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养”字看儒家“化自然过程为德性培养”的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根友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共8页
在孔子的思想中,"养"基本上是一种对待动物的方法,而只有"敬"才是对待人的方法。孟子从道家思想中吸取了重视自然性的合理因素,提出了养浩然之气、养才、养中等方法,改变了孔子对"养"字的用法。荀子则更... 在孔子的思想中,"养"基本上是一种对待动物的方法,而只有"敬"才是对待人的方法。孟子从道家思想中吸取了重视自然性的合理因素,提出了养浩然之气、养才、养中等方法,改变了孔子对"养"字的用法。荀子则更加突出了礼制与教化对养育人性的重要意义。戴震综合孟子与荀子的思想,将自然与必然二者的关系辩证地统一起来,提出了饮食可以养体,道德知识可以养心,而其要旨在于充分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从而将"养"字所具有的重视自然与重视人文的二者关系内在的统一起来了。王夫之还提出了养与教、养与敬的区别。简言之,通过对"养"字意义的演变历程的简明勾勒,可以看出儒家是如何吸取了道家重视自然性的合理因素,将其转为一种和缓的培养人才、培养人的德性与培养良好社会风气的方法。儒道之间不只是互补,在某些方面还有一种合流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敬 儒家 道家 人文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