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脾阴法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郑园园 王修敏 +2 位作者 赵书志 吴斌 郑国庆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6期1332-1334,共3页
阐述养脾阴法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理论上提出脾阴虚是帕金森病的病机关键,脾阴虚肌肉失濡则强直少动,脾阴虚动风则颤抖动摇,养脾阴法应贯穿于帕金森病治疗的始终。在实验上应从养脾阴止颤方的神经保护为切入点,可能有助于养... 阐述养脾阴法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理论上提出脾阴虚是帕金森病的病机关键,脾阴虚肌肉失濡则强直少动,脾阴虚动风则颤抖动摇,养脾阴法应贯穿于帕金森病治疗的始终。在实验上应从养脾阴止颤方的神经保护为切入点,可能有助于养脾阴法治疗PD机制的初步阐明。临床研究应重视中医养脾阴复方的应用,其可发挥多重靶标优势,提倡随机、双盲、对照、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脾阴法 帕金森病 思路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脾阴法对早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行为学、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董其谦 王修敏 郑国庆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2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养脾阴法对早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行为学及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剂量(4μg/4μL)6-羟多巴胺单侧内侧前脑束注射法制备早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2周后据阿朴吗啡诱导的不自主运动,筛选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 目的:探讨养脾阴法对早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行为学及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剂量(4μg/4μL)6-羟多巴胺单侧内侧前脑束注射法制备早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2周后据阿朴吗啡诱导的不自主运动,筛选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养脾阴组,另设假手术对照组,灌胃相应药物共8周。记录阿朴吗啡诱导的大鼠向健侧旋转的圈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纹状体多巴胺(DA)、二羟苯乙酸(DOPAC)及高香草酸(HVA)的含量。结果:术后第4周、第8周养脾阴组大鼠向健侧旋转的圈数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术后第8周模型组大鼠纹状体DA、DOPAC、HVA含量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养脾阴组纹状体DA、DOPAC、HVA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或P<0.01),但较假手术组降低(P<0.05或P<0.01)。结论:养脾阴法可能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脾阴法 早期帕金森病 大鼠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