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老金三支柱理论嬗变与第三支柱模式选择 被引量:64
1
作者 郑秉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37,共18页
针对第三支柱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效果远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本文在对养老金三支柱理论和政策史进行溯源与回顾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三支柱理论的嬗变过程以及不同国际组织对第三支柱功能定位的争议,并对世界各国第三支柱的发展... 针对第三支柱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效果远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本文在对养老金三支柱理论和政策史进行溯源与回顾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三支柱理论的嬗变过程以及不同国际组织对第三支柱功能定位的争议,并对世界各国第三支柱的发展现状进行鸟瞰。通过对典型案例国家第三支柱最佳实践的分析,笔者提出第三支柱“附加模式”和“可替代模式”两种模式选择,由此存在“金字塔型”和“哑铃型”三支柱结构的命题。本文认为,人口老龄化将导致中国第一支柱养老金替代率面临趋势性下降的压力,灵活就业人员规模庞大将导致二元劳动力市场特征日益突出,储蓄率在世界各国名列前茅且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面对这三个基本国情,第二支柱养老金远不如第三支柱有优势,且第三支柱选择“可替代模式”是必要的、急迫的、可行的,重要的是,只有这个选择才能实现第三支柱的“自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保险改革 多层次多支柱 支柱理论 支柱个人养老金 商业养老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第三支柱养老金资产运营管理评价及借鉴 被引量:11
2
作者 宋凤轩 张泽华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9年第6期90-99,共10页
日本拥有世界上对投资人较为有利的两个第三支柱养老金资产投资工具——个人型定额供款养老金计划(iDeCo)和日本个人储蓄账户计划(NISA),二者可共同为投资人免除每年高达55万日元的税收缴费,具有丰富多样的投资产品和较高的收益水平,是... 日本拥有世界上对投资人较为有利的两个第三支柱养老金资产投资工具——个人型定额供款养老金计划(iDeCo)和日本个人储蓄账户计划(NISA),二者可共同为投资人免除每年高达55万日元的税收缴费,具有丰富多样的投资产品和较高的收益水平,是日本民众重要的养老储蓄方式。日本第三支柱养老金资产管理通过较为完善的制度设计、高效的市场化运作和有效的风险管理,在较短时间内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为我国更好地推动第三支柱养老金资产运营管理提供了经验借鉴。结合我国目前第三支柱养老金发展现状,本文建议:应增强第二、第三支柱养老金计划间的运营管理联系;金融机构在创新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服务的同时还应积极承担起投资者教育的责任;扩大第三支柱商业养老金计划覆盖的人群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支柱养老金 运营监管 投资者教育 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源流、保障力度和发展路径 被引量:22
3
作者 路锦非 杨燕绥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6-94,共9页
中国第三支柱养老金于2018年破题试点.第三支柱养老金的发起将使几亿国民受益,激励个人积极养老责任的实现,是一次巨大的社会进步.本文从学理入手探究个人养老金的理论支撑与社会基础,再依据现行试点政策和典型职工的合理假设测算第三... 中国第三支柱养老金于2018年破题试点.第三支柱养老金的发起将使几亿国民受益,激励个人积极养老责任的实现,是一次巨大的社会进步.本文从学理入手探究个人养老金的理论支撑与社会基础,再依据现行试点政策和典型职工的合理假设测算第三支柱养老金的保障力度.结果显示,在现行试点政策下,第三支柱养老金贡献率随着积累期增加而持续下降,社会贡献度不高.基于对试点地区参与试点机构的访谈调研,归纳中国推进第三支柱养老金的现实隐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路径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金制度 支柱养老金 个人延税型养老金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对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罗浩 周延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7-88,共12页
在第一支柱养老金降费和养老金替代率逐年走低的大背景下,维持经济增长与减缓养老金替代率下降成为现阶段提高社会福利的重要课题。本文构建世代交叠一般均衡模型,考察了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对总和养老金替代率等变量的影响。通过数值模... 在第一支柱养老金降费和养老金替代率逐年走低的大背景下,维持经济增长与减缓养老金替代率下降成为现阶段提高社会福利的重要课题。本文构建世代交叠一般均衡模型,考察了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对总和养老金替代率等变量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结论:高水平的第一支柱缴费率将制约经济发展水平;保持现有第一支柱缴费比例24%,同时引入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缴费率在4%~26%时,能使总和养老金替代率达到75%~82%。