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殖滩涂生态系中生物环境敏感因子筛选方法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志铮 倪梦麟 +2 位作者 吴一挺 严世强 袁久尧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95-99,113,共6页
基于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提出用于筛选生物生态敏感因子的生态敏感度指数表征体系,可分别用于表征生物对不同环境因子的敏感度、不同生物对同一环境因子的敏感度及多因子协同作用下生物环境敏感度,从而通过确定海... 基于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提出用于筛选生物生态敏感因子的生态敏感度指数表征体系,可分别用于表征生物对不同环境因子的敏感度、不同生物对同一环境因子的敏感度及多因子协同作用下生物环境敏感度,从而通过确定海水养殖滩涂生态系中仅对目标性危害生物相对敏感的环境因子,来探究有效抑制该目标性危害生物的途径与措施。根据2001年4月至2002年9月间开展的浙江北部沿海养殖滩涂婆罗囊螺与主要经济种类泥螺、彩虹明樱蛤间生态耐受特性研究所获资料,运用所提出的生物生态敏感度指数表征体系,进行婆罗囊螺生态敏感因子及其敏感度指数的定量分析研究,确定了仅抑制浙江北部沿海婆罗囊螺繁殖期生态敏感因子及其有效作用阈值为pH9.5 ̄10.0,并在浙江岱山县仇江门养殖滩涂开展野外区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因子 养殖滩涂 生物环境 生态系 数学模型 筛选方法 验证 浙江北部沿海 敏感度指数 2002年9月 2001年4月 实验 环境因子 婆罗囊螺 生物生态 彩虹明樱蛤 协同作用 定量分析 区域试验 目标性 耐受性 表征 多因子 生物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滩涂养殖贝类的生产管理
2
作者 韩烨 《农村新技术》 2025年第7期39-39,共1页
近年来,我国滩涂贝类养殖发展迅猛,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种类逐渐增多,养殖产量逐年提高,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业的重要增长点。以下介绍夏季滩涂养殖贝类的生产管理要点,供参考一是选择适宜的播苗海区。一般选择风平浪静、潮流通畅的滩... 近年来,我国滩涂贝类养殖发展迅猛,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种类逐渐增多,养殖产量逐年提高,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业的重要增长点。以下介绍夏季滩涂养殖贝类的生产管理要点,供参考一是选择适宜的播苗海区。一般选择风平浪静、潮流通畅的滩涂,滩面要平坦广阔、略有倾斜,大小潮水都能淹没和干露,虾池、潮沟等沙泥底质的地方均可作为养成场所,滩涂贝类养成场所的底质以沙泥质为主,沙的含量一般应在60%以上,具体视不同的养殖种类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养殖 贝类 养殖种类 养殖产量 适宜的播苗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寨港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生态与滩涂养殖容量的研究 I.潮间带表层底栖动物数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黄勃 张本 +2 位作者 陆健健 欧宗东 邢增祥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5-68,共4页
于2000年1~3月 ,对东寨港红树林区潮间带表层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 ,初步分析了东寨港红树林区潮间带表层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密度等生态特点。研究结果表明 ,东寨港红树林区潮间带表层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为120.38g/m2,栖息密度... 于2000年1~3月 ,对东寨港红树林区潮间带表层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 ,初步分析了东寨港红树林区潮间带表层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密度等生态特点。研究结果表明 ,东寨港红树林区潮间带表层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为120.38g/m2,栖息密度为80.53个/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寨港 红树林区 潮间带 大型底栖动物 滩涂养殖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涂养殖牡蛎死亡及生态环境效应调查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马绍赛 周诗赉 +5 位作者 陈聚法 辛福言 崔毅 陈碧鹃 于惠霆 孙坤言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1997年第2期13-19,共7页
滩涂养殖牡蛎死亡高峰发生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高死亡区主要分布在潮间带的中潮区,特别是低潮时因滩面不平存有少量积水的取样区,死亡率高达84%以上,造成死亡的环境因素主要是由于夏季的高温所致,8月中旬观测到低潮时滩涂泥温最... 滩涂养殖牡蛎死亡高峰发生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高死亡区主要分布在潮间带的中潮区,特别是低潮时因滩面不平存有少量积水的取样区,死亡率高达84%以上,造成死亡的环境因素主要是由于夏季的高温所致,8月中旬观测到低潮时滩涂泥温最高可达35.8℃。底质中的Zn、Pb、Cd和硫化物在8月中、下旬和9月中旬均有不同的超标,成为乳山湾牡蛎养殖重要的污染物质,虽然尚未看出对牡蛎死亡的明显影响,但具有潜在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死亡 生态环境 高温 滩涂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凡纳滨对虾海水滩涂养殖池塘浮游微藻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8
