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促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莫莉 袁肇凯 +4 位作者 黄献平 陈清华 简维雄 胡志希 孙贵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有效成分部位方(YTⅡ)促进血管新生,治疗心肌缺血的机理。方法:运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制备含药血清,鸡胚随机分为养心通脉方(YTⅠ)组、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YTⅡ)组、bFGF组和空白血清(KX)组;72h后观察比较YTⅡ及各含药...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有效成分部位方(YTⅡ)促进血管新生,治疗心肌缺血的机理。方法:运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制备含药血清,鸡胚随机分为养心通脉方(YTⅠ)组、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YTⅡ)组、bFGF组和空白血清(KX)组;72h后观察比较YTⅡ及各含药血清对各组CAM模型鸡胚存活情况、CAM标本形态、CAM血管数量的影响。结果:加药72h后,各药物组与空白血清组比较皆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组血管新生数呈bFGF组>YTⅡ组>YTⅠ组>KX组趋势。结论:YTⅡ与YTⅠ、bFGF一样有促血管新生作用,且YTⅡ作用与bF-GF作用相当,明显优于YT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YTⅡ) 血管生成 鸡胚绒毛尿囊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对BMSCs移植心血瘀阻证心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夏 郑景辉 +4 位作者 李勇华 袁肇凯 孙贵香 简维雄 黄献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观察养心通脉部位方(Active Principle Region of Yangxing Tongmai Formula,apr-YTF)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m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心血瘀阻证心肌后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冠脉结扎法"... 目的:观察养心通脉部位方(Active Principle Region of Yangxing Tongmai Formula,apr-YTF)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m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心血瘀阻证心肌后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冠脉结扎法"结合血流变学改变建立大鼠心血瘀阻证模型。然后将大鼠分为(apr-YTF)+BMSCs组、集落刺激因子(rh G-CSF)+BMSCs组、NS+BMSCs组、NS+DMEM组。原代培养大鼠BMSCs,体外溴氮胞苷(5-bromouracil Deoxyriboside Brdu)标记后注射至大鼠心肌,采用双染法观察心肌组织中心肌结蛋白Desmin-Brdu和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 MHC)-Brdu的表达。结果:apr-YTF干预BMSCs移植心血瘀阻证心肌28 d后经心肌结蛋白Desmin-Brdu抗体染色后,NS+DMEM组梗死边缘未见双染表达,在NS+BMSCs组、(rh G-CSF)+BMSCs和(apr-YTF)+BMSCs组均可有猩红色Brdu抗体和棕色Desmin蛋白的同时表达,其中(rh G-CSF)+BMSCs和(apr-YTF)+BMSCs组阳性细胞计数高于NS+BMSCs组(P<0.05);(rh G-CSF)+BMSCs组和(apr-YTF)+BMSCs组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r-YTF能促使移植于心血瘀阻证心肌环境后BMSCs向心肌细胞的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梗死/中医药疗法 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用蛋白组学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景辉 袁肇凯 +7 位作者 黄龙坚 吴新正 简维雄 黄献平 刘吉勇 曾刚 王铁华 汤亮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460-2469,共10页
目的:对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apr-YTF)应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作用蛋白组学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根据核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 TRAQ)蛋白组学技术确定的apr-YTF对BMSCs作用靶点的差异蛋白,通过DAVID数据库搜索软件结... 目的:对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apr-YTF)应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作用蛋白组学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根据核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 TRAQ)蛋白组学技术确定的apr-YTF对BMSCs作用靶点的差异蛋白,通过DAVID数据库搜索软件结合GO数据库搜索,进行注释和富集度分析,KEGG数据库进行信号转导通路分析;VISANT数据库检索蛋白质相互作用。结果:差异蛋白主要参与102种生物学过程、35种细胞组分、6种分子途径,差异蛋白主要参与3条信号转导通路,这些蛋白在3条信号转导通路上相互发生作用。结论:处于差异蛋白功能交互网中交叉点位置的Presenilin-1、Presenilin-2通过Notch信号通路,Syntaxin-4蛋白通过可溶性N-乙基顺丁烯二酰亚胺敏感性的融合蛋白附着蛋白(SNARE)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2(MAPK12)通过MAPK信号通路在apr-YTF诱导BMSCs向心肌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是在多位点、多环节、多种生物学进程中发挥作用的,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技术可以站在"整体观"的角度对中医药的作用机制作出预测,结合分子生物学验证是一条很好的中医药现代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蛋白质组学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