并且,该模型还表明提高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缴费率将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因此,逐步降低第一支柱养老金缴费率并加快发展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有助于提升总和养老金替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柱个人养老金 养老金替代率 养老金缴费率 世代交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养老金一周年评估与前瞻——基于一个理论框架的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郑秉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8,共18页
全面建成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在个人养老金正式实施一周年之际,本文试图构建一个理论评估框架,对个人养老金一年来的市场表现做一多维度评估。根据该评估框架... 全面建成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在个人养老金正式实施一周年之际,本文试图构建一个理论评估框架,对个人养老金一年来的市场表现做一多维度评估。根据该评估框架提出的“模式评估法”,个人养老金覆盖率的表现超出预期,已基本实现“可替代模式”的制度目标;根据“本土政策评估法”,覆盖率达20.2%,成绩不俗;根据“国际流行评估法”,覆盖率为15.2%,差距不大。与试点五年半的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相比,个人养老金覆盖率出现一个质的飞跃。但是,波动的资本市场致使个人养老金制度正陷入一个怠惰性有余、活跃性不足的低效状态,抵消良好的覆盖率表现的制度功能,对未来个人养老金替代率的负面影响将是深远和致命的。个人养老金的制度属性和市场特征意味着,中国养老金体系改革将从完善制度设计的纯粹“单轮驱动”正向完善制度设计与完善资本市场相结合的“双轮驱动”阶段转变,未来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养老金 支柱养老金 养老金投资 资本市场 政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养老金融的国际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9
6
作者 娄飞鹏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0-88,共9页
美国、日本、德国养老金融发展的历史比较长,经过不断的探索改革,最终形成较为完善的养老金融发展体制,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全球有多个国家建立养老金三支柱框架,美国养老金融发展的特色产品创新、日本农村养老金融发展的支持政策、德国... 美国、日本、德国养老金融发展的历史比较长,经过不断的探索改革,最终形成较为完善的养老金融发展体制,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全球有多个国家建立养老金三支柱框架,美国养老金融发展的特色产品创新、日本农村养老金融发展的支持政策、德国通过李斯特改革建立的养老金三支柱框架,分别对应了我国养老金融发展中针对性产品缺乏、农村养老金融发展薄弱以及对基本养老金依赖过重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美国、日本、德国养老金三支柱框架、养老金融发展的产品创新、农村养老金融发展情况,分析其具体做法和对我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养老金 养老金三支柱 养老保障体系 养老保险 养老金制度 年金制度 养老金管理 长期护理保险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养老保险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2035和2050:从负债型向资产型养老金转变的意义与路径 被引量:18
7
作者 郑秉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37,共19页
近年来中央发布的一系列文件和领导人的重要言论都一再强调要发展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本文基于“终身财务安全”的分析框架,对未来养老金收支缺口进行估算,认为实现从当前的负债型养老金体系向资产... 近年来中央发布的一系列文件和领导人的重要言论都一再强调要发展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本文基于“终身财务安全”的分析框架,对未来养老金收支缺口进行估算,认为实现从当前的负债型养老金体系向资产型转变是一个解决方案。在对发达国家资产型养老金制度主要特征进行归纳,尤其在对美国资产型养老金体系实现四个转变的分析基础上,对中国负债型养老金体系存在的差距、向资产型转变可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等诸多深远意义进行详细论述,提出资产型养老金作为长期资本是生产要素,可以创造社会财富,指出第一、第二、第三支柱养老金和全国社保基金四个板块在税收政策和制度设计两个方面改革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第一支柱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向资产型转变的抓手和关键在于扩大个人账户比例,以期重构激励相容的机制设计,第二、第三支柱的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税收政策和制度设计二者并重,全国社保的改革前途在于其功能定位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型养老金 税制改革 资本市场 长期资本 支柱养老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