5
作者 彭聪聪 李卓佳 +2 位作者 曹煜成 刘孝竹 胡晓娟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7-125,共9页
对4个凡纳滨对虾海水滩涂养殖池塘的浮游微藻进行定期跟踪调查,并对其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共检出浮游微藻6门91种,其中蓝藻30种,绿藻15种,硅藻37种,甲藻5种,裸藻两种,金藻两种。优势种有顿顶节旋藻Arthrospira platensis、蛋... 对4个凡纳滨对虾海水滩涂养殖池塘的浮游微藻进行定期跟踪调查,并对其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共检出浮游微藻6门91种,其中蓝藻30种,绿藻15种,硅藻37种,甲藻5种,裸藻两种,金藻两种。优势种有顿顶节旋藻Arthrospira platensis、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显微蹄形藻Kirchneriella microscopica、微小多甲藻Peridinium pusillum、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加德纳鞘丝藻Lyngbya gardneri、绿色颤藻Oscillatoria chlorina、盐泽颤藻Oscillatoria salina、微小念珠藻Nostoc microscopicum、易略颤藻Oscillatoria neglecta、威利颤藻Oscillatoria willei等。在养殖前期浮游微藻的个体数量介于5.12×104~95.41×104ind/L之间,生物量为1.95~118μg/L,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84~2.16,绿藻类和硅藻类较为常见;到养殖中后期浮游微藻的个体数量介于66.11×104~1.28×109ind/L之间,生物量为13.3~11.87×103μg/L,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64~2.87,颤藻类逐渐演替为优势种。养殖期间浮游藻类的种类数、个体数量、生物量及多样性指数均总体表现为养殖前期低、后期高的变化规律,但在养殖中期,受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虾池水体理化因子和微藻密度出现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海水滩涂养殖池塘 浮游微藻 群落结构 优势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涂养殖菲律宾蛤仔死亡及生态环境效应调查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马绍赛 周诗赉 +5 位作者 陈聚法 辛福言 崔毅 陈碧鹃 于惠霆 孙坤言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1997年第2期1-8,共8页
滩涂养殖菲律宾蛤仔死亡高峰发生在繁殖盛期的8月下旬至9月中旬,死亡率最高达85.4%。高死亡区主要分布在潮间带中、上潮区的粘土质结构滩涂。死亡蛤仔中个体相对大的占的比重大,高龄的比低龄的死亡率高。造成死亡的环境因素初步看... 滩涂养殖菲律宾蛤仔死亡高峰发生在繁殖盛期的8月下旬至9月中旬,死亡率最高达85.4%。高死亡区主要分布在潮间带中、上潮区的粘土质结构滩涂。死亡蛤仔中个体相对大的占的比重大,高龄的比低龄的死亡率高。造成死亡的环境因素初步看,主要是夏季的高温,8月中旬滩涂泥温连续观测低潮时最高可达35.8℃。硫化物和细菌,对加剧滩涂蛤仔死亡程度也起到一定作用。底质中的重金属Pb、Cd和Hg在8月下旬和9月中旬略有超标,虽然看不出对菲律宾蛤仔死亡有明显的影响,但其潜在的危害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养殖 菲律宾蛤仔 死亡 生态环境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半岛南部典型海湾地貌过程对滩涂养殖的响应 被引量:12
7
作者 战超 王庆 +3 位作者 夏艳玲 王燕飞 刘亚龙 张明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3-291,共9页
应用3S技术和海湾涨/落潮不对称原理,研究了最近40年来胶东半岛南部四个典型潮汐汊道海湾的动力地貌演变,分析了大面积修建养殖池对海湾地貌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最近30年来4个海湾的海岸地貌类型面积、空间分布格局、地貌类型转换、... 应用3S技术和海湾涨/落潮不对称原理,研究了最近40年来胶东半岛南部四个典型潮汐汊道海湾的动力地貌演变,分析了大面积修建养殖池对海湾地貌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最近30年来4个海湾的海岸地貌类型面积、空间分布格局、地貌类型转换、地貌结构和地貌冲淤状态发生了显著改变。在大面积养殖池被围建以前的1960s年代末到1980s年代初,丁字湾处于涨潮不对称状态但不对称程度增高,乳山湾、五垒岛湾和靖海湾也处于涨潮不对称状态但不对称程度在降低。最近30年来的大面积滩涂养殖池修建,使丁字湾由不断增强的涨潮不对称向落潮不对称状态逆转,使五垒岛湾、靖海湾由涨潮不对称向落潮不对称状态的转化提前,使乳山湾由涨潮不对称向落潮不对称状态的转化延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涨/落潮不对称 潮汐不对称比率 潮汐汊道海湾 滩涂养殖 胶东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节对虾滩涂养殖池塘浮游微藻群落演变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彭聪聪 李卓佳 +3 位作者 曹煜成 文国樑 刘孝竹 胡晓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5-101,共7页
