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照时间对水蔗草兼性无融合生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马三梅 王永飞 +2 位作者 叶秀麟 赵南先 梁承邺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4-66,共3页
在水蔗草花序发育期间给予不同时间的光照处理后,对其花粉育性、结实率和无融合生殖频率的研究表明:(1)花粉育性在不同光照时间下无显著差异。(2)减少1h和2h光照时间的结实率和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3)增加1h和2h光照时间,花序发育受到... 在水蔗草花序发育期间给予不同时间的光照处理后,对其花粉育性、结实率和无融合生殖频率的研究表明:(1)花粉育性在不同光照时间下无显著差异。(2)减少1h和2h光照时间的结实率和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3)增加1h和2h光照时间,花序发育受到抑制,抽穗延迟,只有极少数花序发育成熟,产生的种子很少。(4)在自然光照时间和增加1h光照时间条件下,无融合生殖的频率在0.41-0.64之间;在减少1h和2h及增加2h的光照条件下,无融合生殖的频率在0.19-0.22之间,和对照及增加1h光照处理相比,无融合生殖频率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蔗草 兼性无融合生殖 光照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05g/L2,4-D处理对水蔗草兼性无融合生殖的影响
2
作者 马三梅 王永飞 +2 位作者 叶秀麟 赵南先 梁承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748-1750,共3页
在水蔗草花序发育时期对花序喷施0.05g/L2,4-D后,对水蔗草的花粉育性、结实率和无融合生殖的频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0.05g/L2,4-D处理,花粉育性和结实率与对照均没有明显的差异;无融合生殖的频率比对照显著下降。
关键词 水蔗草 2.4-D 兼性无融合生殖 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蔗草兼性无融合生殖的季节变化(英文)
3
作者 马三梅 王永飞 叶秀粦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2-394,共3页
对广州地区水蔗草在不同季节的无融合生殖胚囊和有性生殖胚囊频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融合生殖胚囊和有性生殖胚囊的频率在不同季节差异十分显著。两年中,无融合生殖胚囊出现的频率分别在冬季和夏季最高。
关键词 水蔗草 兼性无融合生殖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性光敏感核不育无融合生殖水稻可用于固定杂种优势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强 胡可进 《湖北农业科学》 1999年第3期14-15,共2页
湖北光敏感核不育基因与兼性无融合生殖基因结合起来,可用于实现水稻杂种优势的固定,但必须满足如下条件:兼性的无融合生殖基因是简单且显性遗传的;无融合生殖的遗传是稳定的,遗传率达45%以上;杂种F1的父母本均为光敏感核不... 湖北光敏感核不育基因与兼性无融合生殖基因结合起来,可用于实现水稻杂种优势的固定,但必须满足如下条件:兼性的无融合生殖基因是简单且显性遗传的;无融合生殖的遗传是稳定的,遗传率达45%以上;杂种F1的父母本均为光敏感核不育系,而且不育基因完全等位,光敏感核不育基因受光照控制明显,保证在湖北地区9月上旬杂种的花粉完全正常可育,结实率达80%以上;杂种F1须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兼性无融合生殖 光敏感核不育系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无融合生殖单体附加系M14大孢子发生期间细胞壁胼胝质的变化 被引量:13
5
作者 申业 申家恒 +2 位作者 郭德栋 方晓华 刘丽萍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94-898,I0003,I0004,共7页
应用脱色苯胺蓝诱导荧光法观察了甜菜单体附加系M14(Beta vulgarisL,.VV+1C、2n=18+1)正常有性生殖与二倍体孢子生殖时,大孢子发生期间细胞壁内胼胝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韭型(Allium odorum-type)胚囊大孢子发生时,自大孢子母细胞的珠孔... 应用脱色苯胺蓝诱导荧光法观察了甜菜单体附加系M14(Beta vulgarisL,.VV+1C、2n=18+1)正常有性生殖与二倍体孢子生殖时,大孢子发生期间细胞壁内胼胝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韭型(Allium odorum-type)胚囊大孢子发生时,自大孢子母细胞的珠孔端细胞壁内出现胼胝质荧光,并逐渐扩展到整个细胞壁,中期Ⅰ至末期Ⅰ细胞壁呈现胼胝质荧光。