨湖区 育人 兼爱 适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