研究斑节对虾滩涂养殖池塘水体中浮游微藻的群落演替规律及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从位于茂名市鸡打港滩涂地带的4口斑节对虾池塘于1个养殖周期内定期采集水样,通过显微镜对浮游微藻进行鉴定、计数,依据水质检测国标要求检测各水质因子指... 研究斑节对虾滩涂养殖池塘水体中浮游微藻的群落演替规律及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从位于茂名市鸡打港滩涂地带的4口斑节对虾池塘于1个养殖周期内定期采集水样,通过显微镜对浮游微藻进行鉴定、计数,依据水质检测国标要求检测各水质因子指标。通过SPSS软件分析微藻数量、生物量与水质因子指标的相关性。共检出浮游微藻5门93种,其中蓝藻26种,绿藻33种,硅藻32种,甲藻1种,隐藻1种。优势种有简单舟形藻(Navicula simples)、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绿色颤藻(Oscillatoria chlorina)、栖藓柱胞藻(Cylindrospermum musiccola)、显微蹄形藻(K.microscopica nygaard)、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坚实微囊藻(Microcystis firma)、易略颤藻(Oscillatoria neglecta)、威利颤藻(Oscillatoria willei)等。养殖早期阶段,浮游微藻的个体数量介于3.5×104~35.7×105ind/L,生物量为0.02×102~1.83×102μg/L,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57~2.12;养殖中后期阶段,浮游微藻的个体数量介于1.73×108~2.34×109ind/L,生物量为5.23×103~57.01×103μg/L,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64~2.26。养殖过程池塘水温、TN、TP水平逐渐升高,透明度、DO逐渐下降。微藻数量、生物量多与透明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TN、TP、水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1、2号池微藻与TN、TP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养殖中后期两池微藻密度都大于109ind/L,均爆发微囊藻水华;3、4号池微藻多样性水平较高,对维护养殖水环境稳定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斑节对虾 滩涂养殖池塘 浮游微藻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沿海滩涂养殖湿地磷化氢的释放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9
作者 冯志华 方涛 +2 位作者 李玉 阎斌伦 徐加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4167-4174,共8页
利用静态暗箱采样方法和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GC-NPD)分析技术测定了苏北沿海滩涂养殖湿地区域磷化氢的释放通量,研究了其季节和空间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潜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季节磷化氢释放通量的高低排序为:8月份>5月份>... 利用静态暗箱采样方法和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GC-NPD)分析技术测定了苏北沿海滩涂养殖湿地区域磷化氢的释放通量,研究了其季节和空间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潜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季节磷化氢释放通量的高低排序为:8月份>5月份>11月份>2月份,其变化范围分别为16.5—168.9、8.3—105.9、8.2—64.5和-19.5—49.6 ng m-2h-1,平均值分别为65.0、36.5、25.9和16.4 ng m-2h-1;空间变化明显,各季节的平均值,b10站位最高,b3次之,b5和b8站位相对较低。磷化氢释放通量与沉积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显示,释放通量与TP、IP、OP、OC、TN、SC和T有较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807、0.579、0.828、0.825、0.467、0.605和0.551,P值<0.01),与Eh有较好的线性负相关关系(R为-0.774,P值<0.01),表明在研究调查区域,较高的磷、碳、氮、硫组分含量,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更有利于磷化氢的释放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氢 释放通量 滩涂养殖湿地 苏北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滩涂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0
作者 彭斌 黄金田 王资生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7-99,共3页