二分体时,珠孔端大孢子细胞壁内胼胝质荧光消失,二分体之间的横壁以及合点端功能大孢子的侧壁上荧光明显。二倍体功能大孢子的合点端细胞壁内的胼胝质荧光消失。单核胚囊形成后,其细胞壁内无胼胝质荧光,而退化的大孢子细胞壁胼胝质荧光显著。蝶须型(Antennaria-type)胚囊大孢子发生时,大孢子母细胞、二倍体功能大孢子的细胞壁均无胼胝质荧光。蓼型(Polygonum-type)胚囊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其珠孔端细胞壁出现胼胝质荧光,并逐渐扩展到整个细胞壁。二分体、三分体、四分体时期,胼胝质荧光主要存在于大孢子之间的横壁上,侧壁内胼胝质荧光较弱。退化的大孢子细胞壁胼胝质荧光明显,功能大孢子细胞壁上缺少胼胝质荧光。此外,还讨论了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与细胞壁内沉积胼胝质之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单体附加系(Beta VULGARIS VV+1C 2n=18+1) 兼性无融合生殖 大孢子发生 胼胝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单体附加系M14无融合生殖的细胞胚胎学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申业 申家恒 +2 位作者 郭德栋 方晓华 刘丽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57-963,共7页
利用常规研究方法,对甜菜单体附加系M 14品系(B eta vu lg aris L.,VV+1C、2n=18+1)的生殖方式进行细胞学与胚胎学研究.结果表明:(1)甜菜单体附加系M 14的4代细胞学检查表明:染色体组分别为VV+1C、2n=18+1;VV+0、2n=18+0;VV+2C、2n=18+2... 利用常规研究方法,对甜菜单体附加系M 14品系(B eta vu lg aris L.,VV+1C、2n=18+1)的生殖方式进行细胞学与胚胎学研究.结果表明:(1)甜菜单体附加系M 14的4代细胞学检查表明:染色体组分别为VV+1C、2n=18+1;VV+0、2n=18+0;VV+2C、2n=18+2;VVV+0、2n=27+0;VVV+1C、2n=27+1;VVV+2C、2n=27+2等,其中VV+1C、2n=18+1的植株传递率平均为96.7%,表现为稳定传递,具有二倍体孢子无融合生殖特性;其余各种分离植株的传递率总计为3.25%,有性生殖发生率较低.(2)胚胎学研究表明,二倍体孢子无融合生殖的胚珠中,珠孔处看不到花粉管,胚囊没有发生受精作用.2个助细胞提前退化,半数卵细胞的极性与正常卵细胞相反;卵与次生核不经受精而自发分裂,卵细胞自发分裂产生无性胚,次生核自发分裂产生核型胚乳,而且次生核自发分裂早于卵细胞分裂;有性生殖胚珠中,珠孔处可见多条花粉管,胚囊里见到精卵融合的图像.表明甜菜单体附加系M 14是以二倍体孢子无融合生殖为主要繁殖方式,有性生殖为次要敏殖方式的兼性无融合生殖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甜菜 栽培甜菜 甜菜单体附加系(VV+1C、2n=18+1) 兼性无融合生殖 二倍体孢子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无融合生殖单体附加系M14雌配子体的发生与发育 被引量:14
7
作者 申业 申家恒 +2 位作者 郭德栋 方晓华 刘丽萍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6-112,共7页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法,对甜菜单体附加系M14(Beta vulgarisL.VV+1C、2n=18+1)雌配子体的发生与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倍体孢子生殖雌配子体为韭型(Allium odorum-type)和蝶须型(Antennaria-type),有性生殖雌配子体为蓼型(Polygonum-t...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法,对甜菜单体附加系M14(Beta vulgarisL.VV+1C、2n=18+1)雌配子体的发生与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倍体孢子生殖雌配子体为韭型(Allium odorum-type)和蝶须型(Antennaria-type),有性生殖雌配子体为蓼型(Polygonum-type)。韭型和蝶须型的大孢子母细胞发育成为二倍体雌配子体,蓼型大孢子母细胞形成单倍体的雌配子体。在二倍体孢子生殖雌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出现发育迟缓,胚囊败育等情况,正常发育的雌配子体只有25%。讨论了二倍体孢子生殖雌配子体发生与发育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单体附加系(VV+1C、2n=18+1) 兼性无融合生殖 雌配子体 韭型(Alliumodorum-type) 蝶须型(Antennaria-type) 蓼型(Polygonum-ty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无融合生殖单体附加系M14大孢子发生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2