为研究沿海滩涂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2006~2007年对江苏射阳盐场滩涂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的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与养殖环境中其它因子的关系作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养殖区溶解氧的含量显著低于非养殖区,夏、秋季溶... 为研究沿海滩涂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2006~2007年对江苏射阳盐场滩涂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的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与养殖环境中其它因子的关系作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养殖区溶解氧的含量显著低于非养殖区,夏、秋季溶解氧的含量显著低于春、冬季。相关分析表明,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与水体中pH值、盐度、叶绿素a、硝酸氮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水体中温度、铵氮、亚硝酸氮、无机磷,底质中硫化物、无机磷都呈显著的负相关。研究结果证实了滩涂大规模的养殖生产是影响水体中溶解氧含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养殖 溶解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涂水产养殖中鸟害的防护措施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国峰 李茜 陈天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2-283,共2页
针对滩涂养殖中鸟害问题的严重性,提出一些值得推广的防护方法,可减少滩涂养殖中鸟害的损失和提高滩涂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滩涂养殖 鸟害 防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州湾滩涂养殖区沉积物脂肪烃的特征参数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雪娜 马启敏 刘新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32-938,共7页
本文研究了胶州湾滩涂养殖区沉积物中脂肪烃组成特征、特征参数及其来源解析.采集了9个站位的养殖区表层沉积物样品,经正己烷/二氯甲烷(体积比,1∶1)混合溶剂超声提取,旋转蒸发、净化浓缩后进行GC-MS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各站位沉积物正... 本文研究了胶州湾滩涂养殖区沉积物中脂肪烃组成特征、特征参数及其来源解析.采集了9个站位的养殖区表层沉积物样品,经正己烷/二氯甲烷(体积比,1∶1)混合溶剂超声提取,旋转蒸发、净化浓缩后进行GC-MS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各站位沉积物正构烷烃峰型十分相似,呈双峰态分布,显示了陆源与海源双重贡献特征.前峰型为主、陆/水生类脂物比值TAR均值为0.60、C31/C19均值为0.63,同时表明海相来源贡献大于陆相来源.奇偶优势指数OEP、Pr/Ph比值较低,均值分别为1.67、0.70,与C30βα莫烷/C30αβ藿烷、Ts/Tm、C29甾烷αββ/(αββ+ααα)一致,表明研究区沉积物有机质成熟度较高.结合碳优势指数CPI、短链/长链比L/H、∑n-Alk/C16、C29甾烷20S/(20S+20R)、C31藿烷22S/(22S+22R)、C32藿烷22S/(22S+22R)多个特征参数综合分析,证实了滩涂养殖区内存在石油及其衍生品的污染.较高的Ts/Tm值反映了研究区为强还原沉积环境,与Pr/Ph指示的沉积环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滩涂养殖 正构烷烃 甾萜类化合物 特征参数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蛤滩涂养殖海域水体有机污染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江航 沈新强 蒋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0期2927-2930,2933,共5页
分别于2010年3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和11月(秋季)调查了江苏省南通沿岸的文蛤滩涂养殖区内10个站位的水体中COD、无机氮、活性磷酸盐以及DO的时空分布,并选用海洋有机污染评价指数法、单项指标评价法、富营养化指数法以及潜... 分别于2010年3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和11月(秋季)调查了江苏省南通沿岸的文蛤滩涂养殖区内10个站位的水体中COD、无机氮、活性磷酸盐以及DO的时空分布,并选用海洋有机污染评价指数法、单项指标评价法、富营养化指数法以及潜在富营养化指数法对调查海域的有机污染状况和富营养化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5月(春季)水质已经受到严重的有机污染和重度富营养化状况。但整个海域周年水质则受到轻度有机污染,水质状况总体上处于中度富营养化水平,同时还受到不同程度的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 滩涂养殖 有机污染 营养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典型滩涂养殖区沉积物中抗生素协同重金属和环境因素对抗性基因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萱 赵慧敏 +3 位作者 王华 刘璐 王诗慧 孙琦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9-238,共10页
集约化水产养殖区是水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重要储存库。为探究养殖区抗生素、重金属和环境因素对ARGs分布的影响,以大连皮口典型滩涂养殖区为研究区域,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于2016年3、6、9、11... 集约化水产养殖区是水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重要储存库。