8
作者 丁常宏 申家恒 +2 位作者 郭德栋 尚娅佳 陆俊萍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16-1524,共9页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探求甜菜单体附加系M14(Beta vulgaris L.,VV+1C,2n=18+1)有性生殖大孢子与二倍体孢子生殖大孢子发生时的超微结构特征,了解有性生殖和无融合生殖起始细胞的超微结构差别。甜菜单体附加系M14为兼性无融合生殖体,大孢子...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探求甜菜单体附加系M14(Beta vulgaris L.,VV+1C,2n=18+1)有性生殖大孢子与二倍体孢子生殖大孢子发生时的超微结构特征,了解有性生殖和无融合生殖起始细胞的超微结构差别。甜菜单体附加系M14为兼性无融合生殖体,大孢子发生有韭型、蝶须型和蓼型3种类型。韭型和蓼型大孢子发生时均起源于大孢子母细胞,二分体之前从形态结构上难以区分;减数分裂前期I,细胞核中出现核液泡,形成联会复合体,细胞质改组,细胞壁上沉积胼胝质。韭型大孢子发生时,只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不发生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二分体,珠孔端二分体细胞退化,合点端二分体细胞发育为二倍体功能大孢子。蓼型二分体的珠孔端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或分裂过程中退化,合点端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两个细胞,构成三分体,最终合点端大孢子发育为单倍体功能大孢子。蝶须型大孢子发生是M14中唯一的二倍体孢子无融合生殖方式,其大孢子发生时大孢子母细胞不发生减数分裂,不出现核液泡,未形成联会复合体,无细胞质改组,细胞壁上缺乏胼胝质的沉积和缺乏胞间连丝,这些可作为二倍体孢子无融合生殖的鉴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无融合生殖单体附加系M14 兼性无融合生殖 大孢子发生 韭型 蝶须型 蓼型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无融合生殖及杂种优势的固定研究初报 被引量:1
9
作者 仇松英 许钢垣 +2 位作者 武计萍 逯腊虎 孟兆萍 《陕西农业科学》 2005年第5期5-6,共2页
对小麦兼性无融合生殖系Am92372、Am871131、Am93028与不同材料配合选育Vybrids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有性生殖材料与兼性无融合生殖材料杂交只是对兼性无融合生殖材料的遗传改良,形不成Vybrids。Vybrids的产生只是出现在不同兼性无融合... 对小麦兼性无融合生殖系Am92372、Am871131、Am93028与不同材料配合选育Vybrids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有性生殖材料与兼性无融合生殖材料杂交只是对兼性无融合生殖材料的遗传改良,形不成Vybrids。Vybrids的产生只是出现在不同兼性无融合生殖材料间的组合中,不同的组合方式,可提高无融合生殖频率,育成基本不分离的Vybr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无融合生殖 杂种优势固定 无融合生殖系 研究初报 杂种优势 兼性无融合生殖 遗传改良 生殖 组合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早熟禾及其人工杂种染色体数目变化的特异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桂琴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7-20,共4页
通过对 3个草地早熟禾品种莫诺波利、瓦巴斯、思托佩和变种扁秆早熟禾及其人工杂种染色体的观察计数 ,指出每种早熟禾染色体数没有一个固定的值 ,而是一个变化范围 ,有 1~2个众数 ,基本上是以 7为基数变化的 ,同时对这种变化的遗传基... 通过对 3个草地早熟禾品种莫诺波利、瓦巴斯、思托佩和变种扁秆早熟禾及其人工杂种染色体的观察计数 ,指出每种早熟禾染色体数没有一个固定的值 ,而是一个变化范围 ,有 1~2个众数 ,基本上是以 7为基数变化的 ,同时对这种变化的遗传基础进行了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禾 染色体数 兼性无融合生殖 品种 野生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首创水稻无融合生殖育种技术
11
《农业科技通讯》 2006年第3期57-57,共1页
近日.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陈建三向记者透露:一项采用同定杂种优势育种方法——水稻兼性无融合生殖固定杂种优势育种技术.日前在三亚市成功研究出固优三号和保健稻一号,表现出优质、高产、抗病能力强的性能。
关键词 兼性无融合生殖 中国农科院 育种技术 水稻 作物 固定杂种优势 育种方法 抗病能力 保健稻 三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首创水稻无融合生殖育种技术
12
《四川农业科技》 2006年第4期24-24,共1页
近日,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陈建三向记者透露:一项采用固定杂种优势育种方法水稻兼性无融合生殖固定杂种优势育种技术,目前在三亚市成功研究出固优三号和保健稻一号,表现出优质、高产、抗病能力强的性能。
关键词 兼性无融合生殖 中国农科院 育种技术 水稻 作物 固定杂种优势 育种方法 抗病能力 研究员 保健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蒲公英生殖类型确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建 吴志刚 +2 位作者 赵鑫 马铭 宁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7X期78-80,共3页
利用根尖染色体计数、人工授粉试验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确定朝鲜蒲公英为四倍体,人工授粉试验表明朝鲜蒲公英生殖系统为兼性无融合生殖类型,无融合发生率为50%左右;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种子细胞内存在3种倍性水平2C∶3C∶4C。... 利用根尖染色体计数、人工授粉试验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确定朝鲜蒲公英为四倍体,人工授粉试验表明朝鲜蒲公英生殖系统为兼性无融合生殖类型,无融合发生率为50%左右;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种子细胞内存在3种倍性水平2C∶3C∶4C。四倍体朝鲜蒲公英为兼性无融合生殖类型,胚乳自主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蒲公英 生殖系统 流式细胞仪 兼性无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型HS86-11去雄穗细胞胚胎学观察
14
作者 赵凤梧 李慧敏 李爱国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103-106,共4页
通过对基因型HS 86- 11去雄穗细胞胚胎学观察发现 ,该基因型具有兼性无融合生殖假配合特性 ,表现在 :( 1)有性生殖胚囊与无融合生殖胚囊同时存在 ,属于兼性无融合生殖类型。( 2 )在有性生殖胚囊中 ,可观察到完整的八核胚囊。 ( 3)在无... 通过对基因型HS 86- 11去雄穗细胞胚胎学观察发现 ,该基因型具有兼性无融合生殖假配合特性 ,表现在 :( 1)有性生殖胚囊与无融合生殖胚囊同时存在 ,属于兼性无融合生殖类型。( 2 )在有性生殖胚囊中 ,可观察到完整的八核胚囊。 ( 3)在无融合生殖胚囊中 ,卵细胞、助细胞行单性生殖 ,在未受精的情况下 ,自主发育成胚。可观察到细胞分裂及幼胚发育的不同时期。( 4 )在同一卵器中 ,助细胞与助细胞、助细胞与卵细胞之间 ,发育并不一致 ,有时发现助细胞发育超前于卵细胞。 ( 5)极核细胞能自主融合成为一个次生大细胞 ,但未观察到融合后的细胞进一步分化。 ( 6)在所有切片中 ,尚未发现胚乳细胞形成。 ( 7)自主发育的卵细胞最大可发育到两核幼胚阶段 ,进而发现胚囊解体。估计与不能形成正常胚乳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细胞胚胎学 兼性无融合生殖 生殖 两核幼胚 胚囊解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辽河1号选育报告
15
作者 李珣 王素玲 李继开 《北方水稻》 CAS 2011年第3期57-58,共2页
辽河1号是以高产品种龙盘5号为母本,以兼性无融合系WRH2为父本,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水稻新品种,2010年1月通过审定。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45.7 kg/667 m2,比对照辽粳9号增产13.6%。米质符合二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高耐盐碱、... 辽河1号是以高产品种龙盘5号为母本,以兼性无融合系WRH2为父本,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水稻新品种,2010年1月通过审定。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45.7 kg/667 m2,比对照辽粳9号增产13.6%。米质符合二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高耐盐碱、耐缺水,苗期和生育中后期耐低温,抗倒伏。适于在沈阳以南中晚熟稻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1号 水稻群体育种 兼性无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