为探究养殖区抗生素、重金属和环境因素对ARGs分布的影响,以大连皮口典型滩涂养殖区为研究区域,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于2016年3、6、9、11月考察了沉积物中15种ARGs和2种整合子的存在和丰度,以及抗生素、重金属和环境理化特征对ARGs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ARGs和2种整合子在滩涂养殖区沉积物中普遍存在,其浓度范围的对数[lg(copies/g)]为1.57~5.94,其中qnrA、qnrB、qnrS、sul1、sul2、floR和fexA是检出的优势ARGs;滩涂养殖区沉积物年季的pH、盐度、总氮、总磷、总氨氮和总有机碳含量分别为8.10~8.69、25.1~26.7、8.602~10.580、0.335~0.482、1.659~1.792、16.447~16.666 g/kg,铜、锌、铬、镉、铅和汞浓度范围分别为16.456~23.509、60.141~93.478、1.140~1.740、0.120~0.143、23.274~27.075、0.019~0.037 mg/kg;沉积物中共检出抗生素15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是检出的最优势类型,其中6种FQs全部检出,检出总浓度范围为4.682~78.368 ng/g;皮尔森相关性分析显示,抗生素对ARGs的存在和分布起到直接或间接筛选作用,重金属Cu和Zn与ARGs的丰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pH、盐度、Cr和Pb与ARGs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典范对应分析显示,抗生素协同重金属和环境因素的联合筛选是养殖区沉积物中ARGs存在和分布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抗生素抗性基因qnrS和sul1可作为示踪滩涂养殖环境中ARGs的污染指示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抗性基因(ARGs) 抗生素 重金属 环境因素 大连典型滩涂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涂贝类养殖现状及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国栋 张丽莉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3,共2页
一、滩涂贝类养殖现状 1.滩涂贝类的主要养殖方式 目前我国滩涂贝类养殖主要有滩涂底播养殖和虾池养殖两种方法。滩涂养殖主要是对已经具有资源的滩涂进行封养和管养以及适合贝类生长繁殖的滩涂进行移植。滩涂养殖以缢蛏、毛蚶的养... 一、滩涂贝类养殖现状 1.滩涂贝类的主要养殖方式 目前我国滩涂贝类养殖主要有滩涂底播养殖和虾池养殖两种方法。滩涂养殖主要是对已经具有资源的滩涂进行封养和管养以及适合贝类生长繁殖的滩涂进行移植。滩涂养殖以缢蛏、毛蚶的养殖历史最长,养殖模式也最为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贝类 养殖现状 滩涂养殖 养殖方式 虾池养殖 贝类养殖 生长繁殖 养殖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滩涂贝类养殖现状与发展对策
16
作者 薛超波 王国良 +1 位作者 王一农 金珊 《渔业现代化》 2003年第5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宁波市 滩涂养殖 贝类养殖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海湾南岸滩涂养殖贝类死亡原因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阮金山 李秀珠 +3 位作者 林克冰 罗冬莲 周宸 蔡清海 《福建水产》 2005年第4期27-30,共4页
关键词 养殖贝类 滩涂养殖 原因调查 海湾 南岸 大面积死亡 环境监测站 人民政府 贝类养殖 技术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江蛏滩涂养殖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标武 林旭吟 黄瑞 《科学养鱼》 2015年第10期44-45,共2页
滩涂养殖近江蛏,具有成本低、投资省、收益高、风险小、养殖面积易扩展、管理方便、净化沿岸水质等优点。近年来,经过在福建省龙海市紫泥镇、长乐市阜山镇、梅花镇等沿海地区推广养殖试验,取得良好的养殖效果,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我们... 滩涂养殖近江蛏,具有成本低、投资省、收益高、风险小、养殖面积易扩展、管理方便、净化沿岸水质等优点。近年来,经过在福建省龙海市紫泥镇、长乐市阜山镇、梅花镇等沿海地区推广养殖试验,取得良好的养殖效果,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对近年来近江蛏的滩涂养殖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推广近江蛏滩涂养殖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养殖 紫泥镇 养殖面积 梅花镇 沿海地区 养殖场地 福建省龙海市 阜山镇 养殖效果 养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滩涂生态围网养殖河蟹试验
19
作者 方俊华 肖启东 +1 位作者 杨斌 陆程忠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滩涂养殖 河蟹 长江 试验 围网养殖 生态 资源丰富 滩涂资源 高品质 围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缢蛏滩涂围网养殖技术
20
作者 王海涛 周维武 +2 位作者 邢克敏 于涛群 王华东 《水产养殖》 CAS 2002年第2期16-17,共2页
1 养殖场地选择 根据缢蛏的生态习性和养殖特点,选择养殖场地时主要考虑以下二个方面。 1.1 水质要求 无污染、风浪较小、潮流畅通、盐度适宜,如有少量淡水注入效果更佳。 1.2 滩质要求 滩面平坦、稳定的中低潮区,表层有5~10cm... 1 养殖场地选择 根据缢蛏的生态习性和养殖特点,选择养殖场地时主要考虑以下二个方面。 1.1 水质要求 无污染、风浪较小、潮流畅通、盐度适宜,如有少量淡水注入效果更佳。 1.2 滩质要求 滩面平坦、稳定的中低潮区,表层有5~10cm软泥,底质为泥沙底较适宜,泥质或含沙量小于70%的沙泥质也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滩涂围网养殖 围网除害 苗种 运输 苗种